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TC)室间质评项目经验总结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迅 徐忠 +1 位作者 邱颖捷 贾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总结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项目的经验,以进一步做好室间质评工作,提高国内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和血液筛查水平。方法对已经开展的3次CITIC室间质评活动分别从运作方面以及结果反馈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国内... 目的总结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项目的经验,以进一步做好室间质评工作,提高国内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和血液筛查水平。方法对已经开展的3次CITIC室间质评活动分别从运作方面以及结果反馈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国内参评实验室的质评结果与国外参评实验室进行比较。结果一共有59家国内采供血机构先后报名参加了CITIC室间质评活动。国内17家有影响力的采供血机构成立了CITIC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CITIC项目运行及重大事项的决策。CITIC项目秘书处和工作小组为参评实验室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项目运行1年半时间内,组织召开了CITIC项目管理委员会会议1次、工作会议及培训2次,为参评实验室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针对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国内参评实验室在报告中出现不可接受错误结果的频率(以每参评实验室计算)分别为1.61%、1.61%、2.50%(除第2次试运行抗-HIV样品外)和0.00%,明显较国外参评实验室(分别为6.45%、4.74%、6.96%和17.28%)低。但国内实验室有较多的离群值出现。国内外实验室NAT不可接受错误结果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2.58%和21.48%,二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ITIC室间质评项目的组织运作比较成功,国内采供血机构的检测水平较国外实验室高,但尚需进一步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在血液筛查中应做到精益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感染 室间质评 项目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敏 刘晓颖 +6 位作者 徐忠 王迅 黄宇闻 莫琴 林俊杰 邱颖捷 钱开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小板制品中细菌的探讨。方法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杆菌,用改良的Chelex-100法抽提细菌基因组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应用过滤法去除反应体系中潜在的细菌及其基因组DNA污染。结果针对1...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小板制品中细菌的探讨。方法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杆菌,用改良的Chelex-100法抽提细菌基因组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应用过滤法去除反应体系中潜在的细菌及其基因组DNA污染。结果针对16srRNA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扩增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人类淋巴细胞及病毒等的基因组无交叉反应。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应用过滤法后最低含菌量组与阴性对照组Ct值有极显著差异(P<0.001)。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出量为0.3CFUs/PCR,与阴性对照Ct值有显著差异(P<0.01),在大肠埃希氏杆菌中该法可检测出0.1CFUs/PCR,与阴性对照C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Chelex-100法抽提细菌基因组及后续的荧光定量PCR分析用于检测血小板制品中的细菌污染,检测实验缩短到3-4h,操作简单,灵敏性高,特异性好,为在临床标本大规模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制品 改良Chelex-100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菌污染
下载PDF
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全自动培养法在血小板细菌污染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颖 马敏 +4 位作者 徐忠 王迅 林俊杰 邱颖捷 钱开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比较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全自动培养法在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2种方法的应用前景。方法将血小板制品污染中常见的6种细菌用浓缩血小板悬液进行稀释,并选取浓度为102、101、100的菌悬液,分别用实... 目的比较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全自动培养法在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2种方法的应用前景。方法将血小板制品污染中常见的6种细菌用浓缩血小板悬液进行稀释,并选取浓度为102、101、100的菌悬液,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全自动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用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株细菌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Κ=1.000。用全自动培养仪对6株细菌检测,其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氧瓶95.5%,Κ=0.886,厌氧瓶90.9%,Κ=0.787;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2种培养瓶均为83.3%,Κ=0.667;蜡样芽孢杆菌2种培养瓶均为86.7%,Κ=0.684;铜绿假单胞杆菌需氧瓶度为100%,Κ=1.000,厌氧瓶为44.4%,Κ=0.286;痤疮丙酸杆菌需氧瓶为16.7%,Κ=0.105,厌氧瓶为91.7%,Κ=0.886。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小板制品中的细菌污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省时、经济,能应用于临床上血液样本的大规模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自动培养 16S RDNA
下载PDF
中小型变电站的选址和总布置 被引量:1
4
作者 邱颖捷 《农村电气化》 2006年第4期15-16,共2页
文章对变电站选址的重要性、站址选择的基本条件、变电站的总体布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变电站 站址 选择
下载PDF
非特异磁性分离法在血小板制品污染菌富集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敬敬 刘晓颖 +4 位作者 王迅 徐忠 邱颖捷 周筱嫣 钱开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建立非特异磁性分离法富集血小板制品中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提高应用核酸扩增方法检测血小板制品污染菌的效率。方法应用6种磁珠(80 nm羧基、200 nm羧基、2.8μm氨基、2.8μm羧基、2.8μm环氧基、2.8μm甲苯磺酰基磁珠),... 目的建立非特异磁性分离法富集血小板制品中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提高应用核酸扩增方法检测血小板制品污染菌的效率。方法应用6种磁珠(80 nm羧基、200 nm羧基、2.8μm氨基、2.8μm羧基、2.8μm环氧基、2.8μm甲苯磺酰基磁珠),分别对高浓度(102—103CFUs.ml-1)、低浓度(<102CFUs.ml-1)血小板制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非特异性富集,选取富集效率最高的磁珠,进一步对不同稀释浓度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1、10-2、10-3、10-4、10-5、10-6)进行富集,与直接离心法进行对比,比较不同细菌富集方法对后续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结果 6种磁珠对高、低浓度的血小板制品中大肠杆菌均有富集作用,其中80 nm羧基磁珠的富集效率最高(P<0.05);应用直接离心法和80 nm羧基磁珠富集样品后,PCR检测大肠杆菌的灵敏度分别为588 CFUs.ml-1、1 CFUs.ml-1,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 130 CFUs.ml-1、40 CFUs.ml-1。结论应用磁性分离法富集血小板制品中污染菌,其操作简单,所获细菌纯度高,为后续PCR检测方法在血小板制品污染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磁性分离法 血小板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