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荣 郑瑞瑞 +3 位作者 马力 郄杏桃 闫喜中 郝赤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植物源杀虫剂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源于自然易分解、生物活性多样、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为开发研究新型植物杀虫剂提供数据基础,从已报道的具有杀虫活性的5个科中选取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 植物源杀虫剂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源于自然易分解、生物活性多样、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为开发研究新型植物杀虫剂提供数据基础,从已报道的具有杀虫活性的5个科中选取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5种植物,并在室内测定5种植物水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种虫态的生物活性。采用浸卵法、浸叶法和非选择叶盘法测定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卵触杀、幼虫胃毒、成虫产卵忌避效果;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5种植物提取物处理后小菜蛾卵的外部形态。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卵和幼虫均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对成虫具有产卵忌避活性,生物活性与剂量基本呈正相关;在植物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对小菜蛾卵和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以及成虫产卵忌避率均在85%以上。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提取物对小菜蛾卵的毒力LC50分别为9.57、16.16、20.42、9.00、7.57 mg/mL,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7.46、13.49、21.31、54.67、9.87 mg/mL。其中,丁香提取物对小菜蛾卵和幼虫的毒力最高;5种植物提取物处理后的小菜蛾卵发育受到影响,卵内组织器官发育受阻或虫体畸形。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提取物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虫剂材料来源用于防控小菜蛾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植物提取物 触杀活性 产卵忌避 卵形态
下载PDF
不同番茄品种叶片理化性状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增昇 王韩 +7 位作者 张生存 马力 郄杏桃 吕治燊 张东霞 郑卫锋 闫喜中 郝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90-1601,共12页
【目的】明确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对不同番茄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分析南美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性与不同番茄品种叶片理化性状的相关性,为南美番茄潜叶蛾的绿色精准防控和番茄抗虫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叶碟法测定南美... 【目的】明确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对不同番茄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分析南美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性与不同番茄品种叶片理化性状的相关性,为南美番茄潜叶蛾的绿色精准防控和番茄抗虫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叶碟法测定南美番茄潜叶蛾3龄幼虫对5个番茄品种(千禧、大粉、大黑、小绿和黄矮生)叶片的取食选择率和取食面积,用笼罩法测定南美番茄潜叶蛾成虫在这5个番茄品种每叶片上的产卵量,采用网格法和比色法测定5个番茄品种叶片的理化性状,用Pearson法分析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取食选择率和成虫在每叶片上的产卵量分别与不同番茄品种叶片理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当南美番茄潜叶蛾3龄幼虫取食6,12,24和48 h时,其对5个番茄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率从大到小均为:大粉>千禧>大黑>小绿>黄矮生。当南美番茄潜叶蛾成虫产卵24,48和72 h时,其在5个番茄品种每叶片上的产卵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黑>千禧>大粉>黄矮生>小绿,大黑>黄矮生>千禧>大粉>小绿,大黑>黄矮生>大粉>千禧>小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南美番茄潜叶蛾3龄幼虫取食12 h时,其取食选择率与不同番茄品种叶片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当南美番茄潜叶蛾成虫产卵48和72 h时,其每叶片上的产卵量与不同番茄品种叶片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千禧、大粉、大黑、小绿和黄矮生5个番茄品种叶片理化性状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影响显著。根据相关性分析,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更喜欢取食蛋白质含量低的番茄品种叶片,成虫更喜欢在叶绿素含量高的番茄品种叶片上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番茄潜叶蛾 寄主选择 番茄品种 Pearson相关性分析 理化性状
下载PDF
果蝇钠通道DmNav22在双氧木脂素A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闫秀芳 郄杏桃 +1 位作者 吴文君 胡兆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0,共6页
