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邵行:赓续前行开新局 踔厉奋发向未来
1
作者 邵行 《印刷经理人》 2022年第2期42-43,共2页
[颁奖词]方正电子传承王选精神,持续开拓与创新,响应市场需求,实现高速喷墨技术的全领域应用,发掘了国产高速喷墨的无限潜力。在邵行的带领下,方正电子开辟了喷墨印刷新业态,为中囯喷墨印刷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方正电子 喷墨技术 喷墨印刷 新业态 颁奖词 市场需求
下载PDF
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郑菲 魏传文 +7 位作者 王相龙 杨旭旭 赵玉棣 邵行 满新杰 张长安 周洋洋 薛洪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基于楔齿形结构面形貌特征,制作3种不同形貌的结构面,研究了楔齿结构特征参数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A_(0)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对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法向应力较小、A_(0)较大情况下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爬坡磨损,... 基于楔齿形结构面形貌特征,制作3种不同形貌的结构面,研究了楔齿结构特征参数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A_(0)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对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法向应力较小、A_(0)较大情况下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爬坡磨损,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滑移型;随着法向应力增大、A_(0)减小,破坏模式逐渐转变为爬坡切齿和完全剪断破坏,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峰值剪断Ⅰ型和峰值剪断Ⅱ型。法向应力增大限制了持续剪胀效应,而A 0的减小改变了迎坡面的受力,使凸起在发生剪断时的有效承载面积增大,从而影响结构面抗剪强度。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为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强度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非对称凸起 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 结构面 破坏模式 抗剪特性
下载PDF
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深部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及控制机制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江贝 李术才 +6 位作者 王琦 朱维申 王德超 王富奇 王洪涛 阮国强 邵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53-2360,共8页
利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RF)对单节理锚固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及裂隙扩展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深部厚顶煤综放沿空掘巷——赵楼煤矿11302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应用DDARF对沿空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同时... 利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RF)对单节理锚固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及裂隙扩展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深部厚顶煤综放沿空掘巷——赵楼煤矿11302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应用DDARF对沿空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进行对比验证。重点分析了沿空巷道围岩裂隙演化规律,并定义裂隙率cR及裂隙减少率rR两个指标对DDARF计算中的沿空巷道裂隙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ARF方法对单节理试件在无锚和加锚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计算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吻合;对沿空掘巷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DDARF计算,结果显示,围岩变形呈现沿空帮>顶板>实体帮>底板的变化趋势,与模型及现场试验监测数据相符;根据cR及rR两个指标对计算得到的无锚和加锚沿空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沿空巷道围岩破坏趋势为cI cII cIIIR?R?R,与变形趋势相一致;虽然锚固效果明显,但由于Ⅰ区、Ⅱ区本身围岩破碎严重,支护后裂隙率最大的cIR仍然是裂隙率最小的cIIIR的2.13倍,为了维护围岩稳定性,除了进行锚杆(索)非对称支护外,还应对Ⅰ区、Ⅱ区关键部位增加支护措施。DDARF方法关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相近,可有效开展裂隙演化与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分析此类巷道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厚煤层 沿空掘巷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裂隙定量统计 模型试验 现场试验 变形破坏 控制对策
下载PDF
方钢约束混凝土拱架力学性能及破坏机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琦 邵行 +5 位作者 李术才 王德超 李为腾 王富奇 刘文江 张世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2-930,共9页
