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道德现代化:实践特质、构成样态与功能指向
1
作者 邹贵波 《前沿》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中国式道德现代化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新样态,建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伦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逻辑有机结合的产物,呈现出整体擘画、价值引领与思维创新相协同,继承传统、空间转向与党风沁润... 中国式道德现代化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新样态,建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伦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逻辑有机结合的产物,呈现出整体擘画、价值引领与思维创新相协同,继承传统、空间转向与党风沁润相贯通,模范引导、实践养成与法治保障相融汇的实践特质。中国式道德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摆脱现代化普遍主义幻境和独断伦理困局的自主实践道路,形成了顺应时代、围绕中心、系统思维相配合的战略视野;根基牢固、内涵充盈、深化治理相协调的话语体系;扎根民族、人民至上、敢于斗争相统一的时代特色;回应了精神生活萎靡之迷思、解答了核心价值离散之困境、破解了现代文明转换之难题。中国式道德现代化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层面具有“激活-动力”功能,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层面具有“凝智-聚力”功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层面具有“整合-升华”功能,彰显了符合“真正人的道德”的道德进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表达与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道德现代化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 道德转型 道德进步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道德治理重要论述的时代意涵、关系结构及目标指向
2
作者 邹贵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道德治理作为利益分歧、价值纷争与思想分化境遇下聚焦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的独特性道德建设活动,其不仅是一场以惩恶扬善为目标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以提升道德境界为主题的伦理觉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 道德治理作为利益分歧、价值纷争与思想分化境遇下聚焦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的独特性道德建设活动,其不仅是一场以惩恶扬善为目标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以提升道德境界为主题的伦理觉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同中国道德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以核心价值导向作为道德治理的灵魂、维护共同利益作为道德治理的根本、丰富精神世界作为道德治理的主题,形成了人民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相互支撑、有机衔接、同向同行的中国特色道德治理模式,不断赋予道德治理鲜明价值追求、构筑道德治理完整制度体系、推动道德治理生动社会实践,实现了以德立人、以德兴国与以德强党的道德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道德治理 道德建设
下载PDF
出场与匡正:大学生网络道德冷漠的数字化生存境遇
3
作者 邹贵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82,95,共6页
随着网络技术对生活世界的深度介入,数据日渐成为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在万物皆数、数智融合、万物智联的大数据语境中,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算法合谋”“感觉新变”“时空转向”不仅引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力弱化、网络道德情感力淡化、... 随着网络技术对生活世界的深度介入,数据日渐成为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在万物皆数、数智融合、万物智联的大数据语境中,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算法合谋”“感觉新变”“时空转向”不仅引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力弱化、网络道德情感力淡化、网络道德行动力软化,而且加重了网络社会的去道德化与网络道德生活的去规范化。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实践场域中克服由网络道德认知上的错乱、网络道德情感上的麻木以及网络道德行动上的逃避引致的网络道德冷漠,亟须实现网络道德认知的数字化转向、网络道德情感的美学化转向、网络道德行动的智慧化转向,从而构建良好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数字化生存 大学生 网络道德冷漠
下载PDF
泛娱乐主义:精神生产的“遮蔽”及其“解蔽” 被引量:7
4
作者 邹贵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4,共8页
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泛娱乐主义作为现代媒介、资本逻辑以及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衍生而出的把娱乐作为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其将精神劳... 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泛娱乐主义作为现代媒介、资本逻辑以及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衍生而出的把娱乐作为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其将精神劳动者遮蔽于“茧房束缚”之中、将精神劳动资料遮蔽于“狂欢幻境”之中、将精神劳动对象遮蔽于“视觉怪圈”之中,背后隐匿着资本逻辑对生活世界的全域化殖民和对真实精神生活的伪化。精神生产蕴含着真、善、美的共生、共在与共享,彰显着价值的生成、生命的意义与精神的挺立,但泛娱乐主义遮蔽下的精神生产仅是类精神萎缩、感官愉悦和文化假晶,而非“自由人”彰显、精神愉悦和文化结晶。为此,亟需“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遵循“美的规律”进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话语权的回归,从而将精神生产从泛娱乐主义遮蔽下解放出来,走向人的逻辑的自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主义 马克思 精神生产 资本逻辑 精神异化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维图景 被引量:12
5
作者 邹贵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8-25,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关于发展中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强起来的理论,用其独特的实践图景、理论图景、民族图景、时代图景勾画出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四维图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特色 理论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下载PDF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底蕴 被引量:5
6
作者 邹贵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53,共9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引领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道德要义、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道德通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道德胸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道德旨归,在主体...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引领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道德要义、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道德通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道德胸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道德旨归,在主体层面、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扬弃与超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品格与精神境界。在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当代中国实践进程中,需要拓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球视野、突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诉求、强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识凝聚,进而使全体人民在先进文化的牵引、浸润、形塑中寻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道德底蕴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4
