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水华暴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莲 郑志伟 +4 位作者 杨志 杨晴 邹曦 万成炎 张云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5-1035,I0003-I0005,共14页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支流水华频发,尤以小江情况最为严重,给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为探究支流水华暴发特征和主控因素,于20142021年小江水华暴发期间在小江高阳江段进行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支流水华频发,尤以小江情况最为严重,给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为探究支流水华暴发特征和主控因素,于20142021年小江水华暴发期间在小江高阳江段进行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百分比相似性分析以及基于距离的线性模型等方法,对小江水华暴发期间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在不同年份不同水层间的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水华暴发期内,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在43~70种之间,其中2015年蓝藻种类数明显减少,2018年以后硅藻种类数明显减少;采样期间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在0.66×10^(6)~61.28×10^(6)cells/L之间,同期表层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中层和底层;各层水体间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10种藻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是主要差异种;显著影响表层、中层和底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的环境因子是水位的日平均变幅;水位的日平均变幅与藻类优势种拟合关系显示,当日水位下降幅度在0.5 m以上时,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会呈指数级减少。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 水华暴发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位变动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大坝建设对纵向连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侯轶群 邹曦 +3 位作者 陈小娟 金瑶 杨志 刘宏高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金沙江下游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其成为众多重点保护、濒危、珍稀和特有鱼类等集中分布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中心,但近年来因高密度、高强度梯级水电站工程建设的阻隔影响而明显衰退。为采取有效措施恢复连通性以减缓不利影响,以流域为单... 金沙江下游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其成为众多重点保护、濒危、珍稀和特有鱼类等集中分布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中心,但近年来因高密度、高强度梯级水电站工程建设的阻隔影响而明显衰退。为采取有效措施恢复连通性以减缓不利影响,以流域为单元,基于金沙江下游干流及支流DEM和水库、水电站建设数据,采用树状水系连通性指数方法分析流域内大坝所造成的阻隔影响,并对金沙江下游纵向连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大坝通过能力逐步提升,尤其是提升至0.7后,水系整体连通度呈显著增大趋势,连通性明显向好;金沙江下游水系连通性修复次序建议为,第一期:黑水河、西溪河、牛栏江;第二期:普渡河、西宁河、龙川江、鲹鱼河;远期:横江、普隆河、美姑河、以礼河、勐果河、小江。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和实施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工程及行动计划、促进水生生物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水系 连通性指数DCI 修复次序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云南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作者 朱利明 张道熙 +3 位作者 史方 邹曦 张志永 胡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8,共10页
通过对云南中部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和水环境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该区域主要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云南高原湖泊沉水植被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表明,所选取的5个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 通过对云南中部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和水环境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该区域主要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云南高原湖泊沉水植被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表明,所选取的5个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和星云湖属于富营养湖泊,抚仙湖和阳宗海属于贫-中营养湖泊。调查共发现沉水植物6科10属15种,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和穿叶眼子菜(P.perfoliatus)在贫-中营养湖泊中为主要优势种,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篦齿眼子菜(P.pectinatus)在各营养类型湖泊中均能成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菹草(P.crisp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仅在富营养湖泊中成为优势种。沉水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抚仙湖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最高,平均值达到1.63;杞麓湖的H'最低,平均值仅0.79,总体来说,贫-中营养湖泊的沉水植物多样性要高于富营养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物种与水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显示,透明度(SD)、pH、硝氮(NO_(3)^(-)-N)是影响这些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pH、氨氮(NH_(4)^(+)-N)、水温(WT)是影响贫-中营养湖泊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WT、电导率(SPC)、叶绿素a(Chl-a)是影响富营养湖泊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对于恢复、保护和管理该区域湖泊沉水植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沉水植物 空间分布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小江不同食性鱼类氮磷排泄及其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4
