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0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宝嘉 陈明坤 +3 位作者 叶云林 周芳坚 秦自科 郭素萍 《新医学》 2015年第6期378-382,共5页
目的:总结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85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 Kap-lan-Meier 法以及 Cox 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肿瘤复发率、进展率、保留有... 目的:总结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85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 Kap-lan-Meier 法以及 Cox 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肿瘤复发率、进展率、保留有功能膀胱生存率、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6~12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失访10例,175例有完整数据,其中153例行保留膀胱治疗,另有22例早期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153例保留膀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年和5年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9%和58.6%;1年和5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3.9%和81.0%。在随访期内保留有功能膀胱生存率为81.7%。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量、分级、分期是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P 均<0.05);而肿瘤分期是膀胱肿瘤进展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1)。结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进展率高,尤其是多发、高级别及 T1期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高危 复发 进展 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术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镇州 都凤军 +11 位作者 叶云林 徐雪莲 周芳坚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董培 陈明坤 刘建业 邹宝嘉 秦自科 《新医学》 201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被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转移的12例。平均的无疾病生存间期(DFI)为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18%,其中DFI等于或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2年的总生存率(84%)高于DFI小于6个月的同时转移患者(50%)。对比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对患者DFI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尤其是对于DFI大于6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手术方式上,腹腔镜下肾上腺转移切除时安全的、对患者有益的,可作为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瘤 手术治疗 预后 生存时间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不同时点缺氧性肝损伤病理生理学特点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丁磊 龚一航 +3 位作者 邹宝嘉 刘夏磊 张百萌 李坚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构建大鼠盲肠结扎穿刺(CLP)脓毒症模型,研究其不同时点病理生理学特点,探讨乌司他丁(UTI)对CLP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CLP组、假手术+乌司他丁组(Sham+UTI组)及CLP+UTI组,每组根据实验持... 目的构建大鼠盲肠结扎穿刺(CLP)脓毒症模型,研究其不同时点病理生理学特点,探讨乌司他丁(UTI)对CLP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CLP组、假手术+乌司他丁组(Sham+UTI组)及CLP+UTI组,每组根据实验持续时间(12、24、36、48及72 h)分为5个亚组,评估大鼠一般情况,测定不同时点各组的血气分析、Hif-1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CLP组及CLP+UTI组大鼠各项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在CLP后36 h下降(P <0. 05),CLP组血乳酸(Lac)水平和大鼠脓毒症评分(MSS)明显升高(P <0. 05)。CLP 36 h后大鼠动脉氧分压(Pa O2)下降,72 h达到最低,大鼠动静脉分压差(APPD)亦有相似趋势(P <0. 05)。CLP组及CLP+UTI组所有时点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AST在CLP后72 h才比Sham组有所提高(P> 0. 05),CLP后ALT无显著改变。CLP+UTI组病理生理学指标有所改善,尤其是CLP后48及72 h改善明显。结论 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在不同时段发生多重病理生理学改变,CLP早期大鼠脓毒症进展较慢,36 h后病情迅速恶化,系统性地缺氧和肝细胞氧摄取下降是脓毒症肝损伤的主要原因;UTI对于CLP脓毒症引起的缺氧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并不能逆转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缺氧性肝炎 乌司他丁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