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及其空间扩张模拟 被引量:21
1
作者 郎文婧 李效顺 +1 位作者 卞正富 曲福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2-599,共8页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问题逐渐浮现。为了破解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失衡和空间扩张失控的难题,通过遥感解译、空间分析及模型仿真对徐州市区进行土地利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问题逐渐浮现。为了破解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失衡和空间扩张失控的难题,通过遥感解译、空间分析及模型仿真对徐州市区进行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及其空间扩张模拟预测,预测结果可为未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徐州市区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表现为集聚趋势,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并且总量增长占主导;景观格局方面,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分布更加集中,景观复杂程度降低,景观内部与其他斑块类型相邻的斑块数量减少;土地利用/覆被方面,徐州市区周边的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等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不断转化,并且建设用地表现为向东北部和东部扩张趋势。(2)空间模拟显示,2016—2020年间徐州市区周边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方向上仍然集中在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与现有土地和城市规划方向较为一致,空间扩张预测规模由高到低分别为:东北部4 126.23 hm^2,东部3 203.01 hm^2,西北部2 723.22 hm^2,南部2 600.91 hm^2,东南部2 203.11 hm^2,西南部2 150.64 hm^2,西部1 834.83 hm^2,北部1 565.91 hm^2。建议徐州市区未来(至少5 a内)继续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进行重点建设,以实现区域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应用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CA-Markov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价均衡的城市扩张理论命题与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效顺 魏旭晨 +3 位作者 郎文婧 王田雨 蒋冬梅 陈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3,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地价均衡视角的城市扩张新命题,为美丽中国建设尤其是城市发展边界、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划定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研究范式对比发现,与国外"... 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地价均衡视角的城市扩张新命题,为美丽中国建设尤其是城市发展边界、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划定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研究范式对比发现,与国外"预留空间"范式、更为关注城市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的新研究假说不同,国内研究假说大都基于"遏制扩张"范式、更为关注城市经济增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影响,并且未来城市扩张调控选择"预留空间"范式要比"遏制扩张"范式更具可行性;(2)理论命题分析认为,全球城市扩张具有惯性"动量增生"特性,惯性边界与现状边界之间构成城市扩张的"惯性空间",新时代运用中国独特的理想、适度和极限三条边界、在惯性空间范围界定城市扩张的"绿色理想"、"黄色代价"和"红色警戒"三类调控区,是城市扩张调控策略选择的基石和关键。研究结论:在理论命题指导下,美丽中国建设应该依据新时代现实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多要素层次城市协同发展模型,为城市扩张预留绿色理想、黄色适度和红色极限三个预留空间,并建议将未来城市扩张惯性空间范围调控到适度预留空间内是当前较为理性和现实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城市扩张 理论命题 预留空间 调控策略
下载PDF
区域生态足迹盈亏测算及其空间特征--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鹿瑶 李效顺 +3 位作者 蒋冬梅 郎文婧 沈春竹 魏旭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574-8583,共10页
生态足迹分析法能够通过计算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的产量,估算人类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和自然资本的供给情况,进而对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估。在改进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及其13个地级市生态足迹盈亏进行测... 生态足迹分析法能够通过计算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的产量,估算人类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和自然资本的供给情况,进而对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估。在改进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及其13个地级市生态足迹盈亏进行测算,进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7890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991 hm^2/人,生态赤字为-1.4899 hm^2/人,万元GDP生态足迹为0.2033 hm^2/万元;(2)地级市中,人均生态足迹上,常州市最高为2.9317 hm^2/人,宿迁市最低为1.7348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上,盐城市最高为0.6111 hm^2/人,苏州市最低为0.0812hm^2/人;人均生态赤字上,常州市最高为-2.8115 hm^2/人,盐城市最低为-1.1503 hm^2/人;万元GDP生态足迹上,宿迁市最高为0.3956 hm^2/万元,无锡市最低为0.1651 hm^2/万元;(3)江苏省及其苏南、苏中地区的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所占比例较大,苏北地区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草地生态足迹所占比例较大;(4)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在空间分布上较为一致,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万元GDP生态足迹空间分布北高南低,整体上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成反比。研究结果能够为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定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国家公顷 空间特征 江苏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