作者 唐海滨 张三峰 +7 位作者 朱利明 邹曦 史方 杨晴 胡莲 朱稳 时玉龙 李博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探究小江流域不同食性鱼类排泄对初级生产养分循环的作用,为三峡库区支流鱼类群落调控及养分再循环提供理论参考。2019年在小江设置5个断面对水质、浮游物、鱼类进行监测和采样,并选取小江4种典型食性鱼类,即滤食性鱼类鳙、草食性鱼类... 探究小江流域不同食性鱼类排泄对初级生产养分循环的作用,为三峡库区支流鱼类群落调控及养分再循环提供理论参考。2019年在小江设置5个断面对水质、浮游物、鱼类进行监测和采样,并选取小江4种典型食性鱼类,即滤食性鱼类鳙、草食性鱼类草鱼、杂食性鱼类鲫和肉食性鱼类黄颡鱼,分析其氮磷排泄率的差异及其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模型反演估算不同食性鱼类排泄对小江藻类初级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1)滤食性鱼类氮排泄率最高,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磷排泄率相对较高;(2)不同食性鱼类氮磷排泄率随水温升高均有所增大,且杂食性鱼类氮排泄率受水温变化影响最大,而草食性鱼类磷排泄率受水温变化影响最小;(3)小江鱼类总生物量约11.08t,氮、磷排泄率分别为16.92、2.11ng/(L·d);(4)小江鱼类氮磷排泄对藻类养分循环贡献均较小,分别占初级生产力所需氮、磷含量的0.015%和0.022%;(5)在4种食性鱼类中,肉食性鱼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食性 排泄率 初级生产 养分循环 小江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水环境在线生物监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邹曦 万成炎 +1 位作者 潘晓洁 陈小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55-159,共5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理化分析进行比较。综述了目前在线生物监测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探讨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在我国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在线生物监测系统 水环境 污染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曦 郑志伟 +6 位作者 万骥 潘晓洁 万成炎 王硕 王浩文 李金坡 刘志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22-427,共6页
2013年7月对三峡库区的176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场调研,收集其处理工艺、规模、运行状况、出水水质、污泥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初步摸清了库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库区污水处理厂存在建设覆盖率低、配套... 2013年7月对三峡库区的176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场调研,收集其处理工艺、规模、运行状况、出水水质、污泥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初步摸清了库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库区污水处理厂存在建设覆盖率低、配套管网不完善、工艺不切实际、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程度低、运行保障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后续建设及运行保障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污水处理厂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邹曦 潘晓洁 +3 位作者 郑志伟 万成炎 丁庆秋 张志永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6,共9页
2013年1-12月在小江水华暴发的敏感区域高阳断面开展了水文、营养盐、叶绿素a等指标长期、定点监测,分析库湾水体叶绿素a及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阳断面水体在1月、10-12月处于混合状态,3-8月则处于弱分层到... 2013年1-12月在小江水华暴发的敏感区域高阳断面开展了水文、营养盐、叶绿素a等指标长期、定点监测,分析库湾水体叶绿素a及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阳断面水体在1月、10-12月处于混合状态,3-8月则处于弱分层到稳定分层状态。水体处于混合状态时,各层营养盐浓度变化不显著,处于分层状态时,则呈现较显著差异;时间分布上,冬季氮磷营养盐浓度(TN:1.52~1.74 mg/L,TP:0.092~0.095 mg/L)略高于夏季(TN:1.16~1.56 mg/L,TP:0.037~0.085 mg/L),干流水体倒灌作用对其影响显著。叶绿素a浓度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趋势,水体分层对叶绿素a垂向分布影响显著;当水体处于分层状态时,表层叶绿素a浓度(18.56~92.23 mg/m^3)明显高于中、底层(2.54~21.56 mg/m^3)。营养盐为小江高阳叶绿素a变化的限制因素,各层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硝氮和可溶性磷酸盐呈显著负相关。表层水体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较强,叶绿素a与营养盐、溶解氧、透明度、水温、表底温差等呈极显著相关(P<0.01);中层叶绿素a与营养盐、水温、透明度、水深、水体稳定系数等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水体扰动是影响中层水体叶绿素a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底层水体叶绿素a与硝氮(P<0.01)、磷酸盐(P<0.05)、水深(P<0.05)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时空变化 小江
下载PDF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邹曦 郑志伟 +4 位作者 张志永 安然 胡莲 万成炎 胡红青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9,共7页
