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金丝猴——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 被引量:5
1
作者 邹淑荃 白寿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5-37,共3页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三种金丝猴之一。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及西藏东部。栖息于海拔3200—4200米的针阔混交林及暗高山针叶林带,过群居游走觅食的生活方式。数量稀少,也是很少为人所知的珍稀濒危物种。 经近几年的野外考察,已初步掌握...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三种金丝猴之一。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及西藏东部。栖息于海拔3200—4200米的针阔混交林及暗高山针叶林带,过群居游走觅食的生活方式。数量稀少,也是很少为人所知的珍稀濒危物种。 经近几年的野外考察,已初步掌握了滇金丝猴的数量分布、种群结构、日活动及迁移习性、野生食性、生殖季节及栖息环境等。现已转入驯养繁殖及有关起源、分类进化地位、行为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金丝猴 珍奇动物
下载PDF
白化猕猴(Macaca mulatta)的培育研究 Ⅰ.白化猴的遗传基础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淑荃 白寿昌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A00期35-38,共4页
本文介绍一只白化雄猕猴与三只正常雌猴交配,共获得子一代(F_1)的杂合子六只。再用性成熟的雌性杂合子与另一只白化猕猴交配,在子二代(F_2)中,目前已获得两只后代,一为杂合子,另一只为纯合子。 从上述测交试验结果表明:猕猴白化现象的... 本文介绍一只白化雄猕猴与三只正常雌猴交配,共获得子一代(F_1)的杂合子六只。再用性成熟的雌性杂合子与另一只白化猕猴交配,在子二代(F_2)中,目前已获得两只后代,一为杂合子,另一只为纯合子。 从上述测交试验结果表明:猕猴白化现象的遗传方式是孟德尔分离定律起着支配作用;猕猴白化现象是属于单基因遗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猕猴 杂合子 单基因遗传
下载PDF
滇金丝猴的驯养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淑荃 谢云华 白寿昌 《野生动物》 1990年第4期28-30,共3页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为我国的特有种(见照片),分布极为狭窄,数量稀少,有关它的研究报道更少。近十多年来,由于保护管理不善,盗猎现象极为严重,现在种群个体总数尚不足一千只(白寿昌,1987;白寿昌等,1988)...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为我国的特有种(见照片),分布极为狭窄,数量稀少,有关它的研究报道更少。近十多年来,由于保护管理不善,盗猎现象极为严重,现在种群个体总数尚不足一千只(白寿昌,1987;白寿昌等,1988),所以保护和驯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驯养
下载PDF
猕猴(M.mulatta)输精管安置铜节育器后的不育观察
4
作者 邹淑荃 白寿昌 +1 位作者 李顺强 朱金波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探讨铜串珠节育器在人类临床上的应用前景,选健康有生育史的雌、雄猴63只,分设实验组(n=28:=1:3)与对照组(n=25:=3~4)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组雄猴在距副率4~6公分处的输精管内置入铜串珠节育器。术后25... 为探讨铜串珠节育器在人类临床上的应用前景,选健康有生育史的雌、雄猴63只,分设实验组(n=28:=1:3)与对照组(n=25:=3~4)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组雄猴在距副率4~6公分处的输精管内置入铜串珠节育器。术后25d按上述比例进行不育性试验观察。结果:第一年不育率75.7%;第二年、第三年分别为57.1%、56.4%。但实验组不育效果在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有四只雄猴(占57.1%)置器后第三年仍处于不育水平。试验中发现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性 输精管 猕猴 输精管 铜节育器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HFMC注入猕猴输精管后附睾的远期组织病理学变化
5
作者 岳利民 何亚平 +6 位作者 罗自强 姚先莹 李光蓉 张金虎 白寿昌 邹淑荃 徐若璞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本实验采用7只成年雄性猕猴,经双侧阴囊上方切口暴露输精管,由近附睾端向远侧注射高分子聚合物HFMC,剂量分别为30mg/侧(1只),60mg/侧(3只),100mg/侧(3只),分别于术后2.5及3.5年处死动物,取... 本实验采用7只成年雄性猕猴,经双侧阴囊上方切口暴露输精管,由近附睾端向远侧注射高分子聚合物HFMC,剂量分别为30mg/侧(1只),60mg/侧(3只),100mg/侧(3只),分别于术后2.5及3.5年处死动物,取附睾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注射不同剂量HFMC2.5年后,动物附晕头、体、尾各部光镜观察所见主要改变为上皮细胞局灶性轻度水样变性,少许上皮细胞脱落,个别管腔扩张,局部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3.5年后取材光镜观察附睾组织无明显异常。不同时间取材进行电镜观察所见超微结构变化主要为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及内织网呈空泡改变,附睾管腔内精子均有一定程度损伤。上述结果提示:HFMC注入输精管后,由于释放H+及暂时阻断输精管可能使附睾组织结构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附睾精子赖以成熟或贮存的内环境。这可能是HFMC输精管注射节育的可能机理之一。随着HFMC的消失,组织结构可能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聚合物 HFMC 猕猴 附睾 避孕药
