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15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查翔远 陈诚 +4 位作者 陈贤 邱瑶雪 郑溦之 郭方军 张彦亮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s, BSI)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某三级医院确诊的KPBSI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s, BSI)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某三级医院确诊的KPBSI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90d死亡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共收集1672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151例为KPBSI,90d死亡47例(3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OR=4.86,95%CI:1.666~14.191,P=0.004)、CRKP感染(OR=5.42,95%CI:1.757~15.103,P=0.003)和入住ICU(OR=4.30,95%CI:1.695~10.908,P=0.0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OR=4.70,95%CI:1.626~13.582,P=0.004)、CRKP感染(OR=4.73,95%CI:1.699~13.738,P=0.003)和入住ICU(OR=3.75,95%CI:1.569~8.969,P=0.003)。结论 KPBSI病死率高,医院感染、CRKP感染和入住ICU可作为预测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流行病学 病死率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秦雅群 孙银春 邱瑶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诊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6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但无肝脏病变患者8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肝脏...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诊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6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但无肝脏病变患者8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肝脏体积及肝脏、门静脉、主动脉TDC峰值。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Child-Pugh A、B、C三级,每级分别为29、30、27例,比较各分级间肝脏体积,计算多层螺旋CT对Child-Pugh分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肝脏左外叶、尾状叶体积大于对照组,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以及总肝脏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以及门静脉TDC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Child-Pugh A、B、C分级级别增高,总肝脏体积逐渐减小,两两分级之间肝脏体积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层螺旋CT诊断乙肝后肝硬化准确率为93.02%(80/86),诊断Child-Pugh A、B、C分级准确率分别为93.10%、93.33%以及92.59%。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乙肝后肝硬化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CT肝脏体积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多层螺旋CT 肝脏体积 CHILD-PUGH分级 肝功能
下载PDF
2013-2015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的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邱瑶雪 李家斌 +2 位作者 程君 魏文娟 叶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0-98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布特点、耐药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回顾性分析228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目的了解医院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布特点、耐药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回顾性分析228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多药耐药菌组116例与非多药耐药菌组112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主要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分泌物为主,科室分布以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检出最多;大肠埃希菌对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2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之外的抗菌药物均呈高度耐药(>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有创机械通气为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针对多种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从而提高诊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多药耐药菌 分布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