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内标PCR-ELISA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邱育淼 黄义德 张彦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建立双内标PCR-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标定评价.方法:制备了两种与HIV-1野生扩增片段等长的PCR内参照HS和LS,设计了一对HIV-1基因组gag区基因扩增引物,下游引物的5′端用地高辛修饰,可同时扩增115bp左右的野生型和两种内参照片... 目的:建立双内标PCR-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标定评价.方法:制备了两种与HIV-1野生扩增片段等长的PCR内参照HS和LS,设计了一对HIV-1基因组gag区基因扩增引物,下游引物的5′端用地高辛修饰,可同时扩增115bp左右的野生型和两种内参照片段.设计三套捕获探针,其5′端用生物素(Biotin)修饰,可分别与竞争PCR产物中的野生片段和两种突变型片段杂交.同一反应管内,加入已知量但不同浓度的两种内参照及待测HIV-1DNA标准品,它们将以相同的效率在同一个PCR管内被同时扩增并标记,酶联杂交法进行产物分析,结果用公式计算得出每单位体积待测标本中HIV-1的DNA含量.结果:公式计算出的HIV-1拷贝数与实验加入的HIV-1拷贝数这两组变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8,批内变异系数9.48%,结果误差平均在12.58%,无非特异性扩增.结论:建立了双内标PCR-ELISA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灵敏、成本低等特点,利于在临床实验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基因定量 HIV-1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恩替卡韦联合CIK免疫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金超 黄文琪 +8 位作者 王少扬 闵峰 邱育淼 洪美珠 吴卫兵 叶会丽 范荣华 张丽 李柏丽 《肝脏》 2015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HBeAg阳性CHB患者,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CIK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HBeAg阳性CHB患者,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CIK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24、48周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数据处理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检验,两组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基线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ALT、AST均明显改善,ALT的复常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83.3%,AST的复常率治疗组75%,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24、48周治疗组HBV DNA不可检测率分别为45%、65%、80%,对照组为40%、60%、7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33.3%,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组为45%、对照组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除治疗组1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轻度头痛或关节酸痛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后续随访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无异常。结论本研究表明恩替卡韦联合CIK免疫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好,较单用恩替卡韦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胃癌细胞株HGC-27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潘洁茹 陈洁 +2 位作者 邱育淼 王春兰 李文最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抑制HGC-27人胃癌细胞系生长的作用.利用cck-8法分别在24h、36h、48h检测ATRA对人胃癌细胞株HGC-27的抑制率,并检测瘦素水平.不同浓度组间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ATRA剂量组之...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抑制HGC-27人胃癌细胞系生长的作用.利用cck-8法分别在24h、36h、48h检测ATRA对人胃癌细胞株HGC-27的抑制率,并检测瘦素水平.不同浓度组间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ATRA剂量组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ATRA剂量组的细胞抑制率和ATRA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抑制作用与剂量和时间呈依赖关系,ATRA的最佳抑制浓度和时间分别是400μmol/L和48h,最大抑制率达92.27%,800μmol/L ATRA可下调瘦素水平.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ATRA作用于HGC-27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显微镜观察显示ATRA使HGC-27人胃癌细胞生长受抑制,细胞出现皱缩变小、细胞核固缩等异常现象,细胞凋亡呈典型形态学改变;得出结论:ATRA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与ATRA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其机理可能与瘦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胃癌细胞HGC-27 抑制率 瘦素
下载PDF
DC+CIK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及预防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娅 邱育淼 欧阳学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DC+ CIK免疫治疗由于它的毒副作用小,能减少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能提高患者对化放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还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已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中,大多数的实验室都建立了标准化实验室及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操... DC+ CIK免疫治疗由于它的毒副作用小,能减少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能提高患者对化放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还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已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中,大多数的实验室都建立了标准化实验室及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力求培养DC+ CIK的培养和回输安全.该文重点讨论了DC+ CIK培养中的常见污染和预防要点,希望能给广大的细胞培养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培养 污染 预防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DC-CIK细胞疗法疗效观察与护理
5
作者 吴俊华 刘秀美 邱育淼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3期433-434,共2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DC-CIK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探讨DC-CIK细胞治疗的临床意义,寻找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患者静脉血DC-CIK细胞标本增殖培养7~14 d后回输给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身体状况及心理变化,并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DC-CIK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探讨DC-CIK细胞治疗的临床意义,寻找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患者静脉血DC-CIK细胞标本增殖培养7~14 d后回输给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身体状况及心理变化,并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CIK细胞治疗前QOL质量评分,饮食、睡眠、疲乏情况等方面分别为(2.34±1.06)、(2.28±1.23)、(2.61±1.02)分,治疗后评分(4.30±0.65)、(4.39±1.12)、(4.30±0.52)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对CIK细胞治疗前后进行恰当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组织疗法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免疫疗法 护理
下载PDF
负载肿瘤抗原DC与CIK共培养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邱育淼 杜薇 +2 位作者 陈娅 罗翔 欧阳学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680-1684,共5页
目的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共培养后在体内的杀伤活性及分子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分离2011-05-06-2013-07-08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健康成年志愿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共培养后在体内的杀伤活性及分子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分离2011-05-06-2013-07-08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健康成年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分别诱导培养为DC和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负载抗原的DC与CIK的表型变化;建立人肺腺癌A549裸鼠(24只)移植瘤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按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PBS组、CIK组和AgDC-CIK组。治疗30d后摘取瘤块,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中VEGF、MMP-9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负载抗原后DC细胞表面标志CD83+为(45.812±6.110)%,CD86+为(78.341±6.839)%,HLA-DR+为(75.103±5.913)%,与负载前比较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5.384、7.902和10.132,P值分别为0.009、0.003和<0.001;与CIK共培养CD3+CD8+为(55.417±8.428)%,CD3+CD56+为(39.823±7.215)%,均有显著增加,t值分别为6.185和9.904,P值分别为0.008和0.001;Ag-DC-CIK组能明显下调移植瘤VEGF、MMP-9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t值分别为7.630、11.751和9.624,P值分别为0.002、<0.001和<0.001;且Ag-DC-CIK组对VEGF和Bcl-2表达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单纯CIK组,t值分别为5.832和6.214,P值分别为0.009和<0.001;在MMP-9的表达上与单纯CIK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2,P=0.865。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后可有效抑制VEGF、MMP-9和Bcl-2的表达,抑制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CIK 肺腺癌 裸鼠 移植瘤 流式细胞术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