下载PDF
非阻断男性避孕材料HFMC及其杀精能力
6
作者 徐若璞 黄华惠 +5 位作者 程玲妹 罗自强 王有琪 唐科士 白寿昌 邹淑荃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一种具有杀精子功能的生物材料HFMC被用于猕猴避孕实验。HFMC是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主要组份并带有羧基的亲水凝胶。精液检测结果表明HFMC杀精是有效的。材料通透性模拟实验及精子计数都表明HFMC是一种非阻断性材料,能允许精子通过... 一种具有杀精子功能的生物材料HFMC被用于猕猴避孕实验。HFMC是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主要组份并带有羧基的亲水凝胶。精液检测结果表明HFMC杀精是有效的。材料通透性模拟实验及精子计数都表明HFMC是一种非阻断性材料,能允许精子通过。配对实验表明,60mg组节育1.5~3年;30mg组约2月;150mg组仍在观察中,估计能节育较60mg组更长的时间。HFMC用于男性避孕可避免输精管阻塞而引起的附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避孕材料 水凝胶 HFMC
下载PDF
试论猕猴(Macaca mulatta)的种群结构与合理利用
7
作者 白寿昌 邹淑荃 《生态经济》 1987年第3期42-44,共3页
猿猴是人类的最近亲属,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方面与人类相似。应用这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最易外推于人。因此,它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高级实验动物,其科学价值是其它动物所不能比拟的。笔者就医学生物研究所[1]和昆明动... 猿猴是人类的最近亲属,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方面与人类相似。应用这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最易外推于人。因此,它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高级实验动物,其科学价值是其它动物所不能比拟的。笔者就医学生物研究所[1]和昆明动物研究所,于1979—1980年先后在云南省境内捕率的23批猕猴,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统计,从中了解云南地区猕猴自然种群的结构等,进而提出如何保护和利用的建议,使珍贵的猕猴资源在自然条件下能维持其生态平衡,并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贡献。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种群 种群结构 合理利用 云南省 云南地区 猕猴 实验动物 生态平衡 形态结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数量分布及食性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白寿昌 邹淑荃 +3 位作者 林苏 拖丁 忠态 王小红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S01期67-75,共9页
滇金丝猴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属世界珍稀灵长类。其种群数量、分布区域等尚少深入全面的调查。1985~1986年笔者在横断山脉中段,对此进行了考察,现就有关数量、分布、栖息生境及食性等报道如下。
关键词 滇金丝猴 瞬时量 分布 食性
下载PDF
猕猴输精管注射高分子聚合物HFMC的抗生育试验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寿昌 邹淑荃 +5 位作者 罗自强 王有琪 唐科仕 向大昌 崔晓 徐若璞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75-380,共6页
本文介绍一种高分子聚合物HFMC注入输精管,遇体液即合成有孔隙(孔径2—16u)的固态聚合物,附着管壁并缓慢释放适度的H^+,以改变精子存活环境,从而达到猕猴非阻断性的输精管避孕。在猕猴配对试验中证明,输精管注入HFMC 30mg×2(n=2),... 本文介绍一种高分子聚合物HFMC注入输精管,遇体液即合成有孔隙(孔径2—16u)的固态聚合物,附着管壁并缓慢释放适度的H^+,以改变精子存活环境,从而达到猕猴非阻断性的输精管避孕。在猕猴配对试验中证明,输精管注入HFMC 30mg×2(n=2),在注射后47—50天精液品质即逐渐恢复,已有致孕能力;输精管注入HFMC 60mg×2(n=4),在300天后,有些个体精液晶质才逐渐恢复,注后348—353天之间已有50%的雄猴配对致孕;另有50%的雄猴在注入854天时精液品质仍处于不育水平。实验结果还表明:HFMC对精子具有致死,致畸率高及使精子活力显著下降,这种作用随HFMC剂量的增大而加强,这种影响也随时间的后移而逐渐减弱;HFMC对输精管具有可通性及可复性。今后如能在注入剂量,自溶稳定性方面再改进,HFMC有可能成为男性节育较为理想的一种新型避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输精管 注射 HFMC 生育
下载PDF
