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外植体生理复幼的麻栎茎段无菌离体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6 位作者 夏兴宏 高伟 王连珍 李立峰 孙娟 费滕 滕雪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以离体休眠枝条复幼处理后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20年生成龄麻栎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1/2 MS+3.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9.70%;继代培养,以1/2 MS+2.0 mg/L 6-BA... 以离体休眠枝条复幼处理后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20年生成龄麻栎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1/2 MS+3.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9.70%;继代培养,以1/2 MS+2.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增殖培养基,芽增殖系数约为2.0,但茎尖死亡率高,影响不定芽的连续继代。在影响继代苗茎尖死亡率的各试验因素中,培养基种类、继代转接时间、培养基中氯化钙浓度、硼酸浓度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茎尖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WPM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 d,硼酸质量浓度为12.4 mg/L,茎尖死亡率最低(13.06%)。在改良WPM+0.3 mg/L I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成龄麻栎继代苗生根率最高(19.91%)。本试验为麻栎树种改良及无性快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生理复幼 增殖培养 茎尖死亡 生根
下载PDF
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2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5 位作者 李立峰 孙娟 王连珍 费滕 高伟 夏兴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3-618,共6页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组培苗比实生苗侧枝数量多,枝干开张角度大,根系粗壮,根的数量多,侧根发达。组培苗早期生长缓慢,苗龄5个月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其中苗高比实生苗低33.40%,地径比实生苗低11.54%,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37.26%,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51.75%;苗龄11个月后,组培苗生长势优势明显;苗龄34个月时,组培苗的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都显著高于实生苗,其中地径比实生苗粗6.92%,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5.57%,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1.04%。虽然苗龄5~22月时苗高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但22个月后组培苗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实生苗。苗龄5~34个月期间,组培苗的根长始终低于实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实生苗 组培苗 生长性状
下载PDF
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研究
3
作者 费滕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王连珍 孙娟 高伟 李立峰 于艳 《中国蚕业》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索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选择3个标准柞园内3枝龄的辽东栎、蒙古栎、麻栎、槲树,对柞园生态系统内柞树、草本植物、灌木植物等的N、P、K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入、贮存、归还、输出状况,并据... 为了探索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选择3个标准柞园内3枝龄的辽东栎、蒙古栎、麻栎、槲树,对柞园生态系统内柞树、草本植物、灌木植物等的N、P、K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入、贮存、归还、输出状况,并据此建立了柞园物质流动模型。结果显示:柞园每年贮存的物质总量,N、P和K分别为118.56 kg/hm^(2)、8.98 kg/hm^(2)和62.64 kg/hm^(2);其中N的贮存量为柞树63.43%,草灌植物36.57%;P的贮存量为柞树75.81%,草灌植物24.19%;K的贮存量为柞树68.22%,草灌植物31.78%。