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中枢5-羟色胺缺失小鼠orexin阳性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邹慧莉 赵广宇 +1 位作者 宿长军 李柱一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6,共5页
为探讨中枢5羟色胺(5-HT)的缺失对正常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EM sleep deprivation)情况下orexin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枢5-HT神经元缺失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Pet1-Cre/Lmx1b flox/flox CKO小鼠),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 为探讨中枢5羟色胺(5-HT)的缺失对正常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EM sleep deprivation)情况下orexin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枢5-HT神经元缺失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Pet1-Cre/Lmx1b flox/flox CKO小鼠),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小鼠快速眼动睡眠剥夺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野生型小鼠和中枢5-HT神经元缺失小鼠在正常睡眠状态及8 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免疫组化双标法观察orexin/c-fos双标神经元占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比例。结果显示:CKO小鼠睡眠剥夺前后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未见明显差别,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亦未见统计学差别;在正常睡眠状态下(对照组),CKO小鼠orexin/c-fos双标神经元的数量与野生型小鼠相当,但睡眠剥夺后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睡眠剥夺组。本研究结果提示,作为维持觉醒的重要神经递质5-HT的缺失可能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致使睡眠剥夺不能提高促发和维持觉醒的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 orexln 中枢5-HT缺失小鼠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伴舌痛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晓辉 雷革胜 +3 位作者 邹慧莉 杨伟毅 杨婷 宿长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9-339,369,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在临床较常见,伴有舌痛的OSAS较少见。现报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伴有舌痛的OSAS 1例如下。1病例患者,女,58岁,因"打鼾、夜间睡眠前舌痛5年"于2015年05月28日就诊我科。患者于5年前出现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在临床较常见,伴有舌痛的OSAS较少见。现报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伴有舌痛的OSAS 1例如下。1病例患者,女,58岁,因"打鼾、夜间睡眠前舌痛5年"于2015年05月28日就诊我科。患者于5年前出现夜间睡眠前舌痛,为舌体双侧呈针刺样痛,左右位置不定,时而伴嘴唇部疼痛,入睡后舌痛自行消失,晨醒后无舌痛,舌痛间断发生,时轻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痛症 CPAP 呼吸暂停 针刺样痛 左右位置 睡眠结构紊乱 醒觉时间 上气道塌陷 鼻咽镜检查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基于随机赋时Petri网的车辆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继亮 邹慧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48-250,共3页
针对普通道口的车辆交通系统,将各道口描述为资源库所,车辆到达(离开)道口的事件描述为发生时间间隔服从泊松分布的赋时变迁,从而建立了该系统的随机赋时Petri网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开发了VB仿真系统平台,仿真实验显示该系统能够模拟道路... 针对普通道口的车辆交通系统,将各道口描述为资源库所,车辆到达(离开)道口的事件描述为发生时间间隔服从泊松分布的赋时变迁,从而建立了该系统的随机赋时Petri网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开发了VB仿真系统平台,仿真实验显示该系统能够模拟道路口的车流动态过程,可以为交通调度算法提供了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赋时Petri网 交叉路口 车辆交通 仿真
下载PDF
甘丙肽系统在雌性焦虑抑郁样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艳 杨伟毅 +3 位作者 胡晓辉 邹慧莉 雷革胜 宿长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6-400,共5页
目的研究在雌性焦虑抑郁样行为小鼠海马中甘丙肽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所起的作用。方法制备甘丙肽及甘丙肽受体-1(galanin receptor subtybe 1,Gal R1)、受体-2(Gal R2)、受体-3(Gal R3)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甘丙肽及其受体Gal R1、Gal... 目的研究在雌性焦虑抑郁样行为小鼠海马中甘丙肽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所起的作用。方法制备甘丙肽及甘丙肽受体-1(galanin receptor subtybe 1,Gal R1)、受体-2(Gal R2)、受体-3(Gal R3)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甘丙肽及其受体Gal R1、Gal R2、Gal R3在雌性C57BL/6J小鼠海马中分布情况。另取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与对照组(15只),实验组给予慢性温和型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4周,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4周后分别行糖水偏好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旷场实验及悬尾实验以评估小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水平及工作记忆情况;行为实验后,每组8只小鼠提取海马RNA行qPCR以检测海马甘丙肽及其受体表达情况,其余小鼠取脑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C-Fos阳性细胞数。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甘丙肽及其受体Gal R1、Gal R2在腹侧海马Hilus区有表达,Gal R3未见阳性信号。糖水偏好实验实验组较对照组糖水饮用量减少(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探索新物体时间百分比短(P<0.05);旷场实验中,实验组小鼠较对照组中间停留时间缩短(P<0.05);悬尾实验中,实验组较对照组累计静止时间延长(P<0.05)。qPCR结果示实验组小鼠海马甘丙肽及Gal R1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实验组小鼠海马齿状回C-Fos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甘丙肽、Gal R1及Gal R2主要分布在小鼠海马的腹侧Hillus区;在雌性C57BL/6J小鼠中,海马甘丙肽及Gal R1的增加可能与焦虑抑郁样行为有关,与海马齿状回C-Fos细胞增加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丙肽 甘丙肽受体 慢性温和型不可预见性刺激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车辆交通实时调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继亮 邹慧莉 金福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48-150,共3页
设计了一种交叉路口车辆交通实时调度策略,建立了交叉路口交通系统的受控着色PN模型,定义了单个方向上路口车辆的整体等待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实时的根据两个方向上整体等待时间的差值和平均等待时间的差值实现红绿灯的切换。
关键词 交通调度 交叉路口 PETRI网 监控
