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1
作者 赵鲁涛 顾启宇 +2 位作者 曲直 邱瑞祥 丘俊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加息、减产、冲突等各因素叠加影响下,全年油价跌宕起伏,回吐2022年的风险溢价。展望2023年,从基本面和非基本面着手,分析全球经济、能源转型、供应、库存、美元、市场投机、黄金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未来动向,...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加息、减产、冲突等各因素叠加影响下,全年油价跌宕起伏,回吐2022年的风险溢价。展望2023年,从基本面和非基本面着手,分析全球经济、能源转型、供应、库存、美元、市场投机、黄金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未来动向,结合预测模型客观计算和专家的主观判断,对2024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进行整体展望和预测。预计2024年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下移,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偏宽松,原油投资者信心不足,地缘冲突、极端天气等事件频发,非基本面扰动因素在短期内放大油价震荡区间,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73~83美元/桶和68~78美元/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价格 价格预测 市场分析 全球经济 地缘政治冲突
下载PDF
王维的古体诗写盛唐气象 被引量:3
2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64-69,共6页
所谓“盛唐气象”,是人们对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的一种体认、概括与评价。它应蕴含这样一些审美特质:一、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与深厚的情感体验相交感所生发出来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气势;二、词理意兴浑然一体,意境浑厚博大;三、刚健... 所谓“盛唐气象”,是人们对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的一种体认、概括与评价。它应蕴含这样一些审美特质:一、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与深厚的情感体验相交感所生发出来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气势;二、词理意兴浑然一体,意境浑厚博大;三、刚健、明朗、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以此去审视王维的古体诗,可以发现他在作品中歌颂理想,肯定人生,干预社会,表现出一份积极入世的情怀,故而显露出高昂的情感气势;与此相应,诗中的意境是雄浑与博大而非平和与淡雅;语言上,则是在自然、流畅中持有一份刚健。王维古体诗中的这些风格特征,完全融会在“盛唐气象”之中。而这种风格的产生与显现,正是“盛唐”这一特定时代精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气象 王维 《沧浪诗话校释》 古体 语言风格 盛唐诗歌 积极入世 “气象” 风格特征 时代精神
下载PDF
王维佛理诗之分类及渊源 被引量:2
3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对王维的佛理诗进行了爬梳,认为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纯粹的宣讲佛理为其主要特征,内容涉及到佛家的本体论、认识论及修习方式等等。另一类,则是通过对寺院的游赏、与僧人的往还等来表述他自己对佛理感悟之一得。前一类诗,... 本文对王维的佛理诗进行了爬梳,认为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纯粹的宣讲佛理为其主要特征,内容涉及到佛家的本体论、认识论及修习方式等等。另一类,则是通过对寺院的游赏、与僧人的往还等来表述他自己对佛理感悟之一得。前一类诗,因其纯粹言理,诗只是作为宗教理念之载体而存在;后一类诗,因加入了自然风物的描写,文学意味与宗教理念相联相融,更具一种风神。同时,本文还指出,前一类诗上承东晋以来的玄言诗、佛理诗;后一类诗则承接谢灵运之山水诗、承继之迹,历历可见,在这种承继当中,王维佛理诗又有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理诗 王维 玄言诗 宗教理念 谢灵运 渊源 本体论 文心雕龙 认识论 山水诗
下载PDF
禅学理念与王维山水诗创作手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36-43,共8页
我国古典诗歌理论,自中唐以后,便以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致为最高的艺术境界。皎然首倡“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之说,继而司空图要求诗歌要有“言外之致,味外之旨”,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高;严羽论诗以“妙悟”相标榜,清人王渔洋... 我国古典诗歌理论,自中唐以后,便以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致为最高的艺术境界。皎然首倡“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之说,继而司空图要求诗歌要有“言外之致,味外之旨”,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高;严羽论诗以“妙悟”相标榜,清人王渔洋则又发展为“神韵说”,认为“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当这些诗论家们大力发展和完善这一诗歌理论时,王维以推出他的那些充满了“禅趣”的山水诗,被这些理论家们推崇备至。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王维诗歌 诗歌理论 诗镜总论 神韵说 味外之旨 王渔洋 古典诗歌 李杜 禅趣
下载PDF
王梵志诗训世化倾向的文化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77-81,共5页