针对处于深部、高应力、构造破碎带等条件下的困难支护巷道,提出了方钢约束混凝土(SQCC)新型支护体系,并对其主要组成部分方钢约束混凝土拱架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任意节数直腿半圆形拱架的内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际计算出现场采用的... 针对处于深部、高应力、构造破碎带等条件下的困难支护巷道,提出了方钢约束混凝土(SQCC)新型支护体系,并对其主要组成部分方钢约束混凝土拱架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任意节数直腿半圆形拱架的内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际计算出现场采用的4节拱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得到内力最大的部位为拱腿上部和拱顶;通过SQCC构件强度分析对可能的关键部位进行校核,得到拱架均压作用下最先破坏的部位为拱腿上部以及拱架的极限承载力为1 315 k N。采用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拱架1∶1大型试验系统对SQCC全尺寸拱架进行了力学加载试验,结合利用ABAQUS软件对SQCC拱架进行的数值试验,分析了极限承载力误差率δFe-Ft=-7.1%,δFe-Fn=-1.1%和关键破坏部位、内力以及应力应变等多个结果,从而对拱架力学性能和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也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数值试验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约束混凝土 拱架 力学性能 深部高应力巷道 全尺寸力学试验
下载PDF
深部巷道U型约束混凝土拱架力学性能及支护体系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琦 李为腾 +6 位作者 李术才 江贝 阮国强 王德超 张世国 刘文江 邵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50-2260,共11页
针对处于深部、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条件下的难支护巷道,提出U型约束混凝土(UCC)拱架新型支护技术。对拱架的承载特性及变形规律等进行数值及室内试验研究,并明确新型拱架失稳破坏的关键部位,综合分析UCC拱架支护体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 针对处于深部、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条件下的难支护巷道,提出U型约束混凝土(UCC)拱架新型支护技术。对拱架的承载特性及变形规律等进行数值及室内试验研究,并明确新型拱架失稳破坏的关键部位,综合分析UCC拱架支护体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UCC短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和后期承载能力,极限承载力相对U型钢短柱提高127%~196%;UCC拱架承载能力是对应U型钢拱架的2.16倍;UCC拱架支护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立体支护体系,围岩控制效果显著,该支护体系下巷道围岩变形量最大为53 mm,仅为U型钢拱架的20.6%,且UCC拱架能够提供高强支护阻力,有效保证支护体系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U型约束混凝土 拱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不同侧压比荷载下U型约束混凝土拱架全尺寸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为腾 李术才 +4 位作者 王琦 杨宁 王刚 王新 邵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75-2084,共10页
以直腿半圆形UCC拱架为对象,进行了不同侧压比荷载条件下的全尺寸拱架试验研究,从变形破坏形态、承载力、材料应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新型拱架的承载特性和屈服失稳机制。拱架受力初期处于线弹性变形阶段,拱架内力呈显著压弯状态... 以直腿半圆形UCC拱架为对象,进行了不同侧压比荷载条件下的全尺寸拱架试验研究,从变形破坏形态、承载力、材料应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新型拱架的承载特性和屈服失稳机制。拱架受力初期处于线弹性变形阶段,拱架内力呈显著压弯状态,由于部分截面出现了强度破坏而导致拱架整体屈服,而后随持续加载拱架出现整体结构失稳,进而彻底丧失承载能力。UCC29试验拱架在λ=1.0加载条件下整体屈服承载力为1 230 k N,是相同尺寸U36拱架的1.56倍。拱架屈服承载力随侧压比λ(λ≥0.5)呈指数型降低趋势,且拱架变形形态及危险截面位置也受侧压比影响显著。对于直腿半圆形拱架而言,侧压比在一定范围内越小,拱架内力越接近轴压状态,拱架能够承担的荷载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约束混凝土 拱架 全尺寸试验 承载力 屈服失稳机制
下载PDF
超浅埋大跨度隧道节能环保开挖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行 刘晓旭 +1 位作者 李为腾 亓传德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4期212-216,共5页
本文以保证施工安全、保护地表环境、节能减排为原则,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超浅埋大跨度隧道台阶法、CD法、CRD法三种不同开挖方式下的数值模型,分析由开挖引起的土体应力场、衬砌应力场及土体竖向位移,评估不同开挖方法对结构的影... 本文以保证施工安全、保护地表环境、节能减排为原则,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超浅埋大跨度隧道台阶法、CD法、CRD法三种不同开挖方式下的数值模型,分析由开挖引起的土体应力场、衬砌应力场及土体竖向位移,评估不同开挖方法对结构的影响,并结合盖挖法,从环保、节能的角度,选择台阶法作为合理的开挖工法,并根据监测数据对现场实际施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环保 超浅埋隧道 数值模拟 开挖方案 稳定分析
下载PDF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发展探析
8
作者 邵行 徐旭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1-48,共8页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归根结蒂取决于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本文立足现实,从产品化和集成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努力以及成功要素。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企业发展 产品化 集成化
下载PDF
基于价值分析法的U型约束砼拱架参数决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超祁 邢聪聪 +3 位作者 王琦 李为腾 邵行 王新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3,96,共4页
