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介导人T细胞对猪异种抗原的耐受 被引量:3
1
作者 邹一丰 张珑娟 +5 位作者 吴小剑 何晓生 练磊 刘雷 汪建平 兰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通过共移植人胎胸腺、胎肝组织及猪骨髓细胞于SCID鼠体内,建立猪-人-鼠嵌合体模型,介导人T细胞对猪异种抗原的免疫耐受。方法:实验鼠分成3组:A组为猪骨髓细胞移植组,B组为人胎胸腺、肝脏组织移植组,C组为猪骨髓细胞+人胎胸腺+肝脏... 目的:通过共移植人胎胸腺、胎肝组织及猪骨髓细胞于SCID鼠体内,建立猪-人-鼠嵌合体模型,介导人T细胞对猪异种抗原的免疫耐受。方法:实验鼠分成3组:A组为猪骨髓细胞移植组,B组为人胎胸腺、肝脏组织移植组,C组为猪骨髓细胞+人胎胸腺+肝脏组织移植组;在移植后每3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猪和人嵌合体的水平,直至20周;通过混和淋巴细胞反应确定人T细胞的功能及对猪异种抗原的耐受情况。结果:猪嵌合体在所有实验鼠(包括共移植人组织的实验鼠)中持续时间均超过20周;在移植人胎组织20周时,T细胞的数量为0.7×106/L,在外周血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为0.14%±0.01%;人嵌合体在所有实验鼠(包括共移植猪骨髓细胞的实验鼠)中持续时间亦超过20周。结论:通过共移植人胎胸腺、胎肝组织及猪造血干细胞于SCID鼠体内,可以建立猪-人-鼠嵌合体模型,并能诱导人T细胞对猪异种抗原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免疫耐受 模型 动物 移植 异种
下载PDF
健脾祛湿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一丰 陈曦 +4 位作者 林绪涛 谈应鑫 翁敬容 蔡嘉伟 戎煜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建立脾虚湿滞型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评分(DAI)、肠道炎症指数及肠道组织病理;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肠道组织中Treg细胞的浸润情况;ELISA...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建立脾虚湿滞型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评分(DAI)、肠道炎症指数及肠道组织病理;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肠道组织中Treg细胞的浸润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祛湿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肠道症状均有减轻,且小鼠结肠远端组织炎症损伤程度较低,肠道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血清IL-6、IL-12、IL-22水平降低,IL-10、TGF-β水平升高。健脾祛湿方与美沙拉嗪疗效相当。结论:健脾祛湿方通过上调Treg细胞的活性及调整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滞
下载PDF
槐耳清膏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邹一丰 刘华山 +5 位作者 戎煜明 谈应鑫 陈曦 翁敬容 范德军 林绪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究槐耳清膏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S、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等研究槐耳清膏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并建立小鼠动物模型。结果MTS表明槐耳清膏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Transwell表... 目的探究槐耳清膏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S、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等研究槐耳清膏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并建立小鼠动物模型。结果MTS表明槐耳清膏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Transwell表明槐耳清膏可抑制SW480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表明槐耳清膏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显示槐耳清膏可上调Bax,cleavage caspase-3,抑制Bcl-2等蛋白;小鼠体内皮下成瘤实验提示亦可抑制肿瘤生长。结论槐耳清膏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并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Bcl-2/Bax/Cleaved caspase-3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槐耳 免疫调节 微环境
下载PDF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邹一丰 吴小剑 兰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包括:主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mAb)治疗、主动特...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包括:主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mAb)治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导向治疗等。结论免疫治疗为手术和放(或)化疗的有益补充治疗,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晓生 吴小剑 +3 位作者 邹一丰 范新娟 汪建平 兰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治疗的8例胰腺类癌临床病理资料(如肿瘤标志物、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伴发其他肿瘤、误诊率、肿瘤转移率、住院死亡率、手术根治率等)进行... 【目的】探讨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治疗的8例胰腺类癌临床病理资料(如肿瘤标志物、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伴发其他肿瘤、误诊率、肿瘤转移率、住院死亡率、手术根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CA72-4在胰腺类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25%,12.5%,0%,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yn、CgA、NSE、CK阳性率分别为25%,62.5%,75%,75%。胰腺类癌伴发其他肿瘤为1/4。胰腺类癌误诊率较高,8例患者中有7例误诊为其它肿瘤。胰腺类癌肿瘤总的转移率为50%,住院死亡率为37.5%,而手术根治率为62.5%。【结论】胰腺类癌误诊率高,常规血液肿瘤标志对早期发现胰腺类癌意义不大,确诊需要病理病理,临床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癌 胰腺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H.polygyrus感染对T细胞介导的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旺林 兰平 +6 位作者 吴小剑 饶本强 何晓生 吴现瑞 邹一丰 WALKER Allan 石海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717,共7页
