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华裔作家小说中的“中国元素”话语体系建构
1
作者 邵娟萍 熊婧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美国华裔作家生活在中美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双重文化背景给了他们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写作资源和极大的跨文化书写自由。丰富的中国元素是美国华裔作家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华裔作家通过借用、戏仿、拼贴等写作手法,在对中国元素改写... 美国华裔作家生活在中美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双重文化背景给了他们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写作资源和极大的跨文化书写自由。丰富的中国元素是美国华裔作家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华裔作家通过借用、戏仿、拼贴等写作手法,在对中国元素改写的基础上,将其与美国文化进行融合,并以独特的形式展示给全世界的读者。基于福柯的话语权力观,论文分析了美国华裔作家小说中的“中国元素”书写,认为其既消解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有助于华裔族群话语、政治话语、性别话语、文化话语等话语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作家小说 中国元素 话语 权力
下载PDF
CDIO理念下的工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邵娟萍 谭君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7-91,共5页
以CDIO理念为指导,以某工程院校为实验对象,在该院校的3个班级实施一年的大学英语项目实践教学法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其自主学... 以CDIO理念为指导,以某工程院校为实验对象,在该院校的3个班级实施一年的大学英语项目实践教学法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院校大学英语项目实践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工程类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和职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英语教学 实践教学法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模因论对英语中基于错误类比产生新词的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邵娟萍 蒋向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英语中有越来越多的新词是基于错误类比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去探究这种错误类比构词的理据。研究发现,语言模因不仅可以在词、句、篇层面上模仿复制,也可以在更低一级的层面即粘着词素层面复制传播。错误类比创造新词语的方法像思维病毒... 英语中有越来越多的新词是基于错误类比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去探究这种错误类比构词的理据。研究发现,语言模因不仅可以在词、句、篇层面上模仿复制,也可以在更低一级的层面即粘着词素层面复制传播。错误类比创造新词语的方法像思维病毒一样得到复制,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词。语言模因在进化过程中被复制的是历经变化和选择后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新词 错误类比 模因论
下载PDF
创伤视角下美国华裔小说中男性身份的重构 被引量:6
4
作者 邵娟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21,共7页
美国华裔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诸多美国华裔作家直面在美华裔被歧视、受凌辱的创伤史,痛诉他们被集体"失声"的创伤体验,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千疮百孔的创伤世界。美国华裔作家通过创伤书写的方式,表达了对特殊社会... 美国华裔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诸多美国华裔作家直面在美华裔被歧视、受凌辱的创伤史,痛诉他们被集体"失声"的创伤体验,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千疮百孔的创伤世界。美国华裔作家通过创伤书写的方式,表达了对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华裔男性群体身份危机的焦虑。这些作家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中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并从族裔身份、社会身份、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等不同的层面,颠覆和修正被美国正统历史抹杀和错误再现的华裔男性的创伤史,对被主流社会解构的华裔男性身份进行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书写 华裔小说 男性身份 身份重构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级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娟萍 蒋向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级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以"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的课前研究、以"情境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主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以&...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级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以"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的课前研究、以"情境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主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以"随机进入教学"巩固学生的课后拓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英语》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下载PDF
《野草在歌唱》中迪克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娟萍 蒋向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14-115,共2页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故事。但另一主要人物迪克的命运同样是悲惨、值得人们同情的。通过描述迪克这个贫穷的男性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艰苦斗争和失败的历程,莱辛无...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故事。但另一主要人物迪克的命运同样是悲惨、值得人们同情的。通过描述迪克这个贫穷的男性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艰苦斗争和失败的历程,莱辛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男权社会的重压下,贫穷白人移民的悲惨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克 殖民主义 种族歧视 男权社会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内涵、元素与实施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邵娟萍 刘桂兰 李赫宽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0-74,共5页
