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邵礼晖 潘浩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141-142,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是腰痛及下肢的放射痛[1],目前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因开放性手术具有风险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等缺点,患者常难以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为重要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师的认可[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是腰痛及下肢的放射痛[1],目前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因开放性手术具有风险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等缺点,患者常难以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为重要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师的认可[2].1997年Yeung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广泛推广[3],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所导致的并发症却关注较少[4],本文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脊柱外科 临床疗效 微创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强筋壮骨祛风合剂对于Coflex术后功能及症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栋 潘浩 +1 位作者 贾高永 邵礼晖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 总结中药制剂对于Coflex术后功能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10月42例接受Coflex动态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 共42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40记录40例,其中治疗组17例,对照组23例。住院时间10~19天,... 目的 总结中药制剂对于Coflex术后功能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10月42例接受Coflex动态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 共42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40记录40例,其中治疗组17例,对照组23例。住院时间10~19天,平均13.2天;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8%(2/17),两组VAS、JOA及OD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接受Coflex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适当采用中药制剂配合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以及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lex腰椎 退行性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邵礼晖 潘浩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评价应用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结果 85例患者中治愈56例,好转2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6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椎... 目的观察评价应用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结果 85例患者中治愈56例,好转2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6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中药药枕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邵礼晖 谷涛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07-108,115,共3页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的方...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的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D-二聚体值及凝血时间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40例
5
作者 邵礼晖 潘浩 《中医正骨》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37~92岁,中位数6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椎管狭窄24例,腰椎间盘突...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37~92岁,中位数6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椎管狭窄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4例。病变节段L3~44例,L4~534例,L3~4、L4~52例。合并骨质疏松症5例。观察患者术后症状缓解、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中位数26.5个月。术后患者症状缓解、腰椎功能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7.6±1.2)分,术后(3.7±1.0)分,末次随访时(0.8±0.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24.8±4.6)分,术后(8.6±2.3)分,末次随访时(4.6±1.7)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术前(9.4±2.3)分,术后(22.6±3.4)分,末次随访时(26.7±3.5)分。术后并发手术节段棘突骨折1例,佩戴硬质腰围进行固定后骨折愈合;并发假体松动并向后滑移1例,无明显症状,未行特殊处理;并发阴茎异常勃起1例,经收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应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维持腰椎的稳定,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腰椎功能的恢复;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假体,且手术医生应具有熟练的手术操作能力和相当的手术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手术后并发症 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下载PDF
乌梅丸配合针刺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邵礼晖 周则旺 臧海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89-89,共1页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文中主要用于治疗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笔者根据仲景提示,临床上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为显著。针刺常取天枢、中脘、三阴交、足三里、曲池、内庭...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文中主要用于治疗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笔者根据仲景提示,临床上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为显著。针刺常取天枢、中脘、三阴交、足三里、曲池、内庭6穴,采取相应的补泻方法。患者某,男,39岁,2008年9月23日诊。腹部胀满,时黏液脓血便3年余。初次发病,腹痛,大便色黑带黏液,经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症状消失。3年来每遇饮食不节、受凉发作,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灌肠治疗,停药后易复发,患者求诊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针刺疗法
下载PDF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穴位注射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邵礼晖 谷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穴位注射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新沂市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穴位注射法对这78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78例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穴位注射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新沂市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穴位注射法对这78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78例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在这7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的患者有48例,治疗效果为好转的患者有27例,治疗效果为未愈的患者有3例,其治愈率为61.54%,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穴位注射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穴位注射 肱骨外上髁炎
下载PDF
低氧环境对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8
作者 卢岩凯 陈宏亮 +4 位作者 袁峰 陈聆华 谷涛 邵礼晖 范煜昕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对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成年日本大耳兔9只,雌雄不限,平均体质量2 kg。将兔处死后取脊柱髓核组织,经消化、分离、培养后获得传代髓核细胞,将生长良好的髓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根据不同时效...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对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成年日本大耳兔9只,雌雄不限,平均体质量2 kg。将兔处死后取脊柱髓核组织,经消化、分离、培养后获得传代髓核细胞,将生长良好的髓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根据不同时效的低氧环境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常氧浓度下培养6 h)、低氧6 h组(2%O2浓度下培养6 h)、低氧12 h组(2%O2浓度下培养12 h)、低氧24 h组(2%O2浓度下培养24 h)和低氧48 h组(2%O2浓度下培养48 h)。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3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3)及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细胞凋亡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AQ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短时间低氧环境可以促进髓核细胞凋亡,从而加速椎间盘突出组织自发性吸收进程,其机制可能与HIF-1α和ASIC3的表达增加及AQP3的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细胞凋亡 细胞低氧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酸敏感离子通道 水通道蛋白质3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单发性皮质下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9