目的:研究多形螺旋线虫(H.polygyrus)感染对CD4^+辅助性T细胞介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IBD模型。将IBD小鼠感染H.polygyrus,14... 目的:研究多形螺旋线虫(H.polygyrus)感染对CD4^+辅助性T细胞介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IBD模型。将IBD小鼠感染H.polygyrus,14d后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的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另外,对感染H.polygyrus的IBD小鼠注射IL-4单克隆抗体以阻断IL-4的分泌,9d后处死小鼠,观察相同的指标。结果:与无感染组相比,感染H.polygyrus的IBD小鼠结肠病损明显加重,肠系膜淋巴结中IL-4水平明显增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在IL-4阻断实验中,与无IL-4阻断组相比,IL-4阻断组结肠病损明显减轻,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H.polygyrus感染在CD4^+ T细胞介导的IBD模型早期加重了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1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实现的,提示用蠕虫治疗IBD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多形螺旋线虫 T淋巴细胞 辅助性
下载PDF
范可尼贫血的蛋白结构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再仪 邹一丰 邓宇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关键词 范可尼贫血 FA蛋白复合物 造血干细胞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一丰 蔡泽荣 +6 位作者 陈钰锋 戎煜明 吴现瑞 袁瑞学 何晓生 吴小剑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Ⅲ、Ⅳ期结直肠癌有肝转移与无肝转移患者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7例行首次肠道肿瘤切除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肝转移分为肝转... 目的探讨Ⅲ、Ⅳ期结直肠癌有肝转移与无肝转移患者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7例行首次肠道肿瘤切除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5RO、IL-17和FOXP3)、B淋巴细胞(CD20)、NK细胞(CD57)、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抗原提呈细胞(S100)、中性粒细胞(CD15)、肥大细胞(tryptase)、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T淋巴细胞效应分子(GZMB、FAS和FASL)以及MHC-Ⅱ类分子(HLADR)共计18个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定量分析两组患者局部免疫指标表达的差异。结果肝转移组(17例)与无肝转移组(15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析的18个免疫指标中,与T淋巴细胞相关的CD8、CD45RO、IL-17、FAS及肥大细胞相关的tryptase在肝转移组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其余免疫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免疫减弱可能为Ⅲ、Ⅳ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免疫微环境
原文传递
486例结直肠癌同时性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一丰 骆衍新 +6 位作者 柯嘉 吴现瑞 吴小剑 何晓生 兰平 黄奕华 汪建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5-638,共4页
目的 探讨同时性、异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2006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 目的 探讨同时性、异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2006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486例患者发生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91例,异时性肝转移295例,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vs.21.5%,P<0.01);全组患者中267例行手术切除,15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68例保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1%,10.3%和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类型、术前CEA、原发瘤N分期、分化程度、肠梗阻、腹水、肿瘤直径、治疗策略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类型、术前CEA、腹水、治疗策略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转移的不同类型是决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相比更能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异种胰岛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一丰 吴小剑 +1 位作者 何晓生 兰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对于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虽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不能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胰腺移植存在着创伤大、并发症多和供者不足等缺点,而胰岛移植较胰腺移植具有简单、安全、不良反应轻等优点,仅需占胰腺2%... 对于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虽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不能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胰腺移植存在着创伤大、并发症多和供者不足等缺点,而胰岛移植较胰腺移植具有简单、安全、不良反应轻等优点,仅需占胰腺2%的B细胞即可控制血糖。然而,临床同种胰岛移植的开展受到供者严重短缺和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限制。异种胰岛来源广泛,特别是猪胰岛,可以解决供者来源短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免疫隔离技术和免疫耐受技术的进展,使异种胰岛移植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胰岛移植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移植物排斥反应 胰腺移植 供者来源 免疫隔离技术 控制血糖 1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通过糖基化修饰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一丰 翁敬容 +4 位作者 戎煜明 谈应鑫 陈曦 蔡嘉伟 林绪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97-2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D-L1)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机制。方法对2014年至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PD-L1低表达组321例,高表达组80例,并进行卡方检验及生存分析。应用... 目的探讨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D-L1)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机制。