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养儿膏对岭南脾虚型体质厌食患儿的疗效及宏基因研究
1
作者 叶绮娜 梁志澎 +6 位作者 卢焯明 张静 高锦雄 邹晓音 杜洪煊 林穗华 邓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50-156,共7页
目的评估健脾养儿膏对岭南地区脾虚型体质厌食患儿的疗效,并利用宏基因测序方法分析其对患儿肠道菌群及功能信息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科脾虚型体质厌食儿童144例,予健脾养儿膏,每次... 目的评估健脾养儿膏对岭南地区脾虚型体质厌食患儿的疗效,并利用宏基因测序方法分析其对患儿肠道菌群及功能信息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科脾虚型体质厌食儿童144例,予健脾养儿膏,每次1包,每日2次,饭后服用,疗程28 d。分别在0、28 d进行访视,测量身高、体质量,记录症状、体征,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留取粪便,填写《岭南地区脾虚型体质厌食小儿临床指标评分表》。将临床痊愈患儿列入厌食组,以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对厌食组治疗0、28d及HC组粪便进行宏基因分析。结果与治疗0d比较,患儿治疗28d身高无明显变化(P>0.05),体质量明显变化(P<0.05),中医症状总分、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均下降(P<0.05),疗效指数为57.03%,总有效率为99.31%(143/144)。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过敏、呕吐、腹泻等症状。粪便样本宏基因分析纳入临床痊愈患儿7例,健康儿童6例,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属水平上,厌食组治疗28 d(JP2组)肠道菌群结构均与HC组更相似;门水平上,厌食组治疗0d(JP1组)、JP2组与HC组比较,肠道菌群分布均未见明显差异;属水平上,与JP1组比较,JP2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水平上,JP1组和JP2组均以拟杆菌种Phocaeicola plebeius等和双歧杆菌种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等为主,2组有显著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为考拉杆菌种s_Phascolarctobacterium_faecium,HC组以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copri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为主;功能注释结果提示,健脾养儿膏治疗后大量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健脾养儿膏能有效改善岭南地区脾虚型体质厌食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增加关键益生菌含量,调节肠道微生物短链脂肪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儿膏 厌食 岭南地区 脾虚型 宏基因测序
下载PDF
鼻咽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小军 王士贞 +4 位作者 阮岩 刘蓬 丘宝珊 邹晓音 卢标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变化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400例慢性鼻咽炎、80例鼻咽癌前病变、1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证候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 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变化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400例慢性鼻咽炎、80例鼻咽癌前病变、1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证候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炎患者体质多表现为正常质(66.8%)、气虚质(19.5%)和失调热质(13.5%);鼻咽癌癌前病变者多表现为正常质(54.1%)和气虚质(37.7%);鼻咽癌初诊患者多表现为正常质(60.7%)、失调热质(22.7%)、气虚质(16.0%)、失调湿质(16.0%)和复合质(13.3%)。3组患者体质证候积分比较显示,气虚分在鼻咽癌前病变患者中明显增多,失调偏寒分及偏瘀分在初诊鼻咽癌患者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气虚为鼻咽癌变过程重要因素,鼻咽癌变后则可表现为热、湿、气虚、寒、瘀多类体质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癌前病变 调查 中医体质 气虚 寒证 瘀证
下载PDF
鼻咽癌变过程舌象特征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小军 王士贞 +3 位作者 阮岩 刘蓬 邱宝珊 邹晓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475-2476,共2页
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舌象特征。方法: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201例慢性鼻咽炎、61例鼻咽癌前病变、10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舌象观察。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白舌以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为多见,分别... 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舌象特征。方法: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201例慢性鼻咽炎、61例鼻咽癌前病变、10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舌象观察。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白舌以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为多见,分别占55.7%及44.8%,初诊鼻咽癌患者只占26.1%;红舌者以初诊鼻咽癌为多见,约占21.5%,而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较少见,分别仅占1.6%及9.5%,P<0.01。青紫色及淡红舌(正常舌色)在鼻咽炎、鼻咽癌前病变及初诊鼻咽癌中所占比例相当,分别为20.4%、21.3%、26.2%;及25.4%、21.3%、26.2%;P>0.05。黄苔、腻苔及少苔等病理性舌苔在三类疾病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鼻咽癌变过程存在一定的舌象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癌前病变 调查 淡白舌 红舌 舌象
