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韧性网络形成机制——广州案例
1
作者 蔡晓梅 吴泳琪 邹小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4-1533,共10页
近年来,替代性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可持续粮食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关系的重要抓手。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银林农场为案例地,探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问题,以及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 近年来,替代性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可持续粮食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关系的重要抓手。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银林农场为案例地,探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问题,以及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①替代性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性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政治经济结构性要素所导致的,包括农业补贴政策的不对称性、土壤结构的受损性与种质资源的不稳定性、农产品市场的非主流性3方面。②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包括主体与规范联动的韧性社会关系网络、科学与本土融合的韧性知识交流网络以及互信与认同建立的韧性消费市场网络。③建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韧性网络的本质是建立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的过程,替代性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建构。研究揭示了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丰富了韧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实践层面讨论了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可能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可持续农业政策和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替代性农业生产 韧性 脆弱性 广州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战略路径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沛林 叶芳羽 +6 位作者 刘瑞瑞 李伯华 李倩 陆林 邹小丹 郭文 蔡晓梅 《旅游导刊》 2023年第3期1-22,共22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遵从制度、现实和实践三重逻辑,其总体逻辑是要实现绿色低碳的生态基底、创新驱动的智慧转型、精神传承...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遵从制度、现实和实践三重逻辑,其总体逻辑是要实现绿色低碳的生态基底、创新驱动的智慧转型、精神传承的文化赋能、融合发展的产业优化,其发展瓶颈是产业要素难以向乡村流动和聚集,其取胜之道在于必须从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发展特色、产品创新、资源有效利用、绿色发展、科技赋能、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地方综合主体重构等方面着手,进行当代乡村地域主体再认识和乡村旅游发展地方综合主体内涵再建构,实现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的新组合,打造富有地方感、独特性和生命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 民宿
下载PDF
基于半全局多视近景影像匹配的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邹峥嵘 邹小丹 +1 位作者 刘合凤 张云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6,41,共4页
利用半全局约束提高立体影像匹配的可靠性,提出多片前方交会优化迭代方法,以剔除可能的匹配错误,并有效融合多视影像的冗余信息,获取可靠密集的三维点云;在此基础上,利用Poisson表面重建方法重建三维模型。两组近景影像试验结果表明,该... 利用半全局约束提高立体影像匹配的可靠性,提出多片前方交会优化迭代方法,以剔除可能的匹配错误,并有效融合多视影像的冗余信息,获取可靠密集的三维点云;在此基础上,利用Poisson表面重建方法重建三维模型。两组近景影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获取具有纹理的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近景影像 三维建模 半全局影像匹配 Poisson表面重建
下载PDF
制造异托邦:大城市周边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与机制——以深圳市较场尾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蔡晓梅 卜美玲 +1 位作者 吴泳琪 邹小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9,共13页
乡村民宿已成为振兴乡村和区域转型的新业态,成为透视乡村地方变迁的重要媒介。文章以深圳市较场尾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较场尾民宿集群经历了模糊乌托邦的... 乡村民宿已成为振兴乡村和区域转型的新业态,成为透视乡村地方变迁的重要媒介。文章以深圳市较场尾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较场尾民宿集群经历了模糊乌托邦的构建、想象乌托邦的破灭、矛盾异托邦的生成3个历时性空间阶段。(2)较场尾民宿集群存在4个层面的异托邦空间特质:脱轨的时空秩序、交错的异质空间、多元的主体关系和杂糅的空间意义。(3)较场尾民宿集群的演变是在市场、权力、资本和情感4种逻辑驱动下形成的,而大城市周边的区位因素加速促成了这4种逻辑的产生。该研究为异托邦理论提供了中国乡村民宿的本土脚注,从矛盾动态多元的后现代空间哲学视角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微观案例和实践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托邦 乌托邦 乡村民宿 大城市周边 较场尾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经济视角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前 黄衍丽 邹小丹 《肇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肇庆市乡村振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剖析肇庆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研究表明:肇庆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亟...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肇庆市乡村振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剖析肇庆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研究表明:肇庆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亟待解决、乡村基础条件差、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长期未正确对待三农问题等。因此,肇庆市乡村地区要重视产乡融合,打造“一村一品”示范经济模式;构建产业体系,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化政策引导,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发展乡村旅游,建立乡村旅游综合体;整合特色资源,创新特色产品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SWOT分析 发展路径 肇庆市
下载PDF
一类定理及证明的统一与应用
6
作者 邵亚明 邹小丹 《中学数学月刊》 2016年第3期57-58,共2页
文[1]给出了有关圆锥曲线的八个定理.这八个定理归纳出了圆锥曲线的一个统一性质,故猜想它们也应该有统一的表示形式,笔者通过钻研后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出以下定理.