下载PDF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内甘丙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平 邹慧莉 +1 位作者 杨婷 宿长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对大鼠海马甘丙肽(ga-lanin,Ga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al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对大鼠海马甘丙肽(ga-lanin,Ga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al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孤养结合CUMS 21 d建造抑郁症模型,应用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好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使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Gal及Gal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运动总路程、中央路程、周边路程及糖水摄入量均较正常组偏低(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海马内Gal及Gal mRNA的表达同样降低(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海马内Gal及Gal mRNA的表达量下降,推测Gal在抑郁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 抑郁症 海马 甘丙肽 MRNA 大鼠
下载PDF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继发不宁腿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燕 邹慧莉 +4 位作者 王荣 胡晓辉 程金湘 杨萍 宿长军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2期1377-1379,共3页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是一组与睡眠相关、以下肢无法抗拒的运动为特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症状常在安静状态下尤其是夜间发作或加重[1]。RL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可能与其遗传特性有关。有研究显示,50...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是一组与睡眠相关、以下肢无法抗拒的运动为特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症状常在安静状态下尤其是夜间发作或加重[1]。RL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可能与其遗传特性有关。有研究显示,50%的原发性RLS患者有阳性家族史;继发性RLS则病因相对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小脑共济失调
下载PDF
大鼠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能纤维联系的研究
8
作者 李小平 雷革胜 +3 位作者 邹慧莉 胡晓辉 于春刚 宿长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Gal)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参照Paxions-Wast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中缝背核、前额皮质的坐标,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分别注入各坐标点后,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Gal)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参照Paxions-Wast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中缝背核、前额皮质的坐标,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分别注入各坐标点后,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Gal/FG双标神经元的分布状况。结果将FG注入腹侧和背侧前额皮质后,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尤其集中在内侧纵束周围;将FG注入中缝背核喙侧,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腹侧前额皮质,尤其集中在边缘下皮质(IL)和前边缘皮质(PL);将FG注入中缝背核中间部和尾侧,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匀分布于前额皮质各区。结论在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存在Gal能双向神经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前额皮质 甘丙肽 逆行追踪
下载PDF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慧莉 赵显超 +3 位作者 江应聪 雷革胜 杨伟毅 宿长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发生情况,以及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特点。方法共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二和第三部分(UPDRSⅡ和UPDRSⅢ)以及Hoehn-Yahr...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发生情况,以及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特点。方法共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二和第三部分(UPDRSⅡ和UPDRSⅢ)以及Hoehn-Yahr分期评价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焦虑和抑郁症状;中文版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筛查量表判断是否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白天过度嗜睡程度;多导睡眠图监测睡眠障碍特征,包括下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肌肉失弛缓。结果 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42例(70%)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PD+RBD组),多导睡眠图监测其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上肢伸展抓握、肢体震颤抽搐、发笑、喊叫和怒骂等非暴力动作,仅2例出现暴力击打、蹬踢等异常行为。PD+RBD组患者年龄(P=0.024)、病程>8年比例(P=0.000)、UPDRSⅡ(P=0.005)和UPDRSⅢ(P=0.001)评分、Hoehn-Yahr分期2级比例(P=0.007)、焦虑障碍(P=0.044)和抑郁障碍(P=0.001)比例,以及下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P=0.000)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肌肉失弛缓比例(P=0.000)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D+RBD组有16例(38.10%)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症状早于帕金森样症状5.20(3.91,6.51)年。结论年龄大、病程长、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的帕金森病患者易伴发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多导睡眠图监测对早期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REM睡眠行为障碍 多道睡眠描记术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TNF-α,IL-6,IL-8和WBC水平与慢性失眠症PSQI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慧莉 杨伟毅 刘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8-71,162,共5页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细胞(WBC)水平与慢性失眠症匹兹堡睡眠质量批数(PSQI)的相关性。方法将10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19年1~1...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细胞(WBC)水平与慢性失眠症匹兹堡睡眠质量批数(PSQI)的相关性。