柞园生态系统归还物中柞树的枯枝落叶N归还量为9.34 kg/hm^(2),P归还量为0.75 kg/hm^(2),K归还量为2.97 kg/hm^(2);草灌植物的枯枝落叶中N归还量为2.79 kg/hm^(2),P归还量为0.16 kg/hm^(2),K归还量为1.56 kg/hm^(2);柞蚕粪中N归还量为21.16 kg/hm^(2),P归还量为3.42 kg/hm^(2),K归还量为14.20 kg/hm^(2)。向系统外输出的N、P、K分别为53.24 kg/hm^(2)、3.42 kg/hm^(2)和21.26 kg/hm^(2),其中N从柞蚕茧壳输出量占55.13%、从柞树枝干输出量占35.89%、从草灌植物输出量占8.98%,P从柞蚕茧壳输出量占22.51%、从柞树枝干输出量占71.93%、从草灌植物输出量占5.56%,K从柞蚕茧壳输出量占6.82%、从柞树枝干输出量占85.94%、从草灌植物输出量占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园 生态系统 物质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量 模型 转化效率
下载PDF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学科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
4
作者 滕雪莹 徐亮 +2 位作者 李喜升 郎庆龙 谌苗苗 《蚕学通讯》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与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研平台建...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与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研单位 学科建设 蚕业
下载PDF
贫血与瘀血关系的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郎庆龙 宋月芹 +1 位作者 秦林 彭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综合分析近10年中西医临床研究资料,发现贫血症与中医瘀血证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且与传统中医理论基本一致,即瘀血日久易并发贫血症,而活血化瘀是治疗贫血症的有效方法。贫血与瘀血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妇科和伤科疾病中,而且也反映在内科... 综合分析近10年中西医临床研究资料,发现贫血症与中医瘀血证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且与传统中医理论基本一致,即瘀血日久易并发贫血症,而活血化瘀是治疗贫血症的有效方法。贫血与瘀血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妇科和伤科疾病中,而且也反映在内科各种贫血症中,成为血液系统病症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瘀血 关系研究
下载PDF
柞园生态建设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郎庆龙 夏兴宏 费滕 《中国蚕业》 2015年第4期15-19,共5页
综述了建国以后柞园生态建设研究领域所开展的柞树栽培、树型养成、保苗场建设、人工饲料、柞树病虫害等基础性研究,柞园沙化防治、柞园资源多元化利用、柞园生态建设技术规程等应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柞园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柞... 综述了建国以后柞园生态建设研究领域所开展的柞树栽培、树型养成、保苗场建设、人工饲料、柞树病虫害等基础性研究,柞园沙化防治、柞园资源多元化利用、柞园生态建设技术规程等应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柞园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柞树树种改良、柞树菌根菌、柞树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展望了柞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园 生态建设 技术标准 柞树资源 综合利用 展望
下载PDF
辽宁凤城地区柞树菌根真菌资源调查及子实体发生期观察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郎庆龙 张绪卿 +2 位作者 王福廷 刚少斌 王惠 《北方蚕业》 2003年第1期31-32,35,共3页
用路线法在凤城地区柞蚕场、柞林定点调查柞树菌根真菌种类资源 ,并对部分种类的子实体生长期进行了观察。经百余次调查并采集标本请专家鉴定 ,初步查明该地区有 3 5种柞树菌根资源 ,初步掌握了 1 8种柞树菌根真菌子实体年内发生期及发... 用路线法在凤城地区柞蚕场、柞林定点调查柞树菌根真菌种类资源 ,并对部分种类的子实体生长期进行了观察。经百余次调查并采集标本请专家鉴定 ,初步查明该地区有 3 5种柞树菌根资源 ,初步掌握了 1 8种柞树菌根真菌子实体年内发生期及发生量。发现多数子实体发生期与气候关系密切 ,雨水调和 ,蚕场土壤保持湿润可连续发生 ;在蒙古柞、尖柞、辽东柞等柞树根际发生较多 ;柞树枝龄 2~ 5龄 ,郁闭度 0 .5~ 0 . 6的蚕场发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凤城地区 柞树 菌根真菌 资源调查 子实体 发生期 发生量 柞蚕场
下载PDF
论辽宁柞蚕业与东部山区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郎庆龙 王广运 《中国蚕业》 2003年第2期14-15,共2页
在工业化时代,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正威胁人类生存.有的地区已经陷入要发展经济就得破坏生态环境,要保护生态环境就难以发展经济的怪圈.
