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1
作者 邹存铭 王晓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83-89,共7页
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师资质量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职培养导致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本文在梳理当下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成... 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师资质量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职培养导致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本文在梳理当下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成因进行了适当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黑龙江晨明地区桦皮沟岩体和达里岱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邹存铭 梁一鸿 +2 位作者 冯坚 郭支涛 秦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0-635,共6页
前人认为,黑龙江省晨明地区的桦皮沟岩体(花岗质糜棱岩)和达里岱岩体(糜棱岩化黑云母花岗岩)分别由形成于元古宙和海西期的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2个岩体的定年结果显示,桦皮沟岩体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和达里岱岩体中的糜棱... 前人认为,黑龙江省晨明地区的桦皮沟岩体(花岗质糜棱岩)和达里岱岩体(糜棱岩化黑云母花岗岩)分别由形成于元古宙和海西期的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2个岩体的定年结果显示,桦皮沟岩体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和达里岱岩体中的糜棱岩化黑云母花岗岩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53.5±6.0Ma和454.8±2.6Ma,表明二者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应是伊春—延寿构造带早古生代花岗岩带的组成部分,而非形成于元古宙和晚古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明地区 早古生代 花岗岩 糜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黑龙江晨明地区两个晚三叠世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存铭 梁一鸿 +2 位作者 冯坚 郭支涛 周静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2期312-320,共9页
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化学分析,研究了黑龙江晨明地区跃进村岩体和云头砬子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形成环境。结果表明,跃进村岩体和云头砬子岩体的年龄分别为213±3 Ma和209±3 Ma,属于晚三叠世中期岩体。跃... 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化学分析,研究了黑龙江晨明地区跃进村岩体和云头砬子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形成环境。结果表明,跃进村岩体和云头砬子岩体的年龄分别为213±3 Ma和209±3 Ma,属于晚三叠世中期岩体。跃进村岩体岩性以石英二长岩为主,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略亏损,属于I型花岗岩。云头砬子岩体岩性以碱长花岗岩为主,属于准铝质、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略亏损,属于A型花岗岩。两个岩体可能形成于海西—印支期造山带的造山隆起至后造山伸展环境的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明地区 晚三叠世 锆石U—Pb 石英二长岩 碱长花岗岩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东段晚古生代花岗岩体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支涛 梁一鸿 +3 位作者 冯坚 邹存铭 秦亚 赵东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7-883,共7页
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小白金河岩体的形成年代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小白金河岩体形成于261.7±3.8Ma,为中二叠世末期的侵入体。岩体具有高Si O2、K2O和ALK,低Ca O、Al2O3和Ti O2的特征;具有强... 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小白金河岩体的形成年代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小白金河岩体形成于261.7±3.8Ma,为中二叠世末期的侵入体。岩体具有高Si O2、K2O和ALK,低Ca O、Al2O3和Ti O2的特征;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强烈亏损Sr、Ti、V、P等高场强元素,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研究表明,小白金河岩体属于A型花岗岩,形成于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东段 晚古生代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阿木乌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支涛 孙加鹏 +5 位作者 梁一鸿 邹存铭 孙晓 周静 于泓超 赵东明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11-321,共11页
对苏尼特左旗地区阿木乌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岩体成岩年龄为235.1±3.2 Ma,属中三叠世。岩体具有高SiO2、富K2O、低CaO、低TiO2的特征。强烈亏损Sr、Ba、Ti、P等元素,... 对苏尼特左旗地区阿木乌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岩体成岩年龄为235.1±3.2 Ma,属中三叠世。岩体具有高SiO2、富K2O、低CaO、低TiO2的特征。强烈亏损Sr、Ba、Ti、P等元素,富集K、Rb、Th等亲石元素,具有右倾"海鸥型"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型式及强烈的负铕异常等特点。A/CNK=0.77~1.19,A/NK=1.26~1.64,表明阿木乌岩体具有偏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较高的Y/Nb值(2.31~3.00>1.2),显示出A2型花岗岩的特征,说明岩体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木乌岩体 苏尼特左旗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内蒙古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脱贫地区乡村多维发展格局与类型化振兴战略研究——以吉林通榆县为例
