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邵骏菁 孙芳 +5 位作者 许昊 杨梦涵 由智栋 李会 周晓娅 史才兴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5,10,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2.5%DSS溶液被灌以小鼠进而建造UC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低...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2.5%DSS溶液被灌以小鼠进而建造UC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20 mg/kg·d)、中剂量(30 mg/kg·d)和高剂量(40 mg/kg·d),连续给药8 d,对小鼠的体重变化、疾病指数(DAI)的变化、结肠长度等进行评价,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处理评价结肠组织损伤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定量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结果 葛根素可减缓小鼠体重下降的趋势,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延缓结肠长度缩短及降低结肠组织损伤的程度。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葛根素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ɑ和IL-6)水平,降低MPO、NO、iNOS水平。结论 葛根素对DSS诱导的UC小鼠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炎症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Orbitrap-MS、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裸花紫珠抗H1N1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2
作者 杨颖 邵骏菁 +3 位作者 许金珂 陈岩 田景振 侯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92,共14页
本实验首先对裸花紫珠的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然后对各部位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1N1)活性筛选,确定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ACN)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1N1的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 本实验首先对裸花紫珠的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然后对各部位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1N1)活性筛选,确定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ACN)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1N1的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EACN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定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使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评估药物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最后使用H1N1感染BALB/c小鼠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各个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H1N1效果最佳,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1μg/mL,半数细胞毒浓度(CC_(50))为859.4μg/mL,选择指数(SI,CC_(50)/IC_(50))为16.85。从EACN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和EACN抗H1N1相关的药物靶点67个,靶点共涉及生物过程491个,与抗H1N1相关的通路147个。H1N1感染BALB/c小鼠实验结果发现,EACN能改善H1N1感染引起的体重降低和肺指数的增加,降低小鼠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减轻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降低外周血血清中TNF-α、IFN-γ、IL-1β水平。实验结果提示EACN可能从直接抑制病毒、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多个途径发挥抗H1N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H1N1 UPLC-Q-Exactive-Orbitrap-MS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邵骏菁 张晓平 +5 位作者 杨颖 温柔 李忠原 马大龙 于俊杰 田景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66-3072,共7页
目的:了解黄酮类化合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作用机制""Flavonoids""AD""Pathog... 目的:了解黄酮类化合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作用机制""Flavonoids""AD""Pathogenesis""Action mechanism"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 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5年1月-2020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基于现代AD学说和相关通路对黄酮类化合物防治AD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型给药系统在增强该类化合物神经保护作用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6篇,其中有效文献66篇。AD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基于Aβ学说,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激活非淀粉样途径、抑制淀粉样途径,从而抑制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的活性、减少Aβ的形成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基于Tau蛋白学说,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增强内源性磷酸脂酶的活性,促进Tau蛋白脱去磷酸基,抑制Tau蛋白磷酸化,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系统的目的。基于胆碱能学说,不少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从而使其在突触间隙中维持较高的浓度以治疗AD。基于氧化应激学说,则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氧化的作用,以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同时,炎症学说和突触学说也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黄酮类化合物治疗AD的潜在作用机制。基于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等通路来治疗AD,且具有毒性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此外,纳米技术可增强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以更好地发挥抗A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作用机制 纳米给药
下载PDF
桦褐孔菌总三萜提取物的纯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邵骏菁 杨颖 +3 位作者 马大龙 吕志强 田景振 张晓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98-2203,共6页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提取物的纯化工艺,考察其纯化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以桦褐孔菌醇为对照品,建立桦褐孔菌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种类、上样体积、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流速、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提取物的纯化工艺,考察其纯化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以桦褐孔菌醇为对照品,建立桦褐孔菌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种类、上样体积、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流速、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确定并验证该粗提物的纯化工艺。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迁移实验、流式细胞术和AO/EB试剂盒检测桦褐孔菌总三萜纯化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桦褐孔菌总三萜粗提物的最佳纯化工艺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上样体积为140 mL,上样流速为1.0 mL/min;洗脱时先用50%的乙醇40 mL除杂,再用95%的乙醇160 mL洗脱,洗脱流速为3.0 mL/min。纯化后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质量分数从34.36%升至73.39%。桦褐孔菌总三萜纯化物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184.20μg/mL;与对照组相比,该纯化物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促进其凋亡(P<0.05或P<0.01)。结论成功优化了桦褐孔菌总三萜提取物的纯化工艺,该纯化物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总三萜 纯化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桦褐孔菌三萜抗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邵骏菁 杨颖 +1 位作者 王传功 张晓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3,共11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及体内验证实验探讨桦褐孔菌三萜成分抗宫颈癌HeLa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结合数据库筛选桦褐孔菌三萜的主要活性成分,寻找活性成分以及HeLa细胞交集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GO和KEGG富集分析...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及体内验证实验探讨桦褐孔菌三萜成分抗宫颈癌HeLa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结合数据库筛选桦褐孔菌三萜的主要活性成分,寻找活性成分以及HeLa细胞交集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进行验证。建立HeLa裸鼠模型,桦褐孔菌三萜灌胃给药,裸鼠处死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指标。结果经过筛选得到15个符合条件的活性成分的274个相关联靶点。与2046个HeLa细胞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104个桦褐孔菌三萜抗HeLa细胞的潜在靶点。