建立以爪蟾卵母细胞为载体的果蝇钠通道表达系统,研究双氧木脂素A的杀虫分子机理。将果蝇钠通道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分别进行体外转录,获得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的cRNA,将DmNav22与TipE的cRNA等质量混合,显微注射至新鲜的非洲爪蟾卵... 建立以爪蟾卵母细胞为载体的果蝇钠通道表达系统,研究双氧木脂素A的杀虫分子机理。将果蝇钠通道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分别进行体外转录,获得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的cRNA,将DmNav22与TipE的cRNA等质量混合,显微注射至新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ND96溶液、18℃培养12~18h后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其电流,测定双氧木脂素A对钠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cRN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可记录到明显的果蝇钠通道电压门控内向电流,未注射的对照组细胞则未记录到钠电流;双氧木脂素A使钠通道失活电压依赖性向超极化方向移动。说明,果蝇钠通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双氧木脂素A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钠通道 双电极电压钳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双氧木脂素A
下载PDF
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对钠通道基因表达水平及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存环 刘朗 +2 位作者 彭雄 郄杏桃 陈茂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9-1468,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钠通道辅助亚基对钠通道功能的影响,探究辅助亚基在钠离子通道的门控性质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显微注射dsRpNaH1和dsRpNaH2对钠通道基因RpNaH1和RpNaH2进行RNAi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 【目的】通过分析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钠通道辅助亚基对钠通道功能的影响,探究辅助亚基在钠离子通道的门控性质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显微注射dsRpNaH1和dsRpNaH2对钠通道基因RpNaH1和RpNaH2进行RNAi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测定禾谷缢管蚜成蚜5个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EH1,RpTEH2,RpTEH3,RpTEH4和RpTipE)的表达量;利用qRT-PCR技术和杀虫剂生物测定分别测定RNAi干扰RpTipE对禾谷缢管蚜成蚜钠通道及其辅助亚基基因表达量以及LC浓度高效氯氟氰菊酯敏感性的影响;利用双电压钳技术检测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单独注射果蝇Drosophila钠通道基因DmNa22 cRNA及DmNa22 cRNA分别与果蝇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DmTipE及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EH2,RpTEH3,RpTEH4和RpTipE的cRNA共注射时的Na~+电流,分析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的功能。【结果】RNAi敲降禾谷缢管蚜成虫钠通道基因RpNaH1后,禾谷缢管蚜成蚜4个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EH1,RpTEH2,RpTEH3以及RpTipE的表达量显著降低,RpTEH4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RNAi敲降禾谷缢管蚜钠通道基因RpNaH2后,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EH1,RpTEH2,RpTEH3,RpTEH4和RpTipE的表达量都显著降低。RNAi敲降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ipE后,钠通道基因RpNaH1和RpNaH2及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EH1,RpTEH2,RpTEH3和RpTEH4的表达量都显著降低。RNAi干扰RpTipE后48 h时,禾谷缢管蚜成蚜对LC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降低。双电压钳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将果蝇钠通道基因DmNa22 cRNA分别与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基因RpTEH2,RpTEH3,RpTEH4和RpTipE cRNA共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时均提高果蝇钠通道DmNa22的Na~+电流。【结论】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可能参与调节该虫钠离子通道的门控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钠通道 钠通道辅助亚基 电生理实验 RNAI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山西太谷地区番茄潜叶蛾种群发生动态、空间分布及其田间防治
5
作者 王彩凤 赵劲宇 +8 位作者 于伟硕 庾琴 马力 郄杏桃 王美琴 张东霞 郑卫锋 郝赤 闫喜中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30,共11页
【目的】为明确山西省太谷区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发生动态及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筛选出粘虫板与性诱剂最佳防治组合及使用方法。【方法】于2023年6月26日至11月20日将不同颜色粘虫板和性诱芯组合,以不同高度悬挂于温室大棚内,调... 【目的】为明确山西省太谷区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发生动态及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筛选出粘虫板与性诱剂最佳防治组合及使用方法。【方法】于2023年6月26日至11月20日将不同颜色粘虫板和性诱芯组合,以不同高度悬挂于温室大棚内,调查番茄潜叶蛾的发生动态,筛选最佳防治组合及悬挂高度;用“W”形取样法调查幼虫和卵在番茄植株上的空间分布【。结果】8月28日至9月4日[(404±8.63)头/7 d]和10月9日至16日[(373±13.28)头/7 d]两个时间段为番茄潜叶蛾发生高峰期。粘虫板和性诱芯组合试验表明,当其放置高度为0-25cm时防治效果最佳,诱捕量达(133±6.56)头/7d;不同颜色粘虫板和性诱芯组合对番茄潜叶蛾防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红色粘虫板组合诱捕量最多[(1017±39.12)头/7 d],白色板组合最少[(80±9.49)头/7 d]。番茄潜叶蛾的幼虫和卵在前期主要分布在温室大棚入口处,随着番茄受害加重,逐渐向温室内部转移,幼虫和卵在大棚边缘通风处分布较多,在中间过道处最少;幼虫由番茄植株下部逐渐向中上部转移,而卵一直分布在植株中上部。【结论】应在大棚两侧通风处及入口处加强管理,可使用红色粘虫板和性诱芯组合,将其悬挂在靠近地面的地方,以有效防控番茄潜叶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动态 空间分布 粘虫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