关键词 辽宁 柞蚕业 东部山区 生态环境 相关性 生态经济型柞蚕场 产权制度
下载PDF
试论辽宁柞蚕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郎庆龙 《中国蚕业》 2000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辽宁 柞蚕场资源 可持续利用 承包体制 植被治理
下载PDF
7种柞树菌根真菌三级种在不同配方上的生长势观察
10
作者 郎庆龙 高伟 《北方蚕业》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柞树 蒙古栎 生长势 生物指标 菌种生长 三级种 菌根真菌 菌根菌 不同配方
下载PDF
柞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3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李立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5-811,共7页
柞树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柞树的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现状,以及柞树的无性繁殖方法和细胞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泛收集和保存柞树种质资源,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加强柞树新品... 柞树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柞树的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现状,以及柞树的无性繁殖方法和细胞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泛收集和保存柞树种质资源,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加强柞树新品种选育和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等建议,以促进柞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种质资源 分布 收集 保存 无性繁殖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以多年生麻栎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王连珍 高伟 李立峰 姜欣雨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麻栎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之一。以5年生麻栎的茎段为材料,研究茎段消毒时间、培养基及其重要组分含量、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不定芽诱导及幼苗生根的影响,优化麻栎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条件。茎段外植体采用1∥LHgCI,消毒5min... 麻栎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之一。以5年生麻栎的茎段为材料,研究茎段消毒时间、培养基及其重要组分含量、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不定芽诱导及幼苗生根的影响,优化麻栎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条件。茎段外植体采用1∥LHgCI,消毒5min,其成活率最高达85.0%;在MS、WPM、1/4MS(2倍铁盐)3种基础培养基中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均在82.5%以上,其中以I/4MS(2倍铁盐)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86.7%),且外植体的褐死率仅有5.0%;茎段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暗培养时间以5—7d为宜。以1/4MS(2倍铁盐)为基础培养基,优化各时期培养基中植物生长剂的添加浓度:茎段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4MS(2倍铁盐)+1.0mg/L6-BA+0.2mg/LIBA+1.0mg/LKT,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可达92.0%;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1/4MS(2倍铁盐)+2.0mg/L6-BA+0.2mg/LIBA+1.0mg/LG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5.8;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1/4MS(2倍铁盐)+1.0mg/LIBA,在此培养基中再生植株的生根率达74.0%。采用上述优化的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多年生麻栎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及再生植株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组织培养 茎段 消毒时间 培养基配方 暗培养时间
下载PDF
13种栎属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和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3 位作者 夏兴宏 仝振祥 孙娟 高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5,共8页
以13种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包括产自辽宁省的槲栎组(Sect.Quercus)8种和麻栎组(Sect.Aegilops)2种以及引自北美洲的沼生栎组(Sect.Erythobalanus)2种和引自波兰的白栎组(Sect.Lepidabalanus)1种〕为试材,观察了这些种... 以13种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包括产自辽宁省的槲栎组(Sect.Quercus)8种和麻栎组(Sect.Aegilops)2种以及引自北美洲的沼生栎组(Sect.Erythobalanus)2种和引自波兰的白栎组(Sect.Lepidabalanus)1种〕为试材,观察了这些种类叶片的气孔形态,并分析了气孔器和气孔的形态参数,还对各形态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3种栎属植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栎属植物叶片的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排列属无规则型;气孔保卫细胞呈肾形,内壁加厚;气孔下陷,呈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供试种类的气孔和气孔器的形态参数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气孔器的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和面积分别为18.24-27.46μm、14.63-23.18μm和221.56-501.70μm2,变异系数分别为7.73%-15.90%、7.10%-17.44%和14.13%-32.73%,气孔器指数为0.73-0.85;气孔的长轴长度、短轴长度、面积和密度分别为8.69-15.41μm、1.94-8.49μm、15.15-104.93μm2和462.32-984.44 mm^-2,变异系数分别为12.03%-22.17%、13.65%-34.10%、27.95%-54.13%和8.10%-16.99%,气孔指数为0.22-0.57;总体上,按照多数气孔器和气孔参数从大至小的变化趋势依次排序为沼生栎组、白栎组、麻栎组、槲栎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类的气孔密度与气孔器和气孔的长轴及短轴长度均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气孔器面积与气孔器指数和气孔指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P〈0.05)正相关;气孔面积与气孔器和气孔的长轴和短轴长度、气孔器指数和气孔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13种栎属植物分为3类,第Ⅰ类包含槲栎组的8种,第Ⅱ类包含麻栎组和白栎组的3种,第Ⅲ类包含沼生栎组的2种。