关键词 曲线中点 焦半径 离心率 已知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 方法来源 极坐标系 点坐标 极坐标方程 可证
下载PDF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空间正义的主体博弈与协商--广州石屋新村案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蔡晓梅 邹小丹 +1 位作者 刘美新 何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5-895,共11页
以广州石屋新村为案例地,通过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收集文本材料等方式获取素材,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维度与过程。研究发现:①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分配... 以广州石屋新村为案例地,通过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收集文本材料等方式获取素材,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维度与过程。研究发现:①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分配正义、居住正义、边界正义和信仰正义4个维度,贯穿4个维度的核心和焦点是权力正义。②4个维度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前2个维度呼应了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部分观点,后2个维度是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③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杂糅了政府、企业、村民各自的诉求,导致不同主体展演了多元复杂动态的空间正义博弈与协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乡村 空间正义 主体博弈 权力协商 扎根理论
下载PDF
经济运行存在五大问题 专家提出六项解困建议
8
作者 邹小丹 《兰州科技情报》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2002年 中国 经济运行 发展趋势 农村居民收入 城镇失业率
下载PDF
民企将是新生力量
9
作者 邹小丹 《当代地方科技》 1998年第9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经济 企业发展 新生力量
下载PDF
文化经济地理视角下城市地方营造的过程与机制——“东莞茶仓”案例
10
作者 邹小丹 蔡晓梅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2,共12页
近年来,文化经济成为城市再造的重要手段,重塑着城市转型与发展的后工业路径。论文以“东莞茶仓”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经济地理视角解读城市地方营造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东莞茶仓”的地方营造经历了民间流行的茶品饮风气、政府... 近年来,文化经济成为城市再造的重要手段,重塑着城市转型与发展的后工业路径。论文以“东莞茶仓”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经济地理视角解读城市地方营造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东莞茶仓”的地方营造经历了民间流行的茶品饮风气、政府缺位的茶文化乱象、资本赋予的茶经济价值、多主体建构的茶文化经济属性4个阶段的演变,在此过程中,“东莞茶仓”的物质环境、功能活动、符号意义相应发生了变化。②空间维度的地域逻辑、时间维度的价值逻辑、主体维度的意义逻辑共同建构了“东莞茶仓”地方营造的机制。三个维度彼此交织,相互影响,茶仓在依托这三个维度时其文化经济属性更为凸显。③“东莞茶仓”地方营造的本质是从文化走向文化经济的过程,茶的文化经济属性与地方营造的意义与价值相互建构,发展文化经济的过程就是城市地方营造的过程。论文将具体的个案放在更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以小见大,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来透视城市的转型发展。理论上创新性地剖析了文化经济地理学对于城市地方营造的解释力,实践上能够为其他工业型和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时期的地方营造提供实践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地理 地方营造 东莞
原文传递
漩涡式流动:新型城乡两栖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晓梅 邹小丹 +1 位作者 张丹宁 吴泳琪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新流动范式背景下,超越诸多边界的流动性活动不断涌现,“城乡两栖”式的人口流动尤为凸显。基于此,文章以新型城乡两栖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流动性视角来探讨该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新型城乡两... 新流动范式背景下,超越诸多边界的流动性活动不断涌现,“城乡两栖”式的人口流动尤为凸显。基于此,文章以新型城乡两栖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流动性视角来探讨该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新型城乡两栖群体正在经历城市与乡村、流动与居住、生计与生活、内我与外我、扎根与离开的矛盾,同时分别采取了伺机而动的选择、消费的另类生产、避让但不逃离、印象管理与营建、永远在路上的战术。其中前四个战术是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核心观点,“永远在路上”是基于新型城乡两栖群体的特殊性而进行的理论创新。②新型城乡两栖群体在五个维度的矛盾共同构成了“漩涡式流动”的过程,该漩涡不仅是物质和关系层面的,也是意义层面的漩涡。③流动性视角下新型城乡两栖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是城乡两栖与城乡复杂性、动态性关联过程中建构的,外部结构性动力、主体内驱力和群体性力量共同构成了“漩涡式流动”的机制。本研究通过提出“漩涡式流动”的机制来打开新型城乡两栖群体流动的黑箱,丰富了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有利于重新审视和反思城乡关系,为构建跨地方的城乡治理体系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日常生活实践 城乡两栖群体 城乡关系 广州
