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负载淫羊藿苷的普鲁兰纳米粒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何艳娟 陈李凤 +7 位作者 雷玉诚 贺宇康 曹志 邹登 邓发文 钟梓妮 袁立明 李湘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385-1390,共6页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淫羊藿苷修饰的普鲁兰聚合物,通过化学连接和物理包埋的方式高效装载淫羊藿苷,制备一种具有缓释性的纳米球形载体,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淫羊藿苷通过丁二酸酐作为连接臂接枝亲水性普鲁兰形成淫羊藿苷修饰的...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淫羊藿苷修饰的普鲁兰聚合物,通过化学连接和物理包埋的方式高效装载淫羊藿苷,制备一种具有缓释性的纳米球形载体,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淫羊藿苷通过丁二酸酐作为连接臂接枝亲水性普鲁兰形成淫羊藿苷修饰的普鲁兰聚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终产物鉴定。采用透析法制备负载淫羊藿苷的普鲁兰纳米粒。测量空白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并测定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 纳米粒具有规则的形态、均匀的尺寸。空白纳米粒电位为+2.23 mV,载药纳米粒电位为+3.98 mV;空白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22 nm,载药纳米粒粒径为190 nm。纳米粒能明显延长淫羊藿苷的缓释作用时间,在pH 6.8的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淫羊藿苷的释放。结论 通过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行为,成功制备了尺寸均匀的纳米粒。通过聚合物化学连接方式丁二酸将中药单体淫羊藿苷连接普鲁兰制备为纳米递送系统,淫羊藿苷的普鲁兰纳米递送系统该系统能使疏水性药物成为纳米型的水溶性药物,药物具有缓释性,并在弱酸度环境下可以定向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普鲁兰多糖 纳米递送系统 药物释放 化学连接 缺血性心肌病
下载PDF
小剂量硫酸镁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邹登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638-638,共1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4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3天,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硫酸...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4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3天,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硫酸镁对小儿哮喘性疾病有显著平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小儿 喘息性疾病 疗效
下载PDF
IL-1β基因-31T/C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邹登 阿莫 +4 位作者 江杰 田朗 陈佳 李卓颖 杨作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IL-1β基因启动子区–31T/C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00例川崎病患儿(川崎病组)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IL-1β–31位点的基因型,并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 目的:探讨IL-1β基因启动子区–31T/C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00例川崎病患儿(川崎病组)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IL-1β–31位点的基因型,并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结果:IL-1β–31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川崎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川崎病组中TT基因型携带者的风险是TT基因非携带者的0.37倍(χ2=5.65,P<0.01,OR=0.37,95%CI:0.16~0.85),但IL-1β–31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川崎病组中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者与无冠状动脉损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β–31T/C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TT基因型携带者患川崎病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白细胞介素-1Β 单核苷酸多态性 儿童
下载PDF
抗高强度椒盐噪声的鲁棒拼接取证算法
4
作者 王朋博 单武扬 +3 位作者 李军 田茂 邹登 范占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77-3184,共8页
在图像取证领域,图像拼接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图像内容识别拼接,并定位拼接区域。然而,在传输、扫描等常见场景中,椒盐(s&p)噪声会不可避免地随机出现,且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当前拼接取证方法的效力将逐渐减弱,甚至失效,极大地影... 在图像取证领域,图像拼接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图像内容识别拼接,并定位拼接区域。然而,在传输、扫描等常见场景中,椒盐(s&p)噪声会不可避免地随机出现,且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当前拼接取证方法的效力将逐渐减弱,甚至失效,极大地影响了现有拼接取证方法的效果。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抵御高强度椒盐噪声的拼接取证算法。所提算法分为2个主要部分:预处理部分和拼接取证部分。首先,预处理部分利用ResNet32与中值滤波器的融合,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并通过卷积层恢复受损的图像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椒盐噪声对拼接取证部分的影响并恢复图像细节;其次,拼接取证部分基于暹罗网络结构,提取与图像唯一性相关的噪声伪影,并通过不一致判断识别拼接区域。在通用篡改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RGB图像和灰度图像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10%噪声场景下与FS(Forensic Similarity)和PSCC-Net(Progressive Spatio-Channel Correlation Network)取证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将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值提升超过50%,这验证了所提算法在被噪声干扰的篡改图像上取证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伪造检测 图像去噪 椒盐噪声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辅佐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郑艳平 邹登 金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12-1713,共2页
