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WR的黄河流域博物馆空间格局演化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邵笑北 吴梦佳 +3 位作者 储德平 朱祈丽 潘纪晓 王梓宁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4-902,共9页
黄河流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8—2019年博物馆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①黄... 黄河流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8—2019年博物馆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博物馆空间集聚模式呈现出从“西安单核”向“多核”的演变,“东密西疏”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②黄河流域博物馆的全局空间关联性逐渐上升,局部空间关联性则呈差异化分布,H—H集聚区自西向东转移。③高程、人口密度、旅游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该区域博物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空间格局 空间异质性 地理加权回归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及合作开发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梦佳 邵笑北 +4 位作者 储德平 高利飞 陈晓倩 潘纪晓 阙小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6-1295,共10页
博物馆作为凝固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护、传承和活化大运河沿线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2191座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区域内博物馆合作开发模式。结... 博物馆作为凝固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护、传承和活化大运河沿线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2191座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区域内博物馆合作开发模式。结果显示:①各省(市)博物馆数量结构差异明显,山东省博物馆总数最多且民办占比最高,北京市一级博物馆占比最高。②各省(市)博物馆空间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型,但集聚程度存在差异。③城市群尺度上,京津冀城市群核密度内部差异最大;省域尺度上,山东和浙江密度最高,河北最低;市域尺度上,各市密度差异显著,存在明显的“高峰”和“洼地”。④从热点分析结果来看,博物馆热点区多为核密度高值区,冷点区则与核密度“洼地”大致吻合。⑤基于博物馆空间差异及区域特色,针对博物馆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点—轴线—组团”结构的空间联动开发模式和文创联盟、展览联盟、数字联盟三种形式的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空间分布特征 合作开发模式 大运河文化带
下载PDF
中国城市博物馆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邹芷嫣 欧阳舒静 +3 位作者 储德平 詹敏莹 邵笑北 吴梦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7-1504,共8页
我国博物馆业发展水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城市博物馆业发展水平,并进一步探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我国博物馆业发展水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城市博物馆业发展水平,并进一步探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我国城市博物馆业发展水平总体表现偏低,东部沿海呈现集中连片的中高水平区,中西部则普遍为低水平区,中高值零星点缀其中。②空间呈现不明显的集聚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为高值聚集区,东北三省、陕甘宁边区、西南地区表现出低值集聚。③所选11项因子通过了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量影响最为显著。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两个影响因素交互后产生的解释力均大于单个因素,说明我国城市博物馆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业 发展水平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