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强化文科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新文科建设的“新”体现在目标上坚持立德树人,内容上加强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教育方式和手段上运用先进信息技术。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 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强化文科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新文科建设的“新”体现在目标上坚持立德树人,内容上加强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教育方式和手段上运用先进信息技术。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在内涵、元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新文科建设要求完全契合。因此,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要与新文科建设同向同行,协同落实“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外语 课程思政 内涵 元素
下载PDF
赫斯渥与嘉莉沉浮的精神分析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娟萍 刘桂兰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8X期45-46,共2页
评论界一致认为《嘉莉妹妹》出版时的难产是由于德莱塞面对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自己的评判标准时的迷惑,因而对主人公嘉莉放弃了道德评判,竟让她这个"淫荡"的女人飞黄腾达起来。用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潜意识理论来分析说明赫斯... 评论界一致认为《嘉莉妹妹》出版时的难产是由于德莱塞面对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自己的评判标准时的迷惑,因而对主人公嘉莉放弃了道德评判,竟让她这个"淫荡"的女人飞黄腾达起来。用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潜意识理论来分析说明赫斯渥的"沉"与嘉莉的"浮"的必然性,从而证明这种反传统的结尾决非是作者彷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潜意识 赫斯渥 嘉莉 沉浮
下载PDF
嘉莉堕落与觉醒的驱动力——《嘉莉妹妹》的精神分析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邵娟萍 周凌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0期103-105,共3页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评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她的最初为满足物欲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到最后的对独立自我的塑造过程进行过阐释,而本文作者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全新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重新解析,...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评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她的最初为满足物欲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到最后的对独立自我的塑造过程进行过阐释,而本文作者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全新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重新解析,从而说明嘉莉从堕落到觉醒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堕落 觉醒 意识 潜意识 物欲
下载PDF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性别隐喻的幽默演绎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娟萍 蒋向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6-87,共2页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直以来被视为黑色幽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评论界对《军规》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艺术手法、人物和主题。小说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也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作品中隐含的性别关系寓意却少...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直以来被视为黑色幽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评论界对《军规》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艺术手法、人物和主题。小说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也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作品中隐含的性别关系寓意却少有论及,海勒正是运用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使小说的性别隐喻得以构建并得到彰显,这有助于读者洞察小说的性政治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性别关系 隐喻
下载PDF
美国华裔女性自传体小说中的创伤叙事解读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娟萍 熊婧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69-74,共6页
自传体是早期美国华裔女性作家通常采用的一种书写方式。以黄玉雪、谭恩美和汤婷婷为代表的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少数族裔和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视角,以自传体小说书写方式,讲述了华裔女性在父权制思想和异质文化语境中迷茫、挣扎、抗争的... 自传体是早期美国华裔女性作家通常采用的一种书写方式。以黄玉雪、谭恩美和汤婷婷为代表的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少数族裔和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视角,以自传体小说书写方式,讲述了华裔女性在父权制思想和异质文化语境中迷茫、挣扎、抗争的创伤经历,解构“他者”边缘化地位的不懈努力和寻求自我身份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女性 自传体小说 创伤叙事
下载PDF
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邵娟萍 刘桂兰 《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5期121-122,共2页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没有得到社会和各高校应有的重视。文章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四级后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的关系、选修课的开设等方面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四级后教学体系。
关键词 四级后教学 双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
下载PDF
当代华裔美国小说中的童年创伤与自我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娟萍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3-58,共6页
在当代华裔美国小说的创伤叙事中,受创个体童年遭受的创伤,以及他们如何走出创伤的阴霾、重建自我,是多部华裔美国小说关照的重点。通过分析《支那崽》、《吃碗茶》和《天堂树》三部童年创伤书写的典型作品,探讨了华裔美国小说中导致童... 在当代华裔美国小说的创伤叙事中,受创个体童年遭受的创伤,以及他们如何走出创伤的阴霾、重建自我,是多部华裔美国小说关照的重点。通过分析《支那崽》、《吃碗茶》和《天堂树》三部童年创伤书写的典型作品,探讨了华裔美国小说中导致童年创伤的三种主要原因,以及这些在童年时期经历伤痛的人们,在经历创伤后苦难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实现自我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 童年创伤 自我重构 创伤理论
