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中的“共处”主题——串读《终身教育引论》、《学会生存》与《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后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邵博学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1-43,共3页
《终身教育引论》、《学会生存》与《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三本书从时间和内容上实现了对教育中“共处”主题的凸现,表现出人们对教育中人性预设中社会性的认识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入的事实。
关键词 共处 人性 《终身教育引论》 《学会生存》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下载PDF
建国初期杨献珍党校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邵博学 王红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2-16,共5页
杨献珍是著名的革命家、党校教育家和哲学家,长期从事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建国初期他关于党校教育的思想与实践集中体现在党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党校教学方针、党校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建国初期,杨献珍在探讨执政条件下党的干部教育时所... 杨献珍是著名的革命家、党校教育家和哲学家,长期从事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建国初期他关于党校教育的思想与实践集中体现在党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党校教学方针、党校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建国初期,杨献珍在探讨执政条件下党的干部教育时所提出的许多思想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献珍 党校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下载PDF
“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熊川武 邵博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8,共6页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内容随学生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简言之,教师让学生“顺势为学”。其旨在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营造以幸福指数、感情调节和师徒...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内容随学生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简言之,教师让学生“顺势为学”。其旨在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营造以幸福指数、感情调节和师徒合作为标志的和谐氛围,建构由自学、互帮、释疑、练习、反思等环节组成的课堂形态,并采用了指导自学书、互帮显示板、信息沟通牌、问题跟踪卷和师徒合作制等辅助手段,为师生的幸福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材教学 自学 互帮 释疑 反思 师徒合作
下载PDF
家庭教育中人性对抗的分析——从东西方人本主义人性内涵的角度进行的思考
4
作者 邵博学 《凉山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0-81,共2页
东西方哲学对人性都有所关注,在家庭教育中源于对人性理解的不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众多矛盾与困惑。矛盾与困惑的原因可以从东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对人性内涵理解所强调的重心、产生不同人性内涵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 东西方哲学对人性都有所关注,在家庭教育中源于对人性理解的不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众多矛盾与困惑。矛盾与困惑的原因可以从东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对人性内涵理解所强调的重心、产生不同人性内涵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正视现实、思考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人性对抗 人本主义 社会结构 中国 西方社会
下载PDF
从矛盾的特殊性再思中学语文教学
5
作者 邵博学 《湖北教育》 2003年第21期44-45,共2页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即过程,而过程的根源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过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过程。”所以,从这个...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即过程,而过程的根源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过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教学过程就是由矛盾组成的,它时刻变化着、冲突着、发展着。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它强调事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小初衔接期孩子如何交往
6
作者 邵博学 《家庭教育》 2006年第09S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孩子 交往 社会生活 同伴关系 毕业班 大家庭 幼儿园 说话 做事 初中
原文传递
儿童展现能力须适时引导
7
作者 邵博学 《家庭教育》 2006年第09S期6-7,共2页
本文以对比的手法,分析并提示了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展现自己的几点方法,希望从一个侧面,对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展现自我能有一点启发,以期帮助家长引导孩子不断获得发展。
关键词 引导 展现 儿童 适时 能力 成长时期 孩子 家长 父母
原文传递
纠正孩子赖床“三法”
8
作者 邵博学 《家庭教育》 2006年第07S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赖床行为 行为习惯 睡眠状态 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方法
