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提醇沉法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金丽梅 刘伟 +1 位作者 汤一哲 邹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水浸提—乙醇沉淀提取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为4次,提... 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水浸提—乙醇沉淀提取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为1:16,乙醇浓度为75%,此时多糖提取率为4.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玉米须 提取
下载PDF
柠檬酸盐对水稻根系吸收磷酸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飞来 邹囡 欧忠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6,共7页
将水稻(Oryza sativa L.)根系区域分为根毛区域和根毛外区域,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描述主根和根毛表面对磷酸盐的吸收,把根毛磷酸盐的吸收作为扩散方程的源汇项,在Kirk模型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的相互作用机制基础上,建立水稻根系吸收磷酸盐模... 将水稻(Oryza sativa L.)根系区域分为根毛区域和根毛外区域,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描述主根和根毛表面对磷酸盐的吸收,把根毛磷酸盐的吸收作为扩散方程的源汇项,在Kirk模型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的相互作用机制基础上,建立水稻根系吸收磷酸盐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水稻主根分泌柠檬酸盐对根系吸收磷酸盐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根毛区域,液态磷酸盐浓度存在梯度变化;在根毛外区域,液态磷酸盐浓度低于Kirk模型,最大低于1.839μmol·L-1;水稻主根分泌柠檬酸盐的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大而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柠檬酸盐促进固态磷酸盐从土壤颗粒表面中解吸出来;在根毛生长的初期,主根吸收液态磷酸盐强于根毛,在16 h后,根毛吸收液态磷酸盐在水稻根系吸收中占主导作用.主根分泌柠檬酸盐和根系形态共同决定水稻根系对磷酸盐的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方程 米氏动力学 柠檬酸盐 磷酸盐
原文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吸收磷酸盐的数值分析
3
作者 罗飞来 邹囡 欧忠辉 《生物数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29-135,共7页
本文利用对流扩散方程和菌丝长密度方程对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体吸收磷酸盐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土壤缓冲能力、土壤含水量、磷酸盐的初始浓度、菌丝的平均半径和磷酸盐的扩散系数等五个参数对菌丝体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缓冲能... 本文利用对流扩散方程和菌丝长密度方程对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体吸收磷酸盐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土壤缓冲能力、土壤含水量、磷酸盐的初始浓度、菌丝的平均半径和磷酸盐的扩散系数等五个参数对菌丝体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缓冲能力、磷酸盐的初始浓度和菌丝的平均半径都能促进菌丝体吸收磷酸盐;菌丝体吸收磷酸盐最强位置随三个参数值的增大分别向左移动、保持不变和向右移动;磷酸盐的初始浓度值不会影响菌丝体耗尽土壤中磷酸盐的时间;当菌丝的半径大于3×10^(-4)cm,菌丝体吸收磷酸盐的通量变化很小;在菌丝生长初期,根表面吸收磷酸盐强于菌丝体,在菌丝生长中后期,菌丝体占主导作用;菌丝体吸收磷酸盐的最大通量与土壤缓冲能力和磷酸盐的初始浓度呈线性相关.由于磷酸盐易被土壤吸附和固定,且溶解度较低,模型中的土壤含水量和磷酸盐的扩散系数对菌丝体磷酸盐吸收通量的影响不显著。土壤环境、资源和菌丝的形态共同决定菌丝体磷酸盐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扩散方程 菌丝长密度方程 丛枝菌根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