白化猕猴(Macaca mulatta)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寿昌 邹淑荃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4年第1期21-23,I0001,共4页
1979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捕获一只雄性白化猕猴(Macaca mulatta)。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白化性状是受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控制,即以异合型状态潜伏几个世代,直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同一个体里有两个对白化性状负责的基因同时存在时,才... 1979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捕获一只雄性白化猕猴(Macaca mulatta)。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白化性状是受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控制,即以异合型状态潜伏几个世代,直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同一个体里有两个对白化性状负责的基因同时存在时,才会显示白化性状,因此白化个体较少。在猴类中,白化现象的遗传基础,是否也是一个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对之负责,过去未见报导,我们开始进行了一点交配试验,它与三只正常雌性猕猴交配所产生的子代(2♂;1♀)都不是白化的,我们准备继续观察这些后代彼此交配及回交后所得出的结果,用来确定在猴类中白化现象的遗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 遗传方式 隐性基因 白化 遗传基础 有性生殖 交配试验
下载PDF
孕马血清诱导猕猴超数排卵试验
11
作者 白寿昌 邹淑荃 徐慧敏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5年第4期380-380,415,共2页
1930年H.H.Cole等发现马妊娠期某一阶段血清内含有促性腺激素,其中激素之一就是促卵泡生成素。至今孕马血清在畜牧业上已被广泛地用于诱导排卵和增加多胎率。
关键词 超数排卵 孕马血清
下载PDF
白化猕猴(Macaca mulatta)的染色体研究 CHROMOSOME STUDY OF AN ALBINAL RHESUS MONKEY(MACACA MULATTA)
12
作者 邹淑荃 陈宜峰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2年第3期294-294,共1页
我所于1980年从云南省永胜县获得一只雄性白化猕猴,取名“南南”,现年约5岁,经检疫和体格检查表明,该动物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见图1)。根据遗传学的研究显示,白化动物与白化人一样,其白化性状的遗传多受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控制,因此... 我所于1980年从云南省永胜县获得一只雄性白化猕猴,取名“南南”,现年约5岁,经检疫和体格检查表明,该动物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见图1)。根据遗传学的研究显示,白化动物与白化人一样,其白化性状的遗传多受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控制,因此白化个体极为罕见。鉴于这只白化猕猴在国内大陆系首次发现,十分珍贵,故作者认为深入进行白化猕猴的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研究 白化猕猴 动物发育 白化动物 常染色体隐性
下载PDF
倭蜂猴的驯养简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淑荃 白寿昌 《野生动物》 1990年第2期42-42,共1页
<正> 中国现生灵长类动物共4科20种(约占全世界猿猴种类的10—12%),1986年又在云南省南部新发现了一种,经全国强等(1987)鉴定为倭蜂猴(Nyctcebus Pygmaeus Bonhote),是中国发现最晚的灵长类新记录,也是中国现生猴类中最小的一种... <正> 中国现生灵长类动物共4科20种(约占全世界猿猴种类的10—12%),1986年又在云南省南部新发现了一种,经全国强等(1987)鉴定为倭蜂猴(Nyctcebus Pygmaeus Bonhote),是中国发现最晚的灵长类新记录,也是中国现生猴类中最小的一种夜行性猴类。形态特征:倭蜂猴外貌颇似一般常见的蜂猴(N.coucang),但体型小,仅是蜂猿1/3~1/2。头圆,眼大而圆,耳中等。被毛呈丝绒状,褐色,毛尖为白灰色,腹面及手脚为银灰色,鼻部至额顶有一条显目的白色毛纹,脸圈周围的白毛成分增多,所以好似形成一白色的脸环。耳、鼻、手脚的皮肤呈黑色,口小齿利、尾极短。其形态见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蜂猴 灵长类 形态 分布 驯养
下载PDF
滇金丝猴迁移习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自寿昌 邹淑荃 +3 位作者 林苏 拖丁 王小红 忠态 《四川动物》 1987年第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滇金丝猴 迁移习性 幼猴 婴猴 家域 成年
下载PDF
漫谈白化动物
15
作者 白寿昌 邹淑荃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7,共3页
本文介绍迄今已报道过的白化动物种类、白化动物的共同特征、基因突变与动物白化的关系,白化动物新品系培育方法的基本知识及实例,以及国内培育白化动物新品系的情况。
关键词 白化突变 白化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