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叶黄酮不同热加工方式稳定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小琳 吕兆林 +2 位作者 王媛媛 武健 任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以阐明竹叶黄酮不同受热方式的稳定性为目的,选用黄甜竹、毛竹、绿竹、苦竹竹叶为实验材料,研究4个种的竹叶黄酮在微波、焙烤、蒸制3种常见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竹叶黄酮经不同热加工处理后其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蒸... 以阐明竹叶黄酮不同受热方式的稳定性为目的,选用黄甜竹、毛竹、绿竹、苦竹竹叶为实验材料,研究4个种的竹叶黄酮在微波、焙烤、蒸制3种常见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竹叶黄酮经不同热加工处理后其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蒸制对竹叶黄酮的影响最大,损失率在34.25%~71.27%之间;焙烤前后,黄甜竹竹叶黄酮损失率达到68.60%,其他3个种的竹叶黄酮损失率在15.80%~33.06%之间;微波造成的黄酮损失率均在30.0%以下。竹叶黄酮在热加工中的稳定性与黄酮化合物种类及含量有紧密联系,为解析黄酮损失的原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ESI-Q-TOF-MS/MS)对4个种竹叶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碳双苷黄酮化合物不耐受微波和焙烤处理,单碳苷黄酮化合物更加耐受焙烤和蒸制处理,氧苷黄酮化合物较耐受微波处理,而双碳苷黄酮化合物在微波条件下稳定性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热加工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金银花精油组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亚 吕兆林 +2 位作者 邹小琳 任璇 胡建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81,共10页
研究同一产地3个不同品种金银花精油的成分,并探索其化合物组成的异同。本实验以3种典型的忍冬科金银花(菰腺忍冬、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提取率较高的精油提取装置提取其中的精油,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组分... 研究同一产地3个不同品种金银花精油的成分,并探索其化合物组成的异同。本实验以3种典型的忍冬科金银花(菰腺忍冬、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提取率较高的精油提取装置提取其中的精油,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组分分析。3个不同品种的金银花共检出125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NIST11标准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118种化合物结构。灰毡毛忍冬精油组成以烃类、酯类、醇类为主,其中所占比重最大为醇类,高达71.17%(C10的醇类相对含量为68.93%);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为C5~C10(27种),占78.28%。菰腺忍冬精油以烃类、醇类为主,其中所占的比重最高为醇类,高达86.3%(C10的醇类相对含量为78.66%);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为C5~C10(22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4.84%;并且没有羧酸类化合物。黄褐毛忍冬精油以酮类、酯类、醇类、醛类为主,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的为酯类,高达57.92%(C16~C20的酯类的相对含量为55.61%);种类最多为C5~C10(41种),相对百分含量为34.28%;但是C16~C20的含量最大,为59.33%(种类为15种)。研究表明:金银花种类不同,其精油组成成分在化合物种类、个数及相对含量方面差异很大,通过此次分析为金银花类别的鉴定及其精油的药用价值和香味来源的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组分对比
下载PDF
竹叶精油组分构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媛媛 任璇 +2 位作者 邹小琳 刘亚 吕兆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008-2013,共6页
目的研究竹叶精油的化学组分构成,并考察其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食品常见腐败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作为供试菌,采用平板打孔法对竹叶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竹叶精油的... 目的研究竹叶精油的化学组分构成,并考察其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食品常见腐败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作为供试菌,采用平板打孔法对竹叶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竹叶精油的组分构成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竹叶精油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36%,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9.35%)、植物醇(10.54%)和二十五烷(9.89%)等。竹叶精油对4种供试菌株均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大肠杆菌是最敏感的,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56 mg/mL。结论本研究可为竹叶精油在食品工业中的深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精油 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根际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的分离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坚 丁琴 +3 位作者 王敏 邹小琳 邹华文 高俊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7,共6页
