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NK基因突变致慢性眼外肌麻痹一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李楠 胡静 +3 位作者 赵哲 沈宏锐 邴琪 郭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线粒体病的一种表型,以上睑下垂或眼球活动障碍为特征。该文报道一个TWNK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先证者为32岁女性,因“双眼睑下垂10余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仅...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线粒体病的一种表型,以上睑下垂或眼球活动障碍为特征。该文报道一个TWNK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先证者为32岁女性,因“双眼睑下垂10余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仅表现为眼睑下垂、轻度眼外肌麻痹。临床诊断为“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其家族中也存在类似病例。为明确致病基因,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及致病变异筛查。根据临床表型与基因测序结果,确定了TWNK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位点(c.1411T>G,p.Y417D)作为候选致病基因。进一步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确认了该突变位点的存在。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判定为致病变异(PVS1+PM2+PP3),且该位点在国内尚无报道。该研究不仅拓展了TWNK基因的变异谱,还为线粒体病家系的遗传咨询与分子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TWNK基因 线粒体病
下载PDF
15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邴琪 胡静 +2 位作者 赵哲 沈宏锐 李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80-386,共7页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激素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5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首诊临床资料,反复间断予地塞米松5~10 mg/d静脉滴注10~15 d和醋酸泼尼松0.50~0.75 mg/(kg·d)口服1个月,比...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激素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5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首诊临床资料,反复间断予地塞米松5~10 mg/d静脉滴注10~15 d和醋酸泼尼松0.50~0.75 mg/(kg·d)口服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儿下肢运动功能、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所示的心肌核素显像。结果(1)随访70例反复激素治疗的患儿,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改善(蹲起:Z=207.000,P=0.034;上楼梯:Z=237.000,P=0.008)。(2)首诊的155例患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于3岁达峰值,8岁后逐年下降(均P〈0.05)。随访的70例患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于静脉滴注激素后较治疗前下降(P=0.000);于口服小剂量激素1个月后较静脉滴注后升高(P=0.000),但仍低于治疗前(P=0.008)。(3)77例患儿99mTc-MIBI GMPI显像均显示不同程度心肌受累,左心室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不均匀,以心尖部(55例)、下壁(45例)、前壁(30例)显著。结论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亚临床期即出现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8岁后逐年下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维持下肢运动功能、延长行走时间、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减少肌细胞破坏均有效,建议尽早开始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运动障碍 肌酸激酶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邴琪 胡静 +3 位作者 李娜 赵哲 沈宏锐 袁军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EO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CPEO患者4~18岁起病,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活动受限,并有肢体易疲劳、无力,血清肌酸激酶... 目的探讨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EO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CPEO患者4~18岁起病,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活动受限,并有肢体易疲劳、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轻到中度升高;5例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学检查可见散在的破碎红纤维(RRF),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减低/缺失;4例患者可见少量变性、坏死肌纤维;3例油红“O”染色见脂滴增多;电镜下可见肌纤维膜下、胞浆中线粒体数量增多、聚集,形态异常,可有结晶状的包涵体。结论CPEO临床主要表现为眼外肌瘫痪合并肢体肌无力;骨骼肌病理显示大量RRF及COX活性减低/缺失提示和支持CPEO的诊断;CPEO确诊需在骨骼肌病理诊断基础上行基因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 骨骼肌病理 线粒体肌病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4
4
