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红芳 邵俊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6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羊水指数(AFI)将患者分为残余羊水量正常组(8 cm≤AFI<25 cm)62例、残余羊水量偏少组(5 cm≤AFI<8...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羊水指数(AFI)将患者分为残余羊水量正常组(8 cm≤AFI<25 cm)62例、残余羊水量偏少组(5 cm≤AFI<8 cm)25例和残余羊水量过少组(AFI<5 cm)25例。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残余羊水量过少组孕妇分娩孕周明显低于残余羊水量偏少组和残余羊水量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残余羊水量偏少组和残余羊水量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年龄、剖宫产分娩数及非头先露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羊水量过少组新生儿窒息率(16.0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12.00%)、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80.00%)及新生儿病死率(8.00%)均显著高于残余羊水量偏少组(0、0、56.00%、0)和残余羊水量正常组(3.23%、1.61%、5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羊水量过少组患者子宫内膜炎(12.00%)、绒毛膜羊膜炎(24.00%)及白细胞计数(WBC)>15×10~9/L或粒细胞比值>0.9发生率(80.00%)显著高于残余羊水量偏少组(0、0、56.00%)和残余羊水量正常组(1.61%、3.23%、5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过少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是残余羊水量正常组的7倍左右,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约是其4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炎发生率约为其14倍。结论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应严密监测胎膜早破患者残余羊水量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新生儿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残余羊水指数 妊娠结局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2
作者 邵俊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65-65,共1页
研究并分析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各40例。A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 研究并分析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各40例。A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B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加刮宫术治疗,其中B组20例患者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后1周内进行刮宫术治疗(B1组),另2例患者于治疗1周后进行刮宫术治疗(B2组)。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得到成功治愈,其中A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激素下降率优于B组(P<0.05);B1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B2组(P<0.05)。 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用于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后续实行刮宫术治疗的时间选取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后1周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刮宫术 子宫瘢痕妊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