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损伤识别的联合灵敏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晓蓉 杨秋伟 赵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7-321,共5页
提出一种联合灵敏度方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中,该方法将频率、振型和柔度三种灵敏度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方程来求解损伤参数。利用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将所得计算结果与特征对灵敏度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 提出一种联合灵敏度方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中,该方法将频率、振型和柔度三种灵敏度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方程来求解损伤参数。利用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将所得计算结果与特征对灵敏度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灵敏度 模态参数 柔度
下载PDF
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邵晓蓉 王柏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5-36,40,共3页
通过对相同掺量下(0.9kg/m 3)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系的分析,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掺加聚丙烯纤维后,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 通过对相同掺量下(0.9kg/m 3)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系的分析,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掺加聚丙烯纤维后,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即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C20)掺加聚丙烯纤维后的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强度也随之提高,接近或超过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下载PDF
钢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弯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晓蓉 王柏生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0,共4页
通过对普通混凝土梁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低掺量下(0.9 kg/m3)聚丙烯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提高受弯构件的初裂荷载,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能起到减小裂缝宽度的作用,对受弯构件的... 通过对普通混凝土梁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低掺量下(0.9 kg/m3)聚丙烯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提高受弯构件的初裂荷载,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能起到减小裂缝宽度的作用,对受弯构件的刚度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纤维混凝土 初裂荷载 裂缝宽度
下载PDF
基于“四位一体”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邵晓蓉 《大学教育》 2016年第7期152-154,共3页
分析了高校土木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建立课程团队学习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实行全方位过程化考核:实验前加强预习,实验中采用"学生陈述法",全面地进行质量监控。实践证明,... 分析了高校土木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建立课程团队学习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实行全方位过程化考核:实验前加强预习,实验中采用"学生陈述法",全面地进行质量监控。实践证明,这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自主学习 过程监控 团队合作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沉井冲水掏土纠偏技术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邵晓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82-84,共3页
软粘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对 倾斜建筑物地基处理的技术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在工程实际应用的一种新方法;沉井冲水掏土纠偏法。
关键词 软粘土地基 不均匀沉降 纠偏 沉井 冲水掏土 地基处理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实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晓蓉 沈云刚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9期65-68,共4页
工程的厚筏板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实时监测,直接观测到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过程,反映出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温差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厚筏板基础 温度监测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邵晓蓉 《住宅科技》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随着中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城市住宅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明显地提高和改善,同时在住宅工程质量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地下室、楼地面、外墙出现裂缝并引起渗漏是一个严重问题,而在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加聚丙烯纤维,能够减少混凝土及砂... 随着中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城市住宅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明显地提高和改善,同时在住宅工程质量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地下室、楼地面、外墙出现裂缝并引起渗漏是一个严重问题,而在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加聚丙烯纤维,能够减少混凝土及砂浆的收缩裂缝,并能提高耐久性,因此使用聚丙烯纤维是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渗漏 聚丙烯纤维 混凝土 应用
下载PDF
基于电话的住宅智能系统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德中 邵晓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公用电话网进行远程控制和检测的住宅智能系统,包括居家安全、家电控制,自动抄表等系统.
关键词 住宅智能系统 公用电话网 远程控制 控制器 抄表系统 自动报警系统
下载PDF
工科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宁飞 邵晓蓉 《高教论坛》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针对工科验证性实验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的状况,提出了验证性实验的两个教学原则和三点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原则偿还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实验结果比较、自主选择实验方法、提小问题... 本文针对工科验证性实验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的状况,提出了验证性实验的两个教学原则和三点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原则偿还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实验结果比较、自主选择实验方法、提小问题等三个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方法 学习自主性
下载PDF
基于应变的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圣忠 邵晓蓉 +3 位作者 王晨 房文字 王建栋 杨秋伟 《门窗》 2010年第12期22-23,共2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应变测量数据检测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的方法,首先测量出幕墙玻璃板在外部激励下振动时各测点的动应变数据,然后综合比较各测点应变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构胶损伤的部位处必然对应着相对更大的应变数值,据此便可对结构胶... 本文提出了利用应变测量数据检测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的方法,首先测量出幕墙玻璃板在外部激励下振动时各测点的动应变数据,然后综合比较各测点应变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构胶损伤的部位处必然对应着相对更大的应变数值,据此便可对结构胶是否损伤和损伤的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对一个1m×1m的玻璃板进行了结构胶损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隐框玻璃幕墙 结构胶 应变