通过“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分析,PIK3CA、MAPK3、MDM2、AR、CCND1可能是桦褐孔菌三萜纯化物抗HeLa细胞的潜在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多个信号通路可能是桦褐孔菌三萜抗HeLa细胞的潜在作用途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均有较强的潜在结合能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桦褐孔菌三萜可抑制模型小鼠肿瘤生长,调节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促进模型小鼠肿瘤凋亡,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验证方法,证明了桦褐孔菌三萜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发挥抗HeLa细胞的作用,为桦褐孔菌的进一步研发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探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三萜 HeLa细胞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通路 HeLa裸鼠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抗H1N1活性和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选裸花紫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颖 邵骏菁 +3 位作者 周芹芹 崔俊丽 田景振 侯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4-2090,共7页
目的:优选具有抗H1N1活性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体内外抗H1N1研究确定裸花紫珠的提取溶剂。通过比较层次分析法(AHP)、CRITIC法、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浸膏得率、木犀草苷、异槲皮苷和毛蕊花糖... 目的:优选具有抗H1N1活性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体内外抗H1N1研究确定裸花紫珠的提取溶剂。通过比较层次分析法(AHP)、CRITIC法、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浸膏得率、木犀草苷、异槲皮苷和毛蕊花糖苷进行综合加权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裸花紫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裸花紫珠75%和95%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H1N1作用,TI值分别为8.26和7.41;75%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H1N1感染小鼠的肺组织H1N1载量(P<0.01,P<0.05),降低肺指数(P<0.01,P<0.05),降低IL-6、IFN-γ、IL-1β的水平(P<0.01,P<0.05),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增加H1N1感染小鼠胸腺指数(P<0.01,P<0.05)以及血清抗体IgG的水平;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选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加裸花紫珠12倍量的75%乙醇,提取2 h,提取2次,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1229、0.0712、1.3089 mg/g,浸膏得率为33.24%。结论:裸花紫珠75%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H1N1活性,正交试验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抗病毒 H1N1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晓平 邵骏菁 +3 位作者 马大龙 刘帆 刘苗苗 崔清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49-1957,共9页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现代临床实践表明,从药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如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多肽类等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本文将近几年天然产物抗肿瘤的...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现代临床实践表明,从药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如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多肽类等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本文将近几年天然产物抗肿瘤的活性成分进行归纳并阐明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抗肿瘤天然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索荆防合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倪雯婷 马大龙 +7 位作者 邵骏菁 尹怡铭 赵方舒 李保宏 孙允红 王晓晴 张晓平 田景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0-209,共10页
目的:预测荆防合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以期为荆防合剂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数据库筛选荆防合剂抗甲型H1N1流感的活性成分及作用... 目的:预测荆防合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以期为荆防合剂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数据库筛选荆防合剂抗甲型H1N1流感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流感靶点并统一使用UniProt KB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借助Venny 2.1.0在线平台获取两者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2.1软件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学属性分析;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 11.5数据库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网络,并在Metascape平台中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将度值靠前的活性成分和关键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并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BALB/C雌鼠进行实验验证,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动物肺组织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荆防合剂中共有活性成分144个,获得靶点基因421个,甲型H1N1流感靶点2 956个,两者交集靶点199个,拓扑学分析显示,荆防合剂治疗甲型流感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核心靶点为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雌激素受体1(ESR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环氧合酶-1(PTGS1)等。GO富集分析中生物学过程(BP)得到697个条目(P<0.01),分子功能(MF)得到59个条目(P<0.01),细胞组成(CC)得到21个条目(P<0.01)。KEGG富集分析中共得到132条信号通路(P<0.01)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大多与调节免疫性炎症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荆防合剂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0 kcal·mol-1,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HE染色显示给药组动物肺组织明显改善,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显示荆防合剂可降低肺组织中PI3K和Akt的表达水平。结论:荆防合剂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可能通过作用于PTGS2、ESR1、iNOS2、PPARG、PTGS1等靶点,进而对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产生炎性控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合剂 甲型H1N1流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人工胃肠液处理前后化学成分及抗EV71活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颖 邵骏菁 +3 位作者 温柔 李忠原 田景振 侯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69-2773,共5页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人工胃肠液处理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抗EV71活性,初步筛选其抗EV71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HPLC对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HPLC图谱;采用体外模拟人工胃肠液模型研究成分代谢的规律...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人工胃肠液处理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抗EV71活性,初步筛选其抗EV71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HPLC对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HPLC图谱;采用体外模拟人工胃肠液模型研究成分代谢的规律并利用EV71体外感染模型研究裸花紫珠的抗EV71活性。结果:建立了木犀草素等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经人工胃肠液处理前后木犀草苷的含量分别为(0.9033±0.0150)和(0.7572±0.0210)mg/g;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0.7067±0.0047)和(0.8953±0.0180)mg/g;金圣草(黄)素的含量分别为(0.0055±0.0006)和(0.0064±0.0003)m g/g;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0.2747±0.0059)和(0.7679±0.0120)m g/g;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和胃肠液处理物的抗EV71的TI值分别为8.1和15.6。金圣草(黄)素、木犀草素和咖啡酸抗EV71的TI值分别为>102.0、14.6和15.0。结论:经胃肠液处理后,木犀草苷等苷类成分含量降低,木犀草素等苷元类成分含量增加,胃肠液处理物相对于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抗EV71的EC50降低、TI值增加,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和咖啡酸可能为裸花紫珠抗EV71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人工胃肠液 含量测定 活性研究 EV71 木犀草素 金圣草(黄)素 咖啡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