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晓民论——兼论后海子时代的中国诗坛 被引量:1
1
作者 郎毛 吴元成 《诗探索》 2001年第Z2期244-263,共20页
在《网络时代的诗歌》中,杨晓民曾经危言耸听地宣称:“大众最终抛弃了诗歌。现行的诗歌死了。我们所能见到的仅仅是诗的幽灵。” 假如我们对以上判断进行形式逻辑分析,结果会推出这样的预设前提:大众曾经拥有诗歌。现行的诗歌曾经活着。
关键词 诗歌 海子 中国诗坛 乡村 幽灵 寺村 网络诗歌 单位制度 《人民文学》 大众文化
原文传递
梁庄:写实与寓言——《出梁庄记》读书札记
2
作者 郎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99,共6页
在这个北方雾霾的春天,大地在影子也难得一见的沮丧气氛里还是迎来了泛绿的季节,我在丧父的悲哀中断断续续地阅读着《出梁庄记》,我不想说这是中国乡村的寓言,我只想说这是我的寓言。我来自苦难的乡村,我就是那一个个逃离土地的村人,厌... 在这个北方雾霾的春天,大地在影子也难得一见的沮丧气氛里还是迎来了泛绿的季节,我在丧父的悲哀中断断续续地阅读着《出梁庄记》,我不想说这是中国乡村的寓言,我只想说这是我的寓言。我来自苦难的乡村,我就是那一个个逃离土地的村人,厌弃了田野上年复一年低效、无效甚至负能量的劳作,从暧昧的土地上逃往向往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札记 寓言 写实 乡村 土地 悲哀 苦难 逃离
原文传递
太阳底下(外二首)
3
作者 郎毛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太阳 鸭毛 手指 虫子 洞穴 山岭 猩红 名字 岩石 僵硬
原文传递
百年飘零:现代诗歌中的农民叙事——从《老马》到《无量寺村》
4
作者 郎毛 《诗探索》 2004年第Z1期32-42,共11页
上篇 那个时代的“老马”和“老马”的那个时代2004年,曾经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臧克家老人走完了99年的生命历程,这其中包含至少有半个世纪之久的诗龄。1933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的处女集。
关键词 现代诗歌 农民诗人 无量寺 臧克家 诗探索 开明书店 青年诗人 叶延滨 红色鼓动诗 穆旦
原文传递
劳动妇女
5
作者 郎毛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劳动妇女
原文传递
到达玛曲曲果
6
作者 郎毛 《东方艺术》 1999年第3期31-31,共1页
到达玛曲曲果的时候,是一个晴朗的上午,或者是中午,阳光强烈单纯,能看见雅达拉泽峰的积雪。几个人忙着采集一种状若黑木耳的菌类植物,没有人说出来它们到底叫什么,反正挺好吃。在黄河源,它们布满了小小的沼泽和草地。在黄河源头... 到达玛曲曲果的时候,是一个晴朗的上午,或者是中午,阳光强烈单纯,能看见雅达拉泽峰的积雪。几个人忙着采集一种状若黑木耳的菌类植物,没有人说出来它们到底叫什么,反正挺好吃。在黄河源,它们布满了小小的沼泽和草地。在黄河源头汨汨作响的流水声中,几个人用酒精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头 玛曲 黄河水利委员会 追求极端 黑木耳 菌类植物 黄河文化 赤麻鸭 《经济日报》 江河源
原文传递
遭遇黄河
7
作者 郎毛 《东方艺术》 1994年第6期46-47,共2页
遭遇黄河文/郎毛图/李金河路上才是他们温柔的家他们粗糙的灵魂召唤他们走得远远……这些故事发生在10年前。文字呢,也写出来8年啦。1.夜里想起在崖上蒸烤的日子是那永恒的瀑布向我压来,逼我,以它遥远的不可忽视的声音向我压... 遭遇黄河文/郎毛图/李金河路上才是他们温柔的家他们粗糙的灵魂召唤他们走得远远……这些故事发生在10年前。文字呢,也写出来8年啦。1.夜里想起在崖上蒸烤的日子是那永恒的瀑布向我压来,逼我,以它遥远的不可忽视的声音向我压来。羽毛,鸟和大地,飘摇和忍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诗人 万宝山 不知道 大傻瓜 告诉我 月没 就这样 人说 毛骨 令人
原文传递
诗歌与河流
8
作者 郎毛 《作品》 2008年第6期19-24,共6页
  2002年,以及2002年以前   1985年,我为了写诗而去走黄河.那是雪后的早晨,我们打着一面可笑的旗帜,煞有介事地走在河南兰考东坝头的大堤上,这是1855年黄河大决口的地方,那时候叫铜瓦厢,从此黄河就改道山东,除了1938年抗日扒口那一...   2002年,以及2002年以前   1985年,我为了写诗而去走黄河.那是雪后的早晨,我们打着一面可笑的旗帜,煞有介事地走在河南兰考东坝头的大堤上,这是1855年黄河大决口的地方,那时候叫铜瓦厢,从此黄河就改道山东,除了1938年抗日扒口那一次,再没回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黑河流域 黄河流域 形而上 沙漠化土地 胡杨林 黄鹤楼
原文传递
愤世嫉俗是一个坏词
9
作者 郎毛 《作品》 2001年第7期70-71,共2页
我曾经被人称为"愤青",这显然不是一个好词,因为从谐音上它容易误读为"粪青".接着那人解释说"愤青"即"愤怒青年"的意思.这时候我明白他用英国文学中的一个什么流派来指称我,好像是二战后的一... 我曾经被人称为"愤青",这显然不是一个好词,因为从谐音上它容易误读为"粪青".接着那人解释说"愤青"即"愤怒青年"的意思.这时候我明白他用英国文学中的一个什么流派来指称我,好像是二战后的一个什么思潮,什么运动.那些文学青年或者青年作家对强加给他们的游戏规则或既定信条很不耐烦,对传统和秩序表现得愤愤不平,摆出决斗、决战和决裂的架势."愤怒的青年"和美国"跨掉的一代"或者并列,或者先后,这已经是文学史专业里的事情了.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流淌的高原──专题片《重读大黄河》文本之六
10
作者 孙荪 王鸿生 郎毛 《东方艺术》 2001年第2期4-6,共3页
关键词 黄土地 大片 黄土高原 沟头 黄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