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一帆 李芳 +1 位作者 李启玉 邵醒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建立AS实验兔模型,将模型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脂饮食组、中药复方组、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组第4周、8周、12周时血脂变化情况、用荧...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建立AS实验兔模型,将模型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脂饮食组、中药复方组、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组第4周、8周、12周时血脂变化情况、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D34的mRNA表达量、胸主动脉HE染色结果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脂饮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脂蛋白升高明显,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CD34的mRNA定量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CD34的表达量>1,且增长明显(P<0.05);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纤维斑块病变;免疫组化显示,高脂饮食组有内膜改变,CD34染色呈阳性表达,且随时间的推移,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内膜下可见大量蓝紫色细胞核聚集,为CD34标记的新生血管,高脂饮食组的实验兔斑块内新生血管在不断生长。结论:脂质代谢紊乱,低密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相关,新生血管为AS进展过程中重要的伴随现象,AS斑块不稳定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CD34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邵醒 李芳 《蛇志》 2019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4周为1个疗程,共治...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浅析《黄帝内经》翻译难点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汝欣 刘建飞 +2 位作者 邵醒 王克林 严丽燕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3期152-153,共2页
中医翻译在文化传播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于中医走向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医基础“鼻祖”的《黄帝内经》,做好其译本,有利于中医文化更好地传播。《黄帝内经》现已有多个译本,现就《内经》英译简况进行讨论,... 中医翻译在文化传播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于中医走向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医基础“鼻祖”的《黄帝内经》,做好其译本,有利于中医文化更好地传播。《黄帝内经》现已有多个译本,现就《内经》英译简况进行讨论,浅析《内经》翻译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译本 翻译难点
下载PDF
Taylor空间支架结合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葛启航 万春友 +7 位作者 邵醒 张涛 贾鹏 梅晓龙 王明杰 赵远航 潘庆松 马继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治疗胫腓骨骨折中,术后应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9月采用TSF治疗的30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治疗胫腓骨骨折中,术后应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9月采用TSF治疗的30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TSF外固定术中采用切开复位)和试验组(15例,TSF外固定术后1~3 d采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AO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外固定架时间;拆除外固定架后3个月,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6个月,平均14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生外固定架针道浅表感染2例(两组各1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1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2例(两组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P=0.543)。两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均Ⅰ期愈合。拆除外固定架3个月后,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试验组优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0%;对照组优3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3.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7,P=0.821)。结论与术中切开复位相比,TSF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采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长时间手术所致风险,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戴架时长,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Taylor空间支架 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