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产妇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谢芳婷 鲍洁 +1 位作者 许波静 邹逸帆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4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9月本院实施剖宫产并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196例产妇作为低体温组,非低体温的19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9月本院实施剖宫产并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196例产妇作为低体温组,非低体温的19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CD产妇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麻醉方式为腰麻、麻醉后体温<36.75℃、术中冲洗腹腔液体量>800 ml、术中产妇体液丢失量>980ml、未采取主动保温、未采取输液加温及进入手术室室温≤23℃是影响剖宫产产妇麻醉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步确定了剖宫产产妇麻醉中低体温的8个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绘制的列线图对预测CD产妇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对预防母体体温过低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手术源性 低体温风险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氯胺酮对小鼠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吴奎霖 李瑶函 +5 位作者 孙锶琦 郭小玮 邹逸帆 张鑫磊 仝坤 秦霞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小鼠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及对小肠M受体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按给药方式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氯胺酮灌胃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氯胺酮腹腔注射组。给药2min后,经口灌人亚甲蓝溶液0.2ml。30min后将小鼠处死,测...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小鼠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及对小肠M受体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按给药方式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氯胺酮灌胃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氯胺酮腹腔注射组。给药2min后,经口灌人亚甲蓝溶液0.2ml。30min后将小鼠处死,测量亚甲蓝在肠管内移动距离和肠管全长,并计算亚甲蓝移动率。又将另外40只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组、氯胺酮组、阿托品+氯胺酮组,腹腔注射给药,测定亚甲蓝移动率。结果氯胺酮灌胃组较生理盐水灌胃组亚甲蓝移动率更低(P〈0.05)。氯胺酮腹腔注射组较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和氯胺酮灌胃组亚甲蓝移动率更低(P〈0.05)。同时,与阿托品组相比,氯胺酮组和阿托品+氯胺酮组较氯胺酮组的亚甲蓝移动率明显降低(P〈0.05)。阿托品+氯胺酮组较氯胺酮组亚甲蓝移动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氯胺酮对小鼠胃肠道蠕动有抑制作用,且与M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胃肠道 蠕动功能 M受体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超快通道麻醉管理
3
作者 邹逸帆 刘启源 +3 位作者 孙煦 周懿 任云 姚昊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4-578,共5页
收集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例超快通道麻醉下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总结麻醉管理经验。超快通道麻醉策略:通过体外循环方法、药物等减少围术期患者炎症反应和进行多器官保护,再根据... 收集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例超快通道麻醉下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总结麻醉管理经验。超快通道麻醉策略:通过体外循环方法、药物等减少围术期患者炎症反应和进行多器官保护,再根据手术进程,精确使用长/短效麻醉药物,实现手术结束后即刻清醒;使用深麻醉气管拔管、瑞芬太尼输注技术和经鼻高流量通气,使患者在安全、低应激下拔除气管导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手术时间(413±92)min,麻醉时间(480±100)min,体外循环时间(168±42)min,心脏阻断时间(119±36)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4±5)min。14例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腋动脉单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式,2例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式。所有患者于术后30 min内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前后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或相对正常范围内。术后ICU滞留时间6(3,11)d,总住院时间(23±8)d。7例患者因发生术后并发症总住院时间超过20 d。所有患者康复出院。超快通道麻醉策略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实现手术室内即刻气管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 超快通道麻醉
原文传递
不同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对照研究
4
作者 刘涵 邹逸帆 乔彤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对比完全穿刺技术和传统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腔内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腔内修复术治疗,n=51例)和实验组(完全穿刺技术治疗,... 目的对比完全穿刺技术和传统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腔内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腔内修复术治疗,n=51例)和实验组(完全穿刺技术治疗,n=51例)。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和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生存率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腹主动脉瘤患者的生存结局。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患者穿刺点血肿、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生存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腔内修复术,完全穿刺技术行腔内修复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且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这两种术式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近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完全穿刺技术 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