作者 靳陶然 沈宏锐 +3 位作者 赵哲 邴琪 李娜 胡静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7例;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ERRF)6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以及卒中样发作(MELAS)5例;Leigh综...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7例;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ERRF)6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以及卒中样发作(MELAS)5例;Leigh综合征(LS)2例。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7例(35%),肢体无力12例(60%),癫痫10例(50%),卒中样发作5例(25%)和精神智能障碍9例(45%)。8例患者血肌酸激酶升高;7例患者行血乳酸水平检查,均不同程度增高。EMG显示肌源性损害8例,神经源性损害4例,周围神经损害2例,正常6例。头颅MRI表现为脑萎缩、脑白质变性和不符合血管分布的卒中样改变。骨骼肌病理可见破碎红纤维(RRF)和SDH染色肌间小血管强染(SSV);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酶活性减低或缺失。电镜下线粒体结构和/或数量异常。结论 M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有骨骼肌和脑受累。RRF和SSV是ME主要病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骨骼肌活检 破碎红纤维 病理学
下载PDF
周期性瘫痪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沈宏锐 胡静 +3 位作者 赵哲 李娜 袁军辉 邴琪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周期性瘫痪(PP)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9例P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PP的一般表现;7例骨骼肌活检标本中,4例可见肌管聚集,少见变性肌纤维,未见坏死、再生肌纤维;电镜下见管状聚集横断面呈蜂窝... 目的探讨周期性瘫痪(PP)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9例P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PP的一般表现;7例骨骼肌活检标本中,4例可见肌管聚集,少见变性肌纤维,未见坏死、再生肌纤维;电镜下见管状聚集横断面呈蜂窝状,充满糖原颗粒。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可临床诊断PP;其主要病理学改变为:大量肌纤维胞浆内管状聚集;电镜分析推测聚集的小管状物质可能为横管或肌浆网扩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麻痹 骨骼肌活检 病理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宏锐 胡静 +4 位作者 赵哲 李娜 袁军辉 邴琪 张江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4例LSM患者的临床及骨骼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LSM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近端肌无力起病,渐累及全身,其中13例四肢受累,1例双下肢受累,2例颈肌受累,伴肌痛2例、肌萎缩3...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4例LSM患者的临床及骨骼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LSM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近端肌无力起病,渐累及全身,其中13例四肢受累,1例双下肢受累,2例颈肌受累,伴肌痛2例、肌萎缩3例;血清肌酸激酶正常5例,不同程度增高9例;14例肌电图均呈肌源性损害;14例骨骼肌病理检查(HE、MGT染色)可见大量肌纤维胞浆内散在空泡,油红"O"染色空泡红染;透射电镜分析可见沿肌纤维长轴散在串珠样膜性空泡结构。结论LSM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肌无力;肌纤维内脂质沉积是LSM主要病理表现;骨骼肌病理检查是确诊LSM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沉积性肌病 骨骼肌活检 病理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与骨骼肌病理112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宏锐 靳陶然 +3 位作者 李娜 赵哲 邴琪 胡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病理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1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活检骨骼肌病理资料,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结果①入选患者均有肢体无力、肌萎缩,吞咽或呼吸肌无力43例,舌肌萎缩或纤颤5... 目的探讨骨骼肌病理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1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活检骨骼肌病理资料,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结果①入选患者均有肢体无力、肌萎缩,吞咽或呼吸肌无力43例,舌肌萎缩或纤颤50例,伴有肌束震颤69例,初诊伴有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征78例;②肌电图呈神经源性异常;③临床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90例(初诊78例、复诊/随访后1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22例,其中肯尼迪病7例;④骨骼肌病理均符合神经源肌病改变,ALS多见小角化肌纤维、核聚集、靶纤维;成人型SMA以小圆形肌纤维在肌束内小群分布为特点,其中肯尼迪病萎缩小圆形肌纤维、核聚集多在肌束间分布。结论①仅表现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MND,行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有助ALS与SM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②随诊、动态观察体征与病情进展变化可助ALS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脊髓性肌萎缩症 肌电图 骨骼肌活检 病理
下载PDF
连枷臂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宏锐 靳陶然 +3 位作者 胡静 赵哲 邴琪 李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连枷臂综合征(FA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9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FAS患者,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及活检骨骼肌病理特点。结果 9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有8例为连枷臂... 目的研究连枷臂综合征(FA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9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FAS患者,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及活检骨骼肌病理特点。结果 9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有8例为连枷臂综合征。连枷臂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双上肢肌无力和肌萎缩;血肌酸激酶正常或轻中度升高;肌电图显示脊髓4个节段中3个或以上支配区出现纤颤、正相波,动作单位电位增宽、增高。活检骨骼肌主要病理表现为小角化肌纤维、肌原纤维网紊乱、"靶纤维"。结论连枷臂综合征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变异型,电生理检查能发现亚临床脊髓受累,有助于连枷臂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连枷臂综合征
