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运用问题——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建军 熊素娟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熊素娟副教授(以下简称"熊"):文学伦理学是近些年来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一些学者动不动就是文学伦理学,似乎任何文学都可以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伦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似乎没有了文学伦理学理论,就不能... 熊素娟副教授(以下简称"熊"):文学伦理学是近些年来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一些学者动不动就是文学伦理学,似乎任何文学都可以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伦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似乎没有了文学伦理学理论,就不能与不可研究文学了。不知您是如何认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出现及其价值的?"伦理选择"作为文学伦理学的核心术语之一,它的本义与延伸义是什么?不知您对此有什么样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聂珍钊 伦理学理论 文学传播 伦理选择 女权主义思想 伦理冲突 文学作品 论文写作
下载PDF
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文学史视野及其他——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建军 卢建飞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前常务副主编,《中国诗歌》副主编。在本次的访谈中,邹建军教授认为任何文学研究都需要文学史视野与学术史视野,文学史视野是将研究对象置于中外文学史中来评估其文学价值与历史地...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前常务副主编,《中国诗歌》副主编。在本次的访谈中,邹建军教授认为任何文学研究都需要文学史视野与学术史视野,文学史视野是将研究对象置于中外文学史中来评估其文学价值与历史地位,学术史视野则是指在学术发展中衡量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回答问题的需要来展开论文写作,理清写作逻辑与文章结构,尽可能呈现新的材料,并以材料和作品来支撑论点,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加以表达。文学研究不能仅限于文本分析,还要着眼于宏观的概括和理论的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文学史视野 学术史视野 论文写作
下载PDF
文学研究与文学论文写作——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3
作者 李羚瑞 邹建军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其目标都是寻求真知与得到真理。然而,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应当如何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文学... 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其目标都是寻求真知与得到真理。然而,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应当如何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文学论文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与特别的讲究?语言文学各专业的学位论文究竟有什么不同的规范?本文对以上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做出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论文写作 形式规范
下载PDF
地理叙事的美学意义——论苏炜作品的浪漫美学与生态美学构建
4
作者 邹建军 王冠含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美国华文作家苏炜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地理叙事特征并体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可贵理念。其长篇小说通过构建奇异的地理空间结构,塑造奇幻人物形象,借助地理意象和景观的象征与神话修辞,展现出浪漫主义美学风格。《小鸟依人》... 美国华文作家苏炜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地理叙事特征并体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可贵理念。其长篇小说通过构建奇异的地理空间结构,塑造奇幻人物形象,借助地理意象和景观的象征与神话修辞,展现出浪漫主义美学风格。《小鸟依人》《独自面对》等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因植根于浪漫主义美学中对自然地理的敬畏之情,进一步发展出鲜明的生态美学风格。地理叙事在构建这两种美学风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作家提供了创作方法,更为批评者提供了解读浪漫主义和生态主义作品的理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炜 地理叙事 浪漫美学 生态美学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的评价失误及其内在原因
5
作者 邹茜 邹建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0,共7页
作为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与开拓者,郭沫若在早期的诗论中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有过诸多公允的评价,对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早期在评价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时候,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评... 作为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与开拓者,郭沫若在早期的诗论中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有过诸多公允的评价,对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早期在评价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时候,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存在五个方面的失误,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揭示与分析,并探讨了这些失误出现的内在原因以及一些重要的外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早期诗论 外国诗人与诗作 评价失误 内在原因
下载PDF
以非诗人的身份与诗人对话——学院诗人陈建军及其诗论
6
作者 邹建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1-45,116,共6页