下载PDF
小儿肌性斜颈患儿母亲孕期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4
作者 林穗华 邹晓音 苏维维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5期157-159,共3页
目的:调查小儿肌性斜颈患儿母亲孕期中医体质类型,以发现其体质分布特点,为预防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2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中医斜颈专科门诊收治的268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其中肿块型斜颈... 目的:调查小儿肌性斜颈患儿母亲孕期中医体质类型,以发现其体质分布特点,为预防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2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中医斜颈专科门诊收治的268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其中肿块型斜颈135例,非肿块型斜颈133例。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孕期感受判定孕期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结果:268例小儿斜颈患儿母亲中,孕期体质以气郁质为主。两组患儿母亲中医体质类型总体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型斜颈患儿母亲孕期阳虚质体质数量多于非肿块型,非肿块型斜颈患儿母亲孕期阴虚质体质数量多于肿块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肌性斜颈患儿母亲孕期以偏颇体质为主,及早、持续对孕前及孕时女性体质偏颇进行调理,可能是预防小儿肌性斜颈的治本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孕期 小儿肌性斜颈
下载PDF
鼻咽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小军 王士贞 +4 位作者 刘蓬 阮岩 丘宝珊 邹晓音 卢标清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
现在研究认为,鼻咽癌发生的一般规律是由炎症经鼻咽癌前病变再发展为癌症的。有些鼻咽癌癌变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分子病理变化,但其中医体质证候特点如何,处在癌变的不同阶段其中医体质证候有何演变规律,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关键词 鼻咽癌 癌前病变 癌变过程 中医体质证候 鼻咽炎 鼻咽疾病 再发展 高发区 失调 患者
原文传递
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分型与保守治疗效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晓音 李蔷华 +2 位作者 阮永红 张静 王玲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分型与保守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初次治疗时的临床表现分为肿块型Ⅰ型、肿块型Ⅱ型、条索型、骨化型4组,采用手法牵伸及推揉法结合音频电疗... 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分型与保守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初次治疗时的临床表现分为肿块型Ⅰ型、肿块型Ⅱ型、条索型、骨化型4组,采用手法牵伸及推揉法结合音频电疗法。结果:总体治愈率达到87.50%;肿块型Ⅰ型疗效最好,治愈率达到100%;其次为条索型,治愈率为90.91%;再次是肿块型Ⅱ型,治愈率为88.57%;效果最差为骨化型,治愈率只有33.33%;各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符合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标准且全身情况良好的患儿应早期进行保守康复治疗;临床上对肿块型Ⅰ型患儿应全部收治,对肿块型Ⅱ型、条索型且年龄小于6月患儿应尽可能收治,对骨化型患儿则可以依据家庭条件对患儿家属进行家庭指导训练及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临床分型 推拿按摩 物理治疗
原文传递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贺雪华 关步云 +1 位作者 朱莉玲 邹晓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1-92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评估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120例,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8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 【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评估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120例,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8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图像的差别。【结果】治疗前,患侧胸锁乳突肌(肌性斜颈侧)与健侧胸锁乳突肌之间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肌性斜颈的敏感性为93.3%。经中医推拿治疗后,包块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肌性斜颈明显好转,超声弹性评分指数明显降低,与健侧胸锁乳突肌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弹性成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肯定;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直观、无创地评价肌性斜颈推拿治疗后肌肉组织修复变化情况,可为临床对小儿肌性斜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中医推拿 肌性斜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