原文传递
怎样让规矩更有效
9
作者 邵博学 《家庭教育(幼儿版)》 2012年第8期13-14,共2页
一、规矩不成功的原因 1.家人没有统一 案例:吃饭不许走动、不看电视这条规矩已经实施了好久,但轩轩不是每次都能够遵守。爸爸妈妈在家时,他基本能够自觉关电视,把玩具放一边,但如果爸妈回家晚,爷爷奶奶在家时,有时就是边看... 一、规矩不成功的原因 1.家人没有统一 案例:吃饭不许走动、不看电视这条规矩已经实施了好久,但轩轩不是每次都能够遵守。爸爸妈妈在家时,他基本能够自觉关电视,把玩具放一边,但如果爸妈回家晚,爷爷奶奶在家时,有时就是边看电视边喂饭,或是吃一口玩一下。爸爸妈妈碍于老人带孩子辛苦,沟通多次无效,只好作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电视 妈妈 孩子
原文传递
专业教育研究者与学校师生的视界融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川武 江玲 邵博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2,共3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在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对教育科研的更高要求,教育科研今后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为此,2008年8月,《教育研究》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在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对教育科研的更高要求,教育科研今后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为此,2008年8月,《教育研究》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科研发展座谈会"。会上,一些学者就如何建设中国气派的教育科学、新阶段教育科研的新使命、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教育科研的创新、教育研究者的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大家讨论的问题整理成一组笔谈刊发,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者 视界融合 师生 学校 教育实践 成果主义 中小学 知识
原文传递
教育理论的三重内涵——兼谈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鑫 邵博学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7,共2页
人们常常认为: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则是"灰色"的。的确,相对于鲜活的、发展的教育生活而言,教育理论确实是"灰色"的,因为教育理论既不像教育生活本身那样生动形象,也不像教育生活那样变动不居。然而,教育理论相对... 人们常常认为: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则是"灰色"的。的确,相对于鲜活的、发展的教育生活而言,教育理论确实是"灰色"的,因为教育理论既不像教育生活本身那样生动形象,也不像教育生活那样变动不居。然而,教育理论相对于教育生活的"灰色",却仅仅是在上述两层意思中。超出这两层意思,就会发现,教育理论不仅不是"灰色"的,而且正是教育理论才把教育者的意识、从而也把教育生活辉耀得色彩缤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生活 生动形象 灰色 教育者 意思
原文传递
指导孩子课后学习的三大策略
12
作者 邵博学 《家庭教育》 2005年第12A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学习习惯 孩子 课后 培养策略 教育启示 小学阶段 行为基础 初中生 父母 时间
原文传递
依恋型儿童的勇气培养
13
作者 邵博学 田玲 《家庭教育》 2006年第05S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勇气培养 依恋型儿童 性格品质 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养成教育
原文传递
引导儿童参与家庭生活要有效——给明明爸爸的几点建议
14
作者 邵博学 《家庭教育》 2005年第11A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儿童参与 儿童成长 引导 社会生活 公民参与 积极参与 教师 家长
原文传递
怎样应对性情冷漠的孩子
15
作者 田玲 邵博学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08年第9期24-25,共2页
王睿是初二学生,在他4岁那年,父母离异,他一直与外公外婆生活。他的父母在离婚后很少与孩子联系。一次,不知哪个同学搞恶作剧,以王睿的名字订了麦当劳的外卖。当时,王睿正在图书馆借书,与此事毫无关系。班主任只好自己掏钱付了... 王睿是初二学生,在他4岁那年,父母离异,他一直与外公外婆生活。他的父母在离婚后很少与孩子联系。一次,不知哪个同学搞恶作剧,以王睿的名字订了麦当劳的外卖。当时,王睿正在图书馆借书,与此事毫无关系。班主任只好自己掏钱付了餐费,几位在场的同学也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零花钱来帮忙,被老师谢绝了。事后老师告诉了王睿此事,希望他能理解同学的慷慨解囊之心,对同学们乐于解围的行为表示一下赞叹和感谢。但王睿一脸漠然,不言不语,既不赞同也不感谢。王睿无动于衷的行为让老师感到担心和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 冷漠 性情 父母离异 初二学生 同学 离婚后 恶作剧
原文传递
规矩与孩子的成长:要不要给孩子立规矩
16
作者 刘文 刘焕青 邵博学 《家庭教育(幼儿版)》 2012年第8期6-8,共3页
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自由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孩子是宠不坏的,不必按常理养孩子;也有些家长觉得规矩必须从小订,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必须加以制止,长大了、定性了就来不及了。那么孩子的成长是否需要规矩?为此,我们对浙江省和江... 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自由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孩子是宠不坏的,不必按常理养孩子;也有些家长觉得规矩必须从小订,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必须加以制止,长大了、定性了就来不及了。那么孩子的成长是否需要规矩?为此,我们对浙江省和江苏省4家幼儿园的家长进行了有关规矩的座谈并发放了相关调查问卷,下面整理出一部分内容与读者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 成长 调查问卷 家长 幼儿园 江苏省 浙江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