王梵志诗歌有着明显的训世化倾向。佛教的缘起论、因果论、轮回论是其训世的理论基础;其训世内容则是以世俗社会的现世行为作为讽喻对象;其最终指向,则又表示出对世俗生活的肯定态度。这表现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超越了佛教传入早期... 王梵志诗歌有着明显的训世化倾向。佛教的缘起论、因果论、轮回论是其训世的理论基础;其训世内容则是以世俗社会的现世行为作为讽喻对象;其最终指向,则又表示出对世俗生活的肯定态度。这表现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超越了佛教传入早期那种在上层社会的纯粹理论的宣讲与演绎,而走向了中国下层社会,与民间思想合流,完全的世俗化,典型地展示出佛教与中土文化相融相合的文化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 训世化 佛教教义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坛经》“顿悟思想”小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顿悟"是《坛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次宗教修行方法上的革新。从理论层面上,它将六朝以来的佛性论思想进一步深化,普及化,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从宗教实践层面上,它提供给修行人一种方便法门,而对此种方便法门的领悟... "顿悟"是《坛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次宗教修行方法上的革新。从理论层面上,它将六朝以来的佛性论思想进一步深化,普及化,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从宗教实践层面上,它提供给修行人一种方便法门,而对此种方便法门的领悟,须修行者具有大智之利根。"顿悟"的主要内容,是破除按照戒定慧依次修行的传统方法,倡导"定慧等学"。值得注意的是,《坛经》在宣扬此种新的修行方法的同时,并未对"渐修"进行彻底否定,"渐修"仍是那些小根器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此认识《坛经》的"顿悟",方可望接近《坛经》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顿悟 渐修
下载PDF
宗教诗歌与诗歌中的宗教──从王维的佛理诗看佛教理念对文学的浸润 被引量:1
7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3-58,65,共7页
以王维的佛理评为主要研讨对象,分析佛教理会从东晋至唐时期的主要表现特征。认为在中国较早的僧诗里,佛教教义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生硬、不成熟,显示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而未触的状况;至唐代,缘于佛教的极大发展... 以王维的佛理评为主要研讨对象,分析佛教理会从东晋至唐时期的主要表现特征。认为在中国较早的僧诗里,佛教教义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生硬、不成熟,显示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而未触的状况;至唐代,缘于佛教的极大发展,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广的影响,王维是最典型的代表者。佛教教义在其诗歌中的表现,就其内容而言,佛教的核心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准确而明晰的表达;在表现形式上,他将自然物像的审美表现与佛理的宣扬、体悟浑融为一,淡化了佛理诗的言理倾向,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性,突破了早先佛理诗格局,使诗歌显示出另一种情致与景像。这种演变,显露出中印文化交流的文化事相,又明显地表露出佛教对大学的逐渐渗入及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佛理诗 王维
下载PDF
从《论诗三十首》看元好问对唐诗的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邱瑞祥 《肇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评析,表现出对唐诗"初、盛、中、晚"分期的认识,是明人高所言唐诗"初、盛、中、晚"阶段论的先声与桥梁;在对这些唐代诗人的评析中,元好问不仅准确评价了具体诗人的特... 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评析,表现出对唐诗"初、盛、中、晚"分期的认识,是明人高所言唐诗"初、盛、中、晚"阶段论的先声与桥梁;在对这些唐代诗人的评析中,元好问不仅准确评价了具体诗人的特点与得失,还从整体上表明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具有一种唐诗发展史的意义。这些对唐代诗歌的评价,充分展示了元好问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独到眼光,以及博识、智慧的评价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唐诗 意义
下载PDF
从牟子《理惑论》看佛教的中国化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邱瑞祥 《肇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牟子《理惑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论著。在这部早期的佛教论著中,作者用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诠释了佛教教义,批判了其时社会中人对佛教的怀疑与责难;在形式上,则采用赋体主客问答形式与设喻的表达方式,来展示思想,凸现主题。这表... 牟子《理惑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论著。在这部早期的佛教论著中,作者用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诠释了佛教教义,批判了其时社会中人对佛教的怀疑与责难;在形式上,则采用赋体主客问答形式与设喻的表达方式,来展示思想,凸现主题。这表明了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中土人士利用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资源来表达对外来宗教文化的一种理解,充分展示了佛教中国化的变化趋势。而这种变化趋势的出现有赖于作者具有沟通两种文化的能力,以及作者所居之地的苍梧郡给予他实现此种沟通的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子 《理惑论》 本土化
下载PDF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10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唐代文学研究 唐诗研究 第九届年会 国际学术讨论会 孟浩然 唐诗学 李商隐 二十世纪 山水田园诗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论王维的七言律诗
