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分析的140例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寿柳梅 陈佳露 +2 位作者 邵田娱 张瑶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证型分布 病因病机 热毒蕴肤证 湿热瘀阻证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痛经模型小鼠血清NO、Ca^2+、MDA、SOD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邵田娱 钱燕娜 +2 位作者 吕品秋 柯雅妮 王萍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痛经模型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Ca^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ICR雌性未孕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花组3组。模型组和红花组运用雌激素联合缩宫素法诱发原发性痛经模型。...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痛经模型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Ca^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ICR雌性未孕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花组3组。模型组和红花组运用雌激素联合缩宫素法诱发原发性痛经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红花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连续7 d。测定小鼠血清NO、Ca^2+、MDA、SOD含量,子宫称重并计算子宫系数,制备子宫切片观察腺体增生、炎细胞浸润以及上皮化生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扭体次数、子宫系数、血清Ca^2+、MDA水平增高(P<0.01,P<0.05),血清NO含量下降(P<0.05),SOD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红花组小鼠扭体次数、子宫系数、血清Ca^2+、MDA水平降低(P<0.01,P<0.05),血清NO含量增高(P<0.05),SOD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小鼠痛经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液中NO,降低MDA、Ca^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红花注射液 一氧化氮 CA^2+ 丙二醛 动物实验 小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戴淑颖 邵田娱 +3 位作者 吕品秋 钱燕娜 张郜晨茜 叶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63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和潜在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标,并对潜在靶点进行G...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和潜在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标,并对潜在靶点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及与临近基因的富集分析。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考察红花注射液干预后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共筛选出潜在活性成分23种,作用于EGFR、Akt1、MAPK、TNF-α、IL-6等43个潜在靶点,以及13个核心靶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来参与调节细胞因子及炎症反应。红花注射液能改善大鼠血清生化异常,并作用于PI3K/Akt、MAPK、EGFR/STAT3等多条信号通路。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可能通过改善子宫缺血缺氧环境、调控雌激素效应、抑制子宫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原发性痛经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从《中华医典》探讨中风神昏的用药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丁敏芮 邵田娱 +3 位作者 邵婧怡 徐斌彬 张怀波 金竹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4期600-603,632,共5页
目的从《中华医典》深入探讨中风急性期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中华医典5.0》中治疗中风神昏的古代及近代处方,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软件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25和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库中处方进... 目的从《中华医典》深入探讨中风急性期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中华医典5.0》中治疗中风神昏的古代及近代处方,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软件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25和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库中处方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因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可得频次>20%的中药18味,药类频次前5位的中药类别为解表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关联分析得到强关联配对方式40种(置信度>0.7、支持度>0.1),聚类分析得到聚类组4类,因子分析适应型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出公因子9个。结论中风神昏与中风急性期关系密切,提示现代医家临床治疗中风急性期配伍麝香、龙脑等芳香轻宣、开窍醒神药物或可提高疗效,畅达气机或为中风急性期重要治则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神昏 中风急性期 数据挖掘 用药特点
下载PDF
大蒜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干预作用及对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希敏 徐露 +2 位作者 周璐 邵田娱 梁珍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793-796,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蒜素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1天大蒜素组大鼠...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蒜素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1天大蒜素组大鼠予大蒜素60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15天称量大鼠体质量及左肾质量,计算肾脏指数,检测三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h尿蛋白(U-TP),并处死大鼠,摘取肾组织,包埋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磷酸化信号转导分子2(p-Smad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分子3(p-Smad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15天大蒜素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高[(298.52±14.82)g比(275.53±23.92)g,P<0.05],肾脏指数显著下降[(0.53±0.15)%比(0.84±0.25)%,P<0.01],肾脏组织病变程度有所改善,血SCr、BUN及U-TP均显著低于模型组[SCr:(48.54±5.03)μmol/L比(55.10±7.50)μmol/L;BUN:(5.56±0.43)mmol/L比(6.25±0.51)mmol/L;U-TP:(1009.87±105.02)mg/L比(1300.57±229.65)mg/L,P<0.05或P<0.01],肾组织TGF-β1、α-SMA、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量均有下调[TGF-β1:(0.227±0.011)比(0.282±0.020);α-SMA:(0.326±0.009)比(0.471±0.012);p-Smad2:(0.195±0.011)比(0.279±0.016),p-Smad3:(0.220±0.020)比(0.699±0.076),P均<0.01]。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对肾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蒜素 肾间质纤维化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药手足宁方外用治疗阿帕替尼所致3级手足皮肤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佳露 邵田娱 +2 位作者 张瑶 寿柳梅 舒琦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手足宁方外用治疗阿帕替尼所致3级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的50例患者在维持原阿帕替尼治疗强度不变的基础上,予手足宁方浸泡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有效... 目的探讨中药手足宁方外用治疗阿帕替尼所致3级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的50例患者在维持原阿帕替尼治疗强度不变的基础上,予手足宁方浸泡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有效率、平均降级时间、疼痛评分(NRS)、手足生活质量评分(HF-QoLS)、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脱落5例,最终45例纳入统计分析。手足宁方有效率为84.4%(38/45),治疗后HFSR降至2级的平均时间为(4.00±1.14)天,降至1级的平均时间为(9.20±2.12)天;初治患者的有效率、平均降级时间与经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手足宁方治疗有效患者NRS、HF-QoLS、血清VEGF-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无效患者NRS、HF-QoLS、血清VEGF-A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手足宁方外用治疗阿帕替尼所致3级HFSR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HFSR分级,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手足皮肤反应 手足宁方 中药外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督脉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腧穴应用规律 被引量:15
7
作者 邵田娱 丁敏芮 +3 位作者 周秀 罗欣鑫 诸鑫江 金竹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督脉腧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取穴特点以及配伍规律。方法:系统收集2009年8月至2019年8月所有针刺督脉腧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利用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数据库中的...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督脉腧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取穴特点以及配伍规律。方法:系统收集2009年8月至2019年8月所有针刺督脉腧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利用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数据库中的腧穴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07篇合格文献,总涉及120个腧穴。频数分析得百会、人中使用频次较高,关联和聚类分析得百会常与神庭、人中、大椎、风府等配伍使用,督脉常与阳明经和足太阴脾经配伍。结论:临床上针刺督脉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常取百会、人中,腧穴配伍常用神庭-百会、大椎-人中-百会、风府-百会,督脉取穴时常配伍阳明经和足太阴脾经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督脉 急性缺血性中风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取穴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邵田娱 丁敏芮 +3 位作者 诸鑫江 罗欣鑫 叶晓昂 金竹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4-767,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运用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取穴特点。方法系统收集2010-2019年间所有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3和SPSS Modeler 1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运用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取穴特点。方法系统收集2010-2019年间所有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3和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库中的腧穴处方进行频数、关联、聚类及因子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48篇合格文献,总涉及116个腧穴。其中百会、神门、四神聪、三阴交等使用频率较高,且常配伍使用;腧穴归经主要集中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结论临床上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常用神门-内关-三阴交、申脉-照海等配伍以及百会、神门、四神聪、三阴交等腧穴,取穴多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并可从阴阳、气血两方面进行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后睡眠障碍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