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减负政策的效果与思考
1
作者 李笑嫣 于浩 邹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目的 评估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16年11月—2022年10月接受医院CME 2 087名人员相关资料,应用资料分析方法分析相关CME情况。结果 国... 目的 评估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16年11月—2022年10月接受医院CME 2 087名人员相关资料,应用资料分析方法分析相关CME情况。结果 国家级/市级项目方面,实施时间对CME得分有负面影响(P <0.001),职称对CME得分的影响不显著(P=0.641),专业对CME得分有正向影响(P <0.001);区级项目方面,实施时间、职称、专业对CME得分均有负面影响(均P <0.001);线上学分回归结果显示,实施时间为正面影响(P <0.001),职称和专业对得分影响不显著(P=0.889、0.058)。结论 减负政策对CME得分有正面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以支持医务人员的学习。CME已经进入继续职业发展阶段,应重视自主学习,了解医务人员教育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扩展线上教育,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减负政策 医疗体系 服务质量 职称 工作环境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原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0
2
作者 邹彤 王志蕾 +3 位作者 佟佳宾 李梅 吴素娟 杨杰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随访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观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分析和探讨电极导线脱位的原因。方法总结106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7例为VVI/VVIR起搏器,其余15例为DDD/DDDR起搏器。结果共24根电极导线脱位,其... 目的随访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观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分析和探讨电极导线脱位的原因。方法总结106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7例为VVI/VVIR起搏器,其余15例为DDD/DDDR起搏器。结果共24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15例电极导线明显移位,9例电极导线微脱位,11根为心室电极导线,13根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电极导线中23根为双极电极导线,1根为单极电极导线。脱位后3例发生晕厥,3例有黑矇症状。结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心室电极导线,大多数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周内。双极电极导线在临床应用增多后引起的起搏电极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老年人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此外,电极导线脱位与术者置入经验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脱位 电极
下载PDF
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的遗传算法 被引量:33
3
作者 邹彤 李宁 +1 位作者 孙德宝 李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82-83,共2页
给出了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MDVRP)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客户的编码表示方式,可以表示出各车场出动的车辆及路径,能够有效地实现MDVRP的优化,并用计算实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多车场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次微分进行激光稳频的思路
4
作者 张一 邹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7期41-44,共4页
为提高碘稳频激光器稳频方法的可靠性,并研究一次微分在稳频激光中的应用效果。采用仿真的形式对碘稳频激光器输出信号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各类微分信号的控制特性,研究可以参与控制的微分信号。通过公式推导出一次微分信号存在偏移情况... 为提高碘稳频激光器稳频方法的可靠性,并研究一次微分在稳频激光中的应用效果。采用仿真的形式对碘稳频激光器输出信号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各类微分信号的控制特性,研究可以参与控制的微分信号。通过公式推导出一次微分信号存在偏移情况。通过仿真对一次微分信号与三次微分信号的稳频特性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一次微分信号远大于三次微分信号,但一次微分信号存在偏移,提出一种利用一次微分信号进行稳频控制的方法,克服背景信号多普勒效应引入的频率偏移;仿真计算表明,相比三次微分稳频方法,该文方法的控制范围更大、稳频精度更高。说明采用一次微分信号控制的稳频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稳频特性。并可以尝试使用单片机对稳频系统进行数字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稳频激光 激光稳频 稳频技术 一次微分 HE-NE激光
下载PDF
维生素E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彤 刘楠 +3 位作者 李树德 苏永春 满勇 陆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 目的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ROS水平升高;尽管半胱氨酸诱导VSM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对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影响。(2)过氧化氢酶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VSMC内ROS升高,而对VSMC增殖无影响。(3)α-生育酚、β-生育酚均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N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只有α-生育酚显著抑制VSMC增殖。结论ROS升高不是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而与它的抗氧化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维生素E 活性氧物质
下载PDF
带阴性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邹彤 李宁 +1 位作者 孙德宝 岑翼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90,共4页
针对PSO在计算后期多样性不足、易发生优化停滞的现象,引入免疫系统中的阴性选择概念,定义了新的计算亲和力的方法,提出了带阴性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对其进行了计算复杂性分析.改进算法能在检测到粒子群收敛至局部解后,更新群体中... 针对PSO在计算后期多样性不足、易发生优化停滞的现象,引入免疫系统中的阴性选择概念,定义了新的计算亲和力的方法,提出了带阴性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对其进行了计算复杂性分析.改进算法能在检测到粒子群收敛至局部解后,更新群体中的部分粒子,并使新粒子在解空间上远离局部解,提高了粒子的多样性.试验证明,改进算法的优化性能优于PSO和局部PSO.对改进算法的计算成本及参数选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阴性选择 免疫系统
下载PDF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邹彤 佟佳宾 +8 位作者 施海峰 陈浩 刘俊鹏 张倩 王志蕾 金鑫 吴素娟 曲祎玫 杨杰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北京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连续收治的CRT新植入患者共4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13例)和双极导线组(27例)。比较两...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北京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连续收治的CRT新植入患者共4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13例)和双极导线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心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心室导线置入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左心室导线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四极导线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8.2±4.1)%比(33.3±5.0)%,P=0.026]、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4±0.4)级比(2.8±0.6)级,P=0.037]、CRT有反应率[11例(84.6%)比18例(66.7%),P=0.017]和心功能改善≥1级[10例(76.9%)比18例(66.7%),P=0.019]均优于双极导线组。此外,对于QRS波时限的缩短[(141.7±14.0)ms比(154.4±15.3)ms,P=0.006],四极导线组优势更为显著;而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极导线组在围术期对于膈神经刺激和阈值的管理优于双极导线组。结论短期随访提示左心室四极导线在血流动力学改善、CRT有反应率和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双极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NYHA心功能分级
下载PDF
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9
8
作者 邹彤 王樵砚 +3 位作者 宣登峰 雷丽萍 陈改清 吴萍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6期740-742,共3页
探寻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科学地、准确地为不同学位类型、学位层次研究生的培养进行定位,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培养出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培养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舰艇武器布置问题的一种协同优化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邹彤 孙明 孙德宝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6,共5页
针对舰艇武器布置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和分类器系统的协同优化算法,以粒子群优化进行优化计算,用分类器系统消除约束.计算实例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实现优化计算,并能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
关键词 约束布局优化 粒子群优化 分类器系统
下载PDF
WinCC组态软件的编程技巧 被引量:36
10
作者 邹彤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4,共2页
以武汉石油化工厂余热电站的PLC监控系统为例介绍WinCC软件的组态编程技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组态软件 WINCC 编程技巧 PLC监控系统 PLC控制系统
下载PDF