作者 晏美娟 邵礼晖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单发性皮质下梗死(single subcortical infarction,SS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发病12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探讨单发性皮质下梗死(single subcortical infarction,SS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发病12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SSI患者。收集并比较END组和非END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60例SSI患者,其中268例(25.28%)发生END。END组与非END组弥散加权成像显示的梗死灶累及内囊、SSI分类、梗死灶最大直径及分类和梗死灶层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灶累及内囊[优势比(odds ratio,OR)1.5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71.96;P=0.015]、梗死灶最大直径(OR 1.33,95%CI 1.121.42;P=0.023)、近端SSI(OR 1.49,95%CI 1.281.92;P=0.018)以及梗死灶层数(与1层相比,3层:OR 15.01,95%CI 4.1212.45,P=0.013;≥4层,OR 15.42,95%CI 5.6718.43,P=0.004)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弥散加权成像显示的梗死灶累及内囊、梗死灶直径较大、近端SSI以及梗死灶≥3层可能是SSI患者发生END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疾病恶化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
作者 晏美娟 邵礼晖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END)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发病24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END)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发病24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的未接受再灌注治疗发生END的AIS患者。END定义为发病后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项增加1分。替罗非班组在END发生后2 h内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为转归良好。结果共纳入502例发生END的AIS患者,男性322例(64.14%),年龄(65±9)岁。替罗非班组(n=252)与对照组(n=250)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90 d时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32%对42.00%;P<0.05),而有症状出血性转化、无症状出血性转化以及90 d内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糖尿病、心房颤动、替罗非班使用以及卒中病因学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替罗非班是转归良好的独立相关因素(优势比0.33,95%置信区间0.22~0.48;P<0.001)。结论替罗非班对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AIS患者的END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疾病恶化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高水平脂蛋白(a)与无“三高”老年人群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晏美娟 邵礼晖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与同时排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简称无“三高”)老年人群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aCS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住院的aCSVD患者2000例(aCSVD... 目的探讨脂蛋白(a)与同时排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简称无“三高”)老年人群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aCS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住院的aCSVD患者2000例(aCSVD组),按年龄、性别,以1:2比例配对,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排除aCSVD的体检者为对照组(非aCSVD组,4000例),根据是否有“三高”史,分出无“三高”亚组(aCSVD组=198,non-aCSVD=396)。对比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群及无“三高”老年人群aCSVD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匹配年龄、性别后,老年人群aCSVD组较对照组具有较高比例的高血压病史(56.50%vs55.16%,X^(2)=1.548,P=0.006)、糖尿病史(42.50%vs30.00%,X^(2)=6.796,P=0.009)及高脂血症史(33.50%vs31.50%,X^(2)=7.614,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脂蛋白(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2±0.11)g/Lvs(0.31±0.12)g/L,t=-1.876,P=0.06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可能是老年人群a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蛋白(a)不是其危险因素。在进行亚组分析时,无“三高”老年人群aCSVD组脂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6±0.17)g/L vs(0.49±0.14)g/L,t-5.339,P<0.001]。进一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蛋白(a)是无“三高”老年人群a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72,95%CI:1.144~2.317,P=0.007)。结论脂蛋白(a)是无“三高”老年人群a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其发病风险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脂蛋白(a) 无“三高”人群 老年人群
原文传递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栋 潘浩 +1 位作者 贾高永 邵礼晖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60岁)上肢骨折的常见骨折类型,发生率2.5%,年龄分布具有单极化的特点,主要分布在80~89岁,其中女性占80%,约87%的患者骨折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可能和患者骨质疏松相关[1]。肱骨近端骨折合并有骨质疏松是临床治疗的...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60岁)上肢骨折的常见骨折类型,发生率2.5%,年龄分布具有单极化的特点,主要分布在80~89岁,其中女性占80%,约87%的患者骨折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可能和患者骨质疏松相关[1]。肱骨近端骨折合并有骨质疏松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因其骨折分类和治疗较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骨质质量、骨折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保守治疗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
原文传递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手术疗法评价
13
作者 王栋 潘浩 +2 位作者 贾高永 邵礼晖 郁少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78-80,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髋关节外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分的骨折。据统计美国每年有250,000例髋部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就占了一半,其中90%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骨质疏松程度的加深,...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髋关节外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分的骨折。据统计美国每年有250,000例髋部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就占了一半,其中90%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骨质疏松程度的加深,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也在增加[1]。高龄患者(〉7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选择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患者
原文传递
重用薏苡仁治疗霉菌性食管炎 被引量:2
14
作者 臧海洋 邵礼晖 周则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5-795,共1页
霉菌性食管炎多因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因营养不良、年老体衰、消耗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继发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真菌感染。临床上表现为吞咽异物感、胸骨后不适、反酸恶心、上腹不适感及厌食。胃镜检查示:... 霉菌性食管炎多因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因营养不良、年老体衰、消耗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继发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真菌感染。临床上表现为吞咽异物感、胸骨后不适、反酸恶心、上腹不适感及厌食。胃镜检查示:食管出现不连续点状及岛状白色物质附着,细菌刷检涂片可见真菌存在。本病属中医“胃痛”、“噎证”等范畴,认为本病多因长期用药或本身体弱,致中焦脾胃之气受损,运化失职,湿邪中阻所致,同时可见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黄腻,脉缓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食管炎 薏苡仁 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 真菌感染 免疫抑制剂 消耗性疾病 白色念珠菌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与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15
作者 晏美娟 邵礼晖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32-737,共6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与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发病48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与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发病48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发病后7 d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最高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增加≥1分。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总体和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0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52例(16.76%)发生END。END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糖尿病患者构成比以及基线NIHSS评分、随机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较高,病因学分型也与非END组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并非END的独立危险因素。33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其中85例发生END(25.22%)。END组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非END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优势比2.23,95%置信区间1.75~4.54;P=0.002)和脂蛋白(a)(优势比1.98,95%置信区间1.57~3.65;P=0.003)均为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较高与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糖尿病 疾病恶化 纤维蛋白原 脂蛋白(a)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