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劳灾期特征与避洪种植模式 被引量:13
1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2 位作者 郁阳 陈晓红 王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30,共7页
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淮地区地势低洼、作物... 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淮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生育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等种植模式),以确保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展思路,也可为农业避洪减灾和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农业洪涝 灾期分析 避洪种植 模式研究 大棚蔬菜 蔬粮轮作
下载PDF
安徽省沿淮地区梅雨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2 位作者 郁阳 陈晓红 王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4-704,共11页
论文在探索安徽沿淮地区梅雨期(包括入梅期、出梅期和梅雨长度)、梅雨量和梅雨强度(包括梅期平均日雨量、雨量梅年比、梅期暴雨日数和梅雨强度指数)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安徽沿淮地区梅雨期、梅雨量和梅雨强度的年际变化以及安徽沿... 论文在探索安徽沿淮地区梅雨期(包括入梅期、出梅期和梅雨长度)、梅雨量和梅雨强度(包括梅期平均日雨量、雨量梅年比、梅期暴雨日数和梅雨强度指数)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安徽沿淮地区梅雨期、梅雨量和梅雨强度的年际变化以及安徽沿淮一带11站梅期雨量和雨强地域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①安徽沿淮地区多年平均梅雨期为24d(6月16日入梅,7月10日出梅),梅雨量为221.9mm,梅期日雨量为8.6mm,雨量梅年比为22.3%,暴雨日数为1.3d,梅雨强度指数为4.0;②沿淮历年梅雨特征量均呈明显的波动趋势;③沿淮梅期雨量和雨强年际变化的平均波动周期约为9年,但随年代推移具有振幅减小和频率加快的特点;④安徽沿淮自西向东各站梅期雨量和雨强均呈"升—降—升"S型分布趋势。这些发现对于沿淮各地气候研究和天气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淮地区 梅雨特征 时空分布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安徽省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2 位作者 郁阳 梁邦云 郭秀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根据安庆、霍山、合肥、蚌埠和亳州五站1954~2007年共54年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对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四季变化呈"高—低... 根据安庆、霍山、合肥、蚌埠和亳州五站1954~2007年共54年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对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四季变化呈"高—低—高—低"趋势、各月变化呈"双峰型",并且各站气温日较差都是春秋季大于冬夏季;江淮地区各站历年平均气温日较差随时间推移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气温日较差 时间变化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中值温度和干燥度指数计算及其应用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郁家成 吴长春 +4 位作者 黄小燕 郁阳 吴必文 周明 郭秀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039-5046,共8页
利用合肥2003年逐日温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中值温度与最低、最高及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在96.8%以上。依据合肥多年逐日中值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元回归方程y=1.0026x-0.46... 利用合肥2003年逐日温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中值温度与最低、最高及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在96.8%以上。依据合肥多年逐日中值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元回归方程y=1.0026x-0.4683,并通过了α=0.001水平检验;对其他地区资料进行分析也发现有同样规律,这充分表明了日中值温度与日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回归关系。另外,根据合肥多年气象资料,对"蒸降比"与积温干燥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干燥度指数计算的新公式Ye=0.282054+0.552118E/r。方法可直接利用蒸发量和降水量常规气象数据,简便地计算出各年份干燥度指数;也可用在低于10℃期间,以便计算年内各季节或月份干燥度指数;经分析验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值温度 干燥度指数 相关回归分析 计算 应用 简便方法
下载PDF
水产设施养殖的环境小气候问题及其调控途径 被引量:6
5
作者 郁家成 王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2期62-64,F003,共4页
在分析国内外工厂化养殖现状的基础上 ,论述了水产设施环境和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养殖设施中的温度、光照和水质等环境小气候要素是影响工厂化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 。
关键词 水产设施养殖 环境小气候 工厂化养殖 调控途径 设施渔业 水质处理 自动控制
下载PDF
江淮地区连栋大棚遮阳网覆盖的降温效应 被引量:5
6
作者 郁家成 张修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3期56-58,共3页
在探讨江淮地区连栋大棚遮阳网 (内遮阳网、外遮阳网 )覆盖降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通过对两年来试验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研究了本地区棚内、外遮阳网覆盖的降温效应 。
关键词 江淮地区 连栋大棚 遮阳网覆盖 降温效应 设施园艺
下载PDF
沿淮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及高效种养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郁家成 王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阐述水涝灾害对沿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和无汛期大棚高效种养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本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并提出了沿淮地区无汛期大棚种植、大棚养殖和大棚混合种养的三类高效种养模式,为本地区农业避灾和社会经济进... 在阐述水涝灾害对沿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和无汛期大棚高效种养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本地区无汛期塑料大棚小气候效应,并提出了沿淮地区无汛期大棚种植、大棚养殖和大棚混合种养的三类高效种养模式,为本地区农业避灾和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思路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无汛期 塑料大棚 小气候效应 高效种养模式
下载PDF
沿淮地区无汛期蔬菜大棚光热资源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郁家成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969-971,共3页