11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61-67,共7页
七言律诗綮端于六朝,唐初.沈期、宋之问完成了律体定型化、规范化的任务.宣告了七言律体的诞生,后经盛唐诸诗人的努力创作,把七言律推向成熟,至杜甫,则将七律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在唐代七言律体的发展中,王维是一位中间过渡性的... 七言律诗綮端于六朝,唐初.沈期、宋之问完成了律体定型化、规范化的任务.宣告了七言律体的诞生,后经盛唐诸诗人的努力创作,把七言律推向成熟,至杜甫,则将七律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在唐代七言律体的发展中,王维是一位中间过渡性的人物。他的七律创作,既有对初唐七律应制诗风承袭的一面;同时,又有所创新与拓展。这种创新与拓展,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表现领域的扩大;二、极力塑造高远的诗歌意象;三、追求章法的变化。王维七言律的这些创新,突破了初唐七言律的格局,给予七言律体真正的文学生命,可谓是通向杜甫七律的一座桥梁,在唐代七律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律诗 王维 应制诗 诗歌意象 杜甫七律 初唐诗风 语言表达能力 节律美 诗歌意境 胡震亨
下载PDF
论王维五言律诗的情感倾向
12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61-67,共7页
本文认为王维的王言作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赠答、送别、游览、述怀”四类;此四类诗是因表现内容及描写对象之不同而显出某些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在这些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大都平和中正,温柔敦厚,呈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本文认为王维的王言作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赠答、送别、游览、述怀”四类;此四类诗是因表现内容及描写对象之不同而显出某些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在这些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大都平和中正,温柔敦厚,呈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倾向,典型地表露出儒家所倡言的“中和之美”。本文指出,此种精神风貌的获得,来源于王维儒——禅杂揉的文化心理结构,主要是其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论理道德观的显现,因而鲜明地打着儒家文化的印记。本文还认为,此种内在精神影响了诗人对诗歌体裁及抒情手法的选择,而这些艺术的抉择则又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这一互为因果的艺术体系里,充分展露出王维五言律诗“诗意雅秀”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律诗 王维诗 情感倾向 诗歌体裁 描写对象 温柔敦厚 中和之美 艺术体系 儒家思想 王右丞集笺注
下载PDF
楚骚中的梵音——柳宗元佛理诗辨析
13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1-76,共6页
柳宗元的佛理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纯粹演说佛理,表示对佛理的深切体悟与自己的宗派倾向,且展示其时佛教发展大势;另一类,则是在言理中加进景物的描写,景与理相合相融,使作品具有文学的情味。柳宗元的佛理诗,又与他的贬谪经历紧密相连,... 柳宗元的佛理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纯粹演说佛理,表示对佛理的深切体悟与自己的宗派倾向,且展示其时佛教发展大势;另一类,则是在言理中加进景物的描写,景与理相合相融,使作品具有文学的情味。柳宗元的佛理诗,又与他的贬谪经历紧密相连,贬永州时的作品,因回归朝廷的希望尚存,在言理之中,表现出一种理性的冷静与平和;继贬柳州,对回归朝廷彻底绝望之后,作品借佛理、佛教中事,来表现其内心凄怆哀怨之情,与其诗骚怨的主体风格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佛理诗 贬谪
下载PDF
论王维佛理诗中的象喻
14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55-61,共7页
王维的佛理诗重视象喻的使用 ,其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 ,从纯粹言理出发 ,直接引用佛经中的典故 ,使其所言之佛理 ,更为准确明显 ,表现出以理取胜的特点。其二 ,则是从某一感性形象出发 ,通过景物的描写 ,来显示他对佛理的体悟 ,理寓景... 王维的佛理诗重视象喻的使用 ,其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 ,从纯粹言理出发 ,直接引用佛经中的典故 ,使其所言之佛理 ,更为准确明显 ,表现出以理取胜的特点。其二 ,则是从某一感性形象出发 ,通过景物的描写 ,来显示他对佛理的体悟 ,理寓景中 ,景理相谐 ,使诗的意味更加深长。前者带有浓郁的佛教文化的色彩 ,展示出佛教日益融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而后者则典型地表现出中国文人的情趣以及王维个人的品性、艺术才能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佛理诗 象喻
下载PDF
文化的变革——读《太和十五年》
15
作者 邱瑞祥 《肇庆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93-96,共4页
北魏的政治文化变革经历了对汉文化的拒绝、对汉文化的认同、接受汉文化的改造和鲜卑民族文化的复兴四个阶段,变革的结果是北魏政权的灭亡。因此,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变革一定要根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民族性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根本。
关键词 周建江 《太和十五年》 书评 北魏 政治变革 文化变革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民族文化 汉文化
下载PDF
小农经济理论视角下的鲁南地区乡村治理研究——以山东省店子镇高崖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瑞祥 于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4,共6页
