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输入并联输出模块化DAB变换器功率均衡优化控制
1
作者 李鑫 朱浩宇 +1 位作者 邱亚 邵军康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独立输入并联输出IIOP(input independent output parallel)模块化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变换器,当各模块的参数不匹配或输入电压不相等时的功率均衡问题,基于双重移相DPS(dual phase shift)控制,提出了一种功率补偿均衡... 针对独立输入并联输出IIOP(input independent output parallel)模块化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变换器,当各模块的参数不匹配或输入电压不相等时的功率均衡问题,基于双重移相DPS(dual phase shift)控制,提出了一种功率补偿均衡控制PCEC(power compensation equalization control)算法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及其效率,并实现模块化DAB变换器的传输功率均衡。此外,考虑到大传输功率情况下,为实现各模块的充分运用,补充提出了一种功率补偿协同控制PCCC(power compensation cooperative control)算法。最后,基于DSP28335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功率均衡方案进行对比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补偿 电流应力 双重移相控制 协同控制 双有源桥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建模与流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邵军康 李鑫 +3 位作者 莫言青 邱亚 董学平 朱浩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645-655,共11页
流量是影响VRB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全钒液流电池(VRB)模型较少体现流量和离子扩散耦合的影响,无法充分反映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运行特性。为了提高VRB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建立了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模型,该模型是在等效电路模型上增... 流量是影响VRB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全钒液流电池(VRB)模型较少体现流量和离子扩散耦合的影响,无法充分反映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运行特性。为了提高VRB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建立了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模型,该模型是在等效电路模型上增加了流体力学模型和电化学模型,其中等效电路模型体现了钒电池的电学性能,流体力学模型体现了流量对钒电池系统的影响,电化学模型体现了钒电池的化学性能,综合三种模型的特性更加全面准确的展现了VRB的相关性能,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混合模型的准确性。在混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流量对钒电池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放电期间的最优流量是关于荷电状态(SOC)的函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SOC下的最优流量值,并采取SOC分段控制流量,有效地提高电池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混合模型 流量 分段控制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多场耦合建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邵军康 李鑫 +3 位作者 邱亚 朱浩宇 张里 侯杨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81-1891,共11页
为了提高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的系统效率,基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将VRB等效电路模型、流体力学模型、电化学模型和温度模型相互耦合,建立了计及温度变化的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模型。其中等效电路模型总体... 为了提高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的系统效率,基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将VRB等效电路模型、流体力学模型、电化学模型和温度模型相互耦合,建立了计及温度变化的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模型。其中等效电路模型总体展现VRB的电学关系,流体力学模型、电化学模型和温度模型分别展现VRB运行过程中的动量传递过程、质量传递过程和热量传递过程,4种模型将VRB运行过程中的"三传一反"同电学关系结合,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计及温度变化的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模型仿真,分析温度变化、流量分配变化和VRB系统效率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充放电期间的最优流量是关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温度的函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时段温度下,各SOC的最优流量值。模拟5 kW4 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选择计及温度变化的最优流量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效率由73.7%提高至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B 建模 温度变化 流量控制 系统效率
下载PDF
宽范围输入下的Buck/Boost-DAB级联变换器建模及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鑫 朱浩宇 +2 位作者 张微微 邱亚 邵军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3,共7页
开展用于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的研究,分析Buck/Boost-DAB级联系统的拓扑结构,给出了级联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实现了级联系统的宽范围电压输入,解决了DAB变换器在输入、输出电压不匹配时的功率回流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该控制方案实现... 开展用于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的研究,分析Buck/Boost-DAB级联系统的拓扑结构,给出了级联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实现了级联系统的宽范围电压输入,解决了DAB变换器在输入、输出电压不匹配时的功率回流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该控制方案实现了Buck/Boost变换器和DAB变换器的特性互补,同时实现电气隔离和宽电压输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级联控制系统 建模 协同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