目的:探讨辅佐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选定的92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成3组。A组32例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B组30例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C组30例未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3组发绀气促消失,肺部... 目的:探讨辅佐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选定的92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成3组。A组32例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B组30例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C组30例未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3组发绀气促消失,肺部罗音消失、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各项疗效指数比较,气促发绀消失,经统计学χ2检验,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部罗音消失,经χ2检验,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时间经统计学t检验,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B、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辅佐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医师尤其基层医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 大剂量 盐酸氨溴索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miR-142-5p靶向PLEKHA3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文丹 邹登 雷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43-2047,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调控miR-142-5p靶向Pleckstrin同源域蛋白A家族成员3(PLEKHA3)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分为NC组(细胞正常培养)、NC+60μmol·L^(-1)姜黄素+miR-142-5p组(60μmol·L^(... 目的研究姜黄素调控miR-142-5p靶向Pleckstrin同源域蛋白A家族成员3(PLEKHA3)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分为NC组(细胞正常培养)、NC+60μmol·L^(-1)姜黄素+miR-142-5p组(60μmol·L^(-1)姜黄素处理并转染miR-142-5p mimic)、NC+60μmol·L^(-1)姜黄素+miR-142-5p+PLEKHA3组(60μmol·L^(-1)姜黄素处理并转染miR-142-5p mimic+PLEKHA3)。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动物水平上,建立人肾上腺皮质瘤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15、30、45、60μmol·L^(-1)姜黄素给药组,验证姜黄素在体内的抗肾上腺皮质癌的作用。结果NC组、NC+60μmol·L^(-1)姜黄素组、NC+60μmol·L^(-1)+miR-142-5p组、NC+60μmol·L^(-1)+miR-142-5p+PLEKHA3组的细胞迁移数目分别为135.76±17.42、37.11±10.08、98.31±14.88和24.39±5.28,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7±0.11)%、(68.80±4.64)%、(25.47±2.39)%和(78.29±5.47)%,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3、0.59±0.11、0.97±0.09、0.31±0.06,Bcl-2相关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8、1.38±0.11、0.69±0.05和1.93±0.18,NC+60μmol·L^(-1)姜黄素组与NC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动物水平上,对照组和15、30、45、60μmol·L^(-1)姜黄素给药组的裸鼠移植瘤体积分别为(1653.02±435.93)、(1148.77±327.18)、(1054.21±286.06)、(996.89±257.62)和(670.64±157.32)mm^(3),移植瘤质量分别为(1.00±0.17)、(0.82±0.09)、(0.76±0.12)、(0.68±0.13)和(0.44±0.11)g,15、30、45、60μmol·L^(-1)姜黄素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姜黄素在体内外均发挥肾上腺皮质癌作用,且可能通过调控miR-142-5p/PLEKHA3信号通路,抑制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为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leckstrin同源域蛋白A家族成员3 肾上腺皮质癌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溴己新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唐云丽 康丽 +1 位作者 邹登 邓发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溴己新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每次1 mg,bid,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每次1 mg,...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溴己新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每次1 mg,bid,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每次1 mg,bid,雾化吸入,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每次2~4 mg,qd,静脉滴注。2组患儿均用药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PCT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00±0.77),(3.85±1.48),(1.54±0.50)及(5.24±1.28)d,对照组分别为(2.49±0.51),(5.51±1.41),(2.08±0.84)及(6.36±2.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分别为(0.55±0.08),(0.77±0.21)g·L^(-1);免疫球蛋白M(IgM)分别为(0.87±0.25),(1.44±0.36)g·L^(-1);PCT分别为(0.41±0.11),(0.92±0.26)ng·mL^(-1);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13.11±3.38),(22.69±6.50)mg·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1.47±3.60),(17.85±6.60)pg·mL^(-1);免疫球蛋白G(IgG)分别为(10.83±1.24),(9.83±2.26)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为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溴己新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更好,并且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恢复,能有效降低PCT含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延缓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溴己新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唐云丽 康丽 +1 位作者 雷超兰 邹登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重症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热、止咳、祛痰、吸氧和支气管扩张等基础治疗以及静脉滴注10 mg·kg^(-1)阿奇霉素,qd,连...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重症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热、止咳、祛痰、吸氧和支气管扩张等基础治疗以及静脉滴注10 mg·kg^(-1)阿奇霉素,qd,连续5 d后改为口服5 mg·kg^(-1)阿奇霉素片,qd。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每次2 mL,bid)雾化吸入辅助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发热减退时长、咳嗽消失时间,观察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入组30例,试验过程中无脱落病例。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分别为(262.11±40.26)和(172.51±27.18)ng·L^(-1);干扰素-α(INF-α)水平分别为(7.80±2.15)和(4.31±0.87)ng·L^(-1);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分别为(0.70±0.35)和(0.53±0.18)g·L^(-1);IgM水平分别为(1.32±0.27)和(0.96±0.19)g·L^(-1);发热减退时长分别为(5.22±1.24)和(3.62±1.09)d;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7.51±1.35)和(5.90±1.24)d。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4例/30例)和10.00%(3例/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MPP患儿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调节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促进恢复,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 辅助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