2010年3-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5个断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Cu、Zn、Pb、Cr、Fe和Mn均值分别为28.90、72.73、23.58、20.70、35.58×103和517.14 mg/kg。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99,污染等级处... 2010年3-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5个断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Cu、Zn、Pb、Cr、Fe和Mn均值分别为28.90、72.73、23.58、20.70、35.58×103和517.14 mg/kg。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99,污染等级处于警戒级。小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以高阳站点较低,黄石站点较高,且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随高程升高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时间分布上以3月和7月各重金属均值含量较高。与2009年相比,2010年消落区土壤重金属Fe、Mn和Zn含量有所降低,Cu和Pb含量有所增高。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5种重金属的相关性和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Fe、Mn与其他重金属相关性显著(P<0.05或P<0.01),而Cu和Pb也显著相关(P<0.01),Cr与Fe、Mn之外的重金属的相关性都较弱,初步推断Fe、Mn和Zn属于"自然因子"类别元素,Cu和Pb属于"污染因子"类别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流域 消落区 土壤重金属 时空分布 来源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典型支流生境健康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邹曦 杨荣华 +7 位作者 杨志 郑志伟 史方 池仕运 朱爱民 邵科 袁玉洁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9,共11页
调查评估长江流域典型支流雅砻江、赤水河、乌江以及汉江的生境状况,探索影响不同支流生境状况的主要因子,为长江流域河流生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撑。从河流物理生境形态、河流岸边带生境和水环境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借鉴栖息地评... 调查评估长江流域典型支流雅砻江、赤水河、乌江以及汉江的生境状况,探索影响不同支流生境状况的主要因子,为长江流域河流生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撑。从河流物理生境形态、河流岸边带生境和水环境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借鉴栖息地评估指数(QHEI)和快速生物评估草案(RBPs)构建河流生境评价的指标体系。2017年8-9月对4条支流的162个断面进行了调查并对河流生境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价结果表明,雅砻江、赤水河、乌江、汉江的河流生境综合指数(RHI)分别为124.7、158.5、137.8、135.5,其中赤水河评价等级为“优”,其他河流评价等级均为“良”。影响雅砻江、赤水河、乌江和汉江生境状况的最主要指标有河岸植被覆盖、河岸植被带宽、河道硬化渠化度、人类活动干扰度和河道蜿蜒度。建议强化支流国土空间管控,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流河段开展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典型支流 生境评价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三道河水库水质标识指数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曦 胡莲 +2 位作者 万成炎 汪红军 冯坤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6,共5页
2007年8月~2008年4月,对三道河水库的水质进行调查,监测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浊度、总溶解性固体、电导率、pH值、溶解氧、总碱度、总硬度、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可溶性正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氯化物、硫酸盐等... 2007年8月~2008年4月,对三道河水库的水质进行调查,监测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浊度、总溶解性固体、电导率、pH值、溶解氧、总碱度、总硬度、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可溶性正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氯化物、硫酸盐等。选取其中的总氮、总磷、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5项水质指标,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WQI)对三道河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道河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枯水期水质要好于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为氮磷营养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识指数 三道河水库 水质
下载PDF
K_6Nb_(10.8)O_(30)对微囊藻毒素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曦 张高科 +4 位作者 胡艳君 潘晓洁 万成炎 邹怡 张曼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4,共7页
通过合成含铌类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研究其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效率和作用机理,为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提供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铌酸盐光催化剂K_6Nb_(10.8)O_(30),利用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 通过合成含铌类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研究其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效率和作用机理,为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提供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铌酸盐光催化剂K_6Nb_(10.8)O_(30),利用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光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结构是属于四方相钨青铜结构,空间群为P4/mbm(127),晶粒呈长方柱性,直径约为150 nm,长度400~600 nm,吸收能带为2.92 e V;在紫外光(UVA)辐照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结果表明,光催化剂K_6Nb_(10.8)O_(30)能够有效的降解藻毒素,降解过程受到pH值、藻毒素的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光照的影响;在光辐射强度为556μW/cm^2、pH值4.24、催化剂投加量为0.375 g/L的试验条件下,初始浓度3 mg/L的藻毒素在180 min之内降解率达到93%;对催化剂反应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藻毒素的降解最终不是被催化剂吸附,而是被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的光催化剂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微囊藻毒素初始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常数逐步降低,半衰期也逐渐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微囊藻毒素 降解 K6 Nb10.8 O30
