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痛专病门诊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璐 谢敬耽 +2 位作者 邸海 董钊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估头痛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情况。方法: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对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解放... 目的:评估头痛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情况。方法: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对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头痛门诊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225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为58例(25.8%),紧张型头痛为97例(43.1%),丛集性头痛为14例(6.2%),慢性每日头痛为56例(24.9%);头痛患者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37.8%和34.2%。慢性每日头痛出现抑郁和广泛性焦虑共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头痛(P<0.01,P=0.03)。结论:头痛专病门诊中原发性头痛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患病比例高,和其他类型头痛相比,慢性每日头痛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慢性每日头痛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荣举 王君 +6 位作者 邸海 皮成慧 杜志华 刘新峰 曹向宇 田成林 于生元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囊状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应用LVIS支架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囊状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应用LVIS支架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术后即刻图像及复查DSA图像,评估LVIS支架在动脉瘤支架辅助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7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破裂动脉瘤20个(28.2%),未破裂51个(71.8%);前循环动脉瘤56个(78.9%),后循环动脉瘤15个(21.1%);术中血栓事件4例(5.6%)。栓塞后即刻改良Raymond分级:1级39个(54.9%),2级13个(18.3%),3a级11个(15.5%),3b级8个(11.2%);其中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14个(70.0%),未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25个(49.0%),前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33个(58.9%),后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6个(40.0%)。术后半年DSA复查29例(40.8%),其中改良Raymond分级较栓塞后即刻造影级别改善7个,占2级、3级动脉瘤(32个)40.6%(3b级→1级4个,3a级→1级1个,2级→1级2个),变差2个(2级→3a级1个,2级→3b级1个)。术中发生血栓事件共4例(5.6%),术后复查DSA发现载瘤动脉狭窄2例,占复查例数6.8%。结论 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安全、有效,但术中血栓事件及术后载瘤动脉再狭窄亦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术 LVIS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年海绵窦‐眶尖曲霉菌感染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文佳 邸海 +4 位作者 谭纪萍 董钊 黄旭升 刘翠苓 赵希顺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壮年颅内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类人群罹患本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例具有强烈嗜血管性的颅内海绵窦‐眶尖曲霉菌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壮年颅内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类人群罹患本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例具有强烈嗜血管性的颅内海绵窦‐眶尖曲霉菌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2岁青年,无明确免疫异常病史,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及眼睑下垂,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同时出现脑梗死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使用伏立康唑等药物抗真菌治疗无效,最终死亡。尸检提示曲霉菌感染。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壮年人群也可能罹患颅内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正常 青年 曲霉菌 海绵窦 抗真菌
下载PDF
毛细血管指数评分用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邸海 张荣举 +6 位作者 杜志华 刘新峰 曹向宇 苏慧 吕斌 于生元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前应用毛细血管指数(CIS)评估颅脑侧支循环的价值及其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前应用毛细血管指数(CIS)评估颅脑侧支循环的价值及其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并根据DSA进行的CIS评分分为充盈良好(fCIS)组28例和充盈不良(pCIS)组14例。根据术后1~3个月随访患者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5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种不同分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CIS与术后1~3个月mRS的相关性。结果pCIS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fCIS组(71.4%vs 17.9%,P=0.001)。预后不良组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53.5±131.0)min vs(232.4±79.7)min,P=0.002]。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CIS为术后1~3个月mRS评分的危险因素(OR=0.576,95%CI:0.459~0.723,P=0.000)。结论CIS作为一种侧支循环的评估办法,是影响血管内机械取栓患者1~3个月后临床改善的重要因素,且有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 动脉闭塞性疾病 卒中 侧支循环 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Vaso CT在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荣举 王君 +6 位作者 曹向宇 皮成慧 刘新峰 杜志华 田成林 邸海 于生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11-514,550,共5页
目的探讨Vaso 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的风险评估、指导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患者,术前均行全脑DSA确认椎-基底动脉结合部... 目的探讨Vaso 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的风险评估、指导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患者,术前均行全脑DSA确认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采用Vaso CT测量闭塞血管长度及其两端血管走形,根据结果评估手术风险并指导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结果 14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血管长度为2.56~19.09 mm,平均(4.5±2.1)mm,对其中13例患者行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术,12例患者血管成功开通,并均于血管开通后行支架置入术,其中置入Solitaire支架8枚及Wingspan支架4枚;1例患者因闭塞长度较长(19.09 mm)而未进行血管开通术。所有手术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Vaso CT可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开通术的手术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并可指导手术路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闭塞 椎-基底动脉 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 再通术 VASO CT
下载PDF
颅内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皮成慧 王君 +2 位作者 张荣举 邸海 于生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215,共4页
血管再通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是公认的治疗方法,而因动脉闭塞部位及血栓负荷的不同,静脉溶栓对大动脉闭塞的再通率为4%~68%[1]。介入治疗前,依据时间窗并结合影像学技术对梗死部位侧支循环血流及其... 血管再通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是公认的治疗方法,而因动脉闭塞部位及血栓负荷的不同,静脉溶栓对大动脉闭塞的再通率为4%~68%[1]。介入治疗前,依据时间窗并结合影像学技术对梗死部位侧支循环血流及其灌注进行评价筛选,可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并提高血管的有效再通率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急性脑梗死 预后 综述
下载PDF
前循环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皮成慧 王君 +4 位作者 张荣举 邸海 于生元 杜志华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住院患者181例,均经DSA明确诊断。根据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 目的探讨前循环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住院患者181例,均经DSA明确诊断。根据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系统,将181例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0~2级)组68例和侧支循环良好(3~4级)组113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包括血常规、血尿酸、血脂及DSA检查,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史)及烟酒史。以侧支循环形成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 <0. 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侧支循环良好组[(61±9)岁比(56±12)岁],高脂血症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26. 5%(18/68)比13. 3%(15/1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烟酒史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0±0. 2) mmol/L比(1. 1±0. 3) mmol/L,P <0. 05];两组患者血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经变量筛选,将年龄(由低到高)、HDL(由低到高)为自变量,以侧支循环形成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使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风险增加(OR=1. 053,95%CI:1. 021~1. 085,P <0. 05); HDL水平升高是侧支循环形成的保护因素(OR=0. 265,95%CI:0. 085~0. 825,P <0. 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颅内侧支形成不良的风险增加,HDL水平升高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侧支循环 影响因素 年龄 脂蛋白类 HDL
下载PDF
三亚本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亚型初步探讨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苏慧 崔芳 +3 位作者 周志彬 邸海 曹向宇 于生元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对三亚本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TOAST(Trial of Org 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进行初步探讨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原海南分院神经内科和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 目的对三亚本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TOAST(Trial of Org 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进行初步探讨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原海南分院神经内科和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本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8~45岁)患者青年组,随机抽取同期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本土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中老年组,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组男71例(78.9%),女19例(21.1%),与中老年组性别构成比较有明显差异(P=0.039).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40%)、高血压病(40%)、饮酒(35.6%)和脂代谢异常(14.4%).青年组TOAST分型分布依次为小动脉闭塞型(51.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2.2%)、心源性栓塞型(3.3%)、其他原因型(3.3%)、无不明原因型,与中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亚本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型方面有其独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TOAST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