从不同来源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能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生长的细菌4株,经测定均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菌株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首先进行了种子根长试验,利用菌株菌悬液处理玉米和番茄种子,结果表... 从不同来源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能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生长的细菌4株,经测定均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菌株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首先进行了种子根长试验,利用菌株菌悬液处理玉米和番茄种子,结果表明,经过细菌1101、2101、4201和GXGD002处理,种子的生根长度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长,玉米种子根长相对伸长率依次为78.73%、61.72%、47.37%、47.08%;番茄种子根长相对伸长率依次为61.19%、55.84%、54.34%、51.19%。其次进行了番茄穴盘栽培试验,分别在播种后40 d和55 d收苗,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根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菌株4201和GXGD002具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其处理组植株在株高、根长、根系活力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脱氨酶活性 细菌分离 植物促生作用
下载PDF
苜蓿根瘤菌17560细胞膜膜脂组成分析及DGTS合成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华伟 马晓彤 +4 位作者 王旭明 李秀爱 邹小琳 孙建光 高俊莲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8-1017,共10页
【目的】分析一株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苜蓿根瘤菌在低磷胁迫及正常磷含量条件下细胞膜脂的组成,并从该菌中克隆和鉴定细胞膜无磷脂二酰基甘油三甲基高丝氨酸(DGTS)合成基因。【方法】分别在不同磷含量的Sherwood基本培养基中进行根瘤菌培养... 【目的】分析一株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苜蓿根瘤菌在低磷胁迫及正常磷含量条件下细胞膜脂的组成,并从该菌中克隆和鉴定细胞膜无磷脂二酰基甘油三甲基高丝氨酸(DGTS)合成基因。【方法】分别在不同磷含量的Sherwood基本培养基中进行根瘤菌培养,采用Bligh-Dyer方法提取细胞膜脂,以文献报道Sinorhizobium meliloti(苜蓿中华根瘤菌)菌株1021的脂类图谱和磷脂PE、PG、PC标准品作为参照,利用薄层层析方法分析不同磷含量条件下培养菌株的细胞膜脂组成。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DGTS合成基因btaA和btaB序列设计引物,以产DGTS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btaA和btaB同源基因,并在E.coil BL21(DE3)表达。同时检测表达菌株是否合成细胞膜无磷脂DGTS以验证基因功能。对菌株17560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苜蓿根瘤菌17560与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8%,但其细胞膜脂组成明显不同于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膜脂组成。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该菌株的细胞膜脂主要由OL和DGTS等无磷脂组成,但OL的组成明显不同,该菌株含有3种不同类型的鸟氨酸脂(OLs),而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只含有一种类型的鸟氨酸脂(OL)。在正常磷含量条件下,该菌株的细胞膜脂主要由PE和一种未知的含氨基磷脂组成,PG与PC的含量均较少,而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细胞膜脂主要由PE、PG与PC组成。通过PCR扩增从产DGTS菌株17560中获得1 913 bpDNA片段,经序列分析发现其中有两个ORF与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btaA和bta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为99%。将该DNA片段克隆于pET-30a(+)得到重组质粒pLH01,转化宿主菌获得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pLH01,经IPTG诱导后产生相对分子量约为45 kD和25 kD的蛋白。薄层层析验证重组菌细胞膜脂组成,结果表明,表达菌株E.coliBL21(DE3).pLH01可以在IPTG诱导后合成无磷脂DGTS,而转入空载体pET-30a(+)的阴性对照菌株E.coli BL21(DE3).pET-30a(+)则不能合成。【结论】系统发育地位相同的苜蓿根瘤菌株的细胞膜脂组成明显不同;苜蓿根瘤菌的细胞膜组成随培养基中的磷含量不同而变化,低磷胁迫条件下其细胞膜脂主要由OL和DGTS等无磷脂组成;在Sinorhizobium膜脂中首次发现一种未知的氨基磷脂及3种不同类型的鸟氨酸脂(OLs);从菌株17560中克隆获得2个DGTS合成基因btaA和btaB,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证实了所表达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瘤菌 细胞膜无磷脂 DGTS 薄层层析 btaA和btaB基因克隆与表达
原文传递
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教学探讨
6
作者 邹小琳 《高考》 2013年第4X期51-51,共1页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倡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对话教学主张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平等对话,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对话教学这一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用历史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倡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对话教学主张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平等对话,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对话教学这一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用历史思维思考、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对话教学 学生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