下载PDF
基于博客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同学互评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娟萍 蒋向勇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博客(Blog)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沟通方式和知识管理工具。通过建立班级博客、博客群组、班级作品集和写作学习资源库等途径构建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教学同学互评模式,将有效地利用博客这一新型的教学平台,改善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同学参... 博客(Blog)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沟通方式和知识管理工具。通过建立班级博客、博客群组、班级作品集和写作学习资源库等途径构建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教学同学互评模式,将有效地利用博客这一新型的教学平台,改善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同学参与到作文的评改活动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 写作教学 同学互评
下载PDF
华裔美国小说中男性失语现象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娟萍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6-70,共5页
华裔美国小说中男性失语现象是他们在美国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美国白人文化和白人主流社会的压抑、美国白人对华人的歧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呼声等都是华裔男性失语的重要原因。华裔男性要恢复其... 华裔美国小说中男性失语现象是他们在美国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美国白人文化和白人主流社会的压抑、美国白人对华人的歧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呼声等都是华裔男性失语的重要原因。华裔男性要恢复其主体地位,必须增强华裔族群的凝聚力,同时要警惕美国主流文化的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小说 失语 主体意识
下载PDF
体坛人物英语绰号的隐喻意义及其汉译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娟萍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92-97,共6页
绰号是一种典型的命名式隐喻,体坛绰号更具有鲜明的隐喻意义。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体坛绰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实践当作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此理论指导下的体坛人物英语绰号的汉译,通过恰当地运用... 绰号是一种典型的命名式隐喻,体坛绰号更具有鲜明的隐喻意义。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体坛绰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实践当作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此理论指导下的体坛人物英语绰号的汉译,通过恰当地运用直译、意译、直意结合的翻译策略,可以更好地实现交际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坛人物 英语绰号 隐喻意义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下载PDF
黑奴摩西在《野草在歌唱》中的文本隐喻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娟萍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74-75,共2页
《野草在歌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殖民地的画卷,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勤劳、勇敢、善良的人物——黑奴摩西。作者莱辛对摩西这样一个普通黑人的刻意塑造是别有用意的,作为小说中最值得读者同情和尊敬的一个人物,摩西在作品中有着不容... 《野草在歌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殖民地的画卷,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勤劳、勇敢、善良的人物——黑奴摩西。作者莱辛对摩西这样一个普通黑人的刻意塑造是别有用意的,作为小说中最值得读者同情和尊敬的一个人物,摩西在作品中有着不容读者忽视的文本隐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西 文本隐喻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分析
18
作者 邵娟萍 王颖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在作品中刻画了大量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她们坚持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结合莱辛几部有代表性的小说,从女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困境、家...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在作品中刻画了大量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她们坚持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结合莱辛几部有代表性的小说,从女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困境、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困境,以及爱情困境和身份认同困境几个方面阐述其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 男权社会 生存困境
下载PDF
关联理论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语言和结构的阐释
19
作者 邵娟萍 蒋向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30-131,共2页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直以来被视为黑色幽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语言支离破碎、重复啰嗦,结构看似杂乱无章。关联理论认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本身具备最佳关联。因此,关联理论能对小说似乎是毫无意义的...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直以来被视为黑色幽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语言支离破碎、重复啰嗦,结构看似杂乱无章。关联理论认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本身具备最佳关联。因此,关联理论能对小说似乎是毫无意义的语言和看似缺乏连贯性与逻辑性实则有着独特的空间顺序和心理顺序的结构做出合理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二条军规》 语言 结构 关联理论
下载PDF
模因论视角下英汉新词语构词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娟萍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2-116,共5页
英汉新词语构词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模因,英汉新词语都是基于模仿类推产生的。语言在不断的模仿复制中吐故纳新,从而保持自身活力。
关键词 英汉新词语 构词 模因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