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邹花 杨佳 《公路与汽运》 2013年第2期204-206,共3页
2012年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 700km,在如此高的高速公路覆盖率下,高速公路的服务配套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服务区的设置不仅与司乘人员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该项目是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文中以郴宁(郴州—宁远)高速... 2012年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 700km,在如此高的高速公路覆盖率下,高速公路的服务配套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服务区的设置不仅与司乘人员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该项目是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文中以郴宁(郴州—宁远)高速公路桂阳服务区为例,结合湖南省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现状,从服务区的规模、布局、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位置选择、集散车道平纵面设计、规模等应充分考虑该服务区在该段高速公路甚至在该高速公路服务网中的地位,做到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服务区 设计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被引量:1
2
作者 邹花 《小学教学参考》 2002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 发音 英语角
下载PDF
改建工程的平纵面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邹花 杨佳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期290-291,共2页
针对原有老路通行能力大大降低的现状,本着安全第一、经济为辅的原则对公路平面和纵断面进行了改造,结合勘测实践,总结出改建公路的设计体会,以期为同类工程积累设计经验。
关键词 老路改建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下载PDF
杨梓冲互通立交设计
4
作者 邹花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结合长沙绕城高速公路杨梓冲互通设计,介绍了该互通立交的交通量预测情况和方案设计原则,重点从主线设计、匝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收费广场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几个方面来探讨高等级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 桥梁 互通立交 交通量预测 方案设计
下载PDF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邹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05-207,共3页
探究、分析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B超、腹部B超检查在其中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肌瘤患者。2020.05至2021.12选入。总计100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B超检查、腹部B超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检查所得结果,对不同检查方式检查准确率、不同类... 探究、分析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B超、腹部B超检查在其中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肌瘤患者。2020.05至2021.12选入。总计100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B超检查、腹部B超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检查所得结果,对不同检查方式检查准确率、不同类型子宫类型诊断准确率、不同检查方式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进行研究、讨论。结果:(1)腹部B超检查可见,漏诊:7例;误诊10例;确诊率:83.00%。阴道B超检查可见,漏诊:1例;误诊3例;确诊率:96.00%。阴道B超检查准确率更高,P<0.05。(2)综合检查可见:肌壁间肌瘤:50例。浆膜下肌瘤:18例。黏膜下肌瘤:17例。混合型肌瘤:15例。腹部B超检查可见:肌壁间肌瘤:49例。浆膜下肌瘤:14例。黏膜下肌瘤:12例。混合型肌瘤:8例。腹部B超检查可见:肌壁间肌瘤:50例。浆膜下肌瘤:18例。黏膜下肌瘤:16例。混合型肌瘤:12例。阴道B超检查不同类型子宫类型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3)单独使用腹部B超检查可见,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动脉阻力指数、动脉搏动指数依次为(104.43±13.38)cm·s-1、(1.30±0.37)、(2.79±0.26)。联合腹部B超检查、阴道B超检查可见,上述指标依次为(73.63±8.53)cm·s-1、(0.87±0.15)、(1.09±0.18)。联合检查各指标均比单独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更为优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疾病诊断中,阴道B超与腹部B超均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但是阴道B超检查准确率更高、不同类型子宫类型诊断准确率更高。同时,联合使用两种检查方案,在减少疾病漏诊、误诊方面价值确切,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子宫肌瘤 阴道B超 腹部B超 效果
下载PDF
热按摩疗法在防治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6
作者 邹花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5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尿潴留 排尿障碍 产后 热按摩疗法
下载PDF
PLCE1和RFT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胡艳玲 刘璐芬 邹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PLCE1和RFT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分析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 目的分析PLCE1和RFT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分析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PLCE1和RFT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LCE1和RFT2的表达相关性。结果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16.00%及80.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1和RFT2表达与食管癌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最长径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的PLCE1与RFT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6.544 8,P<0.05)。结论 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E1 RFT2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