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网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春营 朱毅 +4 位作者 何辉 罗亚楠 王天霖 支剑飞 邹绍志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针对配电网线路拓扑分支较多、运行环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且故障排查效率低、巡线工作量大等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配网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系统,通过监测线路点位的故障工频以及行波电流的方式,能快速准确地判别雷击故障,并且定位故障... 针对配电网线路拓扑分支较多、运行环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且故障排查效率低、巡线工作量大等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配网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系统,通过监测线路点位的故障工频以及行波电流的方式,能快速准确地判别雷击故障,并且定位故障位置,该系统已于江西省南昌市成功挂网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当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配电线路 行波测距 故障精确定位 雷击故障辨别
下载PDF
侥幸得来的状元(连载五)
2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乡音》 2007年第10期44-45,共2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选拔状元有严格的程序,最后都由皇帝阅批(只阅批主考宫送上的前10名);但也有一些属于"走后门",或阴差阳错,或被皇帝"照顾"而侥幸当上状元的,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趣闻。当然,就是这样的状元,除个别情况外,成绩一般也都位列前3名,应该说都有真才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 皇帝 试卷 考生 自然 中国科举制度 大臣 殿试 选拔 三十年
原文传递
历代状元趣话(之一)
3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教师博览(上旬刊)》 1995年第4期38-38,共1页
登场献艺求状元唐代科举,不讳奔走。因此,通关节便成为应考士子的公开秘密,时人不以为怪。当然,那时“开后门”者并非都是庸才,而受人之请托者也不一定是为了谋一己之私。例如德宗时,韩愈一次就推荐了8人,皆被擢为进士,以后均有一番作... 登场献艺求状元唐代科举,不讳奔走。因此,通关节便成为应考士子的公开秘密,时人不以为怪。当然,那时“开后门”者并非都是庸才,而受人之请托者也不一定是为了谋一己之私。例如德宗时,韩愈一次就推荐了8人,皆被擢为进士,以后均有一番作为。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杰出诗人和画家王维,也是通过“开后门”而成为状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状元 重要地位 唐代科举 文学艺术 通关节 林大钦 士子 韩愈 推荐
原文传递
历代状元趣话(之三)
4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教师博览(上旬刊)》 1995年第9期39-39,共1页
穷苦自励登榜首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的状元,是江西袁州(宜春)人卢肇。卢肇字子发,生于平民之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是,他人穷志不短,“穷苦自励”,发奋读书,“窃奥索微,久而不疲,垂二十年”。由于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
关键词 状元 李德裕 二十年 自励 江西 博览群书 宰相 凉亭 会昌 平民
原文传递
历代状元趣话(之四)
5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教师博览(上旬刊)》 1995年第11期37-37,共1页
三绝状元张孝祥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乌江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戍科廷试时,被宋高宗由第七名擢为第一。张孝祥的父亲张祁力官时,曾被好友、吏部尚书胡寅论荐,事未果,胡寅就被秦桧罢逐。胡寅虽然被贬官,但其影响依然不小,张孝祥参... 三绝状元张孝祥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乌江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戍科廷试时,被宋高宗由第七名擢为第一。张孝祥的父亲张祁力官时,曾被好友、吏部尚书胡寅论荐,事未果,胡寅就被秦桧罢逐。胡寅虽然被贬官,但其影响依然不小,张孝祥参加殿试时,胡寅又多方托人关照。考试后,主考官将张排在第七名,让皇帝钦定。当时秦桧之子秦埙在乡试和会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孝祥 状元 胡寅 秦桧 宋高宗 三绝 皇帝 殿试 乌江 廷试
原文传递
侥幸得来的状元(连载四)
6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乡音》 2007年第9期46-47,共2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选拔状元有严格的程序,最后都由皇帝阅批(只阅批主考官送上的前10名);但也有一些属于"走后门",或阴差阳错,或被皇帝"照顾"而侥幸当上状元的,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趣闻。当然,就是这样的状元,除个别情况外,成绩一般也都位列前3名,应该说都有真才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思谦 韦昭度 详定官 王安石
原文传递
侥幸得来的状元(连载三)
7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乡音》 2007年第8期45-46,共2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选拔状元有严格的程序,最后都由皇帝阅批(只阅批主考官送上的前10名);但也有一些属于"走后门",或阴差阳错,或被皇帝"照顾"而侥幸当上状元的,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趣闻。当然,就是这样的状元,除个别情况外,成绩一般也都位列前3名,应该说都有真才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寿彭
原文传递
侥幸得来的状元(连载一)
8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乡音》 2007年第6期45-46,共2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选拔状元有严格的程序,最后都由皇帝阅批(只阅批主考官送上的前10名);但也有一些属于“走后门”,或阴差阳错,或被皇帝“照顾”而侥幸当上状元的,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趣闻。当然,就是这样的状元,除个别情况外,成绩一般也都位列前3名,应该说都有真才实学。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向读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大全 杨士奇
原文传递
侥幸得来的状元(连载二)
9
作者 邹绍志 桂胜 《乡音》 2007年第7期46-47,共2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为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目的一个。科举制度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朝历代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选拔状元有严格的程序,最后都由皇帝阅批(只阅批主考官送上的前10名);但也有一些属于"走后门",或阴差阳错,或被皇帝"照顾"而侥幸当上状元的,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趣闻。当然,就是这样的状元,除个别情况外,成绩一般也都位列前3名,应该说都有真才实学。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向读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孚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