研究结果显示:栎属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作为栎属植物组间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 气孔特征 形态参数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分类依据
下载PDF
柞蚕害虫螽斯的防治药剂筛选和颗粒饵剂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金琛 牛雄雷 +5 位作者 张惠淳 倪振田 王立石 刘洪丽 郎庆龙 陈有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3-747,共5页
螽斯是严重危害柞蚕的害虫之一。为寻找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药剂,采用夹毒叶片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响叫螽斯(Gampsoleis grafiosa Brunner)的室内毒力,并优选其一制成颗粒饵剂进行室内及蚕场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 螽斯是严重危害柞蚕的害虫之一。为寻找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药剂,采用夹毒叶片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响叫螽斯(Gampsoleis grafiosa Brunner)的室内毒力,并优选其一制成颗粒饵剂进行室内及蚕场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能杀灭响叫螽斯成虫,伊维菌素、茚虫威、氟虫腈、氰戊菊酯、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对响叫螽斯成虫的72 h LD50值依次为0.086 8、0.416 1、0.824 2、1.490 3、2.575 3、5.963 1μg/g。综合杀虫剂对害虫的毒力及防治成本,选择乙酰甲胺磷研制成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0.50%的颗粒饵剂。施用后48 h此颗粒饵剂对响叫螽斯成虫的室内防治效果为95.55%;应用于野外柞蚕场对多种螽斯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持效期达到9 d,施用量比现行防治药剂2%乙酰甲胺磷粉剂减少75%。试验结果提示:用该新型乙酰甲胺磷颗粒饵剂防治柞蚕害虫螽斯,具有防效高、持效期长和施药方法简便等特点,并可减少因大量使用杀虫剂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害虫 螽斯 杀虫剂 乙酰甲胺磷 毒力 颗粒饵剂
下载PDF
减少多年生麻栎茎段外植体褐化的材料采集与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艳 夏兴宏 +4 位作者 石淑萍 孙娟 曲芳 康丽娜 郎庆龙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3-800,共8页
以20年生麻栎当年的枝条截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为解决培养过程中枝条外植体易褐化的技术难题,对枝条的采集时间、取材部位、灭菌方法、预处理温度和光照条件,培养基中无机盐、激素、抗氧化剂等组分的用量及培养基p... 以20年生麻栎当年的枝条截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为解决培养过程中枝条外植体易褐化的技术难题,对枝条的采集时间、取材部位、灭菌方法、预处理温度和光照条件,培养基中无机盐、激素、抗氧化剂等组分的用量及培养基pH进行优化试验。能有效降低外植体褐死率的多年生麻栎枝条采集与处理条件是:采集春枝不带生长点(茎尖)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用1 g/L HgCl2溶液灭菌7 min,将枝条遮光处理5 d和在茎段外植体初代培养阶段暗培养5~7 d。设计的低浓度无机盐及适当激素配比和抗氧化剂添加量的较佳培养基配方是1/2MS0+4.0 mg/L 6-BA+3.0 mg/L KT+0.5 mg/L IBA+0.5 mg/L NAA+1.0 mg/L PVP,培养基最优pH为5.4,使用该配方的培养基也可有效降低外植体的褐死率。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多年生麻栎枝条外植体的成活率达到37.5%,其中褐死率由对照的34.38%下降至2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组织培养育苗 枝条外植体 褐化 取材 培养基
下载PDF
柞树(栎属)天牛科害虫名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王福廷 那凯 左奎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557,共12页
为控制和预防柞树天牛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以辽宁柞蚕区实地调查与其他省区查阅文献相结合,查明并记录了柞树天牛科害虫共58属,87种。其中云斑天牛和黄带蓝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青杨楔天牛和麻竖毛天牛为辽宁省首次... 为控制和预防柞树天牛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以辽宁柞蚕区实地调查与其他省区查阅文献相结合,查明并记录了柞树天牛科害虫共58属,87种。其中云斑天牛和黄带蓝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青杨楔天牛和麻竖毛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危害柞树。介绍了柞树天牛科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害虫 鞘翅目 天牛科 名录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兴宏 张耀廷 +7 位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李喜升 费滕 李立峰 孙娟 高伟 于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5-920,共6页