7
作者 邹贵波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0-26,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指导和理论核心。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开放性与整合性、激励性与创新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指导和理论核心。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开放性与整合性、激励性与创新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三个倡导"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并且也在现实基础上超越了这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 超越
下载PDF
道德风险:逻辑困境、心态危机及伦理矫正 被引量:3
8
作者 邹贵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6-43,共8页
道德风险是主体行动的道德不定性及社会后果的不定性,包括道德滞后或超前的风险和个体道德表达不确定的风险。道德风险所带来的道德沦丧与社会矛盾来源于文化相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对道德世界的侵扰,以及犬儒心态、冷漠... 道德风险是主体行动的道德不定性及社会后果的不定性,包括道德滞后或超前的风险和个体道德表达不确定的风险。道德风险所带来的道德沦丧与社会矛盾来源于文化相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对道德世界的侵扰,以及犬儒心态、冷漠心态、怨恨心态对至善世界的颠倒。重估与化解道德风险,不仅是评估道德现状、理解道德问题、重构道德体系的重要依据,更是推进道德建设、深化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国家善治的内在要求。捍卫与守护善德、规避由道德风险带来的社会异化与人性恶化,需要重塑道德理性、凝聚道德共识、构建道德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道德行为 道德共同体 心态危机 伦理矫正
下载PDF
道德选择:伦理困境、心理冲突及逻辑消解 被引量:1
9
作者 邹贵波 《前沿》 2019年第3期20-26,共7页
道德选择是'历史世界'与'生活世界'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养料,道德主体在道德悖论之际牵涉的情绪、信仰、怀疑和勇敢来源于'是'与'应当'的内在矛盾、'当下'与'未来'的利益争辩、'个体... 道德选择是'历史世界'与'生活世界'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养料,道德主体在道德悖论之际牵涉的情绪、信仰、怀疑和勇敢来源于'是'与'应当'的内在矛盾、'当下'与'未来'的利益争辩、'个体性'与'公共性'的责任冲突,亦受制于道德成本的泛滥、道德代价的盛行、道德风险的僭越。捍卫与守护'善德',消解道德选择的悖论,需构建责任伦理、复归交往实践、走向德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选择 伦理困境 心理冲突 逻辑消解
下载PDF
“多彩贵州”建设中公民道德责任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贵波 《理论与当代》 2020年第9期46-48,共3页
一、贵州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强化公民道德责任从“法治毕节”的创建到全面实行“河长制”并延伸至乡镇;从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保障等领域立法工作,到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 一、贵州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强化公民道德责任从“法治毕节”的创建到全面实行“河长制”并延伸至乡镇;从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保障等领域立法工作,到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体制创新,到精心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从推动政府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到充分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审查 重大行政决策 依法决策 民主法治建设 民生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 集体讨论 三项制度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贵波 《理论与当代》 2015年第3期36-37,共2页
一、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仁。仁作为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与"内核",支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仁者爱人"是其基本含义,进而衍生出"忠恕、克己、孝悌、自爱"等规范和品德。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 传统 仁者爱人 思想观念 行为规范
下载PDF
《论语》视域下现代素质教育内涵探源
12
作者 邹贵波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5期13-16,共4页
《论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和教育典籍,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当代青年学生应充分汲取其蕴含的素质教育思想。《论语》视域下现代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括心怀天下的政治追求、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孜孜不倦的... 《论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和教育典籍,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当代青年学生应充分汲取其蕴含的素质教育思想。《论语》视域下现代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括心怀天下的政治追求、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诚实守信的良好修养、仁者爱人的宽广胸怀和豁观变通的人生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互嵌·冲击·修复:新时代青年红色信仰之虚无风险
13
作者 邹贵波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5-72,80,共9页
红色信仰内在于无产阶级追求自由、解放与幸福的实践逻辑之中,是立足于现代社会而展开的指向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独特信仰范式。由于技术控制与时空流动引致生存方式多维演嬗、思潮渗透与资本逻辑引致社会心态秩序失衡、发展阻力与伦理... 红色信仰内在于无产阶级追求自由、解放与幸福的实践逻辑之中,是立足于现代社会而展开的指向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独特信仰范式。由于技术控制与时空流动引致生存方式多维演嬗、思潮渗透与资本逻辑引致社会心态秩序失衡、发展阻力与伦理变迁引致矛盾冲突层叠显现等多重因素的甦生与杂糅,新时代青年红色信仰之虚无风险呈现出扭曲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意义彰显、窒碍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凝聚、消解中华民族记忆的价值蕴含等多重危害。红色信仰影响个人的价值取向、映射民族的精神面貌、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基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本质规定性,应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信仰大厦基石、塑造新时代青年红色信仰历史记忆、讲好讲深讲透红色信仰宏伟故事,在历史主动、精神自省、文化自觉中规避红色信仰之虚无风险引致的信仰危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青年 红色信仰 信仰虚无 虚无风险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冷漠行为的多维致因与矫治脉络
14
作者 邹贵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50-54,65,共6页
