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糖胞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戴嘉华
孙卫文
+4 位作者
赖梅菁
邱美茜
张文浩
徐恩
詹丽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不同浓度、不同介入时间以及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纯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16~18 d的胎鼠海马及皮层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培养后48 h分别加入浓度为0、2.5、5、7.5、10μmo...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不同浓度、不同介入时间以及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纯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16~18 d的胎鼠海马及皮层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培养后48 h分别加入浓度为0、2.5、5、7.5、10μmol/L的Ara-C处理24 h,检测不同浓度的Ara-C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24、48、72、96及120 h,加入5μmol/L的Ara-C处理24 h,检测Ara-C不同介入时间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48 h,加入5μmol/L的Ara-C处理0、6、12、24、48 h,检测Ara-C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第8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计算MAP2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神经元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Ara-C浓度为5μmol/L组海马神经元纯度达89.8%、细胞活性为48.6%。与对照组相比,种板后48 h加入Ara-C获得的海马神经元纯度为96.2%,细胞活性为44.8%。与对照组(0 h)相比,Ara-C处理12 h组获得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为90.8%,细胞活性为47.5%。在大鼠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中,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给予不同浓度的Ara-C(2.5、5、7.5、10μmol/L)处理,原代皮层神经元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予不同介入时间(24、48、72、96、120 h)的Ara-C处理,皮层神经元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0 h)相比,给予不同时长(6、12、24、48h)的Ara-C处理,仅Ara-C处理24 h后皮层神经元纯度稍增高(P<0.05)。结论: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早期培养过程中,种板后48 h加入5μmol/L Ara-C处理12 h得到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与活性最佳,而在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中无需添加Ara-C即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和皮层神经元
原代培养
阿糖胞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修剪在慢性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汤诗怡
赖梅菁
+1 位作者
邱美茜
詹丽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25-2629,共5页
慢性脑缺血又称慢性脑低灌注,是造成以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持续性慢性脑缺血会引起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导致髓鞘再生障碍和突触过度丢失。在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
慢性脑缺血又称慢性脑低灌注,是造成以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持续性慢性脑缺血会引起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导致髓鞘再生障碍和突触过度丢失。在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可通过补体3/补体1q/补体受体3(complement 3/complement 1q/complement receptor 3,C3/C1q/CR3)和趋化因子C⁃X3⁃C⁃基序配体1/C⁃X3⁃C⁃基序受体1(C⁃X3⁃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C⁃X3⁃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1,CX3CL1/CX3CR1)信号通路等多种分子机制吞噬多余的突触,介导突触修剪。然而,在包括慢性脑缺血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调控突触修剪的这些分子机制异常,引起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受损或过度激活,导致突触异常堆积或丢失,最终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小胶质细胞在慢性脑缺血后介导的突触异常修剪的相关分子机制,为治疗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寻找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突触修剪
吞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泌体在脑缺血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赖梅菁
徐恩
+2 位作者
邱美茜
左云燕
詹丽璇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内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进行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脑缺血后,神经元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化的胶质细胞则分泌含...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内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进行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脑缺血后,神经元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化的胶质细胞则分泌含有炎性因子或炎症相关微RNA的外泌体调节神经元的存亡。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作为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文章阐述了外泌体的组成和功能及其在脑缺血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外泌体
炎症
微RNAS
小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题名
阿糖胞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戴嘉华
孙卫文
赖梅菁
邱美茜
张文浩
徐恩
詹丽璇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暨南大学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133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1515010210)
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开放基金(ZSYXM202210)。
文摘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不同浓度、不同介入时间以及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纯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16~18 d的胎鼠海马及皮层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培养后48 h分别加入浓度为0、2.5、5、7.5、10μmol/L的Ara-C处理24 h,检测不同浓度的Ara-C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24、48、72、96及120 h,加入5μmol/L的Ara-C处理24 h,检测Ara-C不同介入时间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48 h,加入5μmol/L的Ara-C处理0、6、12、24、48 h,检测Ara-C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第8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计算MAP2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神经元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Ara-C浓度为5μmol/L组海马神经元纯度达89.8%、细胞活性为48.6%。与对照组相比,种板后48 h加入Ara-C获得的海马神经元纯度为96.2%,细胞活性为44.8%。与对照组(0 h)相比,Ara-C处理12 h组获得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为90.8%,细胞活性为47.5%。在大鼠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中,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给予不同浓度的Ara-C(2.5、5、7.5、10μmol/L)处理,原代皮层神经元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予不同介入时间(24、48、72、96、120 h)的Ara-C处理,皮层神经元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0 h)相比,给予不同时长(6、12、24、48h)的Ara-C处理,仅Ara-C处理24 h后皮层神经元纯度稍增高(P<0.05)。结论: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早期培养过程中,种板后48 h加入5μmol/L Ara-C处理12 h得到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与活性最佳,而在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中无需添加Ara-C即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神经元。
关键词
海马和皮层神经元
原代培养
阿糖胞苷
Keywords
hippocampal/cortical neurons
primary culture
cytosine arabinoside
分类号
R338.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修剪在慢性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汤诗怡
赖梅菁
邱美茜
詹丽璇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25-262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971124,82271330)
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2021⁃2023)。
文摘
慢性脑缺血又称慢性脑低灌注,是造成以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持续性慢性脑缺血会引起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导致髓鞘再生障碍和突触过度丢失。在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可通过补体3/补体1q/补体受体3(complement 3/complement 1q/complement receptor 3,C3/C1q/CR3)和趋化因子C⁃X3⁃C⁃基序配体1/C⁃X3⁃C⁃基序受体1(C⁃X3⁃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C⁃X3⁃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1,CX3CL1/CX3CR1)信号通路等多种分子机制吞噬多余的突触,介导突触修剪。然而,在包括慢性脑缺血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调控突触修剪的这些分子机制异常,引起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受损或过度激活,导致突触异常堆积或丢失,最终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小胶质细胞在慢性脑缺血后介导的突触异常修剪的相关分子机制,为治疗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寻找潜在的靶点。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突触修剪
吞噬
Keywords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microglia
astrocyte
synaptic pruning
phagocytosis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泌体在脑缺血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赖梅菁
徐恩
邱美茜
左云燕
詹丽璇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出处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971124,8207128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002030072)。
文摘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内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进行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脑缺血后,神经元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化的胶质细胞则分泌含有炎性因子或炎症相关微RNA的外泌体调节神经元的存亡。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作为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文章阐述了外泌体的组成和功能及其在脑缺血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关键词
脑缺血
外泌体
炎症
微RNAS
小胶质细胞
Keywords
Brain ischemia
Exosomes
Inflammation
MicroRNAs
Microglia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糖胞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戴嘉华
孙卫文
赖梅菁
邱美茜
张文浩
徐恩
詹丽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修剪在慢性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汤诗怡
赖梅菁
邱美茜
詹丽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泌体在脑缺血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赖梅菁
徐恩
邱美茜
左云燕
詹丽璇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