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损方法实现重庆地区马尾松材积模型研建
1
作者 郁壮 冯仲科 +1 位作者 张标 马天天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04,共8页
重庆地区立木材积表一直沿用的是四川马尾松材积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材积模型。因伐木进行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使用无损方法采集数据。通过摄影测量的方式测量林木材积,将样本分为80%的建模样本和20%的验证... 重庆地区立木材积表一直沿用的是四川马尾松材积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材积模型。因伐木进行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使用无损方法采集数据。通过摄影测量的方式测量林木材积,将样本分为80%的建模样本和20%的验证样本,使用建模样本建立多种一元、二元材积模型,使用验证样本应用《二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中相关指标对多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获取数据,单木胸径及单木树高的偏差、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的值均偏低,结果完全满足调查需要,表明可以通过摄影测量的方式获取数据来进行材积模型的研建;通过多种指标相结合确定多种材积模型中效果最好的模型,R^(2)达到了0.966,预估精度97.69%;新研建的二元材积模型相较于传统的四川马尾松材积模型在总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值、预估精度的评价指标效果更好,可以作为重庆地区马尾松立木材积表建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材积模型 立木材积表
下载PDF
西北地区GEP核算及其动态变化
2
作者 马天天 冯仲科 郁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163,共11页
【目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是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重要指标。西北地区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水平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对亚欧大陆腹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目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是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重要指标。西北地区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水平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对亚欧大陆腹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土地利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气候气象、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使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机会因子法等方法,计算西北地区2000—2020年的GEP,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1)2020年西北地区GEP为23481.59亿元,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分别占比17.6%、82.36%和0.04%;固碳释氧、产品供给、防风固沙3种功能为研究区主导功能;水域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量最高,达到420.65万元/km^(2);在空间分布上,GEP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部与西北部。2)20年间,该地GEP整体呈增长趋势,GEP增长6338.37亿元,增幅36.97%;3种服务类型价值量均在上涨,但调节服务增幅远小于供给服务增幅,这说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量变化最大,涨幅60.36%;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量变化较小,但其多年来对GEP的贡献量达到48.55%以上,是GEP的主导生态系统;空间动态变化上,研究区部分地区GEP的上涨与农田、水域生态系统面积的增加有关,但同时要关注森林、灌丛等生态系统面积减少的问题。【结论】通过计算2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够直观地展现出了各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生活产品与服务价值,为制定可持续经济发展政策、缓解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西北地区 生态效益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以小时为步长的崇礼区典型林分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珊 冯仲科 +1 位作者 郁壮 张瀚月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3-921,共9页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是影响林火蔓延的重要指标,构建精准的崇礼区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有利于完善崇礼区森林火灾预报系统.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落叶松(Larix gmelinii)、慢生杨(Populus L.)和山杨(Pobulus david...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是影响林火蔓延的重要指标,构建精准的崇礼区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有利于完善崇礼区森林火灾预报系统.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落叶松(Larix gmelinii)、慢生杨(Populus L.)和山杨(Pobulus davidiana)4种崇礼区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包括4个降雨梯度(降雨量分别为1、2、5、10 mm),连续监测降雨后不同时间间隔(2、4、6、8、10、12、24 h)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数据,同时收集林分内气象因子,建立了适用于降雨期的以小时为步长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拟降雨期内,落叶松林分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范围为30.68%-194.87%,显著高于其他林分.4种林分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初始含水率均超过100%,随着时间的推移,含水率逐渐下降,24 h后含水率在27.16%-45.82%范围.时间间隔对4种林分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影响最大,相对重要性在23.72%-55.06%范围.温度则只对山杨林分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有较大影响,相对重要性在30%左右.所建立的12个预测模型中,参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残差满足同方差性,模型可解释超过60%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变异.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9.24%和23.27%.本研究表明崇礼区不同林分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降雨要素是解释含水率变化的主导因子.(图5表6参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 含水率 气象因子 森林火灾 崇礼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