下载PDF
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估杜兴型肌营养不良早期心脏损害
9
作者 张利宣 王静 +3 位作者 丁芳 胡静 邴琪 张丽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2期152-154,共3页
目的采用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分析杜兴型肌营养不良(DMD)早期心肌受累特点,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帮助临床DMD相关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早干预治疗、提高生存率。方法收集神经肌肉标本库中确诊DMD患者77例,99Tcm-MIBI门... 目的采用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分析杜兴型肌营养不良(DMD)早期心肌受累特点,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帮助临床DMD相关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早干预治疗、提高生存率。方法收集神经肌肉标本库中确诊DMD患者77例,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左室功能及心肌灌注缺损部位、程度和范围:动态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DMD心肌损害效果。结果DMD心肌病累及左室各壁、各节段,以左室下壁、心尖最易受累;心肌受累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S=0.534);间歇静脉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连续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DMD患者心脏损害。结论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估DMD心肌损害准确度、灵敏度72.阳性率高.适于早期诊断DMD亚临床期心肌损窖:动态评估糖度盾激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兴型肌营养不良 心肌病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活检骨骼肌对肌糖原累积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宏梅 靳陶然 +4 位作者 李娜 赵哲 邴琪 李楠 胡静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总结肌糖原累积病(MGSD)临床与活检骨骼肌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GSD患者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包括肌力下降、运动不耐受、肌痛、肌张力减低等,可合并多系统受累;血肌酸激酶不同程度升高;肌电图正常或... 目的:总结肌糖原累积病(MGSD)临床与活检骨骼肌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GSD患者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包括肌力下降、运动不耐受、肌痛、肌张力减低等,可合并多系统受累;血肌酸激酶不同程度升高;肌电图正常或呈肌源性/神经源性损害。活检骨骼肌病理分析:典型病理表现为细胞浆内散在不定形空泡和/或PAS染色空泡内糖原流失或蓄积;2例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1例磷酸化酶活性缺失;电镜下可见大量糖原颗粒聚集,MGSDⅡA病患者可见双膜自噬泡、髓样小体、溶酶体聚集和糖原颗粒蓄积。结论:骨骼肌活检对MGSD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细胞浆内糖原空泡、糖原蓄积是重要病理诊断依据,酸性磷酸酶、磷酸化酶特殊染色有助于分型诊断,指导致病基因测序;电镜下溶酶体髓磷脂样改变支持MGSDⅡA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糖原累积病 骨骼肌活检 组织化学染色 病理分析
下载PDF
毕赤酵母表达鼠疫菌抗原蛋白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11
作者 邴琪 王照 +2 位作者 李立东 朱冰 王铁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4年第4期281-283,共3页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以下简称鼠疫菌)引起的疾病,曾在历史上造成了数次大规模的流行,最著名的是14世纪的黑死病(Bubonic Plague)大流行,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对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1]。20世纪中叶后...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以下简称鼠疫菌)引起的疾病,曾在历史上造成了数次大规模的流行,最著名的是14世纪的黑死病(Bubonic Plague)大流行,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对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1]。20世纪中叶后,鼠疫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散发或小范围的爆发,80年代后开始逐步活跃,90年代开始明显回升,被WHO列为20种重新流行的传染病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鼠疫杆菌 鼠疫疫情 抗原蛋白 黑死病 人的死亡 毕赤酵母表达 20世纪中叶
原文传递
集钙蛋白1相关肌病患者1例的基因变异分析
12
作者 郭璇 赵哲 +3 位作者 沈宏锐 邴琪 谢诗 胡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对1例骨骼肌活检以空泡及类似管聚集现象为特征性表现的肌病患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以。年。月。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1例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Sanger测序对结果进... 目的:对1例骨骼肌活检以空泡及类似管聚集现象为特征性表现的肌病患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以。年。月。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1例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Sanger测序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高通量测序显示患者集钙蛋白-1(calsequestrin-1,CASQ1)基因存在c.730G>C(p.D244H)杂合变异,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同的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判定该变异为致病性(PS1+PM2+PP3)。结论:CASQ1基因c.730G>C(p.D244H)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本研究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CASQ1基因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性肌病 管聚集 CASQ1基因 运动不耐受 高肌酸激酶血症