方法将10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19年1~12月收治)分为不伴失眠症组(PSQI评分≤10分,共66例)和伴失眠症组(PSQI评分>10分,共37例)。不伴失眠症组和伴失眠症组均未经治疗行外周血TNF-α,IL-6,IL-8和WBC检测,分析两组的外周血TNF-α,IL-6,IL-8,WBC和PSQI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秩相关法分析外周血TNF-α,IL-6,IL-8和WBC与PSQ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失眠症组的TNF-α(26.49±4.82 nmol/L),IL-6(16.92±3.44 pg/ml),IL-8(21.45±3.87 pg/ml)和PSQI(16.74±2.25分)高于不伴失眠症组(22.19±4.64 nmol/L,13.62±3.03 pg/ml,17.91±3.14 pg/ml和6.91±1.93分),伴失眠症组的WBC[(6.41±1.28)×109/L]低于不伴失眠症组[(8.76±1.46)×109/L],经t检验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0~9.098,均P<0.05)。外周血TNF-α,IL-6和IL-8水平均与PSQI呈正相关,经Pearson秩相关法分析(r=0.8743~0.9339,P<0.05);外周血WBC水平与PSQI呈负相关,经Pearson秩相关法分析(r=-0.8430,P=0.00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慢性失眠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白细胞浸润,且炎症反应、白细胞浸润的程度越高,并发慢性失眠症的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慢性失眠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胸痛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慧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3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胸痛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邳州东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胸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用优化的急诊护... 目的 :探讨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胸痛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邳州东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胸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护的时间和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从入院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P <0.05。结论 :对急诊科胸痛患者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可缩短对其进行治疗的时间,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胸痛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下载PDF
对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慧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4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12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为常规组患者进... 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12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临床路径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禁食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临床路径组患者术后禁食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能加快其身体康复的速度,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临床路径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CRP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杨伟毅 邹慧莉 胡晓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以及血清BDNF、CR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9.05±1.86)分、(9.33±1.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7±2.21)分、(11.28±2.04)分,MoCA评分为(26.74±1.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5±1.5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DNF为(13.12±2.4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6±2.08)μg/L,CRP为(10.06±2.0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6±1.7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82%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其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还可提高患者的血清BDNF,降低CRP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抑郁 氟西汀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DTI在评估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伟毅 邹慧莉 胡晓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2期1-3,6,共4页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抑郁症患者47例为研究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GE Singa HDxt 3.0T扫描仪和标准八通道头部线圈对全脑进行T1WI、T...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抑郁症患者47例为研究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GE Singa HDxt 3.0T扫描仪和标准八通道头部线圈对全脑进行T1WI、T2WI、FLAIR及DTI等序列检查,将大脑白质分为50个感兴趣区域分别计算局部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系数(AD)及径向扩散系数(RD)等扩散张量参数并比较两组脑白质各项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两侧皮质脊髓束AD、RD、MD及右侧下纵束-下额枕束AD、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两侧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及胼胝体体部FA值均低于对照组,右侧额上回、枕叶及内囊膝部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用于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评估可定性、定量显示皮质脊髓束、下纵束-下额枕束、扣带回、枕叶、胼胝体及内囊等部位白质纤维束结构和功能破坏,为进一步明确抑郁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白质微结构 弥散张量成像 各项异性分数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伟毅 邹慧莉 胡晓辉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39)。观察患者疗效及血清指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为9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39)。观察患者疗效及血清指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为90.00%(36/40),高于单药组[69.23%(27/39);χ~2=5.274,P=0.022]。联合组与单药组治疗后Vaspin、Vm水平升高,Resitin、DVm水平降低,联合组Vaspin、Vm水平高于单药组,Resitin、DVm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低于单药组[15.38%(6/39);χ~2=0.002,P=0.962]。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与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提高血清Vaspin水平,抑制Resitin水平,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阿托伐他汀钙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误诊1例报道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慧莉 陈国艳 +1 位作者 杨婷 宿长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3期308-309,共2页
