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滋润 肖成伟 +1 位作者 胡豇 邹有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因下肢痛、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就诊的老年人350例,所有老年人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脊柱侧凸采用Cobb法测量脊柱侧凸角度进行评估,冠状位Cobb角≥10°即可确诊... 目的探讨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因下肢痛、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就诊的老年人350例,所有老年人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脊柱侧凸采用Cobb法测量脊柱侧凸角度进行评估,冠状位Cobb角≥10°即可确诊。依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组和非退行性脊柱侧凸组两组,统计记录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盆骨前倾、是否长短腿、是否胸椎旋转不对称、是否高低肩、是否扁平足、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是否吸烟、是否合并慢性疾病、体重等,分析上述因素在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生中影响作用,分析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特征。结果350例老年人中,有60例发生退行性脊柱侧凸,占17.14%;290例未发生退行性脊柱侧凸,占82.86%。单因素分析显示,退行性脊柱侧凸组在年龄、吸烟、合并慢性疾病、体重方面与非退行性脊柱侧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行性脊柱侧凸组在性别、盆骨前倾、长短腿、胸椎旋转不对称、高低肩、扁平足、存在骨质疏松等方面与非退行性脊柱侧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盆骨前倾、长短腿、胸椎旋转不对称、高低肩、扁平足、存在骨质疏松使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生的危险增加分别为1.990(1.116~3.548)倍、2.460(1.99~4.324)倍、10.609(5.693~19.768)倍、5.107(2.842~9.179)倍、7.363(4.038~13.426)倍、4.809(2.685~8.612)倍、4.231(2.372~7.546)倍。①临床主要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腰背痛和神经源性的间歇性跛行;②早期双肩高低不平,脊柱偏离中线,肩胛骨一高一低,一侧胸部出现皱褶皮纹,前弯时双侧背部不对称;③脊柱Adam前屈试验为阳性;④随着年龄的增加,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生率增加。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临床主要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腰背痛和神经源性的间歇性跛行,随着年龄的增加,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生率增加;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70岁、胸椎旋转不对称、盆骨前倾、高低肩、长短腿、存在骨质疏松、扁平足是诱发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存在上述因素的老年人群,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生率,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 根性放射痛 腰背痛 间歇性跛行 年龄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miR-210介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滋润 梁丽芹 +2 位作者 肖成伟 杨晓 邹有策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4,36,共11页
为探究抗凋亡miR-210是否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来源外泌体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保护作用,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并通过ExoQuick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并标记BMSC-外泌体... 为探究抗凋亡miR-210是否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来源外泌体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保护作用,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并通过ExoQuick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并标记BMSC-外泌体,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下观察BMSC-外泌体形态。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SCI模型组、SCI+BMSC-外泌体组、SCI+外泌体-miR-210抑制剂组及SCI+外泌体-miR-210抑制剂-NC组。于大鼠SCI造模后1 h尾静脉注射BMSC-外泌体或PBS干预。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评估各组SCI大鼠的行为学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尼氏(Nissl)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功能状况;RT-qPCR检测BMSC miR-210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脊髓组织Bax、Bcl-2、cleaved caspase-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评估脊髓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显示,BMSC-外泌体在TEM下呈现类圆形、圆形或茶托状囊泡,直径约40~120 nm;从SCI后第7天(Day 7, D7,后类推)开始,BMSC-外泌体治疗组的BBB评分显著高于SCI模型组(D7、D14、D21和D28,均P<0.05);与BMSC-外泌体组相比,外泌体-miR-210抑制剂组BBB评分显著降低(D7、D14、D21和D28,均P<0.05);与SCI模型组相比,BMSC-外泌体组大鼠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这一抑制作用可被miR-210抑制剂处理逆转(P<0.01);与BMSC-外泌体组相比,外泌体-miR-210抑制剂组脊髓组织细胞Bax/Bcl-2比值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显著增加(均P<0.05)。由此,大鼠SCI造模后尾静脉注射BMSC-外泌体可明显减少神经元凋亡并改善大鼠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miR-210的功能发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210 脊髓损伤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