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漓江峰丛片区高位岩溶洼地洪涝水文过程及有效治理
1
作者 普政功 黄奇波 +3 位作者 吴华英 李腾芳 邹昌霈 廖红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1-842,共12页
漓江峰丛片区高位岩溶洼地洪涝频发,严重影响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本研究选择在漓江峰丛片区暗嵅高位洼地开展洪涝水循环过程研究,对洼地内主要消水口(A01、A03落水洞)进行扩宽和疏通,加大过水能力,使洪涝水害... 漓江峰丛片区高位岩溶洼地洪涝频发,严重影响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本研究选择在漓江峰丛片区暗嵅高位洼地开展洪涝水循环过程研究,对洼地内主要消水口(A01、A03落水洞)进行扩宽和疏通,加大过水能力,使洪涝水害得到有效治理。结果表明:洼地积水成涝对降雨响应迅速,降雨结束后,12~24 h内洼地积水深度就能达到最大,日降雨量超过50 mm或72 h累计降雨量超过90 mm,洼地就容易积水成涝。2023年4-7月共造成了8次洪涝灾害,洪涝总时长达417.5 h(18.6 d)。鱼嵅地下河出口排泄量达到大气降雨补给量的77.77%和87.32%,为暗嵅洼地地下水总排泄口,主要通过中部A01、A02、A03、A044个消水洞排水,4个消水洞不同的消水速度造成了出口流量的4个峰值。A01消水洞水力坡度小,下部管道受方解石矿渣堵塞,消水速度较慢,现仅对A01洞口进行整治,未能有效解决洼地洪涝问题。A03、A04消水洞位于方解石脉矿的南侧,未受到方解石尾矿渣的影响,岩溶管道过水通畅。通过疏通A04消水洞,并将南侧古蚕洼地的洪流引至A03消水洞,缩短洪涝时间66.71 h(2.8 d)。因此,修建好南部排水沟系统,使南部古蚕洼地的水全部通过A03、A04消水洞快速向鱼嵅地下河出口排泄,是进一步减轻暗嵅洼地洪涝受灾程度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峰丛片区 岩溶洼地 岩溶洪涝 水文过程 洪涝治理
下载PDF
中国近岸海底地下水排泄(SGD)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艳 王学静 +6 位作者 薛岩 邹昌霈 罗满华 李刚 李磊 崔来通 李海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9-2151,共13页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也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水文和海洋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地下水向海排泄过程中携带大量物质(营养盐、碳、金属元素等),对海洋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影响近岸海域生态环...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也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水文和海洋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地下水向海排泄过程中携带大量物质(营养盐、碳、金属元素等),对海洋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影响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本文从SGD及其环境效应的角度出发,回顾了中国近岸SGD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不同生态系统(海湾、河口、陆架和潟湖)地下水镭同位素和营养盐含量、SGD及其输入的营养盐.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口区域,地下水中营养盐(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和溶解无机硅DSi)含量、SGD速率及SGD输入的DIN和DIP(中位数)远高于其他三种生态系统,原因可能是河口水动力条件复杂,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然而在大尺度的陆架系统, SGD速率及SGD输入的三种无机态营养盐均是最低.从整个海岸带尺度上看, SGD及输入的营养盐通量不亚于河流输入量,显著影响近岸海域营养盐收支、营养盐组成结构及初级生产力.最后,本文从SGD准确评估、环境效应和调控策略三个方面进一步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 镭同位素 营养盐 生态系统 环境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