患儿,男,6岁,以“白昼睡眠增多,双下肢无力8个月”为主诉于2011年2月就诊。8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腹痛,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活动正常,每日发作2~3次,无意识丧失及四肢抽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显示:... 患儿,男,6岁,以“白昼睡眠增多,双下肢无力8个月”为主诉于2011年2月就诊。8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腹痛,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活动正常,每日发作2~3次,无意识丧失及四肢抽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显示:右颞叶蛛网膜囊肿、透明膜囊肿,未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儿童 误诊
原文传递
不宁腿综合征多导睡眠图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慧莉 陈国艳 +3 位作者 胡晓辉 杨婷 雷革胜 宿长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夜间视频多导睡眠图与患者睡眠质量主观感受的差异,分析RLS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方法 26例RLS患者为RLS组,2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视频多导睡眠图结果,应用汉密尔顿焦虑抑... 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夜间视频多导睡眠图与患者睡眠质量主观感受的差异,分析RLS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方法 26例RLS患者为RLS组,2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视频多导睡眠图结果,应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价RLS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主观睡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LS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快速眼动睡眠次数降低(P<0.05),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醒起时间、≥5min的醒觉次数、非快速眼动睡眠Ⅰ期和Ⅱ期所占睡眠比例延长或增高(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可客观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对RLS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18
作者 胡晓辉 邹慧莉 +2 位作者 唐宝丽 雷革胜 宿长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2期158-159,162,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rTMS组与对照组各38例,rTMS组采用rTMS刺激+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伪线圈rTM...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rTMS组与对照组各38例,rTMS组采用rTMS刺激+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伪线圈rTMS刺激+文拉法辛治疗,2组患者均刺激1次/d,20min/次,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结果 rTMS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1);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1)。结论 rTMS可明显改善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的不良焦虑情绪,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rTMS治疗伴失眠焦虑症患者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失眠 焦虑症 文拉法辛
原文传递
基于Petri网的间歇式化工生产过程建模与调度监控器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慧莉 金福江 +2 位作者 崔华军 李学志 罗继亮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1-835,共5页
针对间歇式化工生产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调度监控器设计算法.首先给出了间歇式化工生产系统的建模方法,并得到了其Petri网模型;其次将生产工艺描述为字符串控制目标;随后,给出在对象Petri网上设计工艺控制库所的方法,使得闭环... 针对间歇式化工生产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调度监控器设计算法.首先给出了间歇式化工生产系统的建模方法,并得到了其Petri网模型;其次将生产工艺描述为字符串控制目标;随后,给出在对象Petri网上设计工艺控制库所的方法,使得闭环系统满足给定的字符串控制目标;最后,利用某化工厂一种树脂生产过程的建模和调度监控问题验证了本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事件 PETRI网 间歇式化工生产 字符串控制 监控
原文传递
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改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国艳 邹慧莉 +1 位作者 杨婷 宿长军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REM)期行为异常(RBD)患者一般特征、多导睡眠图(PSG)参数改变及REM期动作特征和分布特点。方法对比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96例发作性睡病不伴RBD和21名健康对照一般特征、PSG参数及相关指... 目的研究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REM)期行为异常(RBD)患者一般特征、多导睡眠图(PSG)参数改变及REM期动作特征和分布特点。方法对比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96例发作性睡病不伴RBD和21名健康对照一般特征、PSG参数及相关指标。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患者整夜连续视频PSG监测下的运动行为及分布特征。结果发作性睡病伴RBD组与发作性睡病不伴RBD组在PSG参数及相关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RBD组(24.07±5.44、23.40±4.50)与健康对照组(20.15±4.52)比较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F=4.869,P=0.009),PSG参数比较睡眠潜伏期(min)及REM睡眠潜伏期(min)缩短(4.41±7.01、3.55±3.98及14.69±9.62,x2=31.697,P=0.000;69.39±81.39、71.04±74.45及115.31±45.13,x2=11.485,P=0.003),1期睡眠百分比明显增加,慢波睡眠百分比减少,觉醒时间延长,大于5min觉醒次数增多。在发作性睡病伴RBD组中,RBD事件相当频繁地出现在整夜REM期睡眠的任意阶段。发声在睡眠的前后半程没有明显不同,而颜面部和肢体动作在睡眠的后半程增多。结论RBD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发生率高,睡眠结构在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RBD患者中无差异。RBD出现与病程长短无关。RBD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主要以发声或颜面部及肢体动作为主,防御或攻击行为则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REM睡眠行为障碍 多道睡眠描记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