中国新诗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现代诗歌的技巧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延续?本文通过对陈建军诗作艺术技巧的论述来回答这个问题。陈建军诗歌最大的技巧就是出人意料的逆向思维,尽可能地形成并呈现全新的意象,并在以非诗人的身份与诗人对话... 中国新诗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现代诗歌的技巧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延续?本文通过对陈建军诗作艺术技巧的论述来回答这个问题。陈建军诗歌最大的技巧就是出人意料的逆向思维,尽可能地形成并呈现全新的意象,并在以非诗人的身份与诗人对话而形成的对话结构,对当代诗人的批判性视角方面形成了少有的优势,让读者总是刮目相看。一个诗人的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要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就会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诗人身份 当代诗歌 艺术技巧 逆向思维
下载PDF
老年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免疫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效果
7
作者 黎希 刘丽君 +2 位作者 郭美华 邹建军 胡秋桂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免疫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合并COPD的314例老年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55例)和预后...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免疫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合并COPD的314例老年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55例)和预后不良组(1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免疫状态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 预后不良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比例及γ干扰素、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A、IgG、IgM水平降低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低(Kappa<0.40)。结论 血清IgA、IgG、IgM与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预后有关系,临床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状态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逻辑理路与现实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笔谈
8
作者 徐奉臻 胡兵 +3 位作者 邓宏兵 邹建军 陈廷湘 刘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并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并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办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由成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学术期刊中心主办,《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等院校专家,组织召开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研讨会。会议研讨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特点及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功能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度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学报编辑部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以专题形式编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内涵 逻辑理路 现实价值
下载PDF
邹建军——满怀激情绘五环
9
作者 邹建军 《集邮博览》 2008年第8期24-25,共2页
邹建军湖南长沙人著名邮票设计家,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6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1962年被保送中央美术学院。1973年开始邮票设计工作。先后设计《宫灯》《从小爱科学》《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等20多套邮票。
关键词 花样滑冰运动员 体育邮票 冬季奥运会 齐齐哈尔市 建军 国家体委 设计工作 国际奥委会 比赛 湖南长沙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与比较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评《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第五卷:比较故事学》的研究路径
10
作者 邹建军 《学术评论》 2023年第2期45-51,共7页
比较故事学是中国学者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一门文学研究新学科,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刘守华教授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做出很大努力和重要贡献,不只是《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第五卷:比较故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故事学是中国学者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一门文学研究新学科,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刘守华教授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做出很大努力和重要贡献,不只是《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第五卷:比较故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比较故事学》),还包括他的《中国民间故事史》《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故事学纲要》等著作,均是这方面研究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故事学 中国民间文学 刘守华 中国民间故事 佛经故事 比较文学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路径
下载PDF
作家书信中文化信息系统的区分及其意义——关于古远清编注《当代作家书简》中的“海外卷”
11
作者 邹建军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45-153,共9页
