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原因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邵伯坤 杜剑峰 +2 位作者 赵建强 张伟 邵熔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7,共2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太湖稻区水稻生产上新上升的重大病害,由媒介灰飞虱传毒产生。2004年麦田越冬代灰飞虱达123万头/hm2,比去年同期增加10~20倍,带毒率30.2%,同比增加5.5个百分点,5月底小麦田1代灰飞虱高达1500万~3000万头/hm2,比常年猛...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太湖稻区水稻生产上新上升的重大病害,由媒介灰飞虱传毒产生。2004年麦田越冬代灰飞虱达123万头/hm2,比去年同期增加10~20倍,带毒率30.2%,同比增加5.5个百分点,5月底小麦田1代灰飞虱高达1500万~3000万头/hm2,比常年猛增150~200倍,水稻产量损失10%左右;在前中期不施药区内,香粳14等8个主栽品种产量损失率为21.11%~39.68%;春江06等9个具特异抗性的品种(系)产量损失率为0~5.16%,损失率比前者减少94.08%。采用优质、高产的抗性品种,加强虫情预、测报,推广治虫控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能经济有效地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水稻 条纹叶枯病 暴发原因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种群消长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伯坤 徐志勤 《作物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单季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种群消长
下载PDF
单季晚稻病虫药剂统筹防治技术规范研究
3
作者 邵伯坤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1,共3页
水稻主要病虫种群为水稻营养生长盛期至乳熟初期盛发 ,基本呈偏正态分布 ,发生程度 5~ 9级。中等年份 ,粳稻病虫群体危害损失率为 2 1 .6 %~ 33.9% ,籼稻汕优 6 3的损失率为 2 5 .94%~ 45 .86 % ,高氮组比中氮组损失率高 1 0 .5 %。... 水稻主要病虫种群为水稻营养生长盛期至乳熟初期盛发 ,基本呈偏正态分布 ,发生程度 5~ 9级。中等年份 ,粳稻病虫群体危害损失率为 2 1 .6 %~ 33.9% ,籼稻汕优 6 3的损失率为 2 5 .94%~ 45 .86 % ,高氮组比中氮组损失率高 1 0 .5 %。实验病虫种群消长规律近似笔架形 ,即病虫盛发期内统筹用药 3次控制病虫危害 ,可同比减少用药 30 %~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群体危害 统筹防治技术 药剂防治
下载PDF
粳稻高产优质多抗聚合育种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邵伯坤 李健 李品刚 《农业装备技术》 2015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中高产优质多抗粳稻"3223"为核心种质育种基础,滚动回交聚合目标基因育种为先导的技术思路,采用常规转移育种技术,建立田间大量标靶病虫筛选区筛选"标的"材料及"苗鉴"高代优异材料的"双鉴法",多组合、小群体的系谱优化选择法... 以中高产优质多抗粳稻"3223"为核心种质育种基础,滚动回交聚合目标基因育种为先导的技术思路,采用常规转移育种技术,建立田间大量标靶病虫筛选区筛选"标的"材料及"苗鉴"高代优异材料的"双鉴法",多组合、小群体的系谱优化选择法及单株生产力、品质检测与优良农艺性状整合,评估、筛选统筹进行等技术聚合目标基因。结果表明:(1)创新以216-1、6742、6722和210-3为代表的直穗和半直穗型的粳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系。常规示范栽培产量与主栽品种(武运粳23号,下同)相当至不同程度增产;在"控害少药模拟试验区"品比,表现极显著增产。(2)以"6742"为代表的新品系稻米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具佳。(3)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中抗黑条矮缩病等5~6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对减量使用农药、减污、降本,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高产优质多抗 聚合育种 研究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与病害消长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王裕中 吴志凤 +2 位作者 史建荣 陈怀谷 邵伯坤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生规律大体有冬前发生期、越冬稳定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枯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小麦越冬前和早春拔节期有2个发病高峰,小麦根围土中病原菌群体数量消长也出现相应的2个高峰,病菌数量高峰...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生规律大体有冬前发生期、越冬稳定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枯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小麦越冬前和早春拔节期有2个发病高峰,小麦根围土中病原菌群体数量消长也出现相应的2个高峰,病菌数量高峰较小麦发病高峰约提前20—25天。秋冬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冬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影响春季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气象因素是温度。相关性测定表明,温度与病害发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因地制宜适期精量播种、平衡施肥和冬前防除麦田杂草等栽培技术,均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发病规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戊唑醇种子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 被引量:14
6
作者 史建荣 王裕中 +2 位作者 陈怀谷 孙爱根 邵伯坤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种子处理是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措施,在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苏南宜兴和淮北徐州,2%戊唑醇湿拌剂和6%戊唑醇悬浮剂按10kg麦种拌药0.3~0.4g有效成分,对小麦的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对根系和冬前分蘖具... 种子处理是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措施,在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苏南宜兴和淮北徐州,2%戊唑醇湿拌剂和6%戊唑醇悬浮剂按10kg麦种拌药0.3~0.4g有效成分,对小麦的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对根系和冬前分蘖具有促进作用。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较为理想,表现为冬前效果显著,病株率防效60%~100%,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冬前发病高峰。戊唑醇处理区拔节期的病情指数仍然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区,亦显著低于对照药剂纹霉净,侵茎高峰明显推迟,最终的枯白穗防效突出,0.3~0.4g ai/10kg种子拌种的枯白穗防效达到85%以上。由于控病和对小麦生长调控的双重作用,保穗、保产效果明显,最终产量较对照增加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戊唑醇 种子处理 防治
原文传递
单季晚稻病虫药剂总体防治技术规范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正远 肖英方 邵伯坤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第3期15-16,共2页
单季晚稻病虫药剂总体防治技术规范研究与实践顾正远肖英方(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邵伯坤(宜兴市闸口乡农技站本研究在宜兴市闸口乡实施,该乡地处太湖稻区,稻麦两熟,水稻面积1333hm2,为单季晚粳稻,常年5... 单季晚稻病虫药剂总体防治技术规范研究与实践顾正远肖英方(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邵伯坤(宜兴市闸口乡农技站本研究在宜兴市闸口乡实施,该乡地处太湖稻区,稻麦两熟,水稻面积1333hm2,为单季晚粳稻,常年5月20日左右播种,6月下旬移栽,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晚稻 病虫害 药剂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