道德冷漠是对他人道德急需的无响应,是一种典型伦理病症。处于维护个人私利与遵循道德规范两难兼顾、道德选择失范与追寻德性伦理交叠相映、网络道德冲突与践履道德责任多重失衡的现实境遇下,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力弱化、道德情感力淡化... 道德冷漠是对他人道德急需的无响应,是一种典型伦理病症。处于维护个人私利与遵循道德规范两难兼顾、道德选择失范与追寻德性伦理交叠相映、网络道德冲突与践履道德责任多重失衡的现实境遇下,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力弱化、道德情感力淡化、道德行动力软化,不仅引致“排序式”“粘贴式”“病根式”道德冷漠无序蔓延,而且加重了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秩序的紊乱。寻找走出道德困境、化解道德冷漠的实践路径,需要借鉴道德叙事的意义架构,通过道德认知的澄明术、道德情感的催化术、道德行动的生活术,叙出事之“知”、事之“情”、事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冷漠 冷漠行为 道德叙事
下载PDF
道德责任:内涵、特征及体系建构
15
作者 邹贵波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4-49,共6页
道德责任是指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履行对他者(包括人、事、物)的责任,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道德责任具有范围的广泛性与有限性、目标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实现的自律性与强制性等特征。道德责... 道德责任是指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履行对他者(包括人、事、物)的责任,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道德责任具有范围的广泛性与有限性、目标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实现的自律性与强制性等特征。道德责任作为道德本然与实然的同一、伦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个体走向道德完善的必然通道,其逻辑体系由公民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人类的应尽责任构成。构筑道德的社会与道德的人,需要道德责任从伦理规范走向伦理精神,最终化归伦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责任 内涵 特征 体系建构
下载PDF
“三反”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16
作者 邹贵波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
1951年12月至195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这次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搞好当前... 1951年12月至195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这次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有三点启示:惩治腐败要严明法纪,在"拍苍蝇"的同时要敢于"打老虎";要走群众路线,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起来;要全党的高度重视和统一行动,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历史经验 反腐败 启示
下载PDF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嬗变、内核与启示
17
作者 邹贵波 《太原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26-130,共5页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影响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之间美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貌,甚至一度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教育目的的社会改良、教育价值的实用理性、教育主体的儿童中心和教育内...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影响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之间美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貌,甚至一度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教育目的的社会改良、教育价值的实用理性、教育主体的儿童中心和教育内容的综合课程是其核心观点。在我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的关键阶段,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三点启示:教育改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育改革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教育改革要坚持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教育改革 启示
下载PDF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新要求
18
作者 邹贵波 《科教文汇》 2014年第3期158-159,共2页
说课这种教研形式是我国这些年来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区别入手,探讨了思想政治说课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方法,从而使说课活动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完善,实现高... 说课这种教研形式是我国这些年来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区别入手,探讨了思想政治说课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方法,从而使说课活动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完善,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和说课实践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 说课
下载PDF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引领先进道德的历程及启示
19
作者 邹贵波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先进道德的引领伴随着“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演进而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道德引领力,彰显了党坚守为民情怀、构筑道德家园、顺应历史潮流的道德自觉与道...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先进道德的引领伴随着“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演进而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道德引领力,彰显了党坚守为民情怀、构筑道德家园、顺应历史潮流的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引领具有真理领航与扎根传统相统一的演化赓续、人民至上与精神主动相融合的道德品格、守正创新与制度保障相链接的双轮驱动等践行特质,迸发出深厚的道德伟力和道德动力。展望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先进道德的引领应实现汲取文化精粹与推动转化发展相统一、赓续精神血脉与昂扬先进道德相统一、胸怀道德责任与深蕴世界情怀相统一,为人民提供独具民族性、富有生命力、蕴含真理性、彰显时代性的精神食粮,从而以坚毅的道德勇气、崇高的道德责任、卓绝的道德智慧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先进道德 道德引领 道德建设
原文传递
“三螺旋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20
20
作者 卿春 邹贵波 夏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3-168,共6页
三螺旋理论是研究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产业与政府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由于合作资源难以共享、合作模式统一僵化、合作方式相互脱节、合作过程结构松散等问题,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实现由"功利"价值向"育人... 三螺旋理论是研究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产业与政府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由于合作资源难以共享、合作模式统一僵化、合作方式相互脱节、合作过程结构松散等问题,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实现由"功利"价值向"育人"价值、由"单向"育人向"协同"育人、由"理论"引导向"实践"引导转变,并且构建需求导向的教学共同体、校内协同的文化共同体、校企合作的产研共同体、校地联动的发展共同体,在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同时实现整体性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创新创业 共同体 高等学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