为确定U型约束砼拱架的最佳混凝土强度与封板厚度,借助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其功能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并将价值分析法运用其中以解决参数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封板厚度对拱架功能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的... 为确定U型约束砼拱架的最佳混凝土强度与封板厚度,借助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其功能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并将价值分析法运用其中以解决参数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封板厚度对拱架功能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的影响程度比混凝土强度对其影响程度大;混凝土强度对每米材料造价所能提供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要比封板厚度对其影响程度大;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应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减小封板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约束混凝土 拱架 价值分析法 参数决策
下载PDF
隧道拱架装配式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会彬 鹿伟 +2 位作者 宋曙光 邵行 王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7-265,共9页
为解决复杂条件隧道拱架安装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传统拱架施工难题,研发了高自由度拱架主安装机、辅助安装机等机械化设备和适用于机械化施工的装配式配套装置,形成了装配式拱架机械化施工工艺;并根据关键施工工序装配... 为解决复杂条件隧道拱架安装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传统拱架施工难题,研发了高自由度拱架主安装机、辅助安装机等机械化设备和适用于机械化施工的装配式配套装置,形成了装配式拱架机械化施工工艺;并根据关键施工工序装配式拱架分阶段承载特性,开展了不同约束条件下装配式拱架稳定承载特性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施工工法对拱架初期强度提高具有显著的意义,拱架承载系统的快速形成,是保证围岩弹塑性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研究成果在滨莱高速改扩建马公祠隧道现场进行了初步应用,施工效率显著提升,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装配式拱架 机械化施工 关键技术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封板与砼参数对U型约束砼拱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超祁 王琦 +2 位作者 李为腾 邵行 王新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共3页
为研究封板厚度与混凝土强度对矿用U型约束砼拱架的影响规律,设计了U型约束砼短柱轴压模拟方案。从短柱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封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均对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特征、弹性模量... 为研究封板厚度与混凝土强度对矿用U型约束砼拱架的影响规律,设计了U型约束砼短柱轴压模拟方案。从短柱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封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均对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特征、弹性模量无明显影响,但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封板厚度可以提高试件弹性极限值与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架 U型约束混凝土 深部软岩巷道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大跨度小净距岩质隧道净距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行 郭光明 刘国山 《山东交通科技》 2022年第5期31-33,共3页
为研究净距对大跨度隧道建设的影响,在安全合理的情况下,减少隧道净距,节约占地。以某大跨度小净距岩质隧道为例,研究0.6~0.7倍开挖跨度的净距对大跨度隧道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跨度 小净距 拱顶沉降
下载PDF
既有连拱隧道与新建特大跨度隧道的净距研究
13
作者 邵行 苏晨 宋京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广州市华南快速路石门堂山隧道扩建工程,为在既有连拱隧道侧新建的特大跨度单洞四车道隧道,既有连拱隧道存在衬砌裂缝、防火涂料脱落等病害,且在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通运营,同时受周边土地资源紧张限制,因此开展新建隧道与既有连... 广州市华南快速路石门堂山隧道扩建工程,为在既有连拱隧道侧新建的特大跨度单洞四车道隧道,既有连拱隧道存在衬砌裂缝、防火涂料脱落等病害,且在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通运营,同时受周边土地资源紧张限制,因此开展新建隧道与既有连拱隧道的净距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新建隧道的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进行计算,最终选取36.8m的安全净距,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既有连拱隧道的内力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所设计的隧道净距。结果表明:在考虑对既有隧道的变形、衬砌应力影响下,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净距设为36.8m对既有连拱隧道的影响是较小的,为隧道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连拱隧道 特大跨度隧道 隧道净距 爆破振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第十九期:发挥方正出版平台优势,助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
14
作者 邵行 《中国期刊年鉴》 2022年第1期338-343,共6页
吴尚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十九期刊协讲堂!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起源于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748工程。王选教授研究开发的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方正电子由单一的出... 吴尚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十九期刊协讲堂!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起源于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748工程。王选教授研究开发的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方正电子由单一的出版印刷技术服务,拓展到了包括期刊在内的整个传媒出版领域。方正电子建设的学术出版云服务平台和媒体融合学术传播平台,为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出版创新与知识服务模式。他们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今天,我们请来了本期演讲嘉宾邵行同志,请他与大家分享方正电子的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排系统 数字化转型 云服务平台 出版印刷 学术出版 平台优势 出版创新 学术传播