沿淮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 ,属半湿润季风气候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农业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笔者揭示了沿淮地区无汛期蔬菜大棚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 沿淮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 ,属半湿润季风气候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农业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笔者揭示了沿淮地区无汛期蔬菜大棚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光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途径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无汛期 蔬菜大棚 光热资源特征 开发利用途径
下载PDF
沿淮低洼区洪涝灾害特征分析及农业结构调整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郁家成 陈永山 +2 位作者 黄小燕 董炳瑞 郁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4期56-57,55,共3页
洪涝是沿淮低洼区自然灾害中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分析洪涝灾害特征并调整农业结构对沿淮低洼区防洪、减灾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沿淮低洼区洪涝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低洼区水热气候资源、种植... 洪涝是沿淮低洼区自然灾害中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分析洪涝灾害特征并调整农业结构对沿淮低洼区防洪、减灾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沿淮低洼区洪涝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低洼区水热气候资源、种植结构现况和避洪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了沿淮低洼区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及农业避洪减灾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低洼区 洪涝灾害 农业避灾 结构调整
下载PDF
皖东农业气侯变化及其对茶树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郁家成 朱世芬 庄荫模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36-343,共8页
对近四十年气象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皖东荼区的热量、水分和光照等农业气候条件均有明显的变化(如冬季变暖、夏季变凉、生长期延长、春茶开采期提前、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减少、湿度增大、光照减弱等)。农业气候的这一... 对近四十年气象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皖东荼区的热量、水分和光照等农业气候条件均有明显的变化(如冬季变暖、夏季变凉、生长期延长、春茶开采期提前、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减少、湿度增大、光照减弱等)。农业气候的这一变化趋势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是有利的。建议充分利用农业气候的有利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皖东茶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条件 茶树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流域1991年洪涝灾害成因及综合防御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郁家成 朱世芬 时珍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通过对1991年夏季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灾情的研究,认为造成洪涝灾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气象因素、地理因素、生态因素、水利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本文还就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综合防御对策和措施,提出了政策、体... 本文通过对1991年夏季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灾情的研究,认为造成洪涝灾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气象因素、地理因素、生态因素、水利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本文还就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综合防御对策和措施,提出了政策、体制、工程和非工程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洪涝灾害 成因分析 防御措施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农村产业结构适应性调整方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郁家成 石磊 王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6期5-6,共2页
在探讨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和结构调整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 ,论述了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种植业结构、养殖业结构、加工业结构、储运营销业结构和乡村建设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方略 ,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本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策... 在探讨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和结构调整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 ,论述了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种植业结构、养殖业结构、加工业结构、储运营销业结构和乡村建设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方略 ,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本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观点、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并首次将储运营销和乡村建设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 旱地 农村 产业结构 适应性调整 农业综合开发 种植业 养殖业 加工业 储运营销业 乡村建设
下载PDF
新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
13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4 位作者 郁阳 郭秀云 董炳瑞 陆太平 王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探索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的计算公式,并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分析梅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在对本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1个地面气象站1952-200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梅雨强度指数,... 【目的】探索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的计算公式,并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分析梅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在对本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1个地面气象站1952-200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梅雨强度指数,并依据多年的梅雨强度指数和洪涝资料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并根据IPRI分析发现了安徽沿淮地区历年梅强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洪涝面积与梅强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鉴定以及农业避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强度指数 时空变化 特征分析 安徽省沿淮地区
