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塑料与农药污染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邹亚丹 徐擎擎 +4 位作者 张哿 王宇擎 刘成 郑浩 李锋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3,共9页
近海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微塑料不仅能够对生物造成物理损伤,而且塑料中的添加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多溴二苯醚等也会随着塑料的风化而浸出进入环境,对生物产生毒害,同时,... 近海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微塑料不仅能够对生物造成物理损伤,而且塑料中的添加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多溴二苯醚等也会随着塑料的风化而浸出进入环境,对生物产生毒害,同时,微塑料还能吸附海洋环境中的其他污染物,从而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微塑料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微塑料能够吸附海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滴滴涕,从而可能导致这些污染物在海洋生物组织中富集,对人类健康存在直接或间接危害。最后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微塑料与农药污染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农药 联合作用 食物链
下载PDF
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徐擎擎 张哿 +4 位作者 邹亚丹 刘成 王宇擎 郑浩 李锋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9,共10页
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海洋中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在全球多个海域均有检出,根据其来源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由人工直接制造所得,常见于日常生活用品中;次生微塑料由大块塑料制品... 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海洋中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在全球多个海域均有检出,根据其来源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由人工直接制造所得,常见于日常生活用品中;次生微塑料由大块塑料制品长期风化、磨损和光解形成。塑料自身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不断向环境中释放,污染海洋环境;微塑料表面还可吸附有机污染物,此吸附作用受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影响,吸附污染物后的微塑料生物毒性增强。另外,聚合物复合光催化材料可加快有机污染物如染料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因而微塑料可能会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光解。针对目前微塑料对有机物光降解的贡献、机理鲜见研究的问题,未来应加强以下3方面的研究:(1)微塑料对不同有机污染物光降解是否存在影响?(2)微塑料类型、尺寸以及反应条件对有机污染物光降解如何影响?(3)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光降解影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有机污染物 吸附 聚合物 光降解反应
下载PDF
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秀春 郭小白 +5 位作者 李艺晶 王源梓 朱晓嫚 邹亚丹 李远 康文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目的]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油脂稳定性评价指标,探讨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水分以及抗氧化剂对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GB 5009.227-2016中第一法滴定法,测定试样的过氧化值;采用GB 5009.229-2016中第一法冷溶剂指... [目的]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油脂稳定性评价指标,探讨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水分以及抗氧化剂对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GB 5009.227-2016中第一法滴定法,测定试样的过氧化值;采用GB 5009.229-2016中第一法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测定试样的酸价。[结果]葡萄籽油受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影响极易氧化腐败,三种因素影响过氧化值和酸价升高趋势分别是:60℃>40℃>25℃>5℃;自然光>日光灯>避光; Cu^(2+)>Fe^(3+).。短时间内氧气、水分这两种因素对葡萄籽油酸价影响相差不大,对过氧化值升高趋势是:敞口>密封; 2%蒸馏水>1%蒸馏水。葡萄籽油添加的抗氧化剂PG、BHA、BHT均对葡萄籽油氧化有抑制作用,抗氧化效果顺序为:0.01%PG>0.02%BHA>0.02%BHT。[结论]葡萄籽油应在密封容器中存放,低温避光条件下储存,加工储存食用过程中避免接触金属离子和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油 过氧化值 酸价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增强大蒜素稳定性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颜增 邹亚丹 +1 位作者 彭凤 王先友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增强天然大蒜素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首先以大蒜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油作为样品。再分别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E醇、亚硫酸氢钠和苯酚4种稳定剂,采用1年长期实验、60℃高温实验对大蒜素稳定性进行考察。...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增强天然大蒜素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首先以大蒜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油作为样品。再分别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E醇、亚硫酸氢钠和苯酚4种稳定剂,采用1年长期实验、60℃高温实验对大蒜素稳定性进行考察。用HPLC法检测不同时期大蒜素的含量,计算降解比例,与不加稳定剂的样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稳定剂的效果。结果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大蒜素的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程度不相同。空白溶液、维生素C、维生素E醇、亚硫酸氢钠和苯酚溶液中大蒜素在各种条件下的降解比例如下:60℃高温实验中,5 d的结果分别为14.61%、15.90%、3.73%、1.32%和2.30%;10 d的考察结果分别为:19.00%、18.30%、6.25%、4.00%和3.60%。1年期常温实验中,分别降解19.50%、13.40%、5.58%、2.67%和3.00%。结论维生素E醇、亚硫酸氢钠和苯酚可使大蒜素的稳定性提高,实践中可考虑用其作为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大蒜素稳定性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6种消解方法对荧光测定生物体内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邹亚丹 徐擎擎 +2 位作者 张哿 李富云 李锋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6-503,共8页
