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1
作者 邹松炎 张日伊 +1 位作者 李孝东 穆银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741,750,共6页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治疗的SS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是否合并SS将患者分为SSc组(n=91)和SSc合并SS组(n=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Sc合并SS的危险因素。结果SSc合并SS组患者女性比例、病程、血液受累、局限性皮肤型SSc(lcSSc)、自身免疫性肝病比例高于SSc组,肺部受累比例、环磷酰胺使用比例低于SSc组(P<0.05)。SSc合并SS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补体C4、抗硬皮病70抗体检出率低于SSc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免疫球蛋白M(IgM)、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抗CENP-B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52抗体(抗SSA/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60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检出率高于SS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M升高(OR=3.796,95%CI=1.021~14.115)、抗SSA/Ro52抗体阳性(OR=15.099,95%CI=1.750~130.264)、抗CENP-B抗体阳性(OR=11.681,95%CI=1.662~82.097)是SSc合并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Sc合并SS患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当SSc患者IgM偏高,抗SSA/Ro52抗体、抗CENP-B抗体阳性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进行唇腺活检等系统全面的检查,以防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临床特点 实验室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邹松炎 穆银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分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8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分期分为Ⅰ期、Ⅱ期组和Ⅲ期、Ⅳ期组,通过组间比较结合Logisti...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分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8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分期分为Ⅰ期、Ⅱ期组和Ⅲ期、Ⅳ期组,通过组间比较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在患者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是影响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FIB与CYFRA21-1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7g/L和7.07μg/L,3个项目联合诊断患者临床分期的AUC为0.859,敏感度为64.2%,特异性为95.9%。结论ANA、FIB和CYFRA21-1是影响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3个指标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分期 抗核抗体 纤维蛋白原 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指标变化及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3
作者 张日伊 穆银玉 +1 位作者 邹松炎 谢服役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2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于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就诊的109例SLE患者纳入SLE组...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于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就诊的109例SLE患者纳入SLE组,根据是否诊断为LN将SLE组患者分为LN组(56例)和非LN组(53例),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2人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免疫指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2000,SLEDAI-2000)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SLE患者SLEDAI-2000评分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发生LN的影响因素。结果SLE组患者的总淋巴细胞计数、T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计数、B细胞计数、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补体C3、补体C4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细胞比例、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细胞)比例、抗双链DNA抗体IgG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的SLEDAI-2000评分与NK细胞计数、B细胞计数、NK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P<0.05),与T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P<0.05)。LN组患者的NK细胞计数、B细胞计数、NK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非LN组(P<0.05),T细胞比例、抗双链DNA抗体IgG、SLEDAI-2000评分均显著高于非L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K细胞计数、SLEDAI-2000评分均是SLE患者发展为L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免疫指标具备评估SLE患者疾病状态的能力,NK细胞计数下降、SLEDAI-2000评分升高的SLE患者更容易发展为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指标 狼疮性肾炎 影响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贝类中诺如病毒检测方法的优化
4
作者 邹松炎 施晓峰 +3 位作者 廖宁波 张严峻 章荣华 程东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409-1411,1415,共4页
目的优化贝类中GⅡ型诺如病毒(No V GⅡ)的检测方法。方法用No V GⅡ人工染毒贝类样本,分别比较曲通X-100缓冲液(KNT)、Tris/甘氨酸/牛肉膏(TGBE)缓冲液、甘氨酸缓冲液、脱脂牛奶、磷酸盐缓冲液(PBS)、PBS-吐温80缓冲液和大豆蛋白缓冲... 目的优化贝类中GⅡ型诺如病毒(No V GⅡ)的检测方法。方法用No V GⅡ人工染毒贝类样本,分别比较曲通X-100缓冲液(KNT)、Tris/甘氨酸/牛肉膏(TGBE)缓冲液、甘氨酸缓冲液、脱脂牛奶、磷酸盐缓冲液(PBS)、PBS-吐温80缓冲液和大豆蛋白缓冲液的洗脱效果以及PEG沉淀法、超滤法和膜吸附法3种浓缩方法的回收效果,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检测,最后运用优化后的方法对诺如病毒污染的贝类各组织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以确定最佳检测部位。结果实时荧光RT-PCR结果表明,人工染毒后的贝类样品采用KNT缓冲液洗脱,再用PEG沉淀法浓缩,回收率最好,达18.95%;诺如病毒在贝类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进出水口、鳃和消化腺。结论贝类海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检测建议取贝类的进出水口、鳃和消化腺,用KNT缓冲液洗脱、PEG沉淀法浓缩,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贝类 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RT-PCR
原文传递
生菜共生菌对诺如病毒灭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康军 卢宇剑 +5 位作者 周文婕 王书菁 邹松炎 廖宁波 茅海燕 程东庆 《预防医学》 2019年第7期661-665,共5页
目的了解生菜共生菌对诺如病毒灭活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从农田和超市采集生菜样品,分离鉴定共生菌;加共生菌的诺如病毒液为实验组,不加共生菌为对照组。采用高温、紫外线、含氯消毒剂灭活,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毒量比值,评价共生菌对诺... 目的了解生菜共生菌对诺如病毒灭活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从农田和超市采集生菜样品,分离鉴定共生菌;加共生菌的诺如病毒液为实验组,不加共生菌为对照组。采用高温、紫外线、含氯消毒剂灭活,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毒量比值,评价共生菌对诺如病毒抗灭活能力的影响;通过检测共生菌对紫外线破坏病毒衣壳蛋白的影响和对病毒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共生菌作用机理。结果共鉴定11株生菜共生菌,均为杆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主。10株生菜共生菌能提高诺如病毒抗高温灭活能力,其中稻田叶螨微杆菌、台湾贪铜菌(SC061204)、古川假单胞菌、烟粉虱肠杆菌和食树脂假单胞菌(SC061211)较为显著;11株菌均能提高诺如病毒抗紫外线灭活能力,其中恶臭假单胞菌、稻田叶螨微杆菌和烟粉虱肠杆菌较为显著;恶臭假单胞菌能提高诺如病毒抗二氧化氯灭活能力,危害等级为Ⅰ级。恶臭假单胞菌、稻田叶螨微杆菌、烟粉虱肠杆菌能显著降低紫外线对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破坏作用。9株共生菌促进诺如病毒吸附,吸附促进率为1.04%~46.73%;恶臭假单胞菌和食树脂假单胞菌(SC061211)抑制诺如病毒吸附,吸附促进率分别为-6.50%和-19.85%。结论生菜共生菌可能通过保护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和促进病毒吸附来提高诺如病毒抗灭活能力,在灭活诺如病毒的过程中应控制共生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共生菌 诺如病毒 灭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