乡村治理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全面小康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与发展产生嬗变,但其主体构成仍为小农家庭,长期既存的小农经济维持了农村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但也因其经济行为逻辑... 乡村治理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全面小康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与发展产生嬗变,但其主体构成仍为小农家庭,长期既存的小农经济维持了农村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但也因其经济行为逻辑性影响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导致了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效能未充分发挥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因此基于恰亚诺夫的小农经济理论,结合山东省店子镇高崖村的实地调研,发现解决鲁南地区乡村治理困境不仅要依靠治理制度与政策的改革,还要依托产业兴旺策略,逐步转变村民固有的小农经济思想,发挥农村经济组织的治理功能,将小农经济与乡村治理统筹考虑,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恰亚诺夫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鲁南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共治研究——基于四川省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瑞祥 于涛 周子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社区共治是近年来社区治理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各地社区共治工作已逐步由“制度构建”转向“落地实施”阶段。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构建研究范式框架解读四川省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优秀案例,基于主体间性转换和商谈伦理运用,阐释交... 社区共治是近年来社区治理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各地社区共治工作已逐步由“制度构建”转向“落地实施”阶段。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构建研究范式框架解读四川省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优秀案例,基于主体间性转换和商谈伦理运用,阐释交往行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效果,从微观层面提出社区由共治走向善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共治 交往行为理论 城市社区治理
下载PDF
若斯坎的音乐创作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瑞祥 《艺苑》 2016年第5期64-66,共3页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段科学与艺术大革命的时期,它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觉醒,主张人们去追求现世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音乐,将它们进行比较,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精神思想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将初步比较若斯坎的...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段科学与艺术大革命的时期,它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觉醒,主张人们去追求现世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音乐,将它们进行比较,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精神思想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将初步比较若斯坎的音乐创作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在形式与精神上的异同,同时介绍这一时期东方的音乐与建筑的发展,借此探讨文艺复兴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斯坎 文艺复兴 意大利建筑 比较艺术
下载PDF
禅宗的“净心”思想与王维的山水诗创作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8-13,共6页
近几年来,佛教与文学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禅宗与王维的山水诗创作更已成为热门话题,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相继问世,表明人们的研究视野及研究领域突破了原先那种单一的、甚而有某些庸俗社会学性质的旧框架,走向一个更为... 近几年来,佛教与文学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禅宗与王维的山水诗创作更已成为热门话题,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相继问世,表明人们的研究视野及研究领域突破了原先那种单一的、甚而有某些庸俗社会学性质的旧框架,走向一个更为宽广的新天地,这无疑是学术研究上的巨大进步。但是也应当看到,这种宗教与文学的综合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它还没有与其它学科的研究——比如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王维诗 清净理 唐诗别裁集 世俗生活 竹里馆 许学夷 辛夷坞 诗源辨体 综合研究
下载PDF
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瑞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15期170-170,共1页
在建筑工程质量投拆中,外墙渗漏问题占一定比例,它给业主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外墙渗漏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外墙渗漏 防治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