在《当代作家书简》“海外卷”中收录了自1988—2018年前后30年时间里,海外各国、各地区的作家和学者们写给古远清的55通信札,其中隐藏着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本文从书信的称呼、书信的落款、书信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对这些书信进行了全... 在《当代作家书简》“海外卷”中收录了自1988—2018年前后30年时间里,海外各国、各地区的作家和学者们写给古远清的55通信札,其中隐藏着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本文从书信的称呼、书信的落款、书信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对这些书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这些书信在思想、文化、伦理、礼仪与文献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并探讨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远清 《当代作家书简》 “海外卷” 文化信息 伦理意义 文学史价值
下载PDF
古远清文学研究的开拓性、实现路径及其动因
12
作者 邹建军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大家,古远清以台湾文学为中心的文学研究,几乎每一项成果都具有相当大的超越性,他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许多课题研究,大都是凭自己的兴趣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他的许多论著和论文都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在学术... 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大家,古远清以台湾文学为中心的文学研究,几乎每一项成果都具有相当大的超越性,他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许多课题研究,大都是凭自己的兴趣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他的许多论著和论文都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在学术界和文学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他是如何走出了自己一生的文学研究之路?他的文学研究是如何形成现有的形态?他是如何建构并实现这种全面开拓性的局面呢?他从事六十五年文学研究背后的动力与机制又是什么呢?本文主要讨论这样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古远清 台湾文学 实现路径 开拓性 超越性 文学界
下载PDF
《罗斯莫庄》中的伦理选择与秩序重构
13
作者 邹建军 甘小盼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罗斯莫庄》是易卜生在后期创作的一部象征剧,着重讲述了围绕着罗斯莫庄展开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多条伦理线,通过人物的伦理选择呈现了人格和伦理秩序的建构过程。在人物伦理身份与伦理关系的重构过程中,彰显出作者对完整人性之回... 《罗斯莫庄》是易卜生在后期创作的一部象征剧,着重讲述了围绕着罗斯莫庄展开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多条伦理线,通过人物的伦理选择呈现了人格和伦理秩序的建构过程。在人物伦理身份与伦理关系的重构过程中,彰显出作者对完整人性之回归与民主自由秩序之建构的努力,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伦理情怀,凸显了伦理文学所具有的道德教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莫庄》 自我构建 伦理选择 伦理秩序
下载PDF
“变动中的陌生”:《四川在上》中的话语建构与问题
14
作者 邹建军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当代诗人龚学敏所著《四川在上》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诗集,这种探索性不仅体现在表现对象上的新奇性,也体现在话语建构上的实验性。诗人在视角、形象、意象、语言和自我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在诗歌话语与形式上是有重要经营的。“变动中的... 当代诗人龚学敏所著《四川在上》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诗集,这种探索性不仅体现在表现对象上的新奇性,也体现在话语建构上的实验性。诗人在视角、形象、意象、语言和自我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在诗歌话语与形式上是有重要经营的。“变动中的陌生”正是他在诗歌话语建构中的重要美学追求,同时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给后世诗人留下的艺术启迪。中国新诗的话语形式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一直都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但始终未建立起一种深具现代性的话语系统。龚学敏的努力,成为中国新诗话语建构历史上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学敏诗歌 《四川在上》 话语建构 “变动中的陌生”
下载PDF
当代旧体诗词的新境何出
15
作者 邹建军 《新传奇》 2023年第7期0004-0008,共5页
在中国写旧体诗词的人,也许并不比写自由体新诗的人少,但当代中国的旧体诗词为什么没有进入文学史呢?没有得到学术界和批评界的认可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为什么没有得到承认,则是因为许多的旧体诗词只是沿袭旧体而少有突破。当代... 在中国写旧体诗词的人,也许并不比写自由体新诗的人少,但当代中国的旧体诗词为什么没有进入文学史呢?没有得到学术界和批评界的认可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为什么没有得到承认,则是因为许多的旧体诗词只是沿袭旧体而少有突破。当代旧体诗人只有在题材、感知、自我、意象、语言和体式上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让旧体诗词创作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时代诗歌”的阶段,不然的话还是只能是原地踏步,而不会大的起色和重要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旧体诗词 六个突破 新的创造 新时代诗歌
下载PDF
《诗从哪里来》的美学追求——评余仲廉诗
16
作者 邹建军 《新传奇》 2023年第1期0013-0015,共3页
诗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似乎还没有人准确、科学地回答过这个问题。诗人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和自己的理解,认为诗来自于天地之间,来自于古今之间,来自于中外之间,来自于中国本有的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之间。诗人认为诗歌体现了天... 诗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似乎还没有人准确、科学地回答过这个问题。诗人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和自己的理解,认为诗来自于天地之间,来自于古今之间,来自于中外之间,来自于中国本有的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之间。诗人认为诗歌体现了天地之灵气与古今之正气,以屈原、李白、杜甫和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国诗学传统和中国诗歌的美学精神。从诗人余仲廉的诗作中,我们明确地感到了中国诗歌的光芒,发现了诗之所以存在的根本,这就是诗人与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国家、自我的民族相统一,当然是从诗人的个体生命出发,而不是从空洞的概念和高深的理论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情 诗意 诗学
下载PDF
时代性诗歌意象系统的建构及其途径——以杨克诗作为个案
17
作者 邹茜 邹建军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181,共5页