方法对2014年至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PD-L1低表达组321例,高表达组80例,并进行卡方检验及生存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及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PD-L1在发生转移与否的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构建PD-L1-Knock-out稳表达细胞株并采用Transwell检测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其侵袭迁移能力变化;通过糖基酶实验明确PD-L1是否存在糖基化修饰并通过蛋白质谱分析鉴定糖基化位点。结果PD-L1在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高表达(0.260±0.029比0.810±0.036),且PD-L1相对分子质量由33000处位移至约45000处;PD-L1-Knock-out的细胞株其侵袭迁移能力变弱[PD-L1-Knock-out细胞株(92.330±10.400)个比对照株(175.000±9.074)个,t=5.990,P<0.01],并证实PD-L1在结直肠癌中存在N-糖基化修饰且N192/N200为关键的糖基化位点。结论PD-L1在转移性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内在机制可能与PD-L1的N192及N200位点糖基化修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侵袭转移 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 糖基化修饰
原文传递
小肠无黏膜皱襞一例
12
作者 邹一丰 汪建平 +2 位作者 吴小剑 何晓生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小肠无黏膜皱襞是一临床罕见的临床病理表现.查阅目前围内外文献,未见与本病例相同的病例报道及疾病命名,也许是一新发现的疾病类型,或已有的疾病的另一种表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皱襞 黏膜 小肠 临床病理表现 疾病命名 病例报道 疾病类型 文献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7年脾脏转移癌一例
13
作者 邹一丰 黄奕华 +3 位作者 兰平 杨峥 黄美近 骆衍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0,共1页
患者女,73岁。因“胃癌根治术后7年,体检发现腹腔肿物1个月余”于2006年11月1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诊断“贲门胃底癌”明确,于我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胃贲门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未见占... 患者女,73岁。因“胃癌根治术后7年,体检发现腹腔肿物1个月余”于2006年11月1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诊断“贲门胃底癌”明确,于我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胃贲门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未见占位病变,盆底未见转移结节,无腹水,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结肠、小肠未扪及肿物。打开胃结肠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转移癌 根治术后 ROUX-EN-Y吻合术 胃癌 胸腹联合切口 肠系膜淋巴结 腹腔肿物 结肠系膜
原文传递
G蛋白耦联受体3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邹一丰 林绪涛 +6 位作者 范德军 陈秀婷 杨峥 郑晓彬 刘炫辉 吴小剑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5-940,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1(GPR3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1(GPR3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GPR3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根据结直肠癌组织平均吸光度值分界值,将患者分为GPR3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GPR3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平均吸光度值(0.063±0.014)比(0.045±0.020),P=0.000]。以0.051的平均吸光度值为分界值将全组患者分为GPR31低表达组197例和高表达组124例。高表达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2.1%(15/124)比4.1%(8/197),P=0.007]。GPR3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3%和59.7%,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2%和5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癌胚抗原异常、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GPR31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GPR3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G蛋白耦联受体3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小剑 黄美近 +4 位作者 何晓生 周旭毓 邹一丰 汪建平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小剑 何晓生 +2 位作者 周旭毓 邹一丰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外文数据库检索词:Ulcerative Colitis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Laparoscopy AND Open Surgery OR Open Procedure。中文数据库检索词:炎症性肠病O...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外文数据库检索词:Ulcerative Colitis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Laparoscopy AND Open Surgery OR Open Procedure。中文数据库检索词:炎症性肠病OR溃疡性结肠炎AND腹腔镜AND开腹手术。检索1992年1月至2008年5月发表的相关英文或中文全文文献,检索出符合入选标准的对照研究16项共计923例患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UC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UC的腹腔镜手术明显缩短了开始进食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天数(P〈0.01),减少了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P〈0.01),但延长了手术时间(P〈0.05)。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再次手术率、腹腔脓肿、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术中出血量和死亡率方面未见明显优势。中转开腹手术率为4.2%。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短期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蔡嘉伟 李小兰 +6 位作者 陈曦 戎煜明 谈应鑫 翁敬容 肖琦 林绪涛 邹一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0-99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行肠镜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前明确为结直肠癌、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有完整术后病理资料的... 