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6
1
作者 郄光峰 杨允东 +3 位作者 郭兴涛 陈琦 张斌太 王兴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510-511,共2页
目的总结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均采用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结果 145例病人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96.7%;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例(3.3%);无死... 目的总结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均采用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结果 145例病人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96.7%;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例(3.3%);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4个月,疼痛复发14例(9.33%)。结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危、各种手段治疗后复发的病人,C-臂引导穿刺可提高成功率,使手术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球囊压迫术 穿刺 经皮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郄光峰 侯德朋 +2 位作者 郭兴涛 李永强 陈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收治的68例因大面积脑梗死致小脑幕裂孔疝而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恢复良好26...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收治的68例因大面积脑梗死致小脑幕裂孔疝而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恢复良好26例(38.24%),其中55岁以下的患者有17例恢复良好,占65.38%,中残10例(14.71%),重残15例(22.06%),植物生存6例(8.82%),死亡11例(16.18%)。结论大骨瓣减压能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可明显改善预后,但与梗死部位、梗死灶的大小、年龄、术前昏迷程度、有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以及实施大骨瓣减压术的早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 大面积脑梗死 脑疝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致脑疝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郄光峰 侯德朋 郭兴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9-49,共1页
大面积脑梗死多见于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常继发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常规内科治疗病死率高,我科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68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病人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疗效满意。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分析 脑疝 减压治疗 去骨瓣 大脑中动脉闭塞 去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增高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致拒食症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郄光峰 李永强 侯德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998-2998,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并发症 绝食/病因学 重型颅脑损伤 拒食症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额颞部脑挫裂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 昏迷状态 GCS评分 软组织肿胀
下载PDF
岛叶与侧脑室的显微解剖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允东 郄光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岛叶与侧脑室的解剖对应关系,为该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显微形态学基础及术中标志性解剖学参数。方法收集国人成人完整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显微镜下解剖岛叶和侧脑室区,观察岛叶与侧脑室的解剖对应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拍照... 目的探讨岛叶与侧脑室的解剖对应关系,为该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显微形态学基础及术中标志性解剖学参数。方法收集国人成人完整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显微镜下解剖岛叶和侧脑室区,观察岛叶与侧脑室的解剖对应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拍照。结果岛叶前界沟深部与侧脑室额角相对应;上界沟由前至后分别与侧脑室额角、体部、三角部相对应,并由岛叶深部的基底核、内囊所分隔;下界沟分别与后方的侧脑室三角部和下方的颞角相对应。前岛点至侧脑室额角外侧壁的垂直距离为(11.56±2.52) mm,后岛点至侧脑室三角部外侧壁的垂直距离为(10.94±2.65) mm。下界沟下缘终点至侧脑室颞角外侧壁的垂直距离为(9.36±1.67) mm。结论岛叶与侧脑室各部间存在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解剖对应关系,有利于岛叶病变准确切除,同时尽量减少手术的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侧脑室 显微解剖 形态学基础 解剖学参数
下载PDF
蝶骨卵圆孔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允东 郄光峰 李永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蝶骨卵圆孔的局部解剖特点,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参数。方法 15例(30侧)成人颅骨干性标本,进行蝶骨卵圆孔区的形态学观察和测量。2例(4侧)成人颅骨湿标本,观察卵圆孔区组织结构对应关系。结果卵圆孔呈标准卵圆形25侧(83.33%),圆... 目的探讨蝶骨卵圆孔的局部解剖特点,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参数。方法 15例(30侧)成人颅骨干性标本,进行蝶骨卵圆孔区的形态学观察和测量。2例(4侧)成人颅骨湿标本,观察卵圆孔区组织结构对应关系。结果卵圆孔呈标准卵圆形25侧(83.33%),圆形3侧(10.00%),裂隙状2侧(6.67%)。左侧卵圆孔前后长度(3.64±0.96)mm,内外宽度(6.72±0.41)mm;右侧卵圆孔前后长度(3.38±0.74)mm,内外宽度(7.26±0.38)mm。结论蝶骨卵圆孔的形态变化不一,术前充分了解卵圆孔解剖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穿刺术中的准确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形态学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后腰大池引流及鞘内注射尿激酶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德朋 赵福臻 +2 位作者 曹元江 郄光峰 郭兴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47,共2页
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行常规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及鞘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每日腰椎穿刺放液。治疗组伤后1周内平均颅内压为(14.25±4.50)mmHg,脑脊液恢... 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行常规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及鞘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每日腰椎穿刺放液。治疗组伤后1周内平均颅内压为(14.25±4.50)mmHg,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为(4.5±2.5)d,对照组分别为(15.90±3.75)mmHg、(7.0±3.8)d,两组比较,P均<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脑积水及脑梗死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4.2%(P<0.05)。术后治疗组恢复良好38例,中残1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对照组分别为26、18、4、10例,两组相比,P<0.05。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及鞘内注射尿激酶可快速廓清患者的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显著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腰大池引流 尿激酶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置换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28例分析
8
作者 侯德朋 郄光峰 郭兴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462-1462,共1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置换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CT扫描定位,在局麻下经皮穿刺置管置换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1例出现脑实质穿刺损伤,发生率2.2%。结论:...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置换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CT扫描定位,在局麻下经皮穿刺置管置换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1例出现脑实质穿刺损伤,发生率2.2%。结论:经皮穿刺置管置换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有效防止颅内感染及气颅发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治疗 导管插入术 引流术 穿刺术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监测标准大骨瓣减压对脑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郄光峰 郭兴涛 +3 位作者 袁成云 侯德朋 刘成玲 王立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4-954,共1页
我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对50例重型颅脑创伤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的患者应用多普勒监测术前、术后脑血流的改变,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 经颅多普勒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血液动力学改变 神经外科 脑血流
原文传递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四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郄光峰 郭兴涛 +1 位作者 侯德朋 李云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7-1127,共1页
例1女,65岁。因车祸致伤头部1.5h,于2001年5月6日入院。昏迷,右侧瞳孔散大,CT示右侧额颞顶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气管切开,其后并发呼吸道感染。28d后出现咳血,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术后出血 巨大硬膜下血肿 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侧瞳孔散大 呼吸道感染 额颞顶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