以2年生麻栎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扦插时期及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扦插条件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插穗长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麻栎的6种扦... 以2年生麻栎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扦插时期及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扦插条件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插穗长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麻栎的6种扦插基质试验中,以珍珠岩的生根效果最优,生根率为81.00%,以珍珠岩、腐殖土、细沙(体积比1∶1∶1)的生根效果最差,生根率仅为5.67%;在3个时期的扦插试验中,生根效果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6月份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且经过300 mg/L 3-吲哚丁酸(IBA)生根粉溶液处理0.5 h的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82.33%,而5月末扦插生根率最低,为9.3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的双因素、3水平作用中,生长调节剂种类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具有交互作用。单因素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麻栎扦插生根指标影响最大,其中300 mg/L IBA+ABT1(艾比蒂1号)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且株平均生根数、平均生根长度均较高;而单用IBA处理生根数较多,但根短;单用NAA(α-萘乙酸)处理,尽管平均生根长度较长,但平均生根数较少。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栎扦插生根指标影响最大,其次为细胞分裂素,插穗长度对扦插生根率影响最小。其中用300 mg/L IBA+ABT1处理0.5 h,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为88.67%。上述研究结果为麻栎的无性繁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将为柞树新品种选育扩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绿枝扦插 生根率 基质 扦插时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辽宁丹东地区柞树菌根真菌生态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惠 代力民 +4 位作者 邵国凡 郎庆龙 杨宝山 邓红兵 王庆礼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49-2149,2152,2151,2150,共4页
通过 5年连续调查研究 ,发现辽宁丹东地区天然次生柞林中及部分柞树经济林中柞树菌根菌种类共有 36种 ,隶属于 7个科 13个属 .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柞树菌根菌的生态分布与共生树种、树龄及季节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蒙古栎共生的菌根菌... 通过 5年连续调查研究 ,发现辽宁丹东地区天然次生柞林中及部分柞树经济林中柞树菌根菌种类共有 36种 ,隶属于 7个科 13个属 .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柞树菌根菌的生态分布与共生树种、树龄及季节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蒙古栎共生的菌根菌种类最多 ,达 2 9种 ;红菇属种类与柞树共生的树龄范围最广 ,鹅膏属种类偏重于与树龄较大的柞树共生 ;夏季的 7、8月份为菌根菌发生的高峰期 ,75 %的种类在 7月份发生 ,10 0 %的种类在 8月份发生 .8月中下旬菌根菌发生的相对密度最高 ,分别为 19.5 %和 18.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菌根真菌 生态分布
下载PDF
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改变与四物汤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伟 彭欣 +2 位作者 郎庆龙 王冰 秦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5-627,共3页
目的研究乙酰苯肼致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特点,以及四物汤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APH)制备血虚模型大鼠,用BI2000医学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肠系膜一般体征,重点观察微循环动、静脉流速(BFVA、BFVV)、微动、静脉管径(DA... 目的研究乙酰苯肼致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特点,以及四物汤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APH)制备血虚模型大鼠,用BI2000医学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肠系膜一般体征,重点观察微循环动、静脉流速(BFVA、BFVV)、微动、静脉管径(DA、DV)及其DA/DV的变化。同时进行足底微循环的相关检测。结果①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色暗淡,网点数减少,流态呈粒线流甚至聚集流,动、静脉流速明显减慢;DV明显增大,而DA/DV极其显著性降低(P<0.01或P<0.005),有明显的渗出反应。足底微循环量明显降低。②四物汤能明显改善上述微循环的异常改变,尤其能明显提高肠系膜DA/DV(P<0.01或P<0.005),明显提高肠系膜和足底血流速度(P<0.005),减少肠系膜微循环渗出。结论血虚大鼠存在微循环管壁损伤、血流淤滞以及渗出反应,四物汤能修复缺血损伤、改善瘀血和渗出,呈现补血调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证 四物汤 微循环
下载PDF
四物汤调节血虚大鼠微循环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伟 彭欣 +2 位作者 王冰 秦林 郎庆龙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2期1662-1663,共2页
目的:研究四物汤对血虚大鼠肠系膜及足底微循环的机制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APH)制备血虚模型大鼠,用BI2000医学分析系统重点观察微循环动静脉流速(BFVA、BFVV)、微动静脉管径(DA、DV)及其DA/DV的变化,同时进行足底微循... 目的:研究四物汤对血虚大鼠肠系膜及足底微循环的机制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APH)制备血虚模型大鼠,用BI2000医学分析系统重点观察微循环动静脉流速(BFVA、BFVV)、微动静脉管径(DA、DV)及其DA/DV的变化,同时进行足底微循环的相关检测。结果: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色暗淡,网点数减少,流态呈粒线流甚至聚集流,动静脉流速明显减慢;DV明显增大,而DA/DV极其显著性降低(P<0.01或P<0.005),有明显的渗出反应。足底微循环量明显降低。四物汤能明显改善上述微循环的异常改变,尤其能明显提高肠系膜DA/DV(P<0.01或P<0.005),明显提高肠系膜和足底血流速度(P<0.005),减少肠系膜渗出。结论:四物汤对大鼠血虚、血瘀、出血状况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在血流速度以及血管管径的调节作用明显;四物汤在补血活血的同时具有改善血虚证微循环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药效学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