下载PDF
童子湖水库水质评价及其生物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曦 胡莲 +2 位作者 冯坤 郝保山 彭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70,73,共4页
2007年12月—2008年9月对童子湖水库的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Chl-a)等进行了监测。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童子湖水库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氮磷营养物;综... 2007年12月—2008年9月对童子湖水库的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Chl-a)等进行了监测。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童子湖水库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氮磷营养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童子湖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建议采取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性鱼类、挂养河蚌等生物措施,防治童子湖水库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富营养化 生物操纵 童子湖水库
下载PDF
二级生物措施削减面源污染负荷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曦 郑志伟 +4 位作者 张志永 彭建华 万成炎 丁庆秋 胡莲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8,共6页
2012年6-11月在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周边小流域的面源污染汇流区建设二级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开展面源污水净化试验。试验区总面积4657 m^2,其中一级人工湿地面积2844 m^2、二级人工湿地面积1813 m^2。6-7月为试验区试运行时期,... 2012年6-11月在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周边小流域的面源污染汇流区建设二级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开展面源污水净化试验。试验区总面积4657 m^2,其中一级人工湿地面积2844 m^2、二级人工湿地面积1813 m^2。6-7月为试验区试运行时期,试验区未栽种水生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8-11月为试验区运行时期,其中8-9月为水生植物净化期,10-11月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净化期。8月初,一级人工湿地栽种鸢尾( Iris tectorum)、香蒲( Typha orientalis Presl)、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和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二级人工湿地栽种美人蕉( Can-na indica L)、香蒲、鸢尾和睡莲( Nymphaea alba);9月底在二级人工湿地中投放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1747个、1.4个/m3,放养鲢(Hypophthalmichthy smolitrix)280尾、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80尾,规格80~120 g/尾,密度28.3 g/m3。结果表明,试验区对面源污水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的去除效果较好。试验区对总氮、总磷、氨氮、叶绿素、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8-9月分别为24.9%、42.6%、20.0%、21.4%和8.2%,10-11月分别为33.0%、45.2%、17.9%、34.3%和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措施 水质净化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汉丰湖入湖支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曦 丁世敏 +2 位作者 吴易雯 郑志伟 万成炎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河流健康评估技术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指导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本文针对三峡汉丰湖流域的特点,从河流水文状况、河流形态状况、河岸带状况、河流水质状况和河流水生生物状况5个方面选取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汉丰... 河流健康评估技术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指导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本文针对三峡汉丰湖流域的特点,从河流水文状况、河流形态状况、河岸带状况、河流水质状况和河流水生生物状况5个方面选取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汉丰湖流域入湖支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开展了汉丰湖4条入湖支流现场监测和调查,获取各项指标评价均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对各支流进行了健康评价,最后得出4条支流河流健康综合指数值(RHI)。评价结果表明汉丰湖4条入湖支流中东河、桃溪河健康状况评估等级为"良",南河和头道河健康状况评估等级在"一般"水平。水质、河岸带和水生生物群落状况是影响汉丰湖入湖支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丰湖流域 河流 健康评价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油气企业管理创新途径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曦 侯江波 +1 位作者 倪海玲 李映霏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6期66-68,80,共3页