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评估微塑料的生物效应,对生物体内微塑料进行准确定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的微塑料研究中,利用荧光强度进行生物体内微塑料定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而对生物样品进... 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评估微塑料的生物效应,对生物体内微塑料进行准确定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的微塑料研究中,利用荧光强度进行生物体内微塑料定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而对生物样品进行消解则是重要的前处理方法.然而,消解可能会对微塑料产生破坏,影响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导致微塑料浓度的测定值与真实值存在巨大偏差.目前关于消解对微塑料荧光强度影响的研究比较匮乏,而荧光强度直接影响微塑料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研究了文献中常用的6种消解剂,分别为KOH、NaOH、H_2O_2、HNO_3、HNO_3∶HCl和HNO_3∶HClO_4,探究了不同消解方法对微塑料荧光强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并选出最合适的微塑料消解方法.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消解方法中,KOH消解法(100 g·L^(-1),60℃)对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影响最小,且对微塑料的表面形态没有明显影响.而另外5种消解法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并造成了微塑料表面损伤,主要包括团聚、气泡、轻划痕以及深凹陷等.此外,利用KOH消解法对生物样品中的微塑料进行提取效率评估,回收率高达96.3%±0.5%,表明KOH消解法是一种合适的生物样品中荧光微塑料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定量 消解 荧光强度 生物样品
原文传递
微塑料与水中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哿 邹亚丹 +3 位作者 徐擎擎 王宇擎 刘成 李锋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9,共11页
微塑料(直径<5mm的塑料)因其吸附、迁移性能和生物毒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微塑料进入水体后,会与水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和重金属进行相互作用,与它们单独作用于生物的毒性效应不同。本文从微塑料对污染物的富集、迁移以及微塑料与污... 微塑料(直径<5mm的塑料)因其吸附、迁移性能和生物毒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微塑料进入水体后,会与水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和重金属进行相互作用,与它们单独作用于生物的毒性效应不同。本文从微塑料对污染物的富集、迁移以及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方面,对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进行了总结。环境中的微塑料能通过吸附作用富集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该过程主要受微塑料自身性质、塑料的老化程度、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污染物能以微塑料为载体在环境和生物体间迁移,包括空间上的转移和生物体内的转移。微塑料与污染物联合作用于生物体时,会通过增加摄入浓度、加剧组织损伤和降低机体抗性等方式增强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或者通过降低污染物接触浓度、污染物或共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减缓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未来应对微塑料的吸附行为、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评价方法、生物积累和慢性毒性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联合毒性 吸附 生物传递
原文传递
胶州湾表层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成 孙翠竹 +4 位作者 张哿 唐燎 邹亚丹 徐擎擎 李锋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6-1733,共8页
以胶州湾为研究区域,选取15种常用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作为检测目标,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于2015年8月和11月以及2016年1月对胶州湾开展3次大面积调查,检测分析了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AEs的含量、... 以胶州湾为研究区域,选取15种常用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作为检测目标,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于2015年8月和11月以及2016年1月对胶州湾开展3次大面积调查,检测分析了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AEs的含量、组成、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对胶州湾水体中PAEs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2015年8月和11月、2016年1月胶州湾表层海水中PAEs的总浓度范围分别为3. 63~21. 20、2. 24~12. 60和0. 01~4. 15μg·L^(-1),平均浓度分别为11. 10、5. 26和0. 80μg·L^(-1).②受入海径流和洋流影响,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AEs浓度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且总体东岸浓度高于西岸.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相比,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AE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在海洋中属于污染较严重的海域.③3个季节PAEs浓度分布差异较大,受降雨量等因素影响整体呈现夏季>秋季>冬季的趋势,3个季节主要检出种类均为DBP、BBP和DEHP.④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胶州湾各站位DBP的风险商值(RQ)均大于1,即生态风险较大,其他PAEs(RQ <1)风险较小. PAEs已成为胶州湾中一类具有潜在威胁的有机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危害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邻苯二甲酸酯(PAEs)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