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 Ⅰ、稻作少免耕类型、生产效应及前景的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杜金泉 方树安 +2 位作者 蒋泽芳 罗文鼎 邹朝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6-32,共7页
1986~1990年对水稻少免耕技术进行了多点系统调查和试验研究,认为免去耕耙作业即插秧的谓之免耕,减少耕耙程序、次数和降低能耗的谓之少耕。平原和丘陵稻区分免耕为撬窝型和板田直插型(含秧田和本田);分少耕为以旋代耕型和半旱式垄作... 1986~1990年对水稻少免耕技术进行了多点系统调查和试验研究,认为免去耕耙作业即插秧的谓之免耕,减少耕耙程序、次数和降低能耗的谓之少耕。平原和丘陵稻区分免耕为撬窝型和板田直插型(含秧田和本田);分少耕为以旋代耕型和半旱式垄作型,耕作方式间的增产效应趋势为:免耕稻>少耕稻>传统耕作稻。免耕类型的增产趋势是:撬窝型>直插型(秧田直插优于本田直插)。少耕类型的增产趋势是:垄作型>以旋代耕型。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的少免耕技术,均能增产节支。一般增产2~5%,省工2.7~4.7个,节油1公升,节支27~4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栽培技术 生产效应 少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