下载PDF
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瑞潜 邵晓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9-12,共4页
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推导出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精确解,得到忽略梁自重引起的设计误差.研究等强度梁应力及挠度的误差问题,通过算例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绝对误差均与荷... 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推导出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精确解,得到忽略梁自重引起的设计误差.研究等强度梁应力及挠度的误差问题,通过算例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绝对误差均与荷载大小无关,但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两者的相对误差与荷载大小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但变化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强度梁 弯曲正应力 挠度 误差
下载PDF
楼宇智能系统的组成与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德中 邵晓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1年第8期46-48,60,共4页
对楼宇智能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楼宇系统的自动系统和智能系统进行了讨论.对楼字的智能化组成和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智能楼宇 组成 研究
下载PDF
基于监测信息的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洞抢险加固设计
13
作者 祝介旺 邵晓蓉 +3 位作者 张路青 齐俊修 刘凤成 杨志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2-689,共8页
北京地区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的引水洞穿过破碎岩体时,因地质条件很差而在开挖初期发生了塌方险情。抢险后及时进行了洞内位移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原设计所使用的挂网锚喷加钢拱架组成的支护结构变形较大,特别是在边墙部位,变形更加明显... 北京地区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的引水洞穿过破碎岩体时,因地质条件很差而在开挖初期发生了塌方险情。抢险后及时进行了洞内位移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原设计所使用的挂网锚喷加钢拱架组成的支护结构变形较大,特别是在边墙部位,变形更加明显。根据监测结果对引水洞的支护方案进行了重要修改:加密钢拱架和挂网钢筋,并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在洞底增加仰拱。施行上述措施后,洞体位移收敛变小,并趋于稳定,达到了设计和安全使用要求。该可变更设计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难以准确界定的情况下,信息化施工与可变更设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可变更设计 监测信息 围岩支护 隧洞
下载PDF
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尚权 高越青 +2 位作者 梁超锋 Raphael Desire 邵晓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PRA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利用建筑废弃物破碎所得再生骨料置换天然骨料,改善传统混凝土在城市路面建设中的弊端,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和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水灰比、孔隙率、再生骨料粒径... 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PRA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利用建筑废弃物破碎所得再生骨料置换天然骨料,改善传统混凝土在城市路面建设中的弊端,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和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水灰比、孔隙率、再生骨料粒径和取代率、成型工艺等因素对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透水性以及耐久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备透水混凝土,应用于停车场、人行道及植生护坡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透水性 耐久性
下载PDF
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爆破拆除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云刚 邵晓蓉 《四川建筑》 2006年第6期151-151,153,共2页
其工程的深基坑支撑围护体系采用控制爆破法拆除,设计了爆破方案,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爆破取得了成功。并简要总结了施工中如何避免爆破引起的危害。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撑梁 爆破拆除
下载PDF
基于数值实验的本科“岩石力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包春燕 罗琳 +2 位作者 李安原 邵晓蓉 郭敏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7-62,共6页
“岩石力学”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等应用型专业的基础课程.岩石工程带裂纹工作是常态,但教学中通常以岩石常规力学实验为主.岩石物理实验还面临岩石力学设备昂贵、实验危险性大、课时有限等问题.本次教学改革拟从两个方面出发:(1... “岩石力学”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等应用型专业的基础课程.岩石工程带裂纹工作是常态,但教学中通常以岩石常规力学实验为主.岩石物理实验还面临岩石力学设备昂贵、实验危险性大、课时有限等问题.本次教学改革拟从两个方面出发:(1)拟开展基于数值方法的“岩石力学”实践环节,改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2)拟建立课前、课堂、课后相结合的全过程多元化成绩评定,改革考核方式.以期本科生“岩石力学”课程实践能在基于数值实验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推动下步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岩石力学 教学模式改革 数值实验教学 全过程多元化考核
下载PDF
令人费解的斗牛
17
作者 邵晓蓉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3年第14期18-18,共1页
曾几何时,也听到过周杰伦的《斗牛》,虽然在节奏方面还算令人心动,但是要比起真正的斗牛还差了几分激昂!“斗牛”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动词,也是西班牙独有的一种运动项目,斗牛士需要超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技艺,要在比自己体重重好几倍的庞然... 曾几何时,也听到过周杰伦的《斗牛》,虽然在节奏方面还算令人心动,但是要比起真正的斗牛还差了几分激昂!“斗牛”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动词,也是西班牙独有的一种运动项目,斗牛士需要超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技艺,要在比自己体重重好几倍的庞然大物面前斗耍自如。听起来斗牛士的勇气真令人佩服,可是,如果你用心观看每一场比赛,你会发现,更叫人佩服的应该是牛,而不是斗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项目 公牛 西班牙 节奏 动词 比赛 生命 超人 技艺 对手
下载PDF
水泥基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佳俊 梁超锋 +3 位作者 高玮烽 邵晓蓉 潘艺倩 杨金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117,122,共4页
阻尼是表征材料耗能能力的重要动力特征参数,对工程结构在地震、风振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损伤有重要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对水泥基混凝土阻尼性能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阻尼产生机理、材料组分对阻尼的影响、应力与位移水平对阻尼影响、阻... 阻尼是表征材料耗能能力的重要动力特征参数,对工程结构在地震、风振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损伤有重要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对水泥基混凝土阻尼性能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阻尼产生机理、材料组分对阻尼的影响、应力与位移水平对阻尼影响、阻尼与力学指标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指出了尚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混凝土 阻尼性能 阻尼机理 阻尼影响因素
下载PDF
建筑结构的鉴定与加固
19
作者 张贵寿 邵晓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5期82-85,共4页
分析了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原因,提出了鉴定方法,加固技术,并以一实例说明之。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可靠性鉴定 加固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