6
作者 李少琦 房艳刚 邹存铭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4-516,共13页
为揭示东北半干旱脱贫地区乡村类型的特殊性并服务于增强其发展动力和乡村振兴,论文以原国家级贫困县吉林通榆县为例,运用熵值法、Getis-Ord Gi*指数、地理探测器分析村域尺度乡村多维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对乡村主要优势条件和... 为揭示东北半干旱脱贫地区乡村类型的特殊性并服务于增强其发展动力和乡村振兴,论文以原国家级贫困县吉林通榆县为例,运用熵值法、Getis-Ord Gi*指数、地理探测器分析村域尺度乡村多维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对乡村主要优势条件和短板的分析,以乡村现有发展特点和未来主导战略命名乡村类型,并提出主次结合、多维协同的类型化乡村振兴战略。结果表明:(1)通榆县乡村不同维度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特征。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村落环境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靠近县域经济中心或靠近乡镇政府与交通干线的村庄区位交通和经济基础较好,易形成热点区,边缘或偏远地区的村庄形成冷点区,呈现出以县域经济中心为圆心的圈层式结构;县域中部靠近镇政府驻地且有交通线经过的村庄,社会活力指数较高。(2)通榆县乡村综合发展受村落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交通、经济、社会维度对乡村发展具有交互增强作用。(3)综合发展型乡村要“聚合力”、勇争先;内外联动型、特色发展型、农牧结合型乡村要“扬优势”、显特色;交通虹吸型、巩固搬迁型乡村应“补短板”、强弱项;弱质型、防范返贫型乡村应“育新机”、辟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类型 脱贫地区 乡村多维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通榆县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吉林南部通化地区集安群的年代学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亚 陈丹丹 +3 位作者 梁一鸿 邹存铭 张青伟 白令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7-1499,共13页
对辽吉裂谷带吉林段集安群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以及裂谷带内的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的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集安群火山岩形成于2 156-2 189Ma,并于1 870-1 881Ma接受区域变质作用改造.伴随集安群的火山-沉积和变质作用,有2... 对辽吉裂谷带吉林段集安群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以及裂谷带内的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的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集安群火山岩形成于2 156-2 189Ma,并于1 870-1 881Ma接受区域变质作用改造.伴随集安群的火山-沉积和变质作用,有2期花岗岩侵入:一期形成于裂陷期的2 156-2 189Ma;另一期形成于造山期的1 870-1 881Ma.同时,碎屑锆石和捕获锆石获得了2 471-2 494Ma和2 633-2 653Ma的岩浆成因锆石年龄,代表结晶基底的2次岩浆事件.集安群的物质来源于太古宙基底和裂陷期的岩浆事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化地区 集安群 年代学 锆石 LA-ICP-MS定年
原文传递
辽东地区什司县变质基性岩墙群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秦亚 梁一鸿 +2 位作者 张青伟 白令安 邹存铭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0-544,共5页
本文对辽东地区什司县变质基性岩墙群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年代学研究。锆石呈现不规则状、椭圆状、港湾状形态,显示遭受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CL图像显示扇形分带、杉叶形分带及无分带的特征,且Th/U值较低,为0.03~0.14,... 本文对辽东地区什司县变质基性岩墙群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年代学研究。锆石呈现不规则状、椭圆状、港湾状形态,显示遭受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CL图像显示扇形分带、杉叶形分带及无分带的特征,且Th/U值较低,为0.03~0.14,为典型的变质锆石;20粒锆石给出了1874±31 Ma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1874±31 Ma的变质年龄代表华北板块东部辽吉古元古裂谷带闭合时的区域变质事件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变质基性岩墙群 辽宁省
下载PDF
半干旱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与易地扶贫搬迁重构效应——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邹存铭 房艳刚 袁庆学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3,共7页
为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国家战略需求,探究前人关注较少的脆弱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特殊规律和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的适应性,文章通过地名分析、聚落斑块分析和实地访谈调查,对半干旱贫困地区通榆县的乡村... 为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国家战略需求,探究前人关注较少的脆弱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特殊规律和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的适应性,文章通过地名分析、聚落斑块分析和实地访谈调查,对半干旱贫困地区通榆县的乡村聚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通榆县乡村聚落于清末东北开禁放垦后兴起,民国和改革开放前聚落数量快速增长;近30年乡村聚落规模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前乡村聚落内部空间更新极其缓慢,之后国家政策和政府外力干预成为其空间优化的主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重构了部分乡村聚落,产生了多方面的正面效应。但是,该地区仍面临人口继续流失、人口逐渐老龄化、聚落空心化覆盖面广且程度深等困境,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阶段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乡村聚落重构 贫困治理 半干旱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 通榆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