原文传递
鼠疫细菌学实验中培养基的选择和使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邴琪 李立东 +4 位作者 朱冰 张欣 佟金玲 王铁峰 王慧卓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3年第2期98-100,共3页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间鼠疫的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鼠疫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简称鼠疫菌)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是我国的甲类传染病^([1-2])。据记载,世界上曾发生过3次鼠疫...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间鼠疫的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鼠疫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简称鼠疫菌)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是我国的甲类传染病^([1-2])。据记载,世界上曾发生过3次鼠疫的大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鼠疫耶尔森氏菌 人畜共患病 甲类传染病 人间鼠疫 啮齿动物 自然疫源性 选择和使用
原文传递
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8例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14
作者 赵哲 郭璇 +5 位作者 沈宏锐 邴琪 陈建楠 魏珊珊 谢诗 胡静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3-1340,共8页
目的总结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EDMD)患者的临床、电生理、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骨骼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于2011—2022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且经基因检查确诊的8例EDMD患... 目的总结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EDMD)患者的临床、电生理、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骨骼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于2011—2022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且经基因检查确诊的8例EDM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症状、电生理改变(肌电图及心电图)、骨骼肌MRI、骨骼肌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为2.0~6.0(3.6±1.2)岁,均为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7例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走路摇摆、蹲起费力、上楼困难;逐渐出现脊柱强直、关节挛缩;1例以脊柱侧弯为首发症状。4例发现异常心电图。8例肌电图符合肌源性损害。肌肉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呈肌病病理改变或肌营养不良表现。8例EDMD患者经二代测序均发现致病突变,共6个点突变,其中4个LMNA基因杂合突变(c.1583C>G、c.1357C>T、c.148C>T、c.1336A>G);1例为EMD基因半合子突变(c.501C>G);1例为SYNE1基因杂合突变(c.4364G>A)。结论EDMD具有高度临床、遗传异质性。儿童期发病,病程早期以下肢无力、走路姿势异常为首发表现;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骨骼肌MRI可见选择性脂肪浸润;肌活组织检查结果缺乏特征性病理表现。病程早期仅凭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均较困难。二代测序技术可提高EDMD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Emery-Dreifuss型 活组织检查 突变
原文传递
鼠疫菌基因分型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斌 邴琪 +1 位作者 王照 李立东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3年第6期459-460,491,492,共4页
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简称鼠疫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鼠疫的致病菌。鼠疫曾经三次在历史上造成了大规模的死亡,其中最著名的是黑死病,约在14世纪时在欧洲造成了大约2500万人口的死亡。现在鼠疫仍然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每年... 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简称鼠疫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鼠疫的致病菌。鼠疫曾经三次在历史上造成了大规模的死亡,其中最著名的是黑死病,约在14世纪时在欧洲造成了大约2500万人口的死亡。现在鼠疫仍然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发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因此对鼠疫菌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分型技术成为了鼠疫菌研究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快速、全面的信息。本文概述了常用的鼠疫菌基因分型技术和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疫情防控 散发病例 基因分型技术 鼠疫耶尔森菌 暴发疫情 黑死病 革兰氏阴性菌