目的:探讨术前行肠镜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前明确为结直肠癌、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有完整术后病理资料的患者,排除术前诊断为肠梗阻、急诊手术及肿瘤复发再次手术者,共1 421例结直肠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术前通过肠镜行纳米碳示踪156例,未行纳米碳示踪1 265例。病例对照匹配按照1∶3根据患者性别、体质量、肿瘤T分期和TNM分期以及术前化疗等方面进行匹配,最终纳入纳米碳示踪组145例,对照组435例。纳米碳示踪组患者于术前2.4(1.0~14.0)d行肠镜检查,在距离肿瘤边缘约0.5~1.0 cm处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采用4点注射法,分别在0点、3点、6点、9点方向注射0.25 ml。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总数、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及淋巴结阳性率,并分析不同T分期、N分期、TNM分期、是否新辅助化疗等亚组中,两组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病例对照匹配后,纳米碳示踪组淋巴结检出总数高于对照组[(22.2±11.2)枚比(19.0±9.5)枚, t=3.025, 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淋巴结阳性数和淋巴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亚组分析显示,纳米碳示踪组的淋巴结检出总数在T 3期(中位数:22枚比18枚, Z=2.435, P=0.015)、N 0期(中位数:20.5枚比17.5枚, Z=2.772, P=0.006]、TNM分期Ⅱ期(中位数:23.5枚比19.0枚, Z=2.654, P=0.008)和术前化疗人群中(中位数:22.5枚比13.0枚, Z=3.287, P=0.001),均高于对照组;但纳米碳示踪组N 2期阳性淋巴结数(中位数:4.0枚比6.5枚, Z=-2.530, P=0.011)和淋巴结转移度(中位数:16%比31%, Z=-2.862, P=0.00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检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淋巴结示踪剂 纳米碳
原文传递
意外早期胆囊癌的临床处理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夏金堂 赖越元 +4 位作者 李雯 温敏杰 林帆 柯传烽 邹一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胆囊癌 临床处理 预后分析 第一人民医院 胆囊切除术 意外胆囊癌 早期诊断 良性疾病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安全性与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晓生 吴小剑 +2 位作者 汪建平 邹一丰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位评价者制定检索策略,利用PubMed和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胃癌手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随机对照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对术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与...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位评价者制定检索策略,利用PubMed和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胃癌手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随机对照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对术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与否的两组胃癌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7项共计胃癌根治术患者1446例。与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组比较,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升高(RR1.34,95%CI1.03~1.75,P=0.03):术后出现淋巴瘘和严重腹泻者增多(RR分别为16.23和9.56,95%CI分别为1.99~131.98和1.70~53.67);而术后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肠梗阻、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人数比例增加(WMD202.95,95%CI116.80.289.10:RR1.93,95%CI1.20。3.10:均P〈0.05),但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再次手术率、术后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等与D2/D3术式相近。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升高,并不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其临床疗效尚有待更严格的、多中心的、具有长期随访的大宗病例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主动脉 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结肠镜检查在肛瘘患者中排查克罗恩病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曦 何晓生 +1 位作者 邹一丰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评估结肠镜检查在肛瘘患者中排查克罗恩病的适用群体。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收入院的302例肛瘘患者在治疗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别... 目的:评估结肠镜检查在肛瘘患者中排查克罗恩病的适用群体。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收入院的302例肛瘘患者在治疗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别克罗恩病患者和一般肛瘘患者的相关指标,并建立预测诊断克罗恩病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302例患者内镜检查确诊克罗恩病16例(克罗恩病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克罗恩病组与非克罗恩病组在26项临床和检查及检验结果中有11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括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腹痛症状、是否存在全身非特异症状、影像学显示多发瘘管、肛瘘复杂性分类、周围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浓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40岁(OR=14.464,95%CI:1.143~183.053, P=0.039)、BMI<24.0 kg/m2(OR=8.220,95%CI:1.005~67.200,P=0.049)、有腹痛症状(OR=13.148,95%CI:1.110~155.774, P=0.041)、复杂性肛瘘(OR=7.056,95%CI:1.166~42.688,P=0.033)以及血小板计数升高(OR=1.012,95%CI:1.004~1.019,P =0.003)均是结肠镜检查发现克罗恩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上述指标建立的回归数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有较好的检验效能;当模型建立的阈值为0.856时,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86.7%。结论年龄、体质指数、腹痛症状、肛瘘类型及血小板等指标可用于筛选肛瘘患者中的克罗恩病高风险人群,建议对高危患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克罗恩病 结肠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