在当前形势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是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油气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入手,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与基本条件,从风险管理、培训、项目管理、知识管理、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绩效考核等方面提... 在当前形势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是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油气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入手,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与基本条件,从风险管理、培训、项目管理、知识管理、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油气企业管理创新应采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企业 管理创新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企业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及相关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曦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86-89,共4页
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原因和表现特点.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企业对各种“非正式组织”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非正式组织 社会人 对策 经营活动 员工管理
下载PDF
国际天然气市场月评
17
作者 邹曦 白桦 李春霞 《中国远洋海运》 2022年第8期80-80,共1页
7月,全球LNG贸易量3496万吨,环比上升10.6%,同比上升14.6%。全球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7月,欧洲、亚洲和北美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均不同幅度上涨。欧洲市场:欧洲现货价格受“北溪-1”管道检修断供影响大幅反弹,区域不平衡加剧市场供应风险... 7月,全球LNG贸易量3496万吨,环比上升10.6%,同比上升14.6%。全球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7月,欧洲、亚洲和北美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均不同幅度上涨。欧洲市场:欧洲现货价格受“北溪-1”管道检修断供影响大幅反弹,区域不平衡加剧市场供应风险。欧洲风力发电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多个国家重启燃煤发电,工业和居民部门推广节能降耗,天然气需求环比下降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市场 天然气价格 区域不平衡 供应风险 天然气需求 燃煤发电 环比 节能降耗
下载PDF
湖北省三道河水库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池仕运 彭建华 +2 位作者 万成炎 邹曦 李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5-712,共8页
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在湖北省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7种,其中水生昆虫11种,均为摇蚊科;寡毛类6种,均为颤蚓科.春季优势种为前突摇蚊,夏季优势种为小摇蚊、流水长跗摇蚊和前突摇蚊,秋、冬季优势种为霍甫... 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在湖北省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7种,其中水生昆虫11种,均为摇蚊科;寡毛类6种,均为颤蚓科.春季优势种为前突摇蚊,夏季优势种为小摇蚊、流水长跗摇蚊和前突摇蚊,秋、冬季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底栖动物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种类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密度和生物量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周年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66.42±102.93ind./m2和0.5649±0.1779g/m2,属贫营养型水库.现存量自坝前向库尾逐步递增,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4次调查中寡毛类密度均未超过1000ind./m2,水质属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道河水库 底栖动物 优势种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位错滑移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曦 高永毅 +1 位作者 李学军 陈立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86-90,221,共6页
对大量位错滑移模型及其实现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位错滑移模型的特点,描述了各模型力学参量的微观机理,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位错滑移模型及其实现过程,为后续的位错滑移理论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位错滑移模型 位错微观机制 微观机理 实现过程
下载PDF
三峡水库神农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莲 邹曦 +4 位作者 郑志伟 张志永 杨晴 万成炎 潘晓洁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6,共10页
神农溪作为"引江补汉"工程的比选源头之一,维持其良好水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反映水环境质量重要指标的浮游植物,其群落结构受三峡季节性蓄水倒灌的影响。2016年5月(低水位运行期)和10月(高水位运行期),沿神农溪上游至下... 神农溪作为"引江补汉"工程的比选源头之一,维持其良好水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反映水环境质量重要指标的浮游植物,其群落结构受三峡季节性蓄水倒灌的影响。2016年5月(低水位运行期)和10月(高水位运行期),沿神农溪上游至下游江段开展了浮游植物调查,采用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神农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对可能产生的藻类水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显示,两次采样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62属、97种(变种),种类数5月(6门、64种)比10月(7门、71种)略低,但均以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5月在各个采样站点间呈波动分布特征,而10月从河口区到上游回水变动区呈纵向梯度分布特征;两次采样的优势种均以富营养型水体指示藻类为主,其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不显示明显的沿河流纵向梯度分布的特征;线性模型和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子,5月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而10月则为浊度(Turb);浮游植物主要种类的空间差异性与所处采样点环境因子的浓度梯度差异以及藻类自身生物学特征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溪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时空变动特征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