原文传递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96例临床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邴琪 胡静 +4 位作者 李娜 赵哲 沈宏锐 袁军辉 刘彦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45-749,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96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并评判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96例DM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按年龄分为≤3岁,4、5、6、7、8、9岁以及≥10... 目的回顾分析96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并评判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96例DM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按年龄分为≤3岁,4、5、6、7、8、9岁以及≥10岁组(共8组),分析各组激素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酸激酶(CK)和运动功能,采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DMD心肌受累程度,并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价其智能情况。结果(1)血CK(mmol/L)在≤3岁(16547.9±770.9)、5岁(14371.9±696.7)和8岁组(13089.8±877.6)分别出现1个高峰;全部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mg)10~15d后血CK显著下降,口服醋酸泼尼松(0.50~0.75mg·kg^-1·d^-1)1个月后血CK复升,不同治疗时相之间血CK存在差异(F=6.758,P=0.003)。(2)全部患者中有51例长期口服醋酸泼尼松并随访,其中24例反复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运动功能较激素治疗前改善。(3)37例DMD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显示心室肌放射性核素分布不均匀,呈“花斑样”改变。心肌受损程度与年龄正相关(rs=0.685,P〈0.01)。(4)24例DMD行智能评估,全部患者智商均低于健康人群。结论DMD亚临床阶段存在高CK血症、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与年龄正相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维持DMD运动功能和心功能有效,建议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糖皮质激素 肌酸激酶
原文传递
肌病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二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邴琪 赵哲 +2 位作者 沈宏锐 李楠 胡静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32-935,共4页
报道2例肌病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临床均主要表现为反复横纹肌溶解症。例1伴波动性肌无力、肌痛,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均可见少量变性和坏死肌纤维,部分肌纤维脂肪成分轻度增高,二代测序发现ACADVL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2... 报道2例肌病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临床均主要表现为反复横纹肌溶解症。例1伴波动性肌无力、肌痛,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均可见少量变性和坏死肌纤维,部分肌纤维脂肪成分轻度增高,二代测序发现ACADVL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2行串联质谱检测示多种酰基肉碱增高,游离肉碱减低。由此可见,临床表现发作性肌无力、肌痛和反复横纹肌溶解症需要考虑肌病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可能,下肢肌肉MRI和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无特异性表现,应与其他代谢性肌病相鉴别,串联质谱检测和二代测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 骨骼 活组织检查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鼠疫菌保存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邴琪 王照 关心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1年第6期588-590,共3页
鼠疫是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世界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流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概念的束缚,开始重视外环境因子对鼠疫疫源性的影响,从而以更科学的角度去探... 鼠疫是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世界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流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概念的束缚,开始重视外环境因子对鼠疫疫源性的影响,从而以更科学的角度去探究自然疫源性的规律。近年来我国的鼠疫疫源地呈现不同程度的活跃状态,鼠疫的防治工作仍然很严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鼠疫的活跃和爆发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鼠疫菌 自然疫源性疾病 公共卫生安全 环境因子 活跃状态 研究进展 鼠疫疫源性
原文传递
PCR技术在鼠疫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邴琪 李立东 +1 位作者 赵斌 王铁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被我国列为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20世纪中叶后,鼠疫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散发或小范围的爆发,80年后开始逐步活跃,90年代开始明显回升,被WHO列为20种重新流行的传染病之一[1]。
关键词 鼠疫疫情 人兽共患病 鼠疫耶尔森菌 甲类传染病 PCR技术 自然疫源性 20世纪中叶 应用现状
原文传递
鼠疫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邴琪 王忠惠 赵斌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8年第5期490-490,共1页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1894年耶尔森和北里柴三郎两位生物学家成功分离和鉴定出鼠疫杆菌的存在,建立起了常规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1894年耶尔森和北里柴三郎两位生物学家成功分离和鉴定出鼠疫杆菌的存在,建立起了常规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鼠疫杆菌的检测与疾病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逐步出现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快速检测方法。1病原学检测鼠疫杆菌的四步检验法,即显微镜涂片检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检测方法 鼠疫杆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 自然疫源性 病原学检测 快速检测方法 烈性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