下载PDF
《农业气象学》多媒体教学的分析与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郁家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0期225-226,252,共3页
本文从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出发,论述了教学对多媒体的需求;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情况,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多媒体教学的适用方法。
关键词 农业气象学 多媒体教学 分析 探索
下载PDF
安徽沿淮地区作物避洪种植的气候分析与模式研究
15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4 位作者 吴长春 何永晴 王胜 郁阳 王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2期282-282,286,共2页
为探索农业避洪减灾对策,对安徽沿淮地区水热季节变化、梅汛期强降水规律和非汛期热量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沿淮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作物避洪种植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沿淮作物避洪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模式。
关键词 作物避洪种植 气候特征 模式 安徽沿淮地区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地区甜玉米产业化发展前景
16
作者 郁家成 王胜 +1 位作者 黄小燕 郁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4期76-77,83,共3页
由于甜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又具有甜、粘、嫩、香等特性,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食品,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在介绍甜玉米的品种类型、分析国内外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现状和论述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 由于甜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又具有甜、粘、嫩、香等特性,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食品,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在介绍甜玉米的品种类型、分析国内外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现状和论述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甜玉米产业化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甜玉米产业化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策措施研究和市场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地区 甜玉米 产业化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关于沿淮水灾的辨证分析
17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7期165-166,174,共3页
本文在论述沿淮地区水涝灾害频繁、灾情严重的基础上,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看待和处理水患治理问题,着重对水涝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辨证思考和分析,并对沿淮地区的农业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沿淮地区 水涝灾害 农业减灾 可持续发展 辨证分析
下载PDF
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特点、成因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小燕 郁家成 王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0期546-548,共3页
涝渍灾害是江淮地区农作物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江淮地区涝渍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作物多,受灾范围广,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的特点和致... 涝渍灾害是江淮地区农作物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江淮地区涝渍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作物多,受灾范围广,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的特点和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涝防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涝渍灾害 特点 成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设施果蔬栽培的小气候及其调控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小燕 郁家成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9期80-82,共3页
果蔬栽培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水分和气体等环境因子,是各种果蔬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设施内小气候具有其自身特点。研究分析发现,设施内的光照强度较弱,光照分布不均匀,由南向北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气温地温均高于外界;相对湿度一般... 果蔬栽培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水分和气体等环境因子,是各种果蔬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设施内小气候具有其自身特点。研究分析发现,设施内的光照强度较弱,光照分布不均匀,由南向北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气温地温均高于外界;相对湿度一般比露地高;另外,设施内CO2浓度低。针对设施内独特的小气候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果蔬 栽培 小气候 调控
下载PDF
安徽沿淮地区农业避洪减灾对策研究——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加工
20
作者 何永晴 郁家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9期12-13,共2页
为了探索安徽沿淮低洼地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在阐明安徽沿淮农业减灾与农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产品资源优势(包括粮油、畜禽、水产、棉麻、果蔬、林木、农业生物等),探讨了农产品加工模式(包... 为了探索安徽沿淮低洼地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在阐明安徽沿淮农业减灾与农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产品资源优势(包括粮油、畜禽、水产、棉麻、果蔬、林木、农业生物等),探讨了农产品加工模式(包括粮油、肉类蛋品、果蔬、服装、木制品和工艺品等)。研究结果可为安徽沿淮低洼地区农民或农业企业防洪减灾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淮地区 农业减灾 农产品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