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综合公园更新 被引量:3
1
作者 郅爽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62-164,共3页
城市更新行动是城市存量空间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建设当中极其重要的生态活动空间,对城市的生态发展和形象风貌起着重要作用。但现如今城市公园多因建设年代久远,存在生态功能不足、服务质量落后等诸多问题,无法满... 城市更新行动是城市存量空间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建设当中极其重要的生态活动空间,对城市的生态发展和形象风貌起着重要作用。但现如今城市公园多因建设年代久远,存在生态功能不足、服务质量落后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民对于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的需求,亟需更新提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河流、街道、生物系统的生态环境,实现多样化、全龄化、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和景观供给。通过城市自然环境改善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同,进而打造更加宜人的景观环境和更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发挥城市自然景观对每一个人的心理支持作用及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全龄友好 生态自然 功能融合
下载PDF
基于场地营造的公园文化节点设计研究——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小寒”节点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郅爽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间。当前,“体验感”作为当代环境的特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越来越多的空间被转换成可视化的和可参观的,成了“会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间。当前,“体验感”作为当代环境的特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越来越多的空间被转换成可视化的和可参观的,成了“会说话的环境”。文化的产生基于生活,独具特色的文化如何运用到景观表达中,需要遵循人本逻辑、场地特性、活力导向、美学价值和动态趋势,以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为基础进行场景营造。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二十四节气景观节点之一“小寒”为例,具体阐述文化景观节点的场景营造。经过小寒节气文化场景的元素提炼、文化场景内容的营造,向游人展示了一个“氛围感”浓郁、有文化气息和文化味道的“小寒”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营造 文化景观 风景园林
下载PDF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下城中村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2
3
作者 郅爽 孟城玉 +1 位作者 邹苗 周曦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4期97-100,共4页
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庞大,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大。高强度的城市发展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高密度的城市空间格局也很难与城市的有机更新、绿色共享,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构建利益平衡,由此所造成严重的"大城市病"... 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庞大,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大。高强度的城市发展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高密度的城市空间格局也很难与城市的有机更新、绿色共享,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构建利益平衡,由此所造成严重的"大城市病"问题。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发展模式很难适应新格局新定位下的城市化景观进程。因此,如何构建环境友好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公平公正的景观格局对北京迈向更高层次发展尤为重要。解决以上问题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完善城市多种功能之间的协调共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创造以人为本的北京城市建设。本文以北京市长河沿岸五塔寺城中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各项比例分析,公共服务类型及居民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探究,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指导下进行城市的修复与更新,社区公共空间的共享及提升。针对如何对城中村在保留原有老城文化基础上,将多种类型功能空间进行重塑,使人、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构建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以新促老,做好城市品质提升,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融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构建配套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改善 修复 更新 社区服务
原文传递
北京开放性住区开放模式调查研究
4
作者 孟城玉 郅爽 周曦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4期73-76,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住区模式经历了由1949年后以围合组团式的封闭式街坊住区向局部道路对城市开放的半开放性住区、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的开放性住区的逐步过渡过程。本文以北京市月坛北小街小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住区模式经历了由1949年后以围合组团式的封闭式街坊住区向局部道路对城市开放的半开放性住区、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的开放性住区的逐步过渡过程。本文以北京市月坛北小街小区、新城·国际小区、中骏·世界城小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分析其道路交通、居住、配套设施及商业的开放模式,探讨开放性住区的形成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继续落实开放性住区的自我更新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开放性住区 开放性住区 开放模式 形成机制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