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COPD与COPD合并CAP的差异队列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志方 徐金富 +2 位作者 罗艳蓉 黄蓓洁 邱淑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59-62,6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之...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COPD患者共215例,根据病史及肺部CT分为AECOPD组(109例)及COPD合并CAP组(106例)。比较两组年龄、入院时体温、黄脓痰、住院天数及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内毒素、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肺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 AECOPD组平均年龄、伴发热症状比例、黄脓痰比例、平均住院天数、白细胞、PCT、CRP、内毒素、IL-6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COPD合并CAP组,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清白蛋白高于COPD合并C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PCT、纤维蛋白原、CRP、内毒素、白细胞与住院天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FEV1/FEV1预计值与住院天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CAP组营养状况及基础肺功能差,症状重,炎性标记物水平高,住院天数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同睡眠体位下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海玲 邱淑佳 +1 位作者 黄蓓洁 单锡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8期1813-181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睡眠体位对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影响。方法选取OSAHS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HI分为正常组52例,轻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65例,多导睡眠图检测,分析不同体位下血氧... 目的分析不同睡眠体位对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影响。方法选取OSAHS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HI分为正常组52例,轻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65例,多导睡眠图检测,分析不同体位下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DI)和AHI变化。结果正常组患者仰卧位AHI均显著高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P<0.05),轻中度患者仰卧位AHI显著高于右侧卧位(P<0.05),重度组不同体位AHI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组别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AHI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患者仰卧位ODI显著高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P<0.05),轻中度患者仰卧位ODI显著高于右侧卧位(P<0.05),重度组不同体位AHI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患者不同体位下AHI和ODI变化无显著差异,轻中度组AHI和ODI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重度组患者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基本一致,均高于右侧卧位。结论不同程度OSAHS患者仰卧位AHI和ODI均高于侧卧位,提示睡眠体位疗法能够改善OSAH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体位 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多索茶碱引起精神错乱3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邱淑佳 丁惠昌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5期744-744,共1页
关键词 精神错乱 多索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老年常见疾病 胃肠道不适 心脏反应 氨茶碱 治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LCN1和LCN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邱淑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7-70,7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1(LCN1)、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3例,其中急性加重期53例设为加重期组,稳定期40例设为...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1(LCN1)、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3例,其中急性加重期53例设为加重期组,稳定期40例设为稳定期组。另选取在该院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LCN1,LCN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析LCN1,LCN2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χ~2=1.599~2.028,均P>0.05),加重期组hs-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FEV1/FVC,FEV1%pred及PaO2均显著降低(F=64.942~481.808,均P<0.05)。加重期组血清中LCN1,LCN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t=19.088,18.904,均P<0.05)。COPD患者血清中LCN1,LCN2水平与年龄、性别、BMI无显著相关性(r=0.010~0.161,P>0.05),与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418~0.712,均P<0.05),与FEV1/FVC,FEV1%pred及PaO2呈明显负相关性(r=-0.482~0.782,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s-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FEV1/FVC,FEV1%pred均为LCN1和LCN2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29~4.035,P<0.05)。结论 LCN1和LCN2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中均呈显著高表达,与COPD急性加重密切相关,推测LCN1和LCN2可能为诊断COPD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脂质运载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血清IL-33/sST2轴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邱淑佳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8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33(IL-3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的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73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重...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33(IL-3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的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73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重度组32例,同期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外周血IL-33、s ST2 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33、sST2蛋白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各研究对象肺功能;分析IL-33、s ST2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患者外周血IL-33、sST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IL-33、s ST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患者FEV_1、PEF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0.05);中重度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轻度组患者(P<0.05)。IL-33、sST2表达呈正相关(r=0.660,P<0.05)。慢阻肺患者外周血IL-33、s ST2表达与FEV_1、PEF、FEV_1/FVC等均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BMI和吸烟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 IL-33、sST2在慢阻肺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与各项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推测IL-33、sST2能作为评估慢阻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IL-33 sST2 肺功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邱淑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分数以及6min步行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COPD 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邱淑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77-79,83,共4页
目的比较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32例... 目的比较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有创组和有创-无创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先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达到无创通气指征后,有创组患者继续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无创组患者改为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及收缩压(SBP)、心率(HR),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PaO2、PaCO2、pH值、S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PaO2、pH值、SBP均高于治疗前,PaCO2、HR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FVC、FEV1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无创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有创组,机械通气总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有创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其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总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心病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人工
下载PDF
复发性多软骨炎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思明 徐晓雯 +3 位作者 单锡峥 邱淑佳 沈晔婧 秦梦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857-858,共2页
患者,男,37岁,因“反复胸闷、喘息发作1年余,加重3天”于2019年1月16日于我院就诊。患者1年余前于家中装修后出现反复发作性胸闷不适,伴活动耐力明显减退,登楼有明显气促,症状逐渐加重,院外确诊为哮喘后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μ... 患者,男,37岁,因“反复胸闷、喘息发作1年余,加重3天”于2019年1月16日于我院就诊。患者1年余前于家中装修后出现反复发作性胸闷不适,伴活动耐力明显减退,登楼有明显气促,症状逐渐加重,院外确诊为哮喘后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μg/4.5μg)吸入治疗,自诉胸闷气促较前缓解。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静息状态下即感气促,不能言语,胸部CT检查示双侧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图1)。病程中患者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有间歇性双耳廓疼痛肿胀,无关节肿痛、口干、眼干等不适,就诊于我院门诊。入院体格检查:T36.8℃,P122次/分,R28次/分,Bp139/92mmhg。神志清楚,气促,呈端坐位,双耳廓松软塌陷,弹性减弱(图2),鼻梁塌陷(图3)。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心脏、腹部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软骨炎 复发性 气管狭窄 气道内支架
原文传递
炎症免疫指标预测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预后的研究
9
作者 任红梅 竺文静 +2 位作者 王金平 邱淑佳 李翔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0期14-19,24,共7页
目的研究炎症免疫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C)、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目的研究炎症免疫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C)、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计数(Monocyte count,M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预测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1月—2021年3月确诊为ⅢB/Ⅳ期的晚期21例服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用药前、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炎症免疫指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及Log Rank检验比较不同炎症免疫指标患者在PFS和OS方面的差异。结果安罗替尼治疗前外周血高NC组、PLR组的中位PFS低于低NC组、PLR组。治疗前高LC组及2周期后NC降低组NSCLC的中位PFS高于治疗前低LC组及治疗2周期后NC升高组。P均<0.05。治疗前外周血低CRP、PLR及治疗2周期后PC的降低组NSCLC患者的中位OS高于高CRP、PLR及治疗2周期后PC升高组,治疗前外周血高MC组NSCLC患者的中位OS高于低MC组。P均<0.05。结论安罗替尼治疗前外周血高NC、PLR、低LC及治疗后NC的升高是影响NSCLC患者PFS的危险因素。治疗前外周血高CRP、PLR、低MC及治疗后PC的升高是影响NSCLC患者OS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前外周血NC、LC、CRP、MC、PLR水平及治疗后NC的变化、PC的变化预测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炎症 免疫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