起搏器更换时原心房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彤 王志蕾 +3 位作者 佟佳宾 李梅 吴素娟 杨杰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W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W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房电极38例,心室电极72例。至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植时间为97±16(63~158)个月,心房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88±12(63~125)个月。结果:首次埋置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分别为0.82±0.21V、0.58±0.27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为1.37±0.64V、1.06±0.54V(P〈0.01),分别是置入时的1.68倍和1.83倍。置入时心房电极阻抗为693.6±125.9(368.4~1022.1)Ω,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94.4±281.8Ω(P〉0.05),置入时心室电极阻抗为611.8±194.2Ω(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65.9±227.4(437~1346)Ω(P〉0.05)。更换前后心房电极P波与心室电极R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更换起搏器时,5例心室电极,4例心房电极因起搏阈值大于2.5V或阻抗小于30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结论:植入性右心室右心房电极使用7年以上时,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可以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起搏电极导线 起搏阈值 电极阻抗
下载PDF
心力衰竭新型器械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邹彤 杨杰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8期464-467,共4页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常见综合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日益增长。流行病学统计,美国人群的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5%~2.0%,约有450万患者[1];中国成人的心力衰竭患病率约为0.9%,估计约有585万患者[2]。心力衰...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常见综合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日益增长。流行病学统计,美国人群的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5%~2.0%,约有450万患者[1];中国成人的心力衰竭患病率约为0.9%,估计约有585万患者[2]。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与严重程度相关,中、重度心力衰竭的5年病死率分别约为3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的植入性器械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彤 杨杰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692-695,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或终末期表现,发生率高,预后差,5年死亡率高达50%,与恶性肿瘤相似[1]。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重塑的重要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或终末期表现,发生率高,预后差,5年死亡率高达50%,与恶性肿瘤相似[1]。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重塑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CHF是阻断过分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多点起搏 迷走神经
下载PDF
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彤 杨杰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终末常见的综合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心衰患病率日益增长。流行病学资料统计,美国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 ~ 2%,目前美国有心衰患者约450 万[1]。
关键词 心衰患者 心功能 临床试验 非药物治疗 LVEF Ⅰ类适应证 QRS 慢性心衰 SERCA CRT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新指南要点及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彤 杨杰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8期538-542,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或终末期表现,发生率高,预后差,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长期以来,对心力衰竭(HF)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然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NYHA心功能分级...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或终末期表现,发生率高,预后差,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长期以来,对心力衰竭(HF)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然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的症状改善作用有限,对长期生存率的改善更加不理想。约1/3 HF患者合并心室传导异常,表现为QRS波时限〉120 ms,提示可能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彤 宋怡 +2 位作者 吴伟 李树德 张彦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PCR。结果:①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CHOP基...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PCR。结果:①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CHOP基因表达升高。VEGF能显著地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但不影响CHOP表达;②VEGF诱导核糖体蛋白RPS3a表达升高;③瞬时转染RPS3a基因抑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④PI3K抑制剂wortmannin显著拮抗VEGF的作用,MEK抑制剂PD98059没有影响。结论:VEGF可通过PI3K信号途径上调RPS3a表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提示VEGF是一个潜在的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生长停滞 核糖体蛋白S3a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邹彤 杨杰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新的治疗手段如肺静脉消融等已经有所进展,但是对于很多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治疗仍然很重要。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包括:(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常用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2)允许心房颤动存在,通过减...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新的治疗手段如肺静脉消融等已经有所进展,但是对于很多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治疗仍然很重要。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包括:(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常用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2)允许心房颤动存在,通过减慢房室结传导控制心室率,常用Ⅱ类、Ⅳ类和洋地黄类药物。本文回顾了传统的治疗心房颤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对近年来关注较多的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模式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彤 王樵砚 吴萍 《医学教育探索》 2008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本文回顾了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模式改革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原有课程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课程学习模式改革的过程措施以及课程学习模式改革后取得的效果。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生课程学习模式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回顾了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模式改革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原有课程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课程学习模式改革的过程措施以及课程学习模式改革后取得的效果。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生课程学习模式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的一些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课程学习模式 改革实践
下载PDF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彤 吴萍 +2 位作者 王樵砚 陈改清 王晓民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6期514-516,共3页
文章从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规定和课程管理手段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历程,探讨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几个方面,为学校今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课程体系 改革与探索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彤 魏智民 +1 位作者 刘德平 何青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 (2498±1369U/L) ,明显高于对照组 (1757±1026U/L) (P<0.05)。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1.1 ,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 (1.7±0.9) ,(P<0.01)。观察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0%、16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4% ) (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15.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4.4% )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死率 CK峰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