对时代性的建构一直是中国诗歌创作与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每个诗人都不可能脱离他所生活的时代,只不过诗人对时代性现象或时代性主题的反映有不同的选择与塑造。然而,无论诗人在作品中有什么样的表现,诗歌作品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对时代性的建构一直是中国诗歌创作与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每个诗人都不可能脱离他所生活的时代,只不过诗人对时代性现象或时代性主题的反映有不同的选择与塑造。然而,无论诗人在作品中有什么样的表现,诗歌作品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代中国诗人及其创作也同样如此,没有哪个诗人可以独立于时代之外。时代性的内容与形式始终与诗人同行共在。从世界诗歌历史来看,正是特定时空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诗歌意象 内容与形式 创作与研究 世界诗歌 特定时空 不可忽视 时代性
下载PDF
跨/超声速间隙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18
作者 李磊 邹建军 王成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120-7128,共9页
随着涡轮性能不断提升,叶片顶部与机匣间隙两侧压差不断提高。在此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产生跨/超声速间隙流动,造成流体做工的能量损失,并且对涡轮叶片顶部产生严重加热与烧蚀。针对不同间隙构型及冷却射流对间隙流场及换热的影响进行研究... 随着涡轮性能不断提升,叶片顶部与机匣间隙两侧压差不断提高。在此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产生跨/超声速间隙流动,造成流体做工的能量损失,并且对涡轮叶片顶部产生严重加热与烧蚀。针对不同间隙构型及冷却射流对间隙流场及换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平顶构型的跨/超声速间隙流动中,下壁面热流在距分离泡尾部再附点后约0.5 mm处达到最大,间隙内激波边界层干扰为典型的层流入流边界层干扰。间隙采用压力侧凹腔构型能有效降低下壁面热流,使得热流峰值相比平顶构型降低23.3%;间隙前缘的小钝化半径对热流影响较小,但会造成较大泄漏增量,这说明叶片在高温工况下自然钝化并不能有效降低热流。随着前缘钝化半径逐渐增加,存在临界半径使得分离泡恰好消失,整体热流峰值骤降。考虑叶顶射流主动冷却作用,分离泡内射流对流场的影响取决于射流压力的大小,存在合理范围使得冷却流体在分离泡后部产生较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对前部热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超声速间隙流动 激波边界层干扰 间隙构型 前缘钝化 冷却射流
下载PDF
硕桦优树选择及不同种源、家系苗期评价
19
作者 陈士刚 邹建军 +3 位作者 山昌林 李秀红 芦静 王岗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5,23,共6页
采用小样地评选法进行硕桦优树选择,在5个种源地共选择优树150株。各种源地优树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高于样地平均值32.39%~38.13%和5.13%~21.85%。分析了5个种源1年生秋播苗和春播苗的生长差异,秋播苗均好于春播苗,各种源间高生... 采用小样地评选法进行硕桦优树选择,在5个种源地共选择优树150株。各种源地优树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高于样地平均值32.39%~38.13%和5.13%~21.85%。分析了5个种源1年生秋播苗和春播苗的生长差异,秋播苗均好于春播苗,各种源间高生长差异显著。对1年生和2年生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方差分析表明,各种源(家系)苗高、地径生长量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种源进行分析,白河种源最优,其次为靖宇种源和汪清种源,敦化种源和临江种源较差,白河种源平均苗高超过所有种源苗高平均值8.15%,平均地径超过所有种源地径平均值5.34%;以家系进行分析,BH-1、BH-2、BH-3、BH-4、BH-5、BH-6、BH-7、JY-1、JY-3、WQ-1和WQ-2这11个家系的苗木长势较好,是硕桦优良家系的重点选择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桦 优树选择 种源试验 苗期观测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对比直接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希丁 周峰 +3 位作者 荆莉 徐梦怡 邹建军 揭琼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4-471,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对比直接支架取栓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机械取栓的AIS患者。根据患者取栓前是否行阿替普酶桥接治疗,分为直接取栓组和...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对比直接支架取栓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机械取栓的AIS患者。根据患者取栓前是否行阿替普酶桥接治疗,分为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价两组血管再通率,采用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方式的短期疗效(短期症状改善),采用出院后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长期疗效(良好预后)。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经济性评价采用成本效果法,若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选用最小成本法,并采用非参数Bootstrap法进行概率敏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增量成本效果平面散点图和结合不同的支付意愿阈值绘制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CEAC)。结果共4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直接取栓组251例,桥接治疗组166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成功再通率分别为87.6%(220/251)、86.7%(144/166),短期症状改善率分别为54.6%(137/251)、56.0%(93/166),良好预后率分别为41.0%(103/251)、48.2%(80/166),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8%(22/251)、10.8%(18/16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济性方面,直接取栓组总成本中位数为98697.99元,桥接治疗组总成本中位数为102578.93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济性相当。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从CEAC可获知当支付意愿阈值低于19200元,直接取栓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高于桥接治疗组,当支付意愿阈值高于19200元时,桥接治疗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高于直接取栓组。结论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的经济性相当,但是随着支付意愿阈值的增加,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各自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直接取栓 桥接治疗 疗效 经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