下载PDF
助力出版产业技术升级
15
作者 邵行 《印刷工业》 2021年第1期12-12,共1页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2020年,整个世界被按下暂停键,但印刷行业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我们看到喷墨印刷技术正在持续推动出版印刷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十四五"的开启,印刷行业在2021年将迎来产业变革...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2020年,整个世界被按下暂停键,但印刷行业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我们看到喷墨印刷技术正在持续推动出版印刷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十四五"的开启,印刷行业在2021年将迎来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产业转型的挑战。方正电子将在喷墨印刷领域持续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印刷业 产业变革 印刷行业 持续创新 产业技术升级 方正电子 喷墨印刷 深度融合
下载PDF
以技术和产品驱动供给侧改革
16
作者 邵行 《印刷工业》 2019年第5期42-43,共2页
技术终归是要在应用中实践,即使是领先的技术,如若无法为行业带来变化,那么也不能体现其价值之所在。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由"748工程"中王选老师带领的几项核心技术衍生成立,是一家以技术和产品立足的企业,主要包括三大... 技术终归是要在应用中实践,即使是领先的技术,如若无法为行业带来变化,那么也不能体现其价值之所在。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由"748工程"中王选老师带领的几项核心技术衍生成立,是一家以技术和产品立足的企业,主要包括三大业务板块,即印刷板块、出版传媒板块和字库业务板块,在印刷行业里拥有1000多项专利。告别了"铅与火"之后,方正电子继续延续王选老师的钻研精神和技术能力,数字喷墨技术恰是近年来深耕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业务板块 钻研精神 方正电子 产品驱动 印刷行业 传媒板块 核心技术
下载PDF
“民族印工”的创新与担当
17
作者 邵行 《印刷工业》 2023年第1期23-23,共1页
风禾尽起,向阳而生。中国喷墨印刷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到2023年,逐步进入到“升级”与“多元化”的新发展阶段。经历了此前市场环境的诸多考验,第五届广印展无疑是这个春天让行业期待已久的盛会。2023年开年以来,市场已经呈现出... 风禾尽起,向阳而生。中国喷墨印刷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到2023年,逐步进入到“升级”与“多元化”的新发展阶段。经历了此前市场环境的诸多考验,第五届广印展无疑是这个春天让行业期待已久的盛会。2023年开年以来,市场已经呈现出复苏蓬勃景象。“凝心聚力,抢抓时间”,也成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2023年发展的重要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方正电子 喷墨印刷 凝心聚力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多元化 关键词
下载PDF
COP400系列单片微机在家电智能化控制中的应用
18
作者 邵行 《单片微机及应用》 1991年第4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微机 应用 家用电器 智能控制
下载PDF
“三软”极不稳定岩层巷道锚注联合支护研究
19
作者 任尧喜 王德超 +5 位作者 丁国利 姜作华 王琦 潘锐 邵行 王新 《煤炭科技》 2014年第4期4-6,共3页
梁家煤矿为我国最大的海滨煤矿,为典型的"三软"岩层,所施工的4606工作面沿空小煤柱送巷,围岩极不稳定,在锚网喷+锚梁+U36钢棚的原方案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破坏范围大、变形严重。基于"先控后固再抗"耦合支护理念提... 梁家煤矿为我国最大的海滨煤矿,为典型的"三软"岩层,所施工的4606工作面沿空小煤柱送巷,围岩极不稳定,在锚网喷+锚梁+U36钢棚的原方案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破坏范围大、变形严重。基于"先控后固再抗"耦合支护理念提出锚注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围岩强度、增强围岩完整性,显著改善围岩控制效果,锚注联合支护方案成功取代了U36钢棚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软岩 耦合支护 锚注联合支护
下载PDF
薄层状岩体隧道冒顶机制及支护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传文 王相龙 +6 位作者 杨旭旭 赵玉棣 邵行 满新杰 张长安 周洋洋 张作顺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59,共8页
以山东省临淄—临沂高速公路曹家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软件3DEC建立分析模型,探究薄层状岩体条件下隧道冒顶机理。通过拱顶岩体离层监测及塑性区分析,指出原有锚杆支护体系无法有效控制冒落高度是造成拱顶冒落的根... 以山东省临淄—临沂高速公路曹家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软件3DEC建立分析模型,探究薄层状岩体条件下隧道冒顶机理。通过拱顶岩体离层监测及塑性区分析,指出原有锚杆支护体系无法有效控制冒落高度是造成拱顶冒落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锚索支护方案并进行支护参数优化分析,包括不同锚索长度、顶板锚索根数及边墙锚杆数量比3个参数。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顶板范围内施作5根锚索,长度为5.5 m,边墙锚杆数量比0.5的锚索支护优化方案。选取具有冒顶风险的隧道区间开展锚索支护试验,监测数据显示,试验断面锚索平均轴力值比常规断面同位置处锚杆平均轴力值在拱肩下、拱肩上、拱顶位置分别提高65.1%、31%和8.5%,说明锚索支护体系相比锚杆支护体系可有效控制拱顶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状岩体 冒顶灾害 3DEC数值模拟 锚索支护 现场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