原文传递
你真的不满意拥挤的目的地吗?——基于39项研究的元分析
12
作者 胡志聪 邹小丹 蔡晓梅 《中国生态旅游》 CSCD 2023年第4期541-554,共14页
目的地拥挤的现实问题由来已久,学界长期关注游客拥挤感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然而,关于游客拥挤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甚至出现相反的观点。因此,本研究对39项独立研究样本进行元分析,探讨游客拥挤感知及其维... 目的地拥挤的现实问题由来已久,学界长期关注游客拥挤感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然而,关于游客拥挤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甚至出现相反的观点。因此,本研究对39项独立研究样本进行元分析,探讨游客拥挤感知及其维度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关注影响二者关系的潜在因素。结果表明:(1)游客拥挤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作用,空间拥挤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作用,人潮拥挤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但游客拥挤感知、空间拥挤感知、人潮拥挤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关系的相关性不强;(2)游客年龄和测量工具对游客拥挤感知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3)游客性别与样本数量不能显著影响游客拥挤感知与满意度的关系。研究采用元分析验证了游客拥挤感知及其维度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并揭示了影响游客拥挤感知向游客满意度转化的因素,为目的地制定拥挤管理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 拥挤感知 满意度 拥挤管理 旅游目的地 元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OBE理念递进式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平红 祝军权 +2 位作者 周晶 邹小丹 郁素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21-24,共4页
课堂改革是新时代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探索了基于OBE理念递进式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递进式任务单的设计,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融入... 课堂改革是新时代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探索了基于OBE理念递进式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递进式任务单的设计,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融入任务单中,线上线下灵活实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受限问题,适用性强。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质量 OBE 递进式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对两个概率问题的探讨
14
作者 邹小丹 邵亚明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8年第Z2期83-84,共2页
在《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8年第1-2期刊登了朱绍志的《概率是32,还是12?》(以下简称文1)与马俊芳的《对一道中考概率题的质疑》(以下简称文2).笔者认真阅读后对两文中的一些看法与观点有不同理解,借此与朱、马两位老师商榷。
关键词 概率问题 概率题 修改方案 模拟实验 中小学数学 树状图 粽子 红枣 初中生 老师
原文传递
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启示
15
作者 邹小丹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08年第Z1期63-63,共1页
众所周知,著名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达数百种,在这几百种证明方法中最简洁、最直观的应属"面积法".古人就利用"弦图"(如图1)等直观的图形。
关键词 勾股定理 证明方法 面积法 直观 简洁 图形 数学问题 弦图 恒等式 启示
原文传递
例谈几何法在解图形类应用题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邵亚明 邹小丹 《中学生数学》 2020年第17期23-24,共2页
解应用题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体验,能充分反映出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巧妙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和几何定义解题进行阐述,给同学们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方向,力求拓展思维,提高解决应用题的信心与能力和数... 解应用题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体验,能充分反映出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巧妙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和几何定义解题进行阐述,给同学们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方向,力求拓展思维,提高解决应用题的信心与能力和数学